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過年的習俗有哪些世界各國春節的習俗

時間 2021-05-07 20:01:56

1樓:匿名使用者

泰 國泰國傳統的新年,即「宋幹節」(「宋幹」是梵語的譯音),也叫「潑水節」,是公曆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節日裡,人們抬著或用車載著巨大的佛像出遊,佛像後面跟著一輛輛花車,車上站著化了妝的「宋乾女神」,成群結隊的男女青年,身著色彩鮮豔的民族服裝,敲著長鼓,載歌載舞。在遊行隊伍經過的道路兩旁,善男信女夾道而行,用銀缽裡盛著用貝葉浸泡過的,滲有香料的水,潑灑到佛像和「宋乾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風調雨順,然後人們相互灑水,喜笑顏開的祝長輩健康長壽,祝親朋新年幸運。

泰國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臺、門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戶戶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進行新年沐浴。為慶賀新年,泰國人舉行在規模的「賽象大會」,內容有:人象拔河、跳象拾物、象跨人身、大象足球賽、古代象陣表演等。

埃 及埃及的克魯特人迎接新年,在門口放一張桌子,七八隻碟子供著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麥的顆粒,還有好些綠色植物的小芽,這象徵豐裕。獻給神的東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埃及的新年在秋天,因埃及的農業生產是從秋季開始的。

2樓:匿名使用者

馬上就要過春節了,在此,留學港祝在海外度過農曆新年的留學生新春快樂!然後,我們就來看看世界各國過新年時有哪些風俗吧。

多數國家的新年是在每年的1月1日,也就是我們所稱的元旦。「元旦」一詞具體起於何時,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在中國的古籍中最早見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隨著社會的發展,「元旦」在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具體所指也不盡相同。目前為止,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採用了國際通行的公曆,把每年1月1日作為「元旦」。

世界各國過新年的習俗是?

3樓:我不會玩魚人

1、義大利

義大利人認為,元旦前夜響聲連天可以驅邪,求得新年如意,所以各家各戶當晚就不停地燃放煙花爆竹,還肆意打碎一切可以打碎的東西,小到碗碟,大到缸壇,並且把碎片統統拋到街上。

元旦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在屋子裡燃一爐旺火,而且整整一天不能熄滅。在我們的眼中,火來自太陽,元旦斷了火,來年就不見天日,會招來厄運。義大利的年輕人也一直將習俗延續下來。」

2、緬甸

在緬甸,新年是在每年四月中旬的潑水節的最後一天,因此,緬甸人的潑水節和新年已合二為一了。潑水節通常歷時

三、四天,在節日的第二天,男女老少都有洗頭的習慣。

節日期間,無論城鄉,人人都身著盛裝,互相潑水嬉戲,表示滌舊迎新之意。每年一次的潑水節,也是青年們在良辰美景中交際的好時機,不少青年人藉此良機結成良緣。在新年,互相潑水,表示滌舊除汙,迎新接福。

3、日本

在日本,以前是過兩個新年的,即元旦和春節,和中國的新年相似。只是到近幾年才改為過新曆年。除夕的晚上,稱之為「除夜」,在除夕,日本也有守歲的風俗,人們一邊吃蕎麥麵條,一邊**電視臺為新年編排的節目,男女歌星獨唱比賽最受歡迎。

最有代表性受年輕人喜愛的就是每年一度的紅白歌會了。午夜時分,寺廟香菸繚繞,鐘聲齊鳴,而且往往敲一百零八下。據說這是因為《佛經》裡有「聞鐘聲,煩惱清」之句。

在日本,老人認為每敲一下,就會去掉一種煩惱,敲一百零八下,意味著清除所有的煩惱。

鐘聲響後,人們湧向寺廟祈福,稱為「初詣」。每年從午夜到元旦,約有近8000萬人會去祈福。元旦早晨,我們全家從年幼者到年老者依次排列喝屠蘇酒,共嘗青魚子、黑豆以及稍帶甜味的醬油煮小乾魚等。

據說這些象徵吉祥的食物會帶來子孫繁榮、身體健康。

4、智利

智利中部小鎮塔爾卡的迎新儀式地點讓人有點意想不到。新年前夜晚11點,小鎮鎮長會開啟當地墓地大門,數千名當地人湧向這裡,在古典**和燭光裡同逝去的親屬一起迎接新年。據說,這一習俗最早由一戶人家發起。

