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春節都吃什麼,中國傳統春節吃什麼?

時間 2023-01-08 03:10:03

1樓:匿名使用者

北京民謠:「糖瓜祭灶,新年來到」,首先進入節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關東糖等小食品,由膠狀麥芽糖製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兒,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時代,這是極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關東糖,預示著春節已經不遠了。

當然,「灶王爺」不食人間煙火,這種希冀「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賄賂」,自然成為孩子們的口中之物。

老北京人,特別講究「過年」,於是便有了:「老婆老婆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

十。三、糖瓜粘,二。

十。四、掃房子,二。

十。五、炸豆腐,二。

十。六、燉羊肉,二。

十。七、殺公雞,二。

十。八、把面發,二。

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謠。民謠中列舉的臘八粥、炸豆腐、燉羊肉等等,都是春節老北京的美食。在今天,這些都是家常便飯,但在五六十年代只能在過年時方可大飽口福。

春節時僅有以上幾種食物,當然不算是豐富,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點———蜜供、薩其馬等,不僅是北京地區滿蒙等少數民族食品,亦是北京人家中必備的食物。一些小康的北京人,昔日還有除夕夜食魚的習俗。魚必須是鯉魚,最初是以祭神為名目,後來則與「吉慶有餘」的吉祥話相聯,魚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至於除夕之夜的餃子,其中的素餡餃子要用來敬神,大家吃的則是肉餡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則以肉、菜混合為餡。即便最窮的人家,過年時吃餃子的「程式」是不會少的。在餃子、年糕這些眾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家還要打「豆兒醬」——一種由肉皮、豆腐乾、黃豆、青豆、水芥等等做成的冷盤,色如琥珀,類似於「肉凍兒」。

此外還有「芥末墩兒」,這是用來佐酒和開胃的冷盤。節日中人們食用油膩食品多,易於「生火」、「生痰」,這些冷盤可以彌補這一缺陷。

當各式葷素大菜已備齊時,北京人還備糖果、乾果、瓜子和「雜拌兒」,所謂「雜拌兒」是今日之什錦果脯。當年這些小食品是人們圍爐閒坐、守歲辭歲時的美食。

今天那些以祭祖祭神為名的供品和傳統食品,幾乎全保留下來了,只是不那麼引人注目。至於如今的春節,餐桌只能用「豐盛」一詞所概括了,什麼川魯大菜、生猛海鮮,都會出現在尋常百姓的除夕餐桌上。講「新派」的人家還會到大飯館裡去「撮一頓」來喜迎新春呢!

2樓:京味馬聆曙

京味馬聆曙-北京大百科-老北京春節習俗。

中國傳統春節吃什麼?

3樓:露比莉爾

1、臘八粥。

我國古代天子國君,農曆每年的十二月要用幹物進行臘祭,敬獻神靈。臘祭後來流行到民間,其習俗至今還有所遺存,就是臘月初八吃「臘八粥」(有的地方是「臘八飯」),用以慶祝豐收。

《燕京歲時記·臘八粥》中記載:「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開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

2、年糕。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屬於農曆新年的應時食品。年糕有紅、黃、白三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3、湯圓。湯圓別稱元宵、湯糰、浮元子,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狀食品。一般有餡料,煮熟帶湯食用,在江蘇、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湯圓的習俗。湯圓象徵閤家團圓更美好,吃湯圓意味新的一年閤家幸福、團團圓圓。

4、餃子。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原名嬌耳,是東漢時期南陽人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也稱水餃,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

餃子的諧音「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過春節吃餃子意味著大吉大利。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

5、春捲。春捲又稱春餅、春盤、薄餅。春捲是用乾麵皮包餡心,經煎、炸而成,由立春之日食用春盤的習俗演變而來。在中國南方,過春節不吃餃子,吃春捲和芝麻湯圓。

4樓:卸下偽裝忘勒傷

1、餃子。

正月初一吃餃子,在我國北方,幾乎家家如此。這一頓餃子與一年中的其他餃子不一樣。這頓餃子要求除夕晚上包好,半夜十二點開始吃。吃餃子就是為了取「更歲交子」的意思。

這個風俗開始於明朝初年,原來「交子」的諧音便演變為「餃子」。初一破曉,北方人家家戶戶吃餃子,為了討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幣、糖、花生仁、棗子和栗子等和肉餡一起包進新年的餃子裡。吃到硬幣的人,象徵新年發財;吃到糖的人表示來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仁的象徵健康長壽等。

