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數量 究竟多少億才合適,中國人口數量控制在多少億最合適

時間 2022-01-21 05:45:13

1樓:

每段時期最適人口數量是不同的,總體來說隨著社會發展其值逐漸增加。但是,其增長曲線並非線性也非s形,而是階梯型且每節長短不一,從時間維度講增長緩慢,從規模維度講是有限增長。最適人口數量必是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規模,就目前而言總人口已超過最適數量12~13億(經濟發展最快時期的人口規模)。

只有社會經濟結構取得革命性進步,最適人口數量才會上一臺階。

部分城市人口太多,農村人口特別是青壯年減少太快。與亞歐各國人口密度相比,中國並不屬於人口密集國家。各大洲人口密度不一致,有地理隔離的限制,所以不方便比較。

對於中國來說,制約人均收入增長的並不是總人口過多,而是流動人口過多、就業不充分。如果國家能留住農村青壯年,支援發展農村經濟,將「入城」向「農村城鎮化」轉變,才會實現全民富裕。

中國經濟模式和產業結構正在轉型,經濟模式從外貿型向內需型,第一第二主體產業向第二第三主體產業發展。經濟模式轉型,需要的不是更多消費人口,而是更多消費意識。擴大消費,要考慮怎麼讓老百姓把錢從銀行取出投資或買賣,當然要解決百姓後顧之憂即生育、教育、醫療、養老等保障。

生產自動化能節省勞動力,所以在產業結構升級時生產多餘勞動力應進入第三產業並促進其發展,這需要**的引導和扶持。

東西齊頭並進、城鄉均衡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必將使人口最佳規模上一臺階。而現實是,計劃生育和城市生活壓力導致的低生育已持續數十年,總人口在本世紀中期必然減少。這段時期,也是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在經濟轉型的同時只有鼓勵生育扭轉人口跌勢,才能使人口和經濟協調發展。

屆時最適人口數量將達15億左右,不過要等百年以後。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究竟應該有多少人?這是一個持續了一個多世紀的熱門話題。儘管很多人都認為中國人滿為患,但是第一次明確提出並論證"中國究竟應該有多少人」這個人口數量發展目標的是孫本文先生。

他在2023年發表的《8億人口是我國最適宜的人口數量》,成為中國適度人口研究的開山之作。2023年,當中國人口已經逼近10億時,宋健等幾個自然科學家從食品、水資源等資源約束條件出發,得出中國適度人口應不超過7億的結論,並把7億作為中國人口發展的最終目標和最佳方案。《人口研究》雜誌最近邀請了幾位人口學家就這一充滿爭議的問題進行了討論。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李小平的觀點是:中國的長遠的人口目標應該確定為:100年後應力求降到8億併力爭更低的水平,無論如何不應高於10億,200年後降到3億左右的水平,至多不高於5億。

8-10億的中國生活質量不可能有多麼美好;3-5億的人口數量,人民生活和山川景色才真正有可能"令華夏子孫竟折腰"。要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總和生育率就必須進一步迅速降低並長期保持下去。在百年之內,任何高於或等於更替水平的生育率都是絕對不可取的。

要實現100年以後8億以內人口目標,總和生育率就必須長期保持在低於1.6的水平。 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李建新則認為中國不能以追求減少人口數量為目標,否則就是人口數量決定論的翻版。

追求減少人口數量目標是割裂了人口數量與結構的辨證關係,完全低估了人口年齡性別結構變化對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產生的巨大影響。他引用了中國人口增長與社會經濟發展變遷的歷史事實,論證了人口數量多少並不決定一個國家地區社會經濟發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命題,在此基礎上進而提出,在二孩生育政策上統一人口數量與結構、提高人口素質才應成為我們追求的目標。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劉爽認為,在目前的國情、國力和資源、環境條件下,人口更少一些比人口多一些更有利於經濟社會的發展。

但證明200年後中國人口應該怎樣,對國家的生存與發展是否適宜,既為我們的能力所不及,也不應該在國家決策的視野範圍內。在**人口發展目標時,應小心地度量和謹慎地解釋

3樓:不在**

針對這種問題,我相信,中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個人覺得應該以幾個發展中的的大問題出發綜合考慮,比如沒個階級都有看法以每個階級最具有代表的想法作為思想點出發。

中國人口數量控制在多少億最合適!?