他們在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晚上闖入墓地,希望離故去的父親近一點。

5、德國

在德國的不少農村還流傳著一種迎新年的風俗——「爬樹比賽」,寓意步步高昇。新年之際,德國人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擺上一棵樅樹或者橫樹,樹高達三丈,砍掉數枝,只留主幹。

新年第一天清晨,以村為單位組織,組織者一聲令下,參加爬樹的人們立刻從家中奔到樹下開始用各種方式爬樹,誰到得早、攀得快、第一個爬到樹頂的被譽為「新年英雄」。

4樓:愛做夢的比熊

1、德國的過年習俗

德國的新年習俗與中國春節十分相似。就連放焰火傳統的由來也與中國」年「的故事如出一轍。一些德國人不僅吃魚,還會在除夕夜將一片魚鱗放入錢包。

民間的說法是,這樣做可以給人帶來好運,在新的一年財源滾滾。德國還有個持續了50多年的新年傳統,即**英國喜劇短片《一個人的晚餐》。

2、義大利的過年習俗

義大利羅馬特有的辭舊迎新風俗是跳河迎新年,距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接近零攝氏度的室外溫度加上陣陣寒風,讓人們對光著膀子跳進冰冷河水中的壯舉深感佩服。能連續多年參加新年跳河活動的人還會被授予「ok先生」稱號。

3、英國的過年習俗

英國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

英國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帶上糕點和酒出去拜訪,他們不敲門,就徑直走進親友家去。按英國人的風俗,除夕千夜過後,朝屋裡邁進第一隻腳的人,預示著新的一年的運氣。除夕在親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談前,要先去撥弄壁爐的火,祝福主人「開門大吉」。

4、西班牙的過年習俗

他們有個非常有趣的迎新年風俗,就是在新年鐘聲敲響的時候,開始吃葡萄,每敲一下,就吃一顆葡萄,一共敲12下,吃12顆葡萄,據說在新的一年裡,這會給人們帶來好運,這習俗已延續幾百年了。

5、厄瓜多的過年習俗

在厄瓜多燒紙製的稻草人是他們的新年習俗,因為這些稻草人代表著這一年所有的痛苦和不幸。所以他們認為,捶打和燒燬稻草人可以擺脫上一年的黴運。另外,他們還燒燬上一年的**以期新氣象。

6、西伯利亞的過年習俗

西伯利亞的人們在新年有水下植樹的風俗,人們會在這一天在冰面上鑿一個洞,然後將新年樹放入水中。一些專業的潛水者甚至可以在水下種樹,聽著還真夠冷的。

7、智利的過年習俗

智利中部小鎮塔爾卡的迎新儀式地點讓人有點意想不到。新年前夜晚11點,小鎮鎮長會開啟當地墓地大門,數千名當地人湧向這裡,在古典**和燭光裡同逝去的親屬一起迎接新年。據說,這一習俗最早由一戶人家發起。

他們在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晚上闖入墓地,希望離故去的父親近一點。

8、中國的過年習俗

(1)、貼春聯:這一般是在大年初一的前一年,也就是在除夕的時候貼的,意味著大吉大利,而且貼春聯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規矩那就是寫的字型一定要工整,當然你擺放的話也是需要工整的。

(2)、備年貨:這也基本上是在過年之前也就是在過小年的時候把這些東西都準備齊全的,因為過小年有北年和南年之分,北方的小年比南方的小年要早一天,所以東西也要儘早備齊。

(3)、吃餃子:就是在春節前一天也就是除夕的時候吃餃子,遠在遠方的遊子也要提前趕回家,然後在除夕夜裡面吃餃子,意味著一家人一起團團圓圓。

(4)、守歲:這也是過年極為重要的傳統習俗之一,在春節前一天的除夕夜裡,成年人需要在這一天一直守到凌晨12點也就是春節的到來。

其他國家過春節都有哪些習俗?

