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小題9分,每小題3分 雖有佳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

時間 2022-08-10 21:10:03

1樓:溫柔攻

小題1:c

小題2:a

小題3: d

小題1:試題分析:a項中的「旨」字解釋為:味美。b相中的「強」解釋為:發奮努力。d項中的「學」解釋為:教人。

小題2:

試題分析:b項中的「善」字分別解釋為:善良;優點。

c項中的「其」字分別解釋為:語氣副詞,表示推測,「大概;代詞他的。d項中的「是」字分別解釋為:

所以;判斷詞是。

小題3:

試題分析:「學學半」是教學相長之意。並不是「是為了告訴讀者不認真讀書老師教的知識你只能獲得一半。」

文言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問題。孫叔敖為楚令尹,一國吏民皆來賀。有一老

2樓:夏軒k碮嫾

小題1:c

小題2:b

小題3:b

小題1:

試題分析:c中二者都是「厭惡」的意思。a召見/引見;b讓/如果;d又,再一次/第二次

小題2:

試題分析:b中二者都是「助詞,沒有實在意義」a是/替;c方面/……的人;d用來/憑藉

小題3:

試題分析:b中應是「那個穿粗布衣服的老漢最後跑來弔唁是因為他對孫叔敖提了自己的建議」。

禮記一則雖有佳餚原文翻譯及閱讀答案

3樓: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

「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

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

「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

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遊其志也。時觀而勿、語存其心也。

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

「凡學,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謂乎!

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凌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闢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註釋:雖:即使。

嘉餚:美味的菜。嘉,好、美。

餚,用魚、肉做的菜。旨:甘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至,達到極點。

是故:所以。困:

不通,理解不了。自反:反省自己。

自強:自我勉勵。強:

勉勵。教學相長:意思是教和學互相促進。

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兌命》:《尚書》中的一篇。

兌,通「說(yuè)」,指的是殷商時期的賢相傅說(yuè)。命, 《尚書》中的一種文章體裁,內容主要是君王任命**或賞賜諸侯時釋出的政令。《尚書》,又稱《書》《書經》,儒家經典之一。

中國上古歷史檔案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蹟的著作的彙編。學學半:教人是學習的一半。

第一個「學」是教的意思。其此之謂乎: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其,表示推測。弗:不。

肄:學習。篋:

箱子一類的東西。躐:超越。

4樓:匿名使用者

即使有美味佳餚,不去品嚐,就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了之後才知道不足,教了之後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不足,然後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然後才能自我勉勵。

所以說:教和學互相促進,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兌命》中說:

「教人是學習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5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雖有佳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

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辦。

」其此之謂乎?

翻譯:即使有美味佳餚,不去品嚐,就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了之後才知道不足,教了之後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知道不足,然後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然後才能自我勉勵。所以說:教和學互相促進,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

《兌命》中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6樓:乾坤天神

是的對٩(๑^o^๑)۶

7樓:匿名使用者

《禮記·學記》:「雖有佳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

教學相長也。

譯文

即使有美味的佳餚,不去品嚐,就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即使有好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在學習之後就會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別人以後就會知道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知道自己的不足,這樣之後就能更好地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學習上的困難,這樣之後就能自我勉勵。

所以說:教學和學習互相促進。《說命》說:

「教人是學習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8樓:

《兌命》曰:「教,學半。」

9樓:

太感謝了!寫的太好了吧!!

10樓:律菀柳

good fffffffffffffffffffff

11樓:七月份

閃電俠盜的人不知道怎麼回事啊嗯我也不知道怎麼辦?

12樓:姜菲貓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閱讀下面文言文,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並將文段翻譯成現代漢語。教學相長雖有佳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

13樓:手機使用者

即使有精美的食物,不品嚐也不會知道它的滋味;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也回

不知道它好在**。因此答,認真學習之後才知道(知識的)不足;在教別人的時候,才知道(知識上還)存在迷惑不解之處。知道不足,然後才能反過來(要求自己努力學習);知道有迷惑不解的地方,然後才能夠進一步加強(學識修養)。

因此說: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的呀。見譯文

閱讀下面一則古文。雖有嘉餚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

14樓:小紙

小題1:是 故 / 學 / 然 後 知 不 足

小題2: ⑴吃 ⑵所以 ⑶勉勵 ⑷促進

小題3:即使有最精妙的道理,(如果)不學習,(也)不知道它的好。

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後面小題。(14分)(甲)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15樓:珈藍沛雯

小題1:(1)以……為恥(2)滿足 (3)即使 (4)促進

小題2:知 不 足 然 後 能 自 反 也 / 知 困 然 後 能 自 強 也(2分)

小題3:(1)別人不瞭解我,我卻不惱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嗎?(「知」、「慍」錯譯各扣一分)(2分)(2)所以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教人之後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處。

(或困惑之處)(「是故」、「困」錯譯各扣1分)

小題4:教與學的關係(1分)(2)可視學生具體答案酌情給分,(3分)

小題1: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和識記,要求學生對重點詞語的解釋進行重點識記。還要求學生對文章熟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注意「恥」意動用法,「雖」是即使的意思,注意識記。「常常考到。

小題2: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句讀的掌握,要求學生熟讀該句,讀出含義,然後斷句。

小題3: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和翻譯能力,要求學生多讀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點詞的翻譯。注意句中的「慍」和「是故」「然後」的意思。

小題4:

試題分析:(1)從「教學相長」可以看出,乙文論述的是「教與學」的關係。(2)開放性試題,聯絡文章觀點,結合自身學習實際合理即可,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

16樓:匿名使用者

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

去品嚐,就不知道它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之後才會知道自己的不足,教過別人之後才會知道自己也有理解不透徹的地方。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知道如何反省自己;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這樣才能自我勉勵。所以說:「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的。

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兌命》中說道:「教人是學習的一半。

"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17樓:宋剛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

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嚐,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以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後才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後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後才能勉勵自己。所以說: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

《尚書·兌命》裡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7題 應孟明,字仲實,婺州永康人 少入太學,登隆元年進

zxj清歡 文言文是以古漢語口語為基礎的書面語,在遠古時代文言文與口語的差異微乎其微。現今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髮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 絲綢等物。隨著歷史變遷,口語的演變,文言文和口語的差別逐漸...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昔有人設罝以捕獐,得而未覺。有行人竊取之,猶念不仁,乃以鮑魚置罝中而

小題1 1 離開 2 原因 小題1 這是我的鮑魚,有什麼神呀?小題1 於罝中得鮑魚,怪之以為神。小題1 要主動 事理 要敢於質疑等。小題1 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即可,有時還要注意詞語的特殊用法。小題1 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實重點詞語的能力,不能遺...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題千金市骨

拾不起舊時光 千金市骨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於君曰 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 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 死馬且市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於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問題 1 千金市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