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絕句和題烏江亭有什麼不同之處

時間 2021-07-08 20:33:00

1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是一首詩,只是有的書上叫法不一樣

就是李清照寫的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2樓:我行我素2號

詩句不同

題烏江亭 夏日絕句唐·杜牧 宋·李清照勝敗兵家事不期, 生當作人傑,

包羞忍恥是男兒。 死亦為鬼雄。

江東子弟多才俊, 至今思項羽,

捲土重來未可知。 不肯過江東。

我確定絕對不會錯的,這兩首一手是諷刺的(題烏江亭),一首詩讚揚的(夏日絕句),

題烏江亭、烏江亭、夏日絕句這三詩項羽的評價分別表達了什麼歡點?

3樓:手機使用者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對項羽是思念的 《題烏江亭》 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捲土重來未可知。

對項羽以為捲土重來也是可以的 《烏江亭》 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捲土來! 不可能重來

李清照夏日絕句杜牧題烏江亭王安石烏江

衣谷流 時代不同,國家形勢不同 李清照 金兵入據中原,流落南方,趙明誠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經歷了表面繁華 危機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動亂不已,而南宋偏安江左,女詞人追思那個叫項羽的楚霸梟雄,追隨項羽的精神和氣節,痛恨宋朝當權者苟且偷安的時政。都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僅一河之遙,卻是生死之界,僅一念之間,...

解釋古詩烏江亭 王安石,比較杜牧的題烏江亭和王安石的烏江亭的思想感情

原文 疊題烏江亭 王安石有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 肯為君王捲土來 使用反問句式,語氣冷峻,強調了歷史之必然 譯文 經過戰爭的的疲勞的壯士非常的悲哀,中原一敗之後大勢難以挽回。即便江東的子弟現在還在,但是,誰能保證他們為了項羽而捲土重來?疑難點註釋 烏江亭 故址在今安徽和縣烏江鎮...

杜牧的《題烏江亭》和王安石的《烏江亭》的背景

題烏江亭 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烏江亭 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捲土來 詩詞背景 漢五年 公元前202年 年末,漢王劉邦撕毀與項羽在廣武 今河南滎陽縣東北 訂立的以鴻溝為界的 楚河漢界 和約,與韓信 英布 彭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