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行為是否顯失公正屬於人民法院對行政行為審查的範圍嗎

時間 2021-09-13 08:04:18

1樓:

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均屬審查範圍。

司法機關雖然有必要對自由裁量權進行審查,但是司法機關對自由裁量權的審查不是無限制的。只有當自由裁量權被隨心所欲獨斷使用從而導致違背立法意圖時,司法機關才能對它加以司法變更。

我國行政訴訟法第五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同時該法第五十四條第(四)項規定:

「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六條規定:「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但存在合理性問題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可見,在行政訴訟中,法院審查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是原則,同時部分吸收了合理性審查原則,法院只對顯失公正的行政處罰行為和行政機關濫用職權的行為擁有合理性審查權,即人民法院對行政機關的部分行政行為(如行政處罰行為、行政裁決行為)的合理性擁有有限的司法審查權及變更權。

2樓:匿名使用者

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均屬審查範圍。

《行政訴訟法》

第五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

第五十四條第(四)項規定:「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五十六條規定:「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但存在合理性問題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可見,在行政訴訟中,法院審查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是原則,同時部分吸收了合理性審查原則,法院只對顯失公正的行政處罰行為和行政機關濫用職權的行為擁有合理性審查權,即人民法院對行政機關的部分行政行為(如行政處罰行為、行政裁決行為)的合理性擁有有限的司法審查權及變更權。

什麼是行政處罰顯失公平

3樓:網球寶貝

判定行政處罰是否「顯失公平」,應當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審查標準:

1、過罰相當。行為人所犯錯誤與其受到的懲罰相適應。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對每一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法律規範的行為,性質、情節相同的,應給予相同的行政處罰。

3、社會道德評價。行政處罰行為是否符合社會公眾道德評價標準。

4、被處罰者的實際承受能力。作出的處罰決定應當在保障被處罰人生活所需的前提下作出。

4樓:匿名使用者

判定行政處罰是否「顯失公平」,看在法律面前是否人人平等。對每一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法律規範的行為,性質、情節相同的,應給予相同的行政處罰。

關於行政處罰立案的要求。

5樓:匿名使用者

要求:一、發現違法行為。

它部門移交及違法嫌疑人主動交代等;這裡的「違法行為」不是指已經過法定程式確認的違法行為,

只要求簡單的符合違法行為構成要件即可,包括有明確的涉嫌違法嫌疑人、有客觀的違法事實及初

步的證據資料等。

二、執法機關認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應當給予行政處罰」,應理解為首先違法行為屬於本行政機關的管轄範圍,包括地域管轄範圍、

職權管轄範圍、級別管轄範圍;其次,對該違法行為,如果一旦查證屬實,應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及制

裁後果(即有違則,有相應的法則)。

總結起來,立案的具體可操作的條件有:

1)有明確的違法嫌疑人;

2)有確定的違法事實(包括初步證據和可能違反的法律條款);

3)屬於本行政機關的管轄範圍。

以上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行政處罰程式

第一節 一般程式

第七條 執法機關依據職權,或者依據當事人的申訴、控告等途徑發現違法行為。

執法機關對於發現的違法行為,認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立案,但適用簡易程式的除外。

第八條 立案後,執法人員應當及時進行調查,收集證據;必要時可依法進行檢查。

執法人員調查案件,不得少於二人,並應當出示執法身份證件。

第九條 執法人員對案件進行調查,應當收集以下證據:

書證、物證、證人證言、視聽資料、當事人陳述、鑑定結論、勘驗筆錄和現場筆錄。

只有查證屬實的證據,才能作為處罰的依據。

第十條 執法人員詢問當事人及證明人,應當個別進行。詢問應當製作筆錄,筆錄經被詢問人核對無誤後,由被詢問人逐頁在筆錄上簽名或蓋章。如有差錯、遺漏,應當允許補正。

6樓:法妞問答律師**諮詢

行政處罰不是必須要立案,行政處罰立案的條件,一是發現違法行為;二是執法機關認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

7樓:種柔喻易真

處罰2種。可以作為一個案件。案件名稱可以寫:

(單位)涉嫌(1、違法行為)、(2、違法行為)案。處理意見裡,可以把兩種違法行為都論述,最後合併處罰。是普通程式,還要經過案審會討論決定。

8樓:空虛美的夢

行政機關發現違法行為後,應當進行初步審查。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當立案:

1、有初步認定的違法行為

2、該違法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

3、該違法行為屬於本機關管轄

立案:是指確立案件,行政處罰案件的生成。行政機關對屬於本機關管轄範圍的違法行為或涉嫌違法行為,認為依法應當處理的,除適用簡易程式外,都應當正式立案。

立案標誌著案件的「出生」和一般程式的正式啟動。

9樓:匿名使用者

請問你的是刑事違法還是行政違法行為呀?依據你的描述,合併審理的情況是可能的,詳情歡迎來電免費諮詢。

縱橫法律網-廣東德元律師事務所-蘆道賓律師

10樓:網球寶貝

這要看甲乙是否同案,如果不是共同違法,應當分別立案調查。

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對什麼的具體行政行為,可以作變更判決?

11樓:玩世的叉燒大哥

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對行政處罰顯失公正,可以作變更判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 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式的,判決維持。

(二)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⒈主要證據不足的;

⒉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⒊違反法定程式的;

⒋超越職權的;

⒌濫用職權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四)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

12樓:潛龍一現驚天下

你搞錯了吧。按照行政訴訟法,很明白就是d,怎麼可能是c,不知道你有什麼問題?

行政訴訟法

第五十四條 【判決的種類】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式的,判決維持。

(二)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⒈主要證據不足的;

⒉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⒊違反法定程式的;

⒋超越職權的;

⒌濫用職權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四)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

13樓:匿名使用者

abc都是屬於撤銷判決的條件。只有d是可以做出變更判決的條件

14樓:想你的夢幻想

在行政訴訟中具體行為是什麼意思

哪些行為使用行政拘留的行政處罰,什麼行為才構成行政拘留?

四哥有法說 行政拘留只適宜違法嚴重的情形,具體行為涉及各方面,不能一一列舉。法律規定 治安管理處罰漢 第十條 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分為 一 警告 二 罰款 三 行政拘留 四 吊銷公安機關發放的許可證。對違反治安管理的外國人,可以附加適用限期出境或者驅逐出境。 行政拘留 是指法定的行政機關 專指公安機關...

交警一人進行行政處罰是否違規,交警對「違章停車」只拍照,不貼罰單,這屬於違規執法嗎??

特特拉姆咯哦 交警執法需要兩個以上的工作人員。法律依據 行政處罰法 第三十七條 行政機關在調查或者進行檢查時,執法人員不得少於兩人,並應當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證件。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應當如實回答詢問,並協助調查或者檢查,不得阻撓。詢問或者檢查應當製作筆錄。擴充套件資料 行政處罰的適用必須具備以下...

行政處罰時,違法行為違反了同一部法律的不同的法律條款,能否分別予以處罰

來自淘金山古靈精怪的典韋 不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二十四條 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第二十八條 違法行為構成犯罪,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時,行政機關已經給予當事人行政拘留的,應當依法折抵相應刑期。違法行為構成犯罪,人民法院判處罰金時,行政機關已經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