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祠盟記文言文,五嶽祠盟記的註釋譯文

時間 2025-07-24 05:40:17

五嶽祠盟記的註釋譯文

1樓:偷艾

⑴板蕩:《詩經·大雅》詠周厲王暴虐無道的二篇,分別名為《板》、《蕩》,後二字連稱以指政治混亂,社會動盪。

夷狄:指少數民族,古稱東方為夷,北方為狄,此係泛指。

河朔:黃河以北地區。

相臺:即相州,治所在鄴縣(今河北臨漳縣),曹操曾在此建銅雀臺,故稱相臺。

總髮:束聚頭髮,指剛成年。古時男子年二十束髮加冠,以示成年。岳飛二十從軍,故有此說。

夷荒:此指金國,因在今東北地區,故有此說。

亦且」句:總算是也報了國仇的萬分之一。讎:通「仇」。

振起宜興:《宋史·岳飛傳》:「建炎四年,兀朮攻常州,宜興令迎飛移屯焉。」指收復建康的戰役是從宜興開始的。宜興今屬江蘇。

恨:可惜。未能使:即「未能使敵」,省去「敵」字。

嗣(sì):接著,隨後。

功期再戰:期望在下次戰役中立功。

蹀(dié)血虜廷:搗毀敵人的老巢。喋血,踏著血跡,指冒死衝鋒。虜廷,指金國國都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附近)。

二聖:指被金兵擄去的宋徽宗、宋欽宗父子。

版圖:戶籍冊和疆域圖。

虞:憂慮。奠枕:安枕。

器甲:兵器與甲冑。

版籍:同⒁。

勒功金石:將功績鐫刻在金石上,流傳後世。

建炎四年六月望日:即1130年陰曆六月十五日。望日:

陰曆每月十五月圓之日。 自中原地區混亂動盪以來,異民族相繼入侵。我從河北相州立志發憤,年紀輕輕就投于軍隊,經歷了二百多次戰鬥,雖然未能攻入邊遠的領域,掃蕩敵人的巢穴,卻也為雪洗了國仇的萬分之一而痛快。

如今又率領一支孤軍,從宜興奮勇起兵。在收復建康的戰役中,一舉擊敗了敵人,只恨未能使其匹馬不回罷了。所以暫且休整部隊,養精蓄銳等待敵人再來。

接著即將激勵部隊,期望再戰立功,向北越過沙漠,在敵國的朝廷上殺得敵人血流遍地,把異族侵略者全殺光,(然後)迎接二位皇帝回到京城的宮殿,收復失去的疆土,向朝廷呈上戶籍冊和疆域圖,使朝廷不再憂慮,使皇上能夠安寧地睡覺,這就是我的願望啊。河朔岳飛題。

五嶽祠盟記的介紹

2樓:手機使用者

五嶽祠盟記》是岳飛李巖在1130年(南宋建炎四年)哪吵御敗金兵、收復建康(今江蘇南京)後,於宜興所作的題壁誓詞(盟記)。文中先言自己從軍抗金經歷,再表自己剿滅金人、迎還二帝的志願。作者無意為文,直言其事,直抒胸臆,碰野個性、人格、抱負真切可感,給人以巨大的震撼力。

前段句式與語氣的退而又進,形成跌宕的效果,蓄勢而下,後段以四言短句為主,在快節奏中可見其情其願,有巨大的感染力。

五嶽祠盟記這篇古文怎麼翻譯

暴走少女 譯文 自中原地區混亂動盪以來,異民族相繼入侵。我從河北相州立志發憤,年紀輕輕就投于軍隊,經歷了二百多次戰鬥,雖然未能攻入邊遠的領域,掃蕩敵人的巢穴,卻也為雪洗了國仇的萬分之一而痛快。如今又率領一支孤軍,從宜興奮勇起兵。在收復建康的戰役中,一舉擊敗了敵人,只恨未能使其匹馬不回罷了。所以暫且休...

五嶽指的是誰,五嶽指的是哪五嶽?

五嶽指的不是誰?而是五座大山。五嶽分別是 東嶽泰山 1532米 位於山東泰安市 西嶽華山 1997米 位於陝西華陰縣 南嶽衡山 1512米 位於湖南長沙以南的衡山縣 北嶽恆山 2017米 位於山西渾源縣 中嶽嵩山 1440米 位於河南登封縣。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嶽看成是神的象徵。東嶽泰山為五嶽之首是名副...

「五嶽」指的是哪五嶽,山中五嶽分別指哪五嶽 各在哪個省

五嶽,是五大名山的總稱 東嶽泰山 泰山又名東嶽,有 五嶽獨尊 之稱西嶽華山 位於華陰縣境內 中嶽嵩山 位於洛陽東南登封縣境內 南嶽衡山 位於湖南省中南部的衡山縣,北嶽恆山 位於山西省和河北省的北部交界處 五嶽 five famous mountains 又作五嶽,是五大名山的總稱。在我國一般指北嶽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