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大師可以指點我,學佛之人如何懺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嗎?我如何知道哪種懺悔方式適合我呢?如何

時間 2021-08-11 18:11:23

1樓:泥頌

第一:學佛之人如何懺悔?

從身口意三個方面找自身的錯誤。要能找到自己的錯誤首先要深入經藏,知道什麼是對與錯,然後如法懺悔。

第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嗎?

是的,初學者對自身的觀察和自省能力較弱,能發現多少就懺悔多少。

修行有功夫的人是攝心為戒:懺悔起心動念,甚至每一個不正確的念頭都需要懺悔。

對於修行淨土的唸佛者來說:

唸佛就是滅罪,唸佛就是懺悔,經上常說,「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一句一句接著念,一心稱念,這個功德還得了!什麼罪業都能夠懺得乾淨,只要肯念。念就是滅罪,念就是懺悔。

第三:我如何知道哪種懺悔方式適合我呢?

初學呢!從五戒十善開始入手,真心懺悔,然後改過,如果重犯,也不要有心理負擔,重新懺悔再改正,我們的煩惱習氣已經存留很長時間,所以要想改正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快速的改過:深入經藏學習,悟佛知見,入佛知見,正知正見有強大的支援力。

第四:如何消除生活了多年產生的業障?

唸佛消業,上面已經提到過。

戒殺、放生、吃素、唸佛、懺悔、迴向。如是做,會越來越好!

唸誦《地藏經》消業

一定要把唸佛唸經唸咒和放生等功德全部迴向給自己生生世世的冤親債主和法界一切眾生。非常重要!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阿彌陀佛

2樓:匿名使用者

【稱名當下就是懺悔】

善導大師於《般舟贊》雲:

謗法闡提行十惡 迴心唸佛罪皆除

利劍即是彌陀號 一聲稱念罪皆除

【念念稱名常懺悔】 人能唸佛佛還憶

謗法眾生、斷諸善根的闡提眾生、造作十惡重罪的眾生,迴心唸佛,一切罪障全部消滅。念念之間的稱名,當下就是懺悔了,不是念佛之外另外去懺悔,「念念稱名」就是「常懺悔」,因為能滅無量罪嘛,你能唸佛,佛就憶念你,自然往生淨土。

淨空法師:

唸佛就是懺悔,不必在佛菩薩面前禱告,我過去做了什麼什麼壞事?什麼什麼錯事?你要在那裡禱告一遍,你又做了一遍,阿賴耶識心裡頭又落印象,又造一次了嘛!

為什麼呢?一切法都唯心所變,大乘佛法裡決定不主張後悔,後悔是什麼呢?悔一次就又造一次,再悔一次又造一次,這怎麼得了,你何必要去造呢?

懺悔這兩個字,第一個字是梵語懺摩音譯過來的,第二個字是我們中國字悔過。懺悔它真實義是後不再造,這叫懺悔。自己有過失,能夠把過失在大眾當中宣揚出來,不要把過失藏在心裡,大眾知道你的過失了,當然免不了別人要責備你,【這個責備就是果報,就報掉了】,你有過失這個人指責罵你,就報掉了。

如果藏在那個地方沒報掉,愈藏就愈多,愈積愈厚,以後麻煩大了,果報在來生。【所以作好事不讓人知道,作一點好事人家知道了,讚歎幾句報掉了】,造的一切惡事不肯讓人知道,惡是愈積愈多,善呢?隨作隨就沒有了。

那麼你的前途果報就可想而知了,不必說了。【所以聰明人反過來,我造的惡希望大家都知道,我作的善沒人曉得,這善愈積愈厚,惡隨作隨就報掉了,這才是聰明人,這個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所以它著重在不貳過,後不再造,知道這個事情錯誤的,下一次不會有同樣的錯誤,這個叫做懺悔。

絕對不是把自己的這個過失常常懷念著,我過去造什麼罪?每念一遍啊!阿賴耶識這個罪過又再加一層,不但罪業消不了,天天再加重,雖然身口沒有造,意在造,這是煩惱。

真正的懺悔是要得定,是要開慧,智慧開了之後,轉識成智,轉煩惱成菩提,那才叫真正懺悔,真實的懺悔。

懺悔不是在佛菩薩面前說出自己所有的過失,求佛菩薩原諒。章嘉大師說,懺悔真正的意義是「後不再造」,知道過去已經做錯了,從今爾後,不再重犯,這是「懺悔」。

懺悔並不著重形式,形式是屬於教學,表演給初學者及不知道懺悔的人看,讓他們有所感動,發心來學習。這種懺悔法是度化眾生,是利他的。自利的懺悔是後不再造,正如孔老夫子所說的「不貳過」,過失只能有一次,不能犯第二次,這是真懺悔。

因此,如果我們將自己的過失常常回憶,就是常常重複造作,罪業豈能懺除乾淨?