4樓:匿名使用者

蒐集了一些材料,感覺自己也長見識了。望採納

「適度人口」的概念來自西方的optimum population,原意是「最優人口」,當年被中國人口學界翻譯成「適度人口」就是刻意的誤導,因為「適度」暗示著超過了就不合適,需要減少。實際上,國際學術界早已擯棄這一概念。

在很多人心目中,美國是中國的參照目標,但要把中國人口減少到美國的3億似乎太過,所以折中降到七八億似乎是心理上容易接受的水平。合理猜測,如果美國有10億人,中國也許就不會有限制生育的念頭。當然,也許有人會爭辯說,美國如果有10億人,就不會這麼富強。

其實,過去200年來,美國人口一直在增長。如果說人口從幾百萬增長到幾千萬,到1億,再到3億,美國是越來越發達和富裕,那有何理由相信從3億到10億就會突然變差?難道10億就是一個詛咒,一旦超過,所有的上升因素都會逆轉,還是這個天限本來就是臆想出來的?

在只看到人口的分母效應的觀念之下,很多人會臆想如果人口減少一半,那麼人均財富就會增加一倍。然而,這根本就是一種刻舟求劍似的幻覺,即在假設外部經濟規模不變的條件下來看人口減少的影響。實際上,對財富來說,人既是分母也作用於分子,而且分子效應比分母效應更長效更巨集觀。

無論是深入的經濟學分析還是實證研究都表明,人口衰減過程中,除了分母下降,分子的下降卻更多更持久,最後可能導致人均相對更低。日本經濟的長期低迷就是鮮活的例子。

簡而言之,所謂中國的適度人口是七八億,或者說合理人口在10億以下這種流傳甚廣的說法,說白了就是東施效顰的心理和刻舟求劍的幻覺。而到今天,當年的假設早被事實推翻,人口超過13億的中國比之前遠為富強,威脅中國進一步發展的已經是人口的老化和萎縮,現在還相信把中國人口規模降到七八億會更好就更是荒謬了。

而且,人口趨勢具有極大的慣性,當前的生育狀態直接影響到幾十年乃至百年後的人口形勢。此外,決定生育狀態的是整個社會的生育觀念和養育機制,這些外部因素本身也具有強大的慣性。在人口變化的這種內、外雙重慣性下,生育限制政策對人口狀態的影響是不可能操縱自如的。

人口規模被強力降至七八億後,萎縮過程絕不會戛然而止,而是會在上述雙重慣性下,長時間地持續下去。如果生育限制的人口目標是七八億,很可能在降到兩三億之前都無法穩定下來。

5樓:坎兒井

中國的最理想最完美的人口數量是7億左右。我國人口將在達到約18億的時候出現拐點開始下降,時間大約是2023年左右.

6樓:衛彥慧

當然是其他國人口總和數量的好幾倍了。非常容易地群鷗外國獨享地球。

7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究竟應該有多少人?這是一個持續了一個多世紀的熱門話題。中國適度人口研究的開山者孫本文,他在2023年發表的《8億人口是我國最適宜的人口數量》.

但,也有說10億,也有說6.5億左右,也有說應該追求質量,數量在其次,

各家各話,究竟該信誰的呢?事實證明,在我們不能確認正確答案的前提下,惟有實踐才識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8樓:鍾白理

三億至六億是我們國土資源可承受的人口數量。因荒漠、山嶺、水面…以外宜居之地作為基礎來比較人口密度,我們遠遠高於美歐日印…。

超過了國土資源可承載的能力,不可避免的出現耕地、住宅、就業和福利(包括育孩負擔)等困境。

解決了人口數量這個根本的問題、其他問題自然消失了。

在眾人作出生育上的犧牲、堅持一孩二孩、來降低人口總量時,我們應獎勵獨生子女家庭;對於少數富人生育三孩、可以容認、但決不是鼓勵。

9樓:babyfly孑孓

和美國差不多5億左右!

