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發展初期對農業工業化什麼貢獻

時間 2025-07-21 21:40:10

1樓:網友

農業對農村工業發展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以下4 個方面:1.拍盯產品貢獻。農村蘆鉛工業化程序表現出對農業的強烈依賴,農業為農村工業化發展提供必需的食品和原材料,成為發展非農產業的物質前提。

2.市場貢獻。在發展中國家,農業人口通常佔總人口的80%以上,農業人口需求是國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3.要素貢獻。

在農村工業化程序中,農業的襲譁和剩餘資本和剩餘勞動不斷地轉向非農業,成為工業部門擴張所需資本和勞動要素的源泉。4.外匯貢獻。在工業化發展初期,現代工業所需要的機器裝置、中間產品和原材料有許多需要從先進國家進口,發展中國家通常通過擴大農產品出口來取得所需要的外匯。

2樓:雙書琴

工業發展初期對農業工業化有影響,但貢獻不是很大,隨著工業進一步發展會農業工業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什麼是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階段

3樓:惠企百科

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是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階段。

城鄉一體化是中國現代化和城市化發展的乙個新階段,城鄉一體化就是要把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城鎮居民。

與農村村民作為乙個整體。

城鄉一體化,是一項重大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不僅是思想觀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變化;不僅是發展思路和增長方式的轉變,也是產業佈局和利益關係的調整;不僅是體制和機制的創新,也是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進。

什麼是農業工業化?

4樓:信必鑫服務平臺

農業工業化又叫。農業機械化。農業機械化是指農活操作由使用人畜力轉移為使用機械,手工勞動被機械操作所取代的過程。

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

1、農、林、牧、副、漁等部門生產作業機械化,如農作物的耕種、排灌、植保、收穫,漁業的放養、打撈等;

2、產品運輸和加工芹察鏈的機械化;

3、農業基本建設施工機械化等。其作用在於提高勞動生產率,減輕勞動強度,提高農業單位面積產量。

農業的發展為工業的發展帶來了什麼積極影響

5樓:陳嘉俊之

對於乙個國家來說,只有解決了廣大人民的吃飯問題才能保證其他產業順利的發展,而對於中國這樣乙個自古以來就以農業發展為主的國家來說,農業的發展顯得更加有必要, 80年代初期,我國對農業進行了包產到戶,聯產計酬的農村經濟改革,使長期壓抑的生產力得到釋放,農業產值增長率達到建國以來的歷史最好水平。但是,由於農業產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佔的比重趨於下降,農業人口在總人口中佔的比重又過大,導致非農業人口人均收入遠遠高於農業人口人均收入,由於農業長時間的緩慢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向現代化工業大國轉變的乙個巨大阻礙。農業的發展成為促進工業發展的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第二:農業的發展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在這個科技日益發展,快速進步的時代,各項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達到了人類歷史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每一項科技的革新都標誌著人類文明的飛速發展,然而,縱觀現代工業發展的空間在科技的日新月異的進步步伐緩慢的背後,變得越來越小了,各項科技革新的步伐開始緩慢。同時在農業上的革新卻遠遠沒有緊跟時代的步伐,在我國很多地方,遠古的耕作方式仍在使用,靠天吃飯的地區還有很多,農業基礎建設長時間沒有得到更新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這些問題的解決不僅需要**的幫助,同時也是工業發展和工業進步提供了機會。為此,可以促進發展為農業服務的重大工業,而這些工業可以不斷發展,從而走向國際大舞臺。中國是乙個擁有十三多億人口的大國,同時也是乙個農業大國,農業的工業化應該說是中國成為世界上的現代化工業大國的乙個重要標誌。

6樓:擱淺擱淺

上世紀主要是為工業提供任何資源,屬於犧牲農業發展工業,農業補償工業,本世紀工業反哺農業,但農業繼續為工業提供原料等資源。

7樓:網友

農業是工業發展的基礎 前提 如果沒有農業的發展 工業永遠不會有所長足進步。

工業也能促進農業的發展 比如農業的現代化離不開工業。

農業是工業的市場** 勞動力**。

8樓:網友

帶動加工、包裝、製造、運輸等產值和就業。

在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中,人口發展特徵有哪些

9樓:

工業革命對19世紀科學發展及社會變遷也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以前的科學研究很少用於工業生產,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長大,工程師與科學家的界限越來越小,更多的工程師埋頭做科學研究。以前的科學家多是貴族或富人的子弟,現在則有許多來自工業發達地區和工人階級的子弟成為了科學家。

他們更加對化學和電學感興趣,這也促進了這些學科的發展。

社會方面,由於鄉村人口大舉移入都市,造成了都市化的現象及都會區的出現;也因為自由經濟主義的興起,進而擴大了人民對民主政治的參與;大量工廠的成立,不僅造成了勞資雙方的對立,工人悲慘的生活及工作環境也逐漸為人重視,許多的慈善機構於是成立,主張以社會福利制度改善窮人生活,也免費提供糧食及住所;另一方面,以馬克思為首的左派學說也質疑工業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同時衍生出了社會主義及共產主義等思想,對日後的人類社會影響甚鉅。

我國工業化建築的發展趨勢,建築工業化與工業化建築的意義

更有利於工業化大批量生產。產品的形式更統一,質量更具有標準。這個沒參考過書本,只是自己的想法,希望對你有幫助。建築工業化與工業化建築的意義 建築工業化 來建築工業化是我國自建築業的bai發展方向。近年來,隨du著建築業體制改革 zhi的不斷深化和建築規模的持dao續擴大,建築業發展較快,物質技術基礎...

新型工業化有何特徵,為什麼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根據十六大報告的精神,新型工業化道路主要 新 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標。新型工業化道路所追求的工業化,不是隻講工業增加值,而是要做到 科技含量高 經濟效益好 資源消耗低 環境汙染少 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並實現這幾方面的兼顧和統一。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基本標誌和落腳點。2 新的物質...

人類進入工業化初期的時間和標誌分別是什麼

一 1765年至1840年 珍妮紡紗機的發明標誌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始。歷史意義 使生產力大為提高,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 促進了美 俄 德 意的革命 改革,使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在工業社會中日益 為兩大對立階級 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19世紀30 40年代,工人運動興起 開始了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