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法律中的屬地原則,屬人原則,保護原則,是如何適用的?如果外國人在他本國做了一件在他那裡不違法但

時間 2021-10-29 05:02:03

1樓:蘇摩

哇,我今天剛學了保護原則,保護原則是有三個條件的,第一個就是確實侵犯了本國國家或公民的利益,第二個就是按照我國刑法這個犯人所犯的罪按照我國刑法最低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三個就是他所犯的罪必須也觸犯了他的國家的法律。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關於法的物件效力:屬人原則和屬地原則。

2樓:濟南程律師

法的物件效力,是指法的適用物件有哪些,對什麼樣的人和組織有效,也稱為法對人的效力,這裡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所擬製的人——法人和其他組織。法的物件效力所實行的原則大體有四種:

其一,屬人原則。以人的國籍和組織的國別為標準,本國的人和組織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受本國法的約束,一國的法不適用在該國領域的外國人和組織。

其二,屬地原則。以地域為標準,一國的法對它管轄地區內的一切人和組織,不論是本國的還是外國的,都有同樣法的效力。本國人和組織如不在本國,則不受本國法的約束。

其三,保護原則。以保護本國利益為標準,主張不論國籍或地域如何,侵害了哪國利益,就適用哪國法。

其四,綜合或折衷原則。即以上三種原則的結合而以屬地原則為基礎的綜合性原則。根據這一原則,首先,一國領域內的人和組織,無論是本國的還是外國的,一般適用該國的法;其次,外國人和組織以適用居住國的法為原則,但有關公民義務、婚姻、家庭、繼承、特殊犯罪等,仍適用其本國的法;再次,依據國際條約和慣例,享有外交特權的人,則適用其本國的法。

當今世界絕大多數國家採用這種原則。

中國也實行綜合原則。這一原則在對中國公民、組織和對外國人、組織以及無國籍人的適用上,各有確定的內容:第一,中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中國領域內一律適用中國法;在國外仍受中國法的保護並履行中國法定義務,同時也遵守所在國的法。

當兩國法對同一問題規定不一致時,既要維護中國主權,又要尊重他國主權,按國際條約或慣例處理。第二,中國法對外國人的適用問題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在中國領域內的外國人,除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或法有另外規定者外,適用中國法。

二是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外對中國或中國公民、法人犯罪,按中國刑法規定的最低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適用中國刑法規定,但按犯罪地的法不受處罰的除外。

3樓:火焰天使豬

不矛盾,這是a or b的關係,不是a and b

4樓:雪影悠藍

兩者不矛盾,因為沒有一個國家會同時適用這兩個原則。

一般是屬人原則和屬地原則取其一。

現在還有一種原則是信賴保護原則,也就是說,只要你侵犯了我國的利益,不管你是哪國人在何地,都受到我國法律的管轄。

比如我國,是屬地原則為主,必要時適用屬人原則和信賴保護原則的。

現實情況很複雜,尤其是涉及到外國籍人員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假若一箇中國人在美國觸犯了法律,是用屬地原則還是屬人原則?

5樓:東東瞭解

要 具體對待!

刑事訴訟法:第七條【屬人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6樓:葉希

屬人原則,因為中國公民在國外犯法,中國司法機關有司法管轄權。如果是美國人在中國犯法,那就是屬地原則,因為犯法的行為是在中國的領土上的。

7樓:落子兮

是屬於屬

bai人原則的

屬地原則是du只要是在中國境內犯法zhi,不管你是dao哪國的人,一律使用內本國刑法容

屬人原則是以人的國籍為標準,主張凡事本國公民,無論你是在本國領域內還是在領域外犯罪,都使用本國刑法;反之,非本國公民犯罪,均不適用本國刑法

注意:但是如果該中國人已經在美國接受了3年以下的刑事處罰,回到本國的時候,則可以免除刑罰,但國家公務員和軍人除外!