2、年糕。春節吃傳統食品,其實最主要的還是一些寓意吉祥的,比如年糕。全國各地幾乎都用江米麵和黍子黏面做成黏糕(也叫年糕),寓意「年年高」。

春節吃的食物大部分是節前準備好的,北方人大多吃饅頭。南方是頭幾天淘米,名叫萬年糧米,意思是年年有餘糧。年糕也是漢族過新年的必備食物。

做年糕的穀物有多種,各地作法不盡相同。其中以江南的水磨黏糕最為著名。北方則吃白糕或黃米黏糕,西南少數民族習慣吃糯米粑粑。

3、元宵。南方叫做「湯圓」,在江蘇,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湯圓的習俗。元宵節,道教稱之為「上元節」。據元代伊土珍《(女郎)環環記》引《三餘帖》記:

嫦娥奔月後,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見,自稱為嫦娥之使,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臨。

北京人過年吃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吃什麼呢?首先要說北京有一句話叫聞見年味,過幾天就是臘八了,先從臘八說起。

北京有一個說法,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古代有說蒸饅頭,這個說法不對,也有說貼倒遊,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當時著名的廣濟寺打粥,這是老北京的。從這個時候開始聞見年味了。

臘八粥要剩下,不能再熬,臘八粥很稠,對上水再熬就稀了。現在可以擱在微波爐裡,過去講要蒸。不影響它的口感。

這是老年人說的。

到二十三,吃堂倌,祭掃,我小時候還趕上過,過去有男不半月,女不祭灶之說,祭灶是家裡男人做的事。又叫回宮保平安,灶爺走了,再接回來。三十晚上接。

正子時是十二點,這個時候要吃餃子,接三神。一會兒我們再說餃子。二十四掃盲日,打掃衛生。

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要蒸饅頭,豆包。北京也很講究,要蒸棗糕。餑餑是蠻語,電信業叫餑餑,點心鋪就叫餑餑鋪。

上面盤一些花,把面搓成一條,拿筷子一夾就是一個底。過去就這樣蒸,蒸完了點上紅點,如果上面有像壽桃那樣很勻稱的點,怎麼辦呢?你動作很快,但是不是噴,是刷,弄一個小碟,或者是蒼蠅牌那樣的拿牙刷子一刷,迸出來的就是很勻稱了。

為什麼要講究呢?過去過年不能動煙火,不能動刀。過去北京很冷,過去擱到大年十五沒有問題,蒸豆包,各種樣的。

擱在缸裡面。還要做一些過年的小菜,比如說醬鍋,切成丁的,肉丁炒煎鍋。還有一種切絲的,有長的有圓的,過去講究上六必居、天然醬鍋,拿出來洗乾淨了,用水泡,風乾了再上過炒,炒完了以後撒上蔥絲,吃的時候點上一點香油。

有幾樣東西。

老北京講的,這個不能說現在看很多京味的飯館裡面,都切成塊賣,過去不講究切,不能動刀,過去做完了豆醬在一個沙股子裡面擱著,吃的時候拿勺吃。吃的時候一鍋一鍋的擱在那裡。白菜焯了以後在那裡一放。

有擦絲有切片,有辣菜,煤氣中毒喝點辣菜湯。更有講究的做一點羅漢骨,墊一點魚菜,老太太愛吃,酥的,這都是過年的小菜。辣菜,有葷有素。

還有炒紅果,玫瑰棗,有葷的有素的,一般的四個葷的四個素的,北京人過去拿四作為吉祥數,四葷四素壓桌子碟。過去還講究炒佛肉疙瘩,就是雲南的大同菜用瘦肉炒完了,四個素的四個葷的壓桌碟,炸好的魚都是在節前做的半成品,到時候一熱。北京人現在不是一碗肉就上來了,肉裡面擱一點粉條,再擱一點豆泡。

燉一大碗。更講究的是整雞整鴨,其實客人也不一定吃。孩子也不讓吃,下次客人來了再上來。

其實過年最主要的就是團圓飯。

春節吃什麼?

6樓:浮盼夏俞瓔

在春節期間,吃的東西就多了!春節是我國人民最重視的傳統節日,北方一般愛吃餃子,而南方一般都。

愛吃湯圓!還有吃什麼年糕的油角、煎堆的都有!

