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名吃有哪些,陝北名吃有哪些?

時間 2021-07-03 01:48:19

1樓:匿名使用者

扁粉菜、燒灌腸、血糕、粉漿飯、皮渣等等是安陽獨有的民俗小吃。

「皮渣」這一詞估計外地人很少聽過,根據它的名字,你很難想象出它的模樣。皮渣是安陽「三大寶」之一,老輩安陽人都會做。近年來副食品市場也多有成品**。價廉物美,有時間可以去嚐嚐的。

皮渣的主要原料是粉條。做時先把粉條放鍋內煮到七分熟,撈出後放入一大盆中,加澱粉、蒜蓉、薑末、蝦皮、豬油、鹽等調味料,攪拌均勻,裝入碗中,上籠蒸一小時取出。成品其色微碧,呈半透明狀,觸之柔軟而有彈性,聞之濃香撲鼻,口感爽滑、筋道。

因做起來較為繁瑣,所以一般人家只在逢年過節才做上一次。記得兒時,母親做皮渣,我就和弟弟在旁等著。聽著鍋中咕嚕嚕的水聲,聞著瀰漫在空中四散的香氣,垂涎欲滴。

待做好的皮渣一端出來,我就迫不及待地取出一碗,切成小塊,淋上蒜汁、醋,再滴幾滴香油,坐一旁大塊朵頤,不亦快哉。

皮渣的吃法有很多,常見的有皮渣扣碗、皮渣燴菜、涼調皮渣、生煎皮渣等。但最具有代表性的還是生煎皮渣,做法如下。皮渣切半公分左右薄片待用,鍋中放少許油,燒熱後放蔥花、蒜末爆香,放入皮渣,煎至表面微黃,盛盤即可。

口感外焦裡嫩,香氣誘人。

粉漿飯是安陽人發明的非常奇妙的一種食品,絕對是化腐朽為神奇的產物。

相傳很久以前,某年安陽大旱,百姓無水可吃。當時,城西門口有家粉房,因店後有口小井,粉房店才得以營業。附近百姓渴得難耐,就把粉房生產倒掉的廢料——粉漿提回家解渴。

由於粉漿味酸,難以下嚥,有聰明的安陽人便在粉漿中放入小米、食鹽、野菜等物熬成飯,用來充飢解渴,味竟奇佳,街坊四鄰競相仿效。旱年過後,人們喝粉漿飯以成習慣,又經過歷年不斷改進,終於形成了安陽獨具特色的風味名吃——粉漿飯。

燒灌腸是將豬血加入大腸中,用炭火慢慢煎之至焦黃,吃時蘸蒜汁、辣椒。燒灌腸還有個歷史典故在裡邊:傳說程咬金與老孃艱難渡日,鄉人可憐他們常把殺豬剩下的豬血、大腸施捨給他們,咬金靠賣這些換得飯菜。

一日鄰人給多了,咬金無器皿可用順手將血灌入腸子中存放,誰知這一灌眾人再吃血時感覺特別美味,於是就有了這流傳下來的安陽特色小吃燒灌腸。

「炒三不沾」是安陽名菜。食用時因不沾筷、不沾盤、不沾牙而得名。

「炒三不沾」也叫「桂花蛋」其創制人及創制年代已無從查考。

2樓:匿名使用者

道口燒雞、老廟牛肉、安陽三薰、曹馬芝麻糖、扁粉菜、粉漿飯、燴菜、皮渣、血糕、內黃灌腸、關家酥燒餅、安陽血糕

3樓:匿名使用者

扁粉菜,這個吃著不差

4樓:徭冬殷秀敏

安陽扁粉菜是安陽居民最愛吃的飯菜之一。每天早上,上班族是扁粉菜的老食客,他們會經常去排檔吃上一碗,因此,安陽的扁粉菜生意顯的異常火爆。

扁粉菜以粉條做主料,配以青菜、豆腐、豬血等,在一口大鐵鍋中煮。扁粉菜的關鍵是高湯,高湯味道的好壞,直接影響扁粉菜的味道,因此,安陽扁粉菜經營者一直在高湯的做法上下功夫,使扁粉菜味道不斷改善。吃扁粉菜的精髓在於辣椒,辣椒要香而微辣。

早上,吃上一碗油滾滾,香噴噴、辣呼呼的扁粉菜,那叫舒服。所以,來到安陽,一定要嘗一下。

吃扁粉菜要注意以下幾點:

1.扁粉菜是用大油做的東東,喜好清淡的人慎食。

2.不吃辣椒人慎食。因為扁粉菜的精髓就在於那香而微辣的辣椒油,很多認為扁粉菜難吃者多半是不食辣椒者。

3.吃扁粉菜的訣竅是多要青菜和豬血,因為只有科學的飲食才有健康的體魄,這樣肥而不膩的配合多精妙。

4.吃完扁粉菜後最好多喝水,避免喝碳酸性飲料,儘量喝溫開水。

在安陽,一般只要是早餐點都有買的,但這要數:數南門的老崔扁粉菜名氣最老(1.2元/碗),現在鐵西電業大廈旁邊的老西扁粉菜味道相當不錯(1.