5樓:何曼婷囖

新加坡:柑橘是必購年貨。新加坡華人在拜年時,一定用一個精緻的小紙袋裝上兩個柑橘作為賀年禮,以表達「大吉大利」、「兩粒**」和「好事成雙」的多重祝福。

馬來西亞:華人中有20%的天主教和**教徒,而他們也過春節。為此,教堂大年初一開放,供這些教徒做彌撒,教堂還允許華人的舞獅隊到教堂舞獅,象徵興旺發達。

伊拉克:為數不多的華人們喜歡吃從底格里斯河裡打撈上來的螃蟹,可伊拉克本國人因為不知如何下嘴,不吃螃蟹。

美國:每逢春節,紐約標誌性建築帝國大廈上的1327只彩燈就會一改往日美國星條旗的紅、白、藍三色,亮起華裔喜愛的紅色和金色,表示對中國農曆新年的祝賀。這一形式至今已延續了6年。

春節的節日起源: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說法諸多,其中有幾種較具代表性的說法,春節源於臘祭、源於巫術儀式說、源於鬼節說等,其中最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繼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節。

6樓:匿名使用者

每個國家

都不一樣,

中國各地的

也不一樣

7樓:

蒙古及東南亞一些國家都有過春節的習俗 如日本 韓國 越南 蒙古

8樓:

還有美國..他們的聖誕節跟萬聖節就類似與我們的春節....求採納

各國國家過年習俗

9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像美國的聖誕節也算是他們的春節吧.

呵呵...

10樓:匿名使用者

你不知道,問我幹嘛?

世界各地過年習俗

11樓:天南飛雪

印度:印度從每年10月31日起為新年,共5天,第4天為元旦。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

印度一些地方,過年不但不慶祝,反而相抱大哭。這真可謂天下奇事,但他們的人生哲理,使人聽起來也頗有感觸。他們認為,元旦一開始,歲月易逝——人生短暫,用哭聲來表示自己的感嘆。

有些地區的人們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開始直到午夜為止。由於這種怪異的習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稱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

日本:日本人特別重視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為全國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稱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

除夕晚上,日本人稱之為「除夜」,除夜時他們祈求神靈託福,送走煩惱的舊年,迎來美好的新年,稱之為「初詣」。除夕午夜,各處城鄉廟宇分別敲鐘108下,以此驅除**,日本人則靜坐聆聽「除夜之鐘」,鐘聲停歇就意味著新年的來到。

日本人稱元旦初一為「正日」。1—3日為「三賀日」。在正日,小輩須先去父母那裡拜年,向父母問安,然後到親友家拜年。

新年還是個「吃」的節日,日本人在「正日」這一天,早餐是很豐盛的,吃砂糖竽艿、蕎麥麵等,喝屠蘇酒。此後一連3天則吃素食,以示虔誠,祈求來年大吉大利。

泰國:泰國傳統的新年,即「宋幹節」(「宋幹」是梵語的譯音),也叫「潑水節」,是公曆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

節日裡,人們抬著或用車載著巨大的佛像出遊,佛像後面跟著一輛輛花車,車上站著化了妝的「宋乾女神」,成群結隊的男女青年,身著色彩鮮豔的民族服裝,敲著長鼓,載歌載舞。在遊行隊伍經過的道路兩旁,善男信女夾道而行,用銀缽裡盛著用貝葉浸泡過的、滲有香料的水,潑灑到佛像和「宋乾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風調雨順。然後人們相互灑水,喜笑顏開地祝長輩健康長壽,祝親朋新年幸運。

未婚的青年男女,則用潑水來表示彼此之間的愛慕之情。泰國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臺、門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戶戶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進行新年沐浴。

德國:德國的新年,慶祝時間前後有一週。這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擺上一棵樅樹和橫樹,樹葉間系滿絹花,表示繁花如錦,春滿人間。

德國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臨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鐘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並將一重物拋向椅背後,以示甩去禍患,跳入新年。孩子們組成樂隊,穿上新衣服,拿著口琴和手風琴,列隊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則手持彩旗,跟在後面吶喊唱歌,歡慶新年。

德國的婦女在新年裡要即興表演家庭題材的喜劇小品。在德國的農村流傳著一種過新年的風俗——「爬樹比賽」,小夥子們順著光禿禿的樹比賽爬高,第一名被譽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昇。

