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古詩烏江亭 王安石,比較杜牧的題烏江亭和王安石的烏江亭的思想感情

時間 2021-09-08 04:46:48

1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疊題烏江亭①

王安石有戰疲勞壯士哀,

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②,

肯為君王捲土來③?

使用反問句式,語氣冷峻,強調了歷史之必然

譯文:經過戰爭的的疲勞的壯士非常的悲哀,中原一敗之後大勢難以挽回。即便江東的子弟現在還在,但是,誰能保證他們為了項羽而捲土重來?

疑難點註釋:①烏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縣烏江鎮,為項羽兵敗自刎之處。②江東:指長江下游蕪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區,是項羽起兵之地。③肯:豈肯,怎願。

賞析:這是針對杜牧的詩寫的一首詩,表現了王安石對項羽失敗的看法。杜牧在他的《題烏江亭》中寫到:

「 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 捲土重來未可知。」意思是批評項羽胸襟不夠寬廣,如果項羽能夠再回江東重整旗鼓的話,說不定還可以捲土重來。

而王安石則根據自己的理解,認為項羽的失敗已成定局,即便是江東子弟還在,項羽也不可能再帶領江東子弟捲土重來,以為他們不一定再肯為戰爭賣命了。

2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說項羽自刎於烏江的不值。大意如下:

勝敗乃兵家常事。

大丈夫能伸能屈。

江東(項羽的家鄉)多的是熱血男兒

(假如不死)江山不知是姓楚還是姓劉

(死後方知萬事空)

《烏江亭》 王安石

3樓:金魚吃午飯

這是針對杜牧的詩寫的一首詩,表現了王安石對項羽失敗的看法。杜牧在他的《題烏江亭》中寫到:「 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捲土重來未可知。」意思是批評項羽胸襟不夠寬廣,如果項羽能夠再回江東重整旗鼓的話,說不定還可以捲土重來。而王安石則根據自己的理解,認為項羽的失敗已成定局,即便是江東子弟還在,項羽也不可能再帶領江東子弟捲土重來,以為他們不一定再肯為戰爭賣命了。

(從節操(氣節)角度來評價):

王安石認為民心和形勢決定了戰爭的勝負,歷史的規律不可違背。

4樓:匿名使用者

王安石認為民心和形勢決定了戰爭的勝負,歷史的規律不可違背

比較杜牧的題烏江亭和王安石的烏江亭的思想感情

5樓:匿名使用者

對比他們身處朝代和各自作詩的情況,就可以顯示出不同之處,去體會把,詩看多了。也就體會到了。。不要過多轉牛角尖,哎!!!

6樓:狗狗貓狗

《題烏江亭copy》:杜牧有對項羽負氣自bai刎的惋惜,du但主要的意思卻是批評他不善於把握機zhi遇,不善於聽取別人dao的建議,不善於得人、用人。杜牧假想未然之機會,強調兵家須有遠見卓識和不屈不撓的意志,認為項羽遭到挫折便灰心喪氣,含羞自刎,算不上真正的「男兒」。

《烏江亭》是王安石針對杜牧的詩寫的一首詩,表現了王安石對項羽失敗的看法。王安石則根據自己的理解,認為項羽的失敗已成定局,即便是江東子弟還在,項羽也不可能再帶領江東子弟捲土重來,以為他們不一定再肯為戰爭賣命了。

有關杜甫的《烏江亭》和王安石的《烏江亭》的幾個問題,急啊 今晚就要用

7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糾正一下杜甫沒有寫過《烏江亭》,是杜牧寫的《題烏江亭》。

詞語解釋:

事不期:事情發展難以預料。

君王:這裡指項羽。

兩首詩的觀點:

杜牧的詩表達的是對項羽烏江自刎的惋惜和批評,指出勝敗乃兵家常事,其實項羽不必灰心喪氣,完全可以回江東重整旗鼓,捲土重來,最後誰勝誰負也不一定呢。

王安石的詩正好觀點相反,他認定項羽必敗,不可能有翻身的可能,即時重回江東,江東**誰還願意為項羽拼命?深層的意思是指責項羽剛愎自用、執迷不悟的個性,表明人心向背是成敗的關鍵。

王安石的題烏江亭是

8樓:蕭艾

《題烏江亭》是杜牧寫的。《烏江亭》是王安石寫的,針對杜牧的《題烏江亭》而作,表現了王安石對項羽失敗的看法。杜牧在他的《題烏江亭》中寫到:

「 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 捲土重來未可知。」意思是批評項羽胸襟不夠寬廣,如果項羽能夠再回江東重整旗鼓的話,說不定還可以捲土重來。

而王安石則根據自己的理解,認為項羽的失敗已成定局,即便是江東子弟還在,項羽也不可能再帶領江東子弟捲土重來,以為他們不一定再肯為戰爭賣命了。

題烏江亭 (唐)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烏江亭 (宋)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

9樓:

《題烏江亭》是晚唐杜牧的七言絕句詩。杜牧於公元841年(會昌中)官池州刺史時,過烏江亭,寫了這首詠史詩。「烏江亭」即現在安徽和縣東北的烏江浦,舊傳是「楚漢爭霸」時期,項羽失敗自刎之處。

這首詩針對項羽兵敗身亡的史實,批評他不能總結失敗的教訓,不善於把握機遇,不善於聽取別人的建議,不善於得人、用人,惋惜他負氣自刎,使如日中天的英雄事業歸於覆滅,詩中暗寓諷刺之意。

杜牧的《題烏江亭》和王安石的《烏江亭》的背景

題烏江亭 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烏江亭 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捲土來 詩詞背景 漢五年 公元前202年 年末,漢王劉邦撕毀與項羽在廣武 今河南滎陽縣東北 訂立的以鴻溝為界的 楚河漢界 和約,與韓信 英布 彭越會...

李清照夏日絕句杜牧題烏江亭王安石烏江

衣谷流 時代不同,國家形勢不同 李清照 金兵入據中原,流落南方,趙明誠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經歷了表面繁華 危機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動亂不已,而南宋偏安江左,女詞人追思那個叫項羽的楚霸梟雄,追隨項羽的精神和氣節,痛恨宋朝當權者苟且偷安的時政。都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僅一河之遙,卻是生死之界,僅一念之間,...

題烏江亭和疊題烏江亭一首是杜牧的,另一首是王安石寫的,作者分別是哪一位 依據是什麼

竹韻梅蔭 杜牧 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士重來未可知。王安石 疊題烏江亭 有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捲土來?這首詩開篇以史實扣題,指出項羽的失敗實在是歷史的必然。項羽的霸業以 鴻門宴 為轉折,此後逐漸從頂峰走向下坡,到了 垓 g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