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人與債務人的區別?

時間 2023-03-10 06:40:05

1樓:華律網

債權是一種民法上的權利,而債務則是一種民法上的義務。和物權不同的是,債權是一種典型的相對權,只在債權人和債務人間發生效力,原則上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的債之關係不能對抗第三人。從會計意義看,債權是指單位未來收取款項的權利,包括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應收股利、應收利息和應收補貼款告等。

從會計意義看,債務是指由過去交易、事項形成的,由單位或個人承擔並預期會計導致經濟利益流出單位或個人的現時義務,包括各種借款、應付及預收款項等。有時也指所欠的債。兩者的區別如下:

1、債權債務是不可以單獨存在的。錢是債權人的,他借給債務人。2 、債權是一種典型的相對權,只在債權人和債務人間發生效力,且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的債之關係不能對抗第三人。

3、 債發生的原因在民法通則中主要可分為契約、無因管理、不當得利和侵權行為;債的滅失則有清償、提存、抵銷、免除等。4、 債權債務中的物權行為客觀存在,它是法律行為的一種,只要承認債權與物權的劃分,就必然要承認債權行為之外還有物權行為。

2樓:匿名使用者

債務人, 是指根據法律或合同、契約的規定,在借債關係中對債權人負有償還義務的人。

債權人,"債務人"的對稱。債的主體之一。在債的關係中,有要求他的債務人實施一定行為或者不實施一定行為的權利的人。

兩者有本質上的區別,債務人是負有義務的一方,債權人是享有權利的一方。

法律依據:《民法通則》

第八十四條 債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定,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特定的權利和義務關係。享有權利的人是債權人,負有義務的人是債務人。

債權人有權要求債務人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定履行義務。

3樓:戰乖寒國受

選擇 a和c

應收賬款是好無疑問的屬於 債權人。

預收賬款是相當於定金 就是你貨還沒有發出給對方 但是對方已經給你錢了 就相當於你欠他們得。

預付賬款是和預收賬款相反的科目 就是你先付錢給他們這樣。

而實收資本是所有者權益科目。

保持清晰 不要轉牛角尖 呵呵。

4樓:匯信

1、概念不同。

債務人(debtor),通常指根據法律或合同﹑契約的規定,在借債關係中對債權人負有償還義務的人。在財務會計學的術語中,債務人是指欠別人錢的實體或個人。簡單地說,債務人也可以理解成是買方,而對應的債權人可以理解成賣方。

債務人可以是公民,可以是法人,國家作為民事主體出現時也可以具備債務人的資格。

2、法定義務不同。

在債的關係中,債務人有義務按約定的條件向另一方(債權人)承擔為或不為一定行為。

在債的關係中,債務人是特定的,只有該義務主體才必須向債權人承擔交付財產、提供勞務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義務。

3、權利不同。

《合同法》從公平原則出發,賦予了債務人諸多權利,比如同時履行抗辯權。

在雙務合同中,應當同時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有證據證明另一方當事人在同時履行的時間不能履行或者不能按約定履行的,有權保留自己的給付義務,這種保留給付的權利就是同時履行抗辯權。

《合同法》第66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後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又比如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轉讓權利或者轉移義務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當事人一方經對方同意,可以將自己在合同中的權利和義務一併轉給第三人。

債務人和債權人的區別是什麼

華律網 債權是一種民法上的權利,而債務則是一種民法上的義務。和物權不同的是,債權是一種典型的相對權,只在債權人和債務人間發生效力,原則上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的債之關係不能對抗第三人。從會計意義看,債權是指單位未來收取款項的權利,包括應收賬款 應收票據 預付賬款 其他應收款 應收股利 應收利息和應收補貼...

債務人失蹤之後債權人怎麼追債

華律網 第一條途徑 債權人在訴訟時效期限內,可直接向債務人原居住地或者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追討債款。第二條途徑 由債權人向法院申請宣告債務人為失蹤人,然後由代管人從失蹤人的財產中支付借款。第三條途徑 通過第一條途徑或者第二條這所需要的時間和程式都比較複雜,同時在最後一步執行上,可能就會遇到...

債權人和債務人如何申請公司破產

華律網 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對債務人進行重整或者破產清算的申請。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7條規定,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除遞交申請外應向人民法院提交下列材料 1 債權發生的事實與證據 2 債權性質 數額 有無擔保,並附證據 3 債務人不能清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