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道機會成本計算題,關於比較優勢 機會成本的一道題

時間 2022-07-25 06:10:03

1樓:匿名使用者

1.會計利潤=按90元**價-(4米x5元/米+用工4個x每個工時可得到10元)=30元

經濟利潤=按90元**價-(4米x15元/米+用工4個x每個工時可得到10元)=-10元2.會計利潤=按90元**價-(4米x25元/米+用工4個x每個工時可得到10元)=-50元

經濟利潤=按90元**價-(4米x10元/米+用工4個x每個工時可得到10元)=10元

2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個會計利潤錯了,不應該加每個工時的10元.因為這4個工時他用在自己做衣服,產生了90元,沒有用到打工上去掙那40元.

關於比較優勢、機會成本的一道題

3樓:厹之雙

律師一小時可以打字200*60=12000字,祕書一小時打字50*60=3000字,3000/12000=25%,也就是說同等機會下(祕書和律師工資水平相同情況下)祕書工資=100*25%=25元。

並非支付給祕書小於100美圓律師就可以盈利,試想祕書工資是99元的話,那律師工作一小時的盈利只有1元,這肯定是不行的,祕書的工作水平只有律師的25%,工資如果高於律師的25%的話,律師就要賠錢了,這樣說不知道你能理解不

4樓:匿名使用者

我說一下我的觀點,請大家指正:

1.我覺得關於簡單的機會成本解題要參考兩個指標,第一個是否要求同樣時間,完成量作為變數不限制,第二是完成量是否要求一致,時間作為變數不限制;

2.老虎伍茲那個故事裡,強調的是事情完成量(修完草坪),伍茲和小孩用的時間雖不同,但是不限制,所以只要伍茲給小孩20-2萬美元之間的薪水修草坪對雙方都有好處;

3.律師和祕書這個故事,問題是「為什麼只有每小時最多付祕書25美元的情況下,律師才有利益?」就強調了時間,工作完成量作為變數。

需要做對比的是一個比率關係,那麼就像之前一個朋友說的,律師的工作效率是祕書的四倍,那麼付給祕書的薪水只有在小於等於他4分之一的時候,他才划算僱祕書。

事實上,上面兩個問題只是簡單的一維數字計算,而我們做事往往還要考慮很多因素,綜合起來考量機會成本和比較優勢才是比較實際的。

機會成本計算問題

5樓:匿名使用者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

如果你老實去打工的話,你就可以得到8000塊,同時也不用出飛機票和簽證費啦~所以你為了旅行放棄的除了工資還有簽證費和飛機費~至於生活費嘛,不論你跑到**都要出的,正常需要,不算是為了旅行而放棄~

6樓:

機會成本是指在面臨多方案擇一決策時,被捨棄的選項中的最**值者是本次決策的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又稱為擇一成本、替代性成本。機會成本對商業公司來說,可以是利用一定的時間或資源生產一種商品時,而失去的利用這些資源生產其他最佳替代品的機會就是機會成本。

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1、在特定的時期內比較2個不同的「機會」。為了清晰方便,在一張紙上的兩欄中分別寫下你想要比較的兩個選項。

例如:兩個選項分別是用1年環遊世界還是用1年工作賺錢。

2、計算如果你選擇選項2放棄選項1的情況下,選項1可能打來的最大收益。

例如:如果你選擇環遊世界,那麼機會成本便是在家中帶來的收益。

3、計算上述情況下的所有成本,然後將所有成本相加。

例如:假設旅行和工作的食住費用無差異,那麼主要有2塊成本:1.

