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計算職工月平均工資,如何計算上一年度平均工資

時間 2022-02-09 14:05:08

1樓:匿名使用者

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計算方式一:月標準工資-月標準工資/應出勤天數×(應出勤天數-實際出勤天數)

或實際出勤天數/應出勤天數×月標準工資

計算方式二:月標準工資-月標準工資/21.75×(應出勤天數-實際出勤天數)

計算方式三:實際出勤天數/21.75×月標準工資所謂的月平均工資,是指職工領取的總工資數除以月數。

其他情況,如果是2天的話,算成月份,則為2/30=(1/15)月(按每月為30天計算),所以你要計算這個職工的月平均工資,將這兩天的工資加進工資總額中,這一個月不能算成整月,只能算成十五分之一月,在實際工作中這是可以省略不計的。

2樓:英傑

本企業職工月平均工資是指本企業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

其計算公式是:企業職工月平均工資=前12個月實際支付的全部職工工資總額÷前12個月全部職工平均人數÷12。

企業前12個月實際支付給職工的工資總額不含補發前12個月以外的工資。本人月平均工資計算標準為解除勞動關係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不含補發前12個月以外的工資。

拓展資料

職工平均工資指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職工平均工資」即「社會平均工資」,非「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按照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標準,工資總額是指這些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不論是否計入成本,不論是以貨幣形式還是以實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工資總額內。

此外,工資總額統計的是個人稅前工資,並且包括個人交納的養老、醫療、住房等個人賬戶的**,這與打到工資卡里的工資有一定的區別。

3樓:愛尚生活

回答親您好,、年平均工資的計算方式是什麼

職工年平均工資是指職工在1年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其表明1年內職工工資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職工工資水平的主要指標。

【公式】:職工平均工資=報告期實際支付的全部職工工資總額/報告期全部職工平均人數。

全年月平均工資按當年應發工資總額,除以十二個月計算。應發工資,是指扣除個人應繳的社會保險費、公積金、個人所得稅、以及應由個人承擔的費用之前的工資;工資總額按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規定》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各種津貼和補貼、加班費、獎金和特殊情形下支付的工資祝你生活愉快,請給個贊謝謝

更多2條

4樓:匿名使用者

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職工上年度工資總額的月平均數。職工工資統計口徑應嚴格按照2023年1月1日國家統計局釋出的《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計算,工資總額由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出差補貼、誤餐補貼、獨生子女補貼除外)、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六個部分組成。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無法計算的,以全市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

5樓:我愛保險網

職工月平均工資=職工年度工資總額/月平均職工人數/12本單位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就是全年工資總額,除以在崗職工人數,就是年在崗平均工資

職工工資是指,各單位在報告期內(月度、季度、年度)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各單位支付給職工的勞動報酬以及其他根據有關規定支付的工資,不論資金**,不論是否計入成本,不論以何種形式支付,均列入工資總額的計算範圍。

「平均工資」如何計算:職工平均工資等於報告期實際支付的全部職工工資總額除以報告期全部職工平均人數。「平均工資」的計算一方面取決於職工人數的統計範圍,另一方面又取決於工資總額的內涵。

如何計算上一年度平均工資

6樓:墨汁諾

一、上一年工資總額除以12個月,如果算人均月工資就以工資總額除人數總額再除以12個月。

二、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職工上年度工資總額的月平均數。職工工資統計口徑應嚴格按照2023年1月1日國家統計局釋出的《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計算,工資總額由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出差補貼、誤餐補貼、獨生子女補貼除外)、

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六個部分組成。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無法計算的,以全市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所謂的月平均工資,是指職工領取的總工資數除以月數。

三、如果有一個員工是去年6月15日來公司的話就是他6月份至12月的總的應發工資 (包括員工個人繳納的社保和公積金包括在裡面)除以6.5個月就是月平均工資。算平均工資的時候一般不需要扣除病事假(除非他請假達一個月以上)員工個人繳納的社保和公積金也應該包括在裡面。

7樓:雨馨兒

計算公式為: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上年度實際支付的全部職工工資總額/上年度全部職工平均人數。

根據現行統計制度,工資總額是本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不論是否計入成本,不論是以貨幣形式還是以實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內。

