中國古代的函谷關現今位於哪呀,中國古代的函谷關現今位於哪裡?

時間 2021-10-14 23:47:28

1樓:匿名使用者

關名。古關為 戰國 秦 置,在今 河南 靈寶市 境。因其路在谷中,深險如函,故名。

漢 元鼎 三年移至今 河南 新安縣 境,去故關三百里。參閱《元和郡縣誌·陝州》。 [編輯本段]簡介  函谷關是我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

這裡曾是戰馬嘶鳴的古戰場,素有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這裡又是我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經》的地方。千百年來,眾多海內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這裡朝聖祭祖。

函谷關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北15公里處的王垛村,距三門峽市約75公里,地處「長安古道」,緊靠黃河岸邊。因關在峽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

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我國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之中,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素有「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之說,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周慎靚王三年,楚懷王舉六國之師伐秦,秦依函谷天險,使六**隊「伏屍百萬,流血漂櫓」。

秦始皇六年,楚、趙、衛等五**隊犯秦,「至函谷,皆敗走」。「劉邦守關拒項羽」,「安史之亂」的唐軍與叛軍的「桃林大戰」,2023年中**隊與日本侵略軍的「函谷關大戰」,都是在這裡進行的。

函谷關不僅是一處軍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與西北地區文化、經濟交流的要點。圍繞著這座重關名城流傳著「紫氣東來」、「老子過關」、「雞鳴狗盜」、「公孫白馬」、「唐玄宗改元」等歷史故事和傳說,唐太宗、唐玄宗、司馬遷、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馬光等歷史名人志士臨關吟詩作賦,流傳至今的有100餘篇。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函谷關古文化旅遊區,位於豫陜晉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門靈寶市境內,轄區面積16.5平方公里,主要景點有太初宮、道聖宮、道家養生園、藏經樓、瞻紫樓、雞鳴臺、碑林、蠟像館、博物館、關樓、函關古道等20餘處。

函谷關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老子著述道家學派開山鉅著《道德經》的靈谷聖地,道家文化的發祥地;是古代西去長安、東達洛陽的通衢咽喉,中原文化和**文化的交匯地;是千百年烽煙際會、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塞,紫氣東來、雞鳴函關等歷史故事與傳說的發軔地。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這裡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經》)、名關(函谷關)留芳青史,聲播海外。

2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上函谷關有三處,除了上面說的春秋戰國時期建關的函谷關(即今通稱的秦關)外,還有漢關和魏關。

漢關,在今河南省新安縣東500米,西距秦關150公里。據靈寶市志記載,自漢室興起之後,關中作為帝都,函谷關以東則稱關外。人們都以自己是關中人為榮。

樓船將軍楊僕,原籍函谷關以東的新安縣,別人說他是關外人,他深感不快,就盡捐家資,於漢元鼎三年(公元184年)在新安縣城東也修起了一座雄偉的城池,人們稱它為漢函谷關。有了這座新關,楊僕也就成了關中人了。漢關早已廢棄,現在僅存有關門遺址。

魏關,位於靈寶市東北20公里,距秦關約5公里。相傳三國時候,曹操西討張魯、馬超,為了迅速轉運兵馬糧草,命許褚在那裡開鑿隧道,築起關樓,距秦關不遠,故稱新關。這處後來成為東達洛陽,西接長安的重要交通幹線。

抗日戰爭時城樓毀於兵火,遺址為三門峽水庫淹沒,現僅留古道和烽火臺遺址。

3樓:匿名使用者

函谷關顧名思義就是蘊涵在山谷中的關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他後來改名為潼關!是和山海關一樣的天下名關,以前是長安(現在的西安)的屏障!攻破了函谷關關中平原就再無險可守了!