3元/碗人氣最旺),如果是剛到安陽的,就去火車站旁邊的和平飯店(一出火車站往南拐,一馬路路西就是),在市區也是相當地道的扁粉菜餐點(1.2元/碗)!

來安陽,不吃扁粉菜,喝粉漿飯,可以說很是遺憾的。

陝北名吃有哪些?

5樓:無聊聊社會

陝西人,在延安呆過半年,只推我吃過的。

一·洋芋擦擦

現在一些無良的小飯館的小奸商老闆,做洋芋擦擦的時候不蒸了,隨便切切絲粘點麵粉就直接炒熟了端上來了,搞的黏呼呼的。

如果你吃到這樣的洋芋擦擦你就說洋芋擦擦不好吃,那就太冤了。

正經的洋芋擦擦要把土豆切極細的絲,越細越好,切完要用水沖洗,去除多餘的澱粉,保持土豆的一點脆爽,再裹上一層面粉,上鍋蒸熟。

蒸熟之後須等放涼之後再炒制,否則一樣會黏乎乎的而且會糊掉。

炒制的時候,你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搭配一點青紅辣椒絲,雞肉絲,牛肉絲,豬肉絲,配點佐以蔥花蒜苗,以大火爆炒之,因為洋芋本來就是熟的,所以大火快炒就可以端上桌了。

即是飯,又是菜,萬年吃不膩歪的老土豆。

二·涼粉兒魚

我不吃涼粉兒,因為一夾就碎,我人生的技能點就沒往用筷子這個技能上點,天生手殘無藥醫。

但是涼粉兒魚我是吃的。

具體作法如下:

將所用的粉類打成稀麵糊狀,以沒有小疙瘩為準,在鍋裡置適量的水,拿一個棍狀物一邊順時針攪動一邊把麵糊往鍋裡倒。

粉熟之後是透明的,這時候你需要拿一個漏勺,再準備一大盆清水,把這鍋透明的糊糊往漏勺裡倒,一邊倒你一邊晃漏勺,熱糊糊的粉遇到涼水會變成固體,而由於漏勺的緣故就會變成一個個兩頭尖尖狀若小魚的涼粉兒魚

最後,把這些小魚兒撈出來置於碗出,取一個擂缽把蒜啊姜啊蔥啊青紅辣子啊一起扔進去擂成碎渣渣,在裡面放生抽鹽油潑辣子米醋鹽雞精,最後把這東西往涼粉兒魚上一澆。

酸辣可口涼冰冰,夏天的時候坐在馬路牙子上吃上一碗,暑氣全消,渾身通泰。

三·黃米糕。

涼粉兒魚只能吃涼的。

黃米糕只能吃熱的。

把黃米也就是有黏性的一種小米蒸熟碾碎打成糕狀,吃的時候加熱澆上芝麻碎花生碎蜂蜜或者紅糖糖漿。

冬天吃的時候軟糯彈牙,香香甜甜,黃米自帶的香氣混合著花生芝麻的果仁的香味兒還有蜂蜜的香甜,咬一口要原地飛昇。

但是這個東西只能熱的時候吃,一涼就會變的超級硬!硬的就跟皮鞋底子一樣。

6樓:blackpink_羅捷

1、洋芋擦擦

延安傳統飯食之一,又名「洋芋不拉」、「洋芋庫勒」。洋芋就是土豆。此菜加工時將土豆用擦子擦成寸長的薄片,拌入花椒、蔥絲、姜粉、鹽末等,同麵粉攪勻,上籠蒸熟。

食用時,盛入大碗,調入蒜泥、辣面、醬、醋、蔥油或香油。若用炒鍋快火炒出,其味更佳。

2、油饃饃

圓形,環狀,炸熟後,金黃似銅錢,在延安民俗中是富裕吉祥的象徵。黃米磨面、細籮,用軟米熬成滾米湯燙麵,置熱炕發酵。面發後,攤製成一個個中間有孔的小圓餅,入油鍋炸至紅褐色即可。