8樓:費知塵

民事方面一般使用屬地主義原則(但不排除根據美國法律引用我國法律規範,以及適用屬人原則)。但觸犯刑律,則必適用屬地主義原則。

9樓:匿名使用者

屬地bai原則,舉個例子,du某國人在中國殺了zhi人,有些國家dao

是殺人不要判死

版刑的,但如果他是在中權國犯了罪就要使用中國的法律,需要判處死刑,而如果是在他國作案後跑到了中國,那就需要引渡回去,在中國是不能給他定罪的,明白了嗎?

10樓:匿名使用者

領域外,顯然是屬人原則。

屬地兼屬人原則的含義?

11樓:知心炎珏

屬地兼屬人原則是中國國籍取得的原則,其含義是: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國,具有有中國籍,但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並定居在外國,本人出生時即具有外國國籍的,不具有中國國籍;父母無國籍或國籍不明,定居在中國,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

綜上所述,父母一方再中國,或父母定居再中國,出生再中國可以取得中國國籍。

中國的國籍法規定,外國人或無國籍人,願意遵守中國的憲法和法律,並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經申請批准加入中國國籍:

(1)中國人的近親屬;

(2)定居在中國的;

(3)有其它正當理由。

12樓:河傳楊穎

即對納稅主體的範圍的確定,採取的原則

1、屬地,就是指在我國領域範圍內的主體,應當納稅。

2、屬人,指只要是我國的自然人或其他法人和組織,應當納稅 比如我國的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如果是中國公民,那麼就要對取得的工資薪金繳納個人所得稅,不論該中國公民是從境內還是境外取得所得,都要納稅,這是屬人原則。同時稅法規定,對外國人來華從我國境內取得的所得符合條件的也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這就是屬地原則。

擴充套件資料稅法分類

按各稅法的立法目的、徵稅物件、權益劃分、適用範圍、職能作用的不同,可作不同的分類。一般採用按照稅法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將稅法分為稅收實體法和稅收程式法兩大類。

稅收實體法

稅收實體法主要是指確定稅種立法,具體規定各稅種的徵收物件、徵收範圍、稅目、稅率、納稅地點等。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車船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輛購置稅、契稅和耕地佔用稅等,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都屬於稅收實體法。

13樓:匿名使用者

屬地就是在中國國界的收入都要納稅,無論是哪個國家的人.

屬人是說只要是中國公民,無論在哪個國家的收入都要納稅.

屬地兼屬人就是在中國國界的收入都要納稅,同時中國公民的全球收入也要納稅.

補充問題:屬地是基本原則.就是中國人在外國納稅了,在中國要根據是否和該外國簽訂協議,雙方的稅率差等因素,確定是否還要在中國納稅.

就是說中國也要首先尊重人家國家的屬地原則.而外國人在中國的所得根據屬地原則,必須納稅,儘管這個外國人可能回國還要向自己國家納稅.這是主權問題.

民法的適用原則是什麼,民法中的綠色原則是什麼

民法的適用具體原則 1.上位法優於下位法原則 從立法的等級效力看,某一個位階高的法律的效力優於位階低的法律的效力,則前者被稱為上位法,後者被稱為下位法。2.特別法優於普通法原則 根據適用領域 主體 物件的不同,民法分為民事普通法和民事特別法。3.新法優於舊法原則 後法優於前法原則 新法優於舊法原則,...

我國法律執行的原則是什麼,我國法律適用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沛沛豬的母嬰小智慧 1 執行必須以生效的法律文書為根據。執行必須以法定機關製作的 發生法律效力有給付內容的法律文書為依據,沒有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不能開始執行程式 2 執行標的有限原則。執行的物件只能是被執行人的財產或行為,不能對被執行人的人身採取強制措施。3 人民法院執行與有關單位 個人協助執行相...

接待禮儀的原則是什麼,接待禮儀中的3S原則是什麼?

啊往事知多少 禮貌,是向他人表示敬意的統稱。一方面,它是人與人之間在交往過程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為規範 另一方面,也是一個人待人接物時的外在表現。一個人的禮貌程度體現了自身的文化層次 文明程度和道德水準。禮貌有兩種表現形式 禮貌行為和禮貌語言。禮貌行為是通過動作 行為 舉止來表現的。如微笑 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