4樓:善良的我吃兩個檸檬

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函谷關歷史上有兩座:秦關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北15公里處的王垛村,距三門峽市約75公里;漢關東移至洛陽新安縣,西距秦關150公里。

因其地處「兩京古道」,緊靠黃河岸邊,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

5樓:生棠湯涆

崤山。古代處於洛陽至西安故道中間的崤山至潼關段多在澗谷之中,深險如函,古稱函谷。戰國時秦孝公從魏國手中奪取崤函之地,在此設定函谷關。

中國古代的函谷關現今位於**?

6樓:手機使用者

關名。古關為 戰國 秦 置,在今 河南 靈寶市 境。因其路在谷中,深險如函,故名。

漢 元鼎 三年移至今 河南 新安縣 境,去故關三百里。參閱《元和郡縣誌·陝州》。 [編輯本段]簡介  函谷關是我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

這裡曾是戰馬嘶鳴的古戰場,素有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這裡又是我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經》的地方。千百年來,眾多海內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這裡朝聖祭祖。

函谷關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北15公里處的王垛村,距三門峽市約75公里,地處「長安古道」,緊靠黃河岸邊。因關在峽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

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我國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之中,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素有「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之說,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周慎靚王三年,楚懷王舉六國之師伐秦,秦依函谷天險,使六**隊「伏屍百萬,流血漂櫓」。

秦始皇六年,楚、趙、衛等五**隊犯秦,「至函谷,皆敗走」。「劉邦守關拒項羽」,「安史之亂」的唐軍與叛軍的「桃林大戰」,2023年中**隊與日本侵略軍的「函谷關大戰」,都是在這裡進行的。

函谷關不僅是一處軍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與西北地區文化、經濟交流的要點。圍繞著這座重關名城流傳著「紫氣東來」、「老子過關」、「雞鳴狗盜」、「公孫白馬」、「唐玄宗改元」等歷史故事和傳說,唐太宗、唐玄宗、司馬遷、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馬光等歷史名人志士臨關吟詩作賦,流傳至今的有100餘篇。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函谷關古文化旅遊區,位於豫陜晉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門靈寶市境內,轄區面積16.5平方公里,主要景點有太初宮、道聖宮、道家養生園、藏經樓、瞻紫樓、雞鳴臺、碑林、蠟像館、博物館、關樓、函關古道等20餘處。

函谷關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老子著述道家學派開山鉅著《道德經》的靈谷聖地,道家文化的發祥地;是古代西去長安、東達洛陽的通衢咽喉,中原文化和**文化的交匯地;是千百年烽煙際會、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塞,紫氣東來、雞鳴函關等歷史故事與傳說的發軔地。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這裡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經》)、名關(函谷關)留芳青史,聲播海外。

中國古代有哪些美食,中國古代有名的美食有哪些?

你好你好 如李白的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唐代張志和的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還有北宋第一吃貨蘇東坡的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等等。但古代朝代太多,歷朝歷代都有各自的美食,這些經過歷朝歷代衍生出來的美食,鑄就了我國耀眼璀璨的飲食文化。我就選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美食來說說吧...

中國古代有哪些傑出的皇帝?以上,中國古代有哪些傑出的皇帝?十個以上

秦始皇,劉邦,劉徹,朱元璋,李世民,乾隆,努爾哈赤,皇太極,成吉思汗 1 宋太祖 2 秦始皇 3 漢高祖 4 唐太宗 5 成吉思汗 6 漢武帝 7 宋太宗 8 漢文帝 9 清世宗 中國歷史上十位最傑出的皇帝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十個皇帝都有誰?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十位皇帝,十大傑出帝王中國帝國時代歷經了...

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詩人?中國古代詩人有哪些

詩歌是中國文化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歷朝歷代,出現過許多造詣很高的詩人 包含詞人 在眾多優秀的詩人之中,筆者選擇以下10位大詩人 陶淵明 王維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商隱 李煜 蘇軾 李清照 辛棄疾,作為中國詩歌文化創作最高峰的代表。陶淵明。陶淵明自號 五柳先生 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 辭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