3、碗砣

碗砣為延安風味小吃。做法是用蕎麥仁加水滲透碾壓,漸漸加水,摻成糊狀,過濾去渣,稠度以掛勺為宜。而後將粉糊盛碗入籠,旺火蒸熟後晾涼,從碗中脫出成,故名碗。

其色淺灰,食時切片,狀若柳葉。調拌湯汁用鹽、醋、油潑辣子、花椒粉、姜粉、蒜泥、香菜、芝麻等加水勾兌而成。此為秋冬美食,可獨食,亦可下酒。

4、抿節

抿節在陝北方言中讀「抿節兒」,節音兒化,所以也寫作「抿尖」。抿節用的面是由豌豆和小麥磨合而成的雜麵,將和好的麵糰放在密佈篩孔的特製抿節床上,用手掌抿壓而下,成一寸來長的小節,呈扭曲狀。

食時,將抿節下鍋煮熟,澆以素湯,湯內有豆腐丁、土豆丁、豆角丁等,並佐以韭黃、芝麻、辣醬、香菜等,其味清淡可口,帶一股豆香味。此乃陝北面食中的佼佼者,食者必點之品種。

5、陝北大燴菜

陝北的最有特色的一道風味,雖然此菜源與內蒙,但是隨著在陝北的落地生根加進去了許多陝北獨特的風味,其主要有粉條、瘦肉、土豆、蔬菜等組成,味道鮮美,回味無窮。

7樓:育兒小神通

陝北名吃有羊肉泡饃,揪面片,陝北涼粉,洋芋搽搽,蕎麵餄絡,油糕,羊雜碎,煎餅卷菜,千層油餅等。

8樓:小周愛嘮叨

1、羊肉泡饃簡稱羊肉泡、煮饃,製作原料主要有羊肉、蔥末、粉絲、糖蒜等,古稱"羊羹",陝西美饌,尤以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饃盛名,它烹製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慾,食後回味無窮。

2、西安黃桂稠酒始於商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其特點是:狀如牛奶,色白如玉,汁稠醇香,綿甜適口。

酒精成分含量僅為0.5-1%左右,看上去既像江浙一帶人人喜愛的酒釀汁,亦像街頭小吃澆蛋花的醪糟湯,不像一般酒那樣清澈。稱它為酒,只因喝在口中,不乏酒味而已。

老弱婦幼和不善飲酒者,均可大碗來喝。

3、灌湯包子

4、陝西涼皮

5、泡泡油糕

6、岐山面

7、葫蘆頭

8、肉加饃

9、biangbiang面

杭州名吃有哪些,杭州有哪些著名小吃?

百舟渡海 杭州著名的小吃有宋嫂魚羹,西湖醋魚,蝦爆鱔面,印糕,油冬兒,蔥包檜,酥油餅,西湖藕粉,片兒川,幸福雙等。 77mealie下劃線 杭州好吃的有遊埠豆漿 迷宗大包 寶美生煎 蕙心小吃 楠哥煎餃 阿狗麵館 御秧鼓樓麻花 老方糯嘟嘟 雞蛋餅 吳橋燒餅 施太公魚元 藺軒發糕店等等。 雙子新鮮橙 杭...

廣西名吃有哪些,廣西的有名小吃有哪些?

1 柳州螺螄粉當數第一,在外遊學的莘莘學子們,哪怕是從美國回來,短短的幾天,也一定要去巷子裡嚐嚐自己朝思暮想的螺螄粉,體味那濃濃的鄉情。螺螄粉 顧名思義,用螺螄湯煮泡的米粉。但看著簡單,其實裡面大有作為。螺螄湯一定要熬得夠濃,夠勁 米粉不是一般的好似桂林米粉般粗的米粉,而是好勁道,吃在嘴裡牙間哈有彈...

淄博有什麼名吃,淄博有什麼名吃啊?

我愛足球王大哥 豆腐箱 豆腐箱是博山傳統名吃。相傳清乾隆帝南巡時,曾 臨幸 博山,招待用膳時,上有豆腐箱這道菜,乾隆食後讚不絕口。博山酥鍋 酥鍋是博山民間傳統名吃。用料是雞 鴨 魚 肉 海帶 白菜 藕等,可任意增減。其特點是魚酥 肉爛,菜味香酥可口,肥而不膩,酸甜適度,老少咸宜。現在酥鍋已發展到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