7樓:wck的

冷盤:五香牛肉、桶子雞、紅油帶魚、蒜泥黃瓜、薑汁拌西芹、十香如意菜熱菜。

8樓:追夢

湯圓-團圓,豬蹄-抓錢,年糕-年年高升,魚-年年有「魚」,蘋果-平安,開心果-開心每一天,糖果-甜蜜,餃子,燉羊肉,狗肉等喝臘八粥。

9樓:稅靜姬凝雲

眼下正是大家忙著備年貨的時。

候,從宴席上的雞鴨魚肉,到飯後茶餘的瓜果炒貨,都得有計劃、有挑選地備齊才是。按照中國春節的傳統,越是酒肉飄香、筵席豐盛,越有喜慶團圓的濃厚年味兒。不過,想想節後的體重暴增和假日綜合徵,大家在備年貨的時候,可不能只貪圖個豐盛,咱還得把平時學過的健康與營養知識,齊齊用上,努力為家人奉上完美的春節大餐!

葷素搭配適量飲酒。

營養專家建議,過年期間,葷菜最好選擇魚蝦等水產品、雞鴨等禽類、牛羊肉、蛋類等;素菜應多選抗氧化能力強、葉綠素含量高、高纖維素的蔬菜。春節期間,可安排些粗糧食品,為身體補充膳食纖維。如近些年流行的「大豐收」,既有收穫的寓意,也因收羅了玉米、芋頭、山藥、紅薯等多種有益於健康的粗糧食品,為人們所喜愛。

過年了,和親朋好友喝上兩杯,自是免不了的。但為健康著想,有條原則必須遵循,那就是忌空腹喝酒。飲酒前,先吃一些主食和蔬菜,可以更好地保護腸胃。

因為胃可以直接吸收酒精,空腹喝酒,酒精會被更快更大量地吸收,這對脾胃功能絕對有損無益。

如果一定要喝酒,最好還是喝點葡萄酒。如果喝的是烈性酒,可以在飲酒期間,多喝些白開水、多吃點綠葉蔬菜和豆製品。女性和小孩,推薦喝鮮榨果汁,最好是自家榨汁機裡榨出的那種,絕對原汁原味。

茶飲排毒零食少吃。

每到節假日,攝入的多,活動的少,就容易給肌體帶來運作負擔。這時候,最好的辦法除了增強運動之外,喝點茶水或乳酸菌飲品,也可以達到排毒的目的。

應該說,所有的茶飲都有去油膩的功效,尤其是發酵茶和半發酵茶既能解油膩,又不傷胃,還可以調節人體的血脂和血糖。如半發酵茶中的烏龍茶、白茶,發酵茶中的阿薩姆紅茶、黑茶等,均有利尿解毒、助消化、解油膩的作用。

此外,還可以選用一些乳酸菌飲品,幫助人體代謝,增強腸道免疫力。

春節期間,零食肯定少不了。目前,《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正式實施。消費者在購買預包裝食品時,可以瞭解到更多的關於包裝內食品的營養和成分資訊。

可以根據零食的營養素參考值(nrv),控制每天的零食攝取量。如某零食包裝袋上註明「每100克含脂肪21%」,那麼吃完一袋250克的該零食,就意味著我們已經攝取了一天所需脂肪量的。

一般說來,我們吃下30克的葵花子,就相當於喝下10毫升的植物油,也就是說這一把瓜子,就已經滿足了一個人一整天所需攝入的油脂量。

春節要吃什麼傳統食品,春節應該吃什麼傳統食物?

淡開的墨 春節三大傳統食品 餃子 年糕 元宵 2 1 年糕作為一種食品,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我國在很久以前就開始種植稻穀,並用稻穀製作食品,漢朝人對米糕就有 稻餅 餌 餈 等多種稱呼,漢代揚雄的 方言 一書中就已有 糕 的稱謂。2 春節吃年糕,也是南北同風不同味 北方年糕有蒸 炸二種,南方年糕除蒸...

中國傳統節日的春節是怎麼來歷的,中國所有傳統節日的來歷

每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就是萬眾期待的春節,春節是我們從小到大都最期待的一個節日,家家戶戶都洋溢著歡聲笑語,是一個真正意義上舉國歡慶的日子,那麼有著如此重大意義的春節是怎麼來的呢?有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 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 新年 新歲 歲旦 年禧 ...

哪些國家把中國傳統的春節作為法定節假日

kwy天使 春節假期 基本上,華人數量較多的國家都將農曆新年定為公眾假期,簡稱公假。中國大陸 正月首三天,另外通過和相鄰兩個週末的倒休,春節假期一般由除夕下午一直持續到初七或者初八。由2008年開始,春節假期調整為除夕和正月前兩天。臺灣除夕及正月首三天,若除夕或正月初一遇到星期六或星期日,則正月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