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其他地方的春節習俗,中國各地過年的習俗

時間 2021-10-14 22:04:40

1樓:高數線代程式設計狂

1、內蒙古春節習俗

蒙古族人民在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閤家團圓。初一凌晨晚輩向長輩敬「辭歲酒」,然後青年男女跨上梭馬,騎串蒙古包,先給長輩們叩頭祝願,接著喝酒跳舞,隨後串包男女還利用這一機會進行賽馬比賽。

2、臺灣春節習俗

高山族的人們在春節裡身著豔麗的民族服裝,成群結隊歡聚在村邊寨頭暢飲美酒,並在樂器伴奏下盡情歌舞。有的村寨還舉行叉魚比賽,開展揹簍球、竿球等體育活動。

3、香港春節習俗

舞獅、舞龍燈等會在一些新界鄉村、圍村**現。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農曆年初二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節目了。

4、澳門春節習俗

「謝灶」是澳門儲存下來最傳統的中國年俗之一。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門人謂之「謝灶」。澳門人給灶神按中國傳統也用灶糖,說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說壞話。

5、江蘇春節習俗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隻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裡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裡掃。

2樓:少年之光

江蘇、湖北春節習俗有哪些?春節是怎麼來的?

3樓:

蒙古 吃手抓肉比馬賽

4樓:沐閣梓廣告費

浙江省烏程縣元旦以長竿束草於上,點火燃燒,並敲鑼打鼓,稱為「慶田蠶」。又點天燈於竿上,直至三月三日止。寧波元旦祭祖後要吃豆粥,晚上要關門前,再點一次「關門炮」。

紹興新年以「茶碗茶」待客,裡面還要加上橄欖和金桔,同時用茶葉蛋待客,稱為「捧元寶」。

5樓:似曜棟

書債務宿務惡意衛衣裙

中國各地過年的習俗 10

6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各地過年的習俗,不同的地方,習俗也不盡相同,下面列舉幾個:

1、重慶:最明顯的標誌就是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臘梅花。重慶當地人喜歡春節的時候在家裡擺上淡黃色的臘梅花來作為裝飾,因為臘梅花瓣帶有清香的味道,讓人感到很舒適。

特別是對於年輕人來說,鮮花裝飾房間會多些些浪漫。

2、黔江:看土家族擺手舞,黔江地區的土家族,在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有大型祭祀、 祈禱、喜慶活動,心靈手巧的土家族人,在舞蹈上擁有非凡的天賦,節日期間就要跳擺手舞慶祝。盛會時,熱鬧非凡,方圓數百里的土家人,男女老少穿起節日的盛 裝,男披西蘭卡普,女著豔麗盛裝,結隊而來。

一時間,滿耳喧天鼓樂,滿眼婆娑舞影。擺手堂前,張燈結綵,巫師頭戴鳳冠高帽,腰繫八幅羅裙,手搖銅鈴司刀, 手舞足蹈地進行指揮。三聲炮響,鼓樂齊鳴,頓時歌聲大作,男女相攜,翩躚起舞,通宵達旦。

「紅燈萬盞人千疊,一片纏綿擺手歌」。擺手舞源於古代的巴渝舞, 動作有單擺、雙擺、迴旋擺,表現禮節儀式,勞動場景或戰鬥動作,節奏明快,舞姿優美,原始氣息震懾人心。

3、雲南:過年時與漢族一樣也要貼對聯。但那"對聯"是紅紙剪成的各種圖案。

不僅"書寫"方式不同,連貼的方式也別具一格。除夕之夜,全家老小每人拿著自制的春聯,合唱立腳點《祝年歌》,依序在院裡院外、菜地果園和田邊地角為萬物張貼。因為邊貼邊唱,白族的春聯被稱為"歌聯"。

4、北京:春節廟會,五顯財神廟的正式活動從正月初二算起。初二一大清早,往財神廟進香者,除鉅富顯貴外,絕大多數是騎自行車。

他們多身著各種綢緞的棉袍,外罩馬褂或坎肩,頭戴細氈禮帽。香客們從城裡出發出廣安門向南,當然基本順風,(因北京冬季多西北)。但一出廣安門就須逆風而行了。

5、河南:送神慌年忙祭灶,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民間節日,人們稱它為「祭灶節」。每到這個時候,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悅心情,停下手中各種活計,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動。

7樓:王麗霞

河南:送神慌年忙祭灶,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民間節日,人們稱它為「祭灶節」。每到這個時候,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悅心情,停下手中各種活計,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動。

中國各個地區的春節習俗分別是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黑龍江在初五這天一定要吃餃子,也稱「破五」,就是把餃子咬破,寓意將不吉利的事都破壞,有驅災避邪之意。

在吉林有一種梨叫秋梨,這種梨剛摘下來的時候又酸又澀,於是人們就把這種梨採摘下來直接放在樹下,蓋上一層樹葉,經過冰凍之後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凍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裡解凍,年夜飯後吃這種梨能解酒、解油膩。

北京過年有段諺語:「(農曆十二月,即臘月)廿三(日)糖瓜兒粘;廿四(日)掃房日;廿五(日)糊窗戶;廿六(日)燉大肉;廿七(日)殺公雞;廿八(日)把面發;廿九(日)蒸饅頭;三十(日)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9樓:皮果子

掃塵、掛春聯、門畫、倒貼「福」字、守歲、放爆竹、拜年、看大戲、鬧元宵,吃臘八粥、年糕、餃子、元宵、春餅,大年初一不掃地、不走後門、不打罵孩子、相互祝賀新年萬事如意。

10樓:匿名使用者

貼對聯、包餃子、守歲、看春晚

各地春節習俗,全國各地過年習俗的資料

賈堯堯堯堯 山東地區大部分人會在元旦吃餛飩,稱為 填倉 黃縣 蓬萊一帶,元旦早起要由女主人手持紅燭,把家中各個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驅逐黑暗,然後將年前以麵粉做成的各種窗花放在窗臺上。小孩子起床後,要攀著門拴打三個鞦韆。有些地區煮餃子時要用芝麻秸燒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升,飯後在鍋...

春節的習俗春節的來歷,中國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是什麼?

徭名殊 春節是我們從小最期盼期待的一個節日,家家戶戶喜氣洋洋歡聲笑語是一個真正意義上舉國歡慶的日子,那是有朝如重大意義的春節是怎樣來的?在春節的時候又有哪些風俗,有興趣的小夥們一起來解釋一下春節是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是春節,春年春節,新年新歲睡袋年賀大年的開頭 文石木藝...

求各地不同的春節習俗,各地過年不同的習俗特別?

適度分紅 廣西壯族的春節從年三十至正月初 一 初二,共三天。除夕,家家殺雞宰鴨,蒸制扣肉 粉精肉 叉燒肉等。除夕的米飯要蒸得很多,象徵富裕。飯桌上要有白斬雞,有老人的家庭,還要燉豬腳和燉整雞。並不是冬春之交過年,而是夏天過年。現在,雅魯藏布江中游地區,都有秋收前過 望果 節的傳統。人們穿古代服裝,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