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各地不同的春節習俗,各地過年不同的習俗特別?

時間 2021-10-24 09:45:34

1樓:適度分紅

廣西壯族的春節從年三十至正月初

一、初二,共三天。除夕,家家殺雞宰鴨,蒸制扣肉、粉精肉、叉燒肉等。除夕的米飯要蒸得很多,象徵富裕。飯桌上要有白斬雞,有老人的家庭,還要燉豬腳和燉整雞。

**並不是冬春之交過年,而是夏天過年。現在,雅魯藏布江中游地區,都有秋收前過"望果"節的傳統。人們穿古代服裝,騎著馬,沿豐收的青稞地轉圈祈禱,還要騎馬射箭,圍著篝火跳舞狂歡,既娛樂自己,又娛樂本地的保護神。

蒙古族歷來崇尚白色,所以將農曆正月稱為"白月",把過年節稱為作"白節"。蒙古族過年的準備工作從農曆臘月二十三即開始。除了掃除、沐浴、佈置蒙古包外,還要人著新裝,馬佩紅纓和新鞍。

要把放有哈達的整隻牛、羊獻給至親厚友。

2樓:匿名使用者

臘月二十九貼春聯,喜、福字等,初一早上吃飯前給父母長輩拜年。

做佳餚美味,放煙花爆竹。

正月初二回孃家拜年,給孩子壓歲錢。

3樓:告別a殤

貼對聯,吃年夜飯,發壓歲錢

各地過年不同的習俗特別?

4樓:遊唱

放爆竹,吃餃子,貼春聯

各地春節習俗

瞭解祖國各地不同的春節習俗

5樓:使用者名稱用

1春節習俗之北京

自進入臘月以後,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簷下書寫春聯,以圖掙些銀子過年。祭灶之後,新春聯漸次粘掛,千家萬戶,煥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箋,有的用紅紙,只有內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紙,鑲以紅邊藍邊,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2春節習俗之天津

臘八兒:天津人稱臘月初八為"臘八兒",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許多天津人還在這天用醋泡大蒜,名"臘八醋"。"臘八醋"不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壞。

3春節習俗之上海

春節在中國延續已有數千年。但長期以來,「春節」之稱是指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立春」。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中華**成立以後,孫中山 下令全國改行陽曆,隨之,新年也應換在陽曆元旦了。

然而農曆新年畢竟已成全民皆慶的傳統大節,堅固、深厚的風土習俗和民族文化,是難以改變的。農曆新年之 慶,仍是年年不息、年年強勁。由於新出現了一個陽曆元旦,為示區別,自**以後,農曆新年就移用了節氣中的 「春節」之稱。

4春節習俗之香港

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曆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裡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5春節習俗之山東

除夕夜晚衍聖公還要親自到安懷堂擺供,祭拜白鬍子老神仙,據說孔府中所有的精靈鬼怪都歸這個白鬍子老神仙管。

午夜過後所有的人起來拜天地神。在前上房院子裡用席子搭起「天地樓」。朝各個方向,東、西、南、北、東北、西南、西北,各擺一張桌子,桌子上擺放神的牌位,正中一張桌子上擺天地神牌位。

「天地樓」旁,立「朝天竿」,點「天燈」,日夜不熄,一直要點半個月之久。

我國各地過春節都有什麼不同的習俗?

6樓:有孚翁

「春節」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夏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

7樓:百度使用者

春節北方人都吃餃子,我們江西就不吃餃子,吃粑;其他南方人應該也不同於北方吧 。

好像過小年,北方是臘月23,南方是臘月24

求各地的春節風俗?

各地春節習俗,全國各地過年習俗的資料

賈堯堯堯堯 山東地區大部分人會在元旦吃餛飩,稱為 填倉 黃縣 蓬萊一帶,元旦早起要由女主人手持紅燭,把家中各個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驅逐黑暗,然後將年前以麵粉做成的各種窗花放在窗臺上。小孩子起床後,要攀著門拴打三個鞦韆。有些地區煮餃子時要用芝麻秸燒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升,飯後在鍋...

春節各地習俗,各地春節習俗

春節各地習俗都各有不同,並且中國有4個直轄市 23個省 5個自治區 2個特別行政區,幾十萬的村鎮單位,以下只列舉通用的習俗。貼門神中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門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現在多半有整張的門神售賣。貼春聯春聯亦名 門對 對聯 桃符 等,是對聯的...

中國其他地方的春節習俗,中國各地過年的習俗

高數線代程式設計狂 1 內蒙古春節習俗 蒙古族人民在除夕要吃 手把肉 以示閤家團圓。初一凌晨晚輩向長輩敬 辭歲酒 然後青年男女跨上梭馬,騎串蒙古包,先給長輩們叩頭祝願,接著喝酒跳舞,隨後串包男女還利用這一機會進行賽馬比賽。2 臺灣春節習俗 高山族的人們在春節裡身著豔麗的民族服裝,成群結隊歡聚在村邊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