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勞動法中,賠償金 經濟補償金 違約金的計算方式是什麼

時間 2022-01-01 16:15:02

1樓:毓政苑

新的勞動合同法預計在2023年7月1日實施,現在還是草案。

新的勞動合同法主要對勞務派遣作了修改,其他的沒有修改。

賠償金、經濟補償金、違約金這些都沒有修改。

附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

一、第五十七條修改為:「設立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註冊資本不得少於人民幣一百萬元;

「(二)有符合法律規定的勞務派遣管理制度;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設立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向勞動行政部門依法辦理行政許可;經許可的,依法辦理相應的公司登記。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勞務派遣業務。」

二、第六十三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和與用工單位訂立的勞務派遣協議,載明或者約定的向被派遣勞動者支付的勞動報酬應當符合前款規定。」

三、第六十六條修改為:「勞務派遣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前款規定的臨時性是指用工單位的工作崗位存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輔助性是指用工單位的工作崗位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替代性是指用工單位的職工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在該工作崗位上無法工作的一定期間內,可以由被派遣勞動者替代工作。」

四、第九十二條修改為:「違反本法第五十七條規定,未經許可,擅自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由勞動行政部門依法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標準處以罰款,對勞務派遣單位,撤銷其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行政許可;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本修正案自 年月日起施行。

本修正案開始施行時用工單位正在使用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根據本修正案進行調整;本修正案施行前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單位,依法辦理行政許可和公司變更登記後,方可繼續經營勞務派遣業務。具體辦法由***另行規定。

2樓:12333即時通

經濟補償金: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公佈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應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含年終獎)、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稅前的,員工自己繳納的社保費、公積金、稅金等也要計算在內)。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

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勞動合同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法施行後解除或者終止,如果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勞動合同法施行之日起計算;勞動合同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賠償金:《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違約金:《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勞動合同僅能對此約定違約金,其他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全部沒有法律依據。

勞動法中的補償金、賠償金、違約金有什麼區別?一定是勞動法裡的!

3樓:益長順晏琬

經濟補償金: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公佈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應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含年終獎)、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稅前的,員工自己繳納的社保費、公積金、稅金等也要計算在內)。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

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勞動合同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法施行後解除或者終止,如果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勞動合同法施行之日起計算;勞動合同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賠償金:《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違約金:《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勞動合同僅能對此約定違約金,其他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全部沒有法律依據。

4樓:匿名使用者

1、補償金是解除勞動合同後,在符合法定情形的情況下,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補償。工作每滿一年或半年以上補償一個月的工資,半年一下補償半個月工資。

2、賠償金是勞動者或者單位因侵權行為、工傷或違法行為給予的賠償。

3、違約金是單位對勞動者進行了專項培訓並支付了費用,而勞動者沒有服務滿約定年限對單位的支付的違約金,或者洩露商業祕密或違反同行競業限制期限對單位支付的違約金。

5樓:匿名使用者

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依法在合同有效期內解除勞動合同給付勞動者的一種補償。《勞動合同法》第46條。

賠償金:當事人因違反合同約定或自己的失誤,給對方造成實際損失,對此損失的賠償。賠償金通常在民事上的解釋是因為給對方造成了實際損失,對損失部分和一種補償。《勞動合同法》第83、87條

違約金:勞動合同當事人事先約定的違約方給守約方支付的固定金額。違約金是勞動關係中止與解除時才會出現。《勞動合同法》第22、23條

經濟補償金與違約金、賠償金的區別 10

6樓:華律網

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的區別是什麼?1、經濟賠償金則是指用人單位或者員工因違反法律規定或者違反合同約定,造成對方經濟損失而向對方支付的賠償。與經濟補償金不同,經濟賠償金具有懲罰性,是一種懲罰性賠償。

2、用人單位「違法」是勞動者請求賠償金的前提,勞動者如果發現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有權請求其支付經濟賠償金。3、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實際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按1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一年計算; 不滿6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備註:月工資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4、賠償金的計算:

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勞動合同已經不能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公佈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7樓:問法網姜律師

1,經濟補償金是指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後,用人單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給勞動者的經濟上的補助。

2,賠償金是指用人單位或勞動者因違反合同約定或因自己的故意或過失,給對方造成實際損失即構成侵權行為時,承擔給付對方一定數量的金錢的一種責任形式,一般又稱為損害賠償。

3,違約金是指當事人通過約定而預先確定的、在違約後生效的獨立於履行行為之外的給付。

8樓:花凝的小米君

三者的區別如下:

1. 法律性質

經濟補償金在性質上講具有勞動貢獻補償和社會保障雙重功能,其產生是基於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是國家干預勞動關係的法律結果。

賠償金則是指企業或員工因違反合同約定或因自己的故意或過失,給對方造成實際損失即構成侵權行為時,承擔給付對方一定數量的金錢的責任形式,也成為損害賠償。

違約金產生的基礎則是雙方協議或合同的約定,因此沒有約定就不會有違約金的產生,其在性質上是對合法契約的保護。

2. 構成要件

經濟補償金是法定的,因此其構成要件主要是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

賠償金的構成要件主要有四個: 一是當事人違反了勞動法律、法規; 二是給對方造成了實際損失; 三是責任方存在過失,包括故意和過失; 四是這種過失與損失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違約金的構成要件則主要有兩個: 一是雙方在勞動合同中有約定; 二是違約金的約定不違反法律規定。

3. 責任主體

經濟補償金是國家法律強制的結果,其目的在於保護弱勢的員工,所以經濟補償金的責任主體為企業,具有單一性,僅是企業對員工承擔的一種責任,對於員工一方來見,不存在由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違約金和賠償金的責任主體是雙方的,在違約金或賠償金責任產生時,由企業或員工向對方承擔相應的責任。

4. 責任計算

經濟補償金是國家法律、法規的直接規定,計算經濟補償金的依據主要是《勞動合同法》第46條、第47條的規定及2023年12月3日勞動部頒發的《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其中平均工資和連續工齡是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兩個主要引數。

違約金的計算依據和方式則主要是員工和企業之間的約定。

賠償金的計算依據則主要是勞動部《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勞部發[1995]223號)及《勞動合同法》第七章有關條款的規定。

勞動賠償金如何計算工作4年,勞動賠償金怎麼寫

用人單位依法解除勞動關係,應當按照一年一個月,6個月到一年計算一個月,不到6個月計算半個月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工作4年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4個月經濟補償金 如果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關係的,將支付勞動者雙倍的4個月經濟補償金 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法第39條,用人單位不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根據 勞動...

勞動法農民工工傷死亡賠償金的標準是多少

工傷死亡賠償是指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法律規定從工傷保險 領取喪葬補助金 供養親屬撫卹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1 喪葬費標準,為6個月的單位所在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即喪葬補助金 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6個月。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工亡職工配偶男年滿60週歲 女年滿55週歲的 工亡...

勞動法中關於工傷賠償問題,勞動法關於工傷賠償標準

1.按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工傷發生後要做兩件事,即工傷及傷殘等級的認定和鑑定,這分別需要兩個程式和兩個部門完成。其中工傷的認定特別重要。2.你可以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規定,你應當儘快,在發生事故傷害後30日內,向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單位是不會那麼積極的甚至根本就不想申報。按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