經上講,如理如教的修行,就是懺悔。八萬四千法門,哪一法不是懺悔法?我們一心念阿彌陀佛、想阿彌陀佛,就是每天發自內心的真懺悔。

過去所做的一切善、一切惡都莫思量;現前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也不要去想,作到「三輪體空」,這是真的「一心稱念」。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如是念佛,方能懺除業障。

善導大師說明唸佛能得五種增上緣,亦即五種利益,其中第一滅罪之益,如《觀經》言: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

這一句出現在《觀經》的「下品上生」,下品上生是什麼樣的人呢?是十惡的眾生,他念一句佛號,能滅五十億劫生死重罪,他看見阿彌陀佛應聲即現,當下就出現在面前,贊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本來這個人有兩種善行:一是聞大乘經典十二部首題名字,一是稱名唸佛。可是,阿彌陀佛來的時候,只講「以汝稱佛名故」,善導大師設問,為什麼這樣呢?

大師自問自答,因為「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往生是很緊要急迫的事情,他造作十惡罪,就要墮落了,要快速把他救起來,如果誦經、拜懺,都來不及了,這句名號,才是無上功德大寶,當下能把他救起來,佛專門提出「稱佛名故」,是強調要專唸佛的名號。

為什麼讀經只滅千劫罪、而唸佛能滅這麼多罪呢?善導大師又解釋說:這個人心思浮散,何況到臨終的時候更加四大分離!雖讀大乘經典,法不入心。

但是,這句名號就不一樣,這句名號具足無上功德,只要稱念,自然滅罪,而且很簡單,任何時候都能念,也不需要你理解、思惟。如果讀經,經義不理解、不思惟、不依經修證,那就得不到利益。可是這句名號,不用理解,不用思惟,你只會稱念,一心來念佛,自然消滅五十億劫生死重罪。

又言:至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於念念中除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是《觀經》「下品下生」所講的,每念每念之間,把你所有的罪都滅掉了。

我們唸佛也是一樣的,聲聲之間滅除無量罪。善導大師說:「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

此是經中明言唸佛能消滅生生世世以來生死輪迴之重罪。

重罪都能消,何況輕罪?過去已經形成的定業都能消,何況未來?當然通通都能消掉。

而《大智度論》雲:

有諸菩薩,自念謗大般若,墮惡道中,歷無量劫。

雖修餘行,不能滅罪;後遇知識,教念阿彌陀佛,

乃得滅障,超生淨土。

故知:誹謗正法之罪甚重,過於五逆;

如此重罪,唯有念阿彌陀佛,方得消滅。

但念彌陀,重罪尚滅,何況輕罪?若不念佛,輕罪不滅,何況重罪!

誹謗正法的罪太重了,比五逆之罪還要重,所以其它的修行不能滅,只有念「南無阿彌陀佛」才能消滅。但念彌陀,這麼重的罪都能滅掉,何況輕罪呢?若不念佛,輕罪都滅不了,何況重罪呢?

一沙雖輕,直沉海底;重石乘船,可達彼岸。

我們的罪障哪怕就像一粒沙子那麼小,但是如果沙子放到水裡,直沉海底!我們的罪障必然牽引我們六道輪迴,叫「一沙雖輕,直沉海底」。你修行再好,如果不把貪嗔痴煩惱全部斷滅的話,就要去六道輪迴,這是聖道門的修行,他不靠佛的願力呀!

淨土門不一樣,「重石乘船,可達彼岸」,大石頭很重,但是放在大船上,就不會掉到海里,可以運到彼岸,隨意運用。我們的罪障就像大石頭一樣重,我們仰靠「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大願船,就可以把罪障的凡夫運到極樂淨土去成佛。

善導大師於《法事贊》雲:

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

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大師又說:

無問罪福時多少 心心念佛莫生疑

3樓:摩伏勒

如果是很粗的,就是擺明的傷害了人家 要親自求懺悔,讓人家原諒你。不然佛教就變成和**教一樣了,佛菩薩不會說話,隨便你怎麼講 ,出去了 又繼續造業。這是最愚痴的,不可以做。