旅行花費的機票 2.因旅行而失去的工資。將以上成本相加。

比如說旅行的機票錢是5000元,因旅行而失去的工資有35000元,那麼花1年時間環遊世界的機會成本是4000元。

4、按照上述方法計算選項2(花一年時間工作賺錢)的機會成本。有時候很難簡單的用數字來衡量一個東西的價值。

例如:如果花一年時間工作賺錢。就不能外出旅行了。萬一你本來可以把遊記出版發行,那麼不僅失去了得到20000稿費的機會,還失去從事寫作的機會。

5、選擇成本較高的選項。綜合考慮2個選項的有形成本(金錢)和無形成本(寫作生涯)。

7樓:匿名使用者

2樓解釋的不錯,無論你去旅遊還是工作,生活費都是必須發生的,因此該成本為不相關成本,做決策時不須考慮,因此計算時需要減去

8樓:匿名使用者

去旅遊的機會成本是8000元。

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要放棄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

在8000,3000,300,1500中,最大的是8000,所以應該是8000元(最大價值),其餘的不考慮

機會成本計算題

9樓:匿名使用者

800-(5800/360)*60*15%=655

機會成本案例題

10樓:秋冬蟈蟈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的另一樣東西。機會成本小的具有比較優勢。

簡單的講,可以理解為把一定資源投入某一用途後所放棄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獲得的利益。例如:你購買一套房屋全部用於居住,則不能再出租獲利,也就是居住的同時也失去了用於出租等獲利的機會;反過來說,你若出租,你則不能再居住。

機會成本主要應用在投資過程中。在投資決策中,放棄次優方案而損失的「潛在利益」,是選取最優方案的機會成本。

因此,你這個案例題在實際上並不適合用機會成本來計算考慮。

但是也可以理解,如果把坐飛機設定為方案一,坐汽車為方案二。那麼假設這兩個方案均為投資專案,那麼該專案的目的為從甲地到乙地(假設這個目的價值1000元)。那麼就有了下面的計算

對企業家來說:實現這個專案

方案一需投資票價200+2*50(時間成本)=300元。可實現1000元的收益。

方案二需投資票價100+12*50(時間成本)=700元。可實現1000元的收益。

那麼採用方案一,可實現收益700元;採用方案二,可實現收益300元;

所以採用方案一的機會成本就是方案二的收益為300元,採用方案二的機會成本就是方案一得收益為700元。所以企業家應該選擇方案一,即坐飛機。

同理,農民應該選擇坐汽車。

11樓:匿名使用者

對企業家 乘飛機的成本是 200+2*50=300(元)乘汽車的成本是 100+12*50=700(元)所以對企業家來說應該選擇乘飛機,機會成本較小對農民 乘飛機 200+2*5=210(元)乘汽車 100+12*5=160(元)所以應該乘汽車

這是我的理解 希望可以幫到你

機會成本的計算問題

12樓:樂又過蝶

小明參加2個輔導班,a收費500元,b收費600元,如果小明參加了a輔導班,機會成本是0元,如果他參加b輔導班機會成本是100元(因為放棄了更低的培訓成本機會,機會損失100元)

13樓:瞿琨鄢光臨

參加a的機會成本是600,參加b的機會成本是500

14樓:衣棟趙丹萱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

如果你老實去打工的話,你就可以得到8000塊,同時也不用出飛機票和簽證費啦~所以你為了旅行放棄的除了工資還有簽證費和飛機費~至於生活費嘛,不論你跑到**都要出的,正常需要,不算是為了旅行而放棄~

一道數學計算題目,一道數學計算題

施鑲菱 根據立方差公式a b a b a ab b 可得 x 3x 9 x 27 6 9 x x 1 6 2x 1 x 3 6 x 9 x 1 6 2x x 3 x 9 6 x 9 x 1 6 2x 1 x 3 x 1 6 2x 3 x 2x 6 x三次方 27分之x 3x 9 9 x 分之6 6 ...

一道數學計算題,請教一道數學計算題

1 根號內10 2 10,根號內 10 2 2 10 2 100,根號內 10 3 2 10 3 1000,以下也同樣道理 2 3次根號內10 3 10,3次根號內10 6 10 3 100,3次根號內10 9 10 3 1000,由1可以看出,將10換成6或1 3,規律主要看根號和上面的2,4,6...

一道初三物理計算題,初三物理一道計算題

1.113 108 5 千米 30 58 27 28 210s 2.其它的方法 目前中國的鐵軌,是12.5米一段的,所以,可以聽車輪和鐵軌碰撞的聲音,咚咚聲 每響一聲,說明火車又向前走了米,數出一分鐘內車輪響了多少次,就可以算出了。解 s 113 108 5km 5000mt 210s 把資料代入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