根據國際慣例,工資總額統計的是個人稅前工資,包括個人交納的養老、醫療、住房等個人賬戶的**。

平均工資表明一定時期職工工資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職工工資水平的主要指標,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在統計平均工資等民生指標時,還會運用「中位數」統計法,這種演算法能夠反映多數人的工資狀況和收入的結構性問題。

擴充套件資料

職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數和工資折算辦法為:1、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年工作日為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月工作日為250天÷12月=20.83天/月,季工作日為250天÷4季=62.5天/季。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8樓:豬豬將軍

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職工上年度工資總額的月平均數。職工工資統計口徑應嚴格按照2023年1月1日國家統計局釋出的《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計算,工資總額由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出差補貼、誤餐補貼、獨生子女補貼除外)、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六個部分組成。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無法計算的,以全市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

所謂的月平均工資,是指職工領取的總工資數除以月數。

2天,如果算成月份的話,則為2/30=(1/15)月(按每月為30天計算),所以,要計算這個職工的月平均工資,將這兩天的工資加進工資總額中,這一個月不能算成整月,只能算成十五分之一月,在實際工作中,這是可以省略不計的。

9樓:匿名使用者

計算上一年度平均工資的時候,是把所有的工資性收入累加在一起的,包括了:基本工資、獎金、嘉獎、年終獎、加班費、各類補貼、營養費、中夜班費、社保繳費、公積金繳費……把所有的工資性收入累加之後,除以12得出的就是個人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資。

10樓:匿名使用者

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資粗略的計算就是將你上一年12個月實發工資加起來除以12就行了,不過如果計算精確一點的話,那就是按實際上班計算出平均工資.當然這個平均工資中也包含上一年的其它補貼費用,獎金等.

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如何計算

11樓:墨汁諾

【公式】:職工

平均工資=報告期實際支付的全部職工工資總額/報告期全部職工平均人數。

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職工上年度工資總額的月平均數。職工工資統計口徑應嚴格按照2023年1月1日國家統計局釋出的《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計算,

工資總額由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出差補貼、誤餐補貼、獨生子女補貼除外)、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六個部分組成。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無法計算的,以全市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

12樓:豬豬將軍

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職工上年度工資總額的月平均數。職工工資統計口徑應嚴格按照2023年1月1日國家統計局釋出的《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計算,工資總額由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出差補貼、誤餐補貼、獨生子女補貼除外)、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六個部分組成。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無法計算的,以全市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

所謂的月平均工資,是指職工領取的總工資數除以月數。

2天,如果算成月份的話,則為2/30=(1/15)月(按每月為30天計算),所以,要計算這個職工的月平均工資,將這兩天的工資加進工資總額中,這一個月不能算成整月,只能算成十五分之一月,在實際工作中,這是可以省略不計的。

13樓:匿名使用者

上一年工資總額除以12個月,如果算人均月工資就以工資總額除人數總額再除以12個月

個人月平均工資怎麼算

14樓:華律網

根據《全國節假日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全體公民的節日假期由原來的10天增設為11天。據此,職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數和工資折算辦法為:1、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年工作日為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季工作日為250天÷4季=62.

5天/季月工作日為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2、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日工資為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小時工資為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15樓:人設不能崩無限

平均工資=(前12個月工資+獎金+補貼+津貼+加班加點工資)/12。本條例所稱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

《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四條 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

(一)計時工資;

(二)計件工資;

(三)獎金;

(四)津貼和補貼;

(五)加班加點工資;

(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16樓:書生之見是我

其餘都對,但是12月底的二天半不能算一個月,可以不算,也可以加權平均,你可以提出異議的,如果單位要按一個月算的話

如何計算平均工資,如何計算平均工資

上官燕 1 按照 勞動法 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 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 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 月工資收入 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 月工資收入 月計薪天數 8小時 2 工資是工錢的一種型別,即員工的薪資,是固定工作關係裡...

工傷前月平均工資怎麼計算,工傷前12個月平均工資怎麼計算

工傷保險條例 所稱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 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 計算 本人工資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 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 計算。就是工傷前12個月實際到手工資的平均值。...

2019廣東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是多少

老衲唔搭啦 你好參考資料 2012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4215元,而廣州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5313元。 從2012年7月1日起,我市將按廣東省和廣州市統計局提供的資料,2011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763元,2011年廣州市城鎮單位職工月平均工資4789元,對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上下限進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