埃及:埃及是文明古國,公元前40年,埃及人就能觀察星相了,他們發現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尼羅河水立時**。埃及把尼羅河漲水的這一天作為新年的開始,稱為「漲水新年」。

埃及的克魯特人迎接新年,在門口放一張桌子,七八隻碟子供著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麥的顆粒,還有好些綠色植物的小芽,這象徵豐裕。獻給神的東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埃及的新年在秋天,因埃及的農業生產是從秋季開始的。

朝鮮:朝鮮和我國一樣,在新年也有貼窗花、桃符的習俗。朝鮮人在新年時,家家戶戶貼對聯和年畫。

有的人家在門上貼上壽星或仙女的畫像,祈求上天保佑,驅走鬼怪,賜給幸福。元旦黎明,人們把一些鈔票塞進預先紮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迎接吉祥福星。黃昏,人們又將全家人一年中脫落的頭髮燒掉,祝願家人四季平安。

新春佳節,朝鮮的婦女穿戴一新。元旦當天少女們頭戴一種麻制的帽子,稱為「福巾」,身穿帶花紋的五色彩衣,進行盪鞦韆比賽。她們以一處樹花為目標,看誰先踢到或咬到為勝。

也有在高處掛上銅鈴的,以先碰響者為冠軍。

新加坡:農曆除夕時,孩子們有守歲的習慣,直到午夜待家長祭祀神靈和祖先的活動結束後方能就寢。過年時,城市裡有社團組成的舞龍、舞獅隊沿街表演,男女老少的臉上都洋溢著一種節日的氣氛。

英國:在英國,公曆元旦雖沒有聖誕節那樣隆重,但在除夕夜和元旦,還是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開展種種慶祝活動,以示送舊迎新。除夕這天,家家戶戶必須做到瓶中有酒,櫥中有肉。

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餘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除此之外,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

義大利:在義大利除夕是一個狂歡之夜,人們湧向街頭,燃放爆竹和焰火,甚至鳴放真槍實彈。男男**翩翩起舞,午夜時,家家戶戶將屋子裡一些可打碎的東西,摔個粉碎。

這是他們辭舊歲迎新年的傳統方式。

伊朗:伊朗實行的是伊斯蘭曆,它的季節和月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慶賀新年就是慶祝春天到來,往往是在公曆3月下旬,過新年要隆重慶祝一週。

人們湧上街頭生起「篝火」——「夜火」,然後全家人依次從夜火上跳來跳去,表示燒掉「晦氣」,迎來光明,驅邪滅病,幸福永存。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稱都要以字母「s」開頭的,以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們走親訪友,互祝春節快樂。

新年最後一天,全家出遊踏青,以避**。

法國: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除夕起開始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新的一年的年景。

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和擠奶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世界各地的風情,世界各地的古老傳說

荷蘭,抄風車的故鄉,風景如畫bai的窪地國家俄羅斯,熱du情的斯拉夫人,伏特加的故鄉,zhi遍地是森林啊 英國,dao紳士貴族的發祥地,美麗的泰晤士河承載的過去和將來美國,最強的國家,印第安文化的承載地,自由女神等著你們德國,最守紀律的國家,啤酒當水喝,香腸很好吃埃及,文明發源地,金字塔的國度充滿著...

各地春節習俗,全國各地過年習俗的資料

賈堯堯堯堯 山東地區大部分人會在元旦吃餛飩,稱為 填倉 黃縣 蓬萊一帶,元旦早起要由女主人手持紅燭,把家中各個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驅逐黑暗,然後將年前以麵粉做成的各種窗花放在窗臺上。小孩子起床後,要攀著門拴打三個鞦韆。有些地區煮餃子時要用芝麻秸燒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升,飯後在鍋...

求各地不同的春節習俗,各地過年不同的習俗特別?

適度分紅 廣西壯族的春節從年三十至正月初 一 初二,共三天。除夕,家家殺雞宰鴨,蒸制扣肉 粉精肉 叉燒肉等。除夕的米飯要蒸得很多,象徵富裕。飯桌上要有白斬雞,有老人的家庭,還要燉豬腳和燉整雞。並不是冬春之交過年,而是夏天過年。現在,雅魯藏布江中游地區,都有秋收前過 望果 節的傳統。人們穿古代服裝,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