必須當面悔過。而且要起慚愧心,如果不起慚愧心 你念破喉嚨也沒有消業障,什麼是慚愧心 我真的錯了 由心底發出,我確實錯了。真的很對不起。

然後再修法懺悔。所以懺悔法 就有三大科。

第一 拜八十八佛 拜懺啦, 唸經 唸咒 迴向 解怨釋結。

第二 心裡起慚愧心, 真的對不起對方。

第三 要儘量彌補過錯 以後再也不這樣了。

這個拜佛懺悔 一佛一拜 不是跟**那樣 趴在地上 而是普通的跪拜就可以。最少拜一年,要拜到出現瑞相。否則繼續拜。

4樓:簡樂之旅

學佛之人如何懺悔?以四對治力懺悔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嗎?拜懺、誦經、持咒、唸佛都是懺罪方式我如何知道哪種懺悔方式適合我呢?是不適合看你自己的喜好和感覺;

如何消除生活了多年產生的業障?如金剛薩埵如意寶珠修行儀軌

5樓:南無蓮花尊豐佛

你可以供養八十八佛。每天背誦默寫《八十八佛大懺悔文》。(對一切人都有效)。

。你可以每天隨時在心裡默唸(地藏菩薩)。供養皈依(地藏菩薩)。

有空了可以唸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對一切人都有效)。

-----------------------------------

《地藏菩薩本願經》(節選)(上卷)

。(節選)

文殊師利。此菩薩威神誓願不可思議。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

聞是菩薩名字。或讚歎或瞻禮。或稱名或供養。乃至彩畫刻鏤塑漆形像。

是人當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惡道。

(節選)

未來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惡者。

乃至不信因果者。邪婬妄語者。兩舌惡口者。毀謗大乘者。如是諸業眾生必墮惡趣。

若遇善知識勸。令一彈指間。歸依地藏菩薩。是諸眾生即得解脫三惡道報。

若能志心歸敬及瞻禮讚嘆。香華衣服種種珍寶或復飲食。如是奉事者。

未來百千萬億劫中。常在諸天受勝妙樂。若天福盡下生人間。猶百千劫常為帝王。

(節選)

佛告普廣菩薩。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聞是地藏菩薩摩訶薩名者。或合掌者讚歎者。作禮者。戀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普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畫形像。或土石膠漆金銀銅鐵。作此菩薩一瞻一禮者。

是人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於惡道。假如天福盡故下生人間。猶為國王不失大利。

(節選)

若有女人厭女人身。盡心供養地藏菩薩畫像。及土石膠漆銅鐵等像。如是日日不退。

常以華香飲食衣服繒彩幢旛錢寶物等供養。

是善女人盡此一報女身。百千萬劫更不生有女人世界。何況復受。

(節選)

複次普廣若未來世有諸下賤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諸不自由之人。覺知宿業要懺悔者。

志心瞻禮地藏菩薩形像。乃至一七日中念菩薩名可滿萬遍。

如是等人盡此報後。千萬生中常生尊貴。更不經三惡道苦。

(節選)

閻浮眾生於此大士有大因緣。是諸眾生聞菩薩名見菩薩像。

乃至聞是經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

現在殊妙安樂。未來之世百千萬生。常得端正生尊貴家。

-----------------------------------

南無地藏菩薩。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

作為學佛之人應該如何對待夫妻房事生活

出家之人 戒淫,包括身 口 意。在家之人 戒邪淫 合法婚配的正常行淫不是邪淫。非時 月經期 產褥期 非地 不是自家臥室或暫時屬於自己的臥室 非願 一方不願 非法 未婚同居 通姦 都是邪淫。 以何為心 學佛之人,關鍵是熄滅內心的貪嗔痴,沒有必要過於分別名相 入海算沙徒自困。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

學佛後遇到很多煩惱的事,請各位指點我現在很是迷茫

俏俏 南無阿彌陀佛,親,我不是學佛的,但是你要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不是都順著你的意思發展的,逆境才能磨練人。 真與人為善 答 拒絕婚前性行為,是學佛人的底線,絕對不要突破。不只是對女方有傷害,就是對男方的傷害也是入骨入髓。之所以人們不在乎,是因為社會的原因,社會風氣壞了,人們的道德標準降低了。如果你...

佛家講如何應對惡人,惡鬼呢,學佛之人該如何對待惡人 流氓?

佛經講因果業報,真實不虛。我們遇到的善緣與惡緣,都是前世結下的緣。我們遇到的 壞人 就是我們的惡緣,如果不是你惹他,那一定是前世結下的冤仇。按佛法,我們應該是 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 他欺負我,我們只能依法防衛,不要再回擊而結新仇。而且被欺負正是修 忍辱波羅蜜 的機會。多用一個 忍 字吧。當然,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