10樓:匿名使用者

0.5億最合適,不能再多了!!!!

11樓:中龍民權

20至22億之間,最低也要保持18億,最多25億,極限28至30億

12樓:鄉情兒韻

這個沒有什麼固定的標準,不能以美國歐洲為標準,同樣更不能以印度為標準。

但目前來看整體說最多不能超過20億,最少不能少於7億,10億左右最合適吧。

中國人口現在其實已經算是降了很多了,只不過人口繼續增加是因為「老人」多而已,0-6歲的只有1.1億左右,而印度雖然人口比中國少,但0-6歲的有1.6億,你可以判斷已經下降了多少。

13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如此高深,難回答

到2023年中國人口將達到多少億

14樓:樓主的老王

2023年我國總人口預計達14.2億人。

「十二五」時期,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保持在5‰左右,出生人口性別比從117.94下降到113.51,2023年末全國總人口為13.75億人。

「十三五」時期的發展目標明確,2023年,全國總人口將達到14.2億人左右,年均自然增長率6‰左右,出生人口性別比下降到112以下。

2023年,出生政策符合率和出生人口資訊準確率都將升至90%;免費計劃生育基本技術服務覆蓋率達到100%;流動人口目標人群計劃生育服務覆蓋率升至90%。

我國還將加強出生人口監測,跟蹤評估政策實施效果。「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協調製定和完善鼓勵按政策生育的經濟社會政策。

規劃明確,「十三五」期間我國還將加大對計劃生育家庭扶助力度,對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前的獨生子女家庭和農村計劃生育雙女家庭,繼續實行現行各項獎勵扶助政策,在社會保障、集體收益分配、就業創業、新農村建設等方面予以傾斜。

擴充套件資料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說,總體上看,我國勞動力數量仍然充裕。2023年,15歲—64歲勞動年齡人口總量為10.03億,是歐美發達國家總和的兩倍。

2023年、2023年,勞動年齡人口還分別有9.58億、8.27億。目前,我國的勞動生產率僅為歐美發達國家的1/8,通過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空間很大。一直到2023年,我國的總撫養比低於50%,我國仍處於人口紅利期。

專家認為,人口數量應轉化為教育、人才、健康紅利,才是真正的人口紅利,推動勞動生產率增長。

***參事馬力提出,我國進入「後人口轉變」時期,必須以勞動力素質替代勞動力數量,實現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建議長期加大人力資本、創新投資,實施終身教育,要求30歲以上勞動力具備一門技能。

中國人在俄羅斯有多少人口,2017中國人口有多少個人口呢

中國人在俄羅斯具體有多少人口,這就很難說了,因為你看在義大利的話就有幾十萬人口,那在俄羅斯的話也估計要有這麼多。目前,中國人進入俄羅斯每年約250萬500之間,但中國人只生活在5000萬長期在俄羅斯。俄 副主任謝爾蓋 普里霍季科援引 相當可靠 的資料,中國公民居住在俄羅斯的總人數不會超過20萬元。在...

中國人口總數是多少?中國人口總數是什麼?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2021年中國全國人口總數為億人。其中普查登記的大陸31個省 自治區 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411778724人 香港特別行政區人口為7474200人 澳門特別行政區人口為683218人 臺灣地區人口為23561236人。2021年全國人口為141178萬,與20...

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哪裡?

1 根據2014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廣東省,達到10430萬人。2 中國人口排名前十的省份為 單位 萬人 廣東省 104303000 山東省 95793000 河南省 94024000 四川省 80418000 江蘇省 78660000 河北省 71854000 湖南省 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