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xuroc 我又想知道什麼是節氣?什麼是中氣?

時間 2025-05-28 13:05:04

1樓:網友

一年有24個節氣,每個月應該是有兩個節氣才對。而每個月只有一箇中氣。

什麼是節氣中的中氣

2樓:漠人

閏七月2006-08-11 08:09:57

農曆為保持和公曆(陽曆)的迴歸年同步,古人採用設定閏月的方法解決。每3年閏乙個月,5年閏2個月,19年閏7個月。有閏月的那一年就被稱為閏年。

閏年中具體閏幾月則是由24節氣決定的。古代曆法有24個節氣,分節氣和中氣。農曆每月二氣。

月初叫節氣,月中後叫中氣,24節氣中的雙數節氣,也就是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也被稱為中氣。「比如,立春為正月節氣,雨水為正月中氣。」閏年中第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就是這一年的閏月。

公曆兩個節氣的長度平均是日,農曆每月只有日,相差1天。因此,每月的中氣會比上個月晚1-2天。這樣下去,總會有乙個月只有節氣,沒有中氣。

沒有中氣的這個月被曆法規定為「閏月」,稱作「閏某月」。今年丙戌年的處暑在農曆七月三十,秋分在再下乙個月的初二。中間的乙個月只有乙個白露,沒有中氣,所以這乙個月就是今年的閏月。

閏月在七月的後面,所以今年就是閏七月。

那麼為什麼沒有閏正月?這是因為地球繞太陽執行的軌道是個橢圓,太陽在橢圓的乙個焦點上。一年間,地球和太陽的距離時近時遠。

地球離太陽遠時,是公曆6月左右,運動慢,所以兩個中氣的間隔長,最長超過31天。按之前平均天的長度算,月份中沒有中氣的可能性大,閏月可能性就大。所以閏四月、閏五月、閏六月機會多。

公曆12月左右,地球運動快,中氣間隔短,最短時只有29天多一點,比農曆乙個月還短,所以正月、十一月、臘月這3個月沒有中氣的可能性小。相對,閏月出現機會就少。

3樓:網友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乙個節氣」。每年執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乙個節氣為「節氣」,即:

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節氣的安排決定於太陽。西周和春秋時期以圭表測日影的方法定出冬和夏至和時刻。後將一迴歸年的長度等分成二十四分,從冬至開始,等分地依次相隔安排各個節氣和中氣。

這種方法叫平氣。按照平氣方法,每月有乙個節氣,一箇中氣。例如:

立春為正月節氣,雨水為正月中氣,;驚蟄為二月節氣,春他為二月中氣等等。因為兩個節氣的時間大於乙個朔望月的時間,所以可能出現乙個月內只有乙個節氣或一箇中氣的情況。西漢《太初曆》因而規定節氣可以在上月的下半月或本月的上半月出現,而中氣一定要在本月出現;若遇到無中氣的月分,可以定為上月的閏月。

這種置閏原則沿用一千多年。北齊(西元550-577年)張子信發現太陽視運動不均勻現象,隋文帝仁壽四年(西元604年),劉焯在他的《皇極曆》中根據這種不均勻現象對二十四節氣提出改革,將周天等分成二十四分,太陽移行到每乙個分點時就是某一節氣的時刻。這樣安排的節氣間隔是不均勻的,此法稱為定氣。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霜、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4樓:吧吧吧啦吧吧哦

二十四節氣又分為十二節氣(節)與十二中氣(氣),每月有一「節」與一「氣」區分,「節」為月之始,「氣」的最後一日為月之終。

中氣:雨水 春分 穀雨 小滿 夏至大暑 處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大寒 。

節氣:依次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5樓:吳田田

太陽每年在黃道上移動360°,從冬至起,每隔30°為一中氣。農曆把一年二十四節氣和中氣兩種,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為十二個中氣。

二十四節氣中的「中氣」是指什麼?

6樓:網友

中氣介紹:古代曆法以太陽曆二十四氣配陰曆十二月,陰曆每月二氣:在月初的叫節令,在月中以後的叫中氣。如立春為正月節令,雨水為正月中氣。

二十四節氣分十二節令和十二中氣。有時也通稱為節氣,即通常說的二十四節氣。

十二節令: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別稱正月、二月…臘月節,但不一定在名稱所在的月份。

十二中氣: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分別稱正月、二月…臘月中。

除極特殊的情況外,一般在所稱的月份中。中氣成為農曆確定月序的依據,沒有中氣的月份被視為上乙個月的重複,稱閏月。

7樓:2019萌娃總動員

二十四節氣。

中的「中氣」是指二十四節氣的設立原理。

二十四節氣中的「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的出現時間要早於《顓頊歷》。

早在西元前1200年,殷商時期的一篇名為「四方風」的甲骨文。

上,就記載了四方神(分別代表四個方向的神)與四位風神。而其中有關四個方向的風則反映了春分與秋分、夏至與冬至,以及四季的變化。這表示,在該時期,「二分二至」的節氣體系已經形成。

在確定了「二分」「二至」之後,立春、立夏。

立秋、立冬這四個表示春、夏、秋、冬四季開始的節氣也被相繼確定。《左傳》

中多次提到的「分」(春分、秋分)「至」(夏至、冬至)「啟」(立春、立夏)「閉」(立秋、立冬),雖然名稱還與現在不同,但其實已經預示了「四立」的產生。

呂氏春秋》中還記載了一些物候現象,如一月「蟄蟲始振」,二月「始雨水」,五月「小暑。

至」,七月「白露降」,九月「霜始降」等。雖然沒有明確提及節氣,次序也和現在的節氣存在差異,但這些物候現象的記載,也為後來一些節氣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8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你自己已有答案咯。一月農曆的「中氣」是雨水。

我想知道24節氣的名稱都是什麼意思呢?

9樓:網友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4節氣按順序是什麼?求解,謝謝!!!

10樓:天天狼嘯月

節氣 太陽黃經度數 所在公曆日期 所分三個氣候立春 315° 2月3——5日 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雨水 330° 2月18——20日 獺祭魚、鴻雁來、草木萌動驚蟄 345° 3月5——7日桃始華、倉庚鳴、鷹化為鳩春分 0° 3月20——21日 玄鳥至、雷乃發聲、始電清明 15° 4月4——6日 桐始華、鼠化為鴽、虹始見穀雨 30° 4月19——21日 萍始生、鳴鳩拂其羽、戴勝降於桑立夏 45° 5月5——7日 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小滿 60° 5月20——22日 苦菜秀、靡草死、小暑至芒種 75° 6月5——7日 螳螂生、鵙始鳴、反舌無聲夏至 90° 6月21——22日 鹿角解、蜩始鳴、半夏生小暑 105° 7月6——8日 溫風至、蟋蟀居闢、鷹乃學習大暑 120° 7月22——24日 腐草化為螢、土潤溽暑、大雨時行立秋 135° 8月7——9日 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處暑 150° 8月22——24日 鷹乃祭鳥、天地始肅、禾乃登白露 165° 9月7——9日 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秋分 180° 9月22——24日 雷始收聲、蟄蟲培戶、水始涸寒露 195° 10月8——9日 鴻雁來賓、雀攻大水為蛤、菊有黃花霜降 210° 10月23——24日 豺乃祭獸、草木黃落、蟄蟲鹹俯立冬 225° 11月7——8日 水始冰、地始凍、雉入大水為蜃小雪 240° 11月22——23日 虹藏不見、天氣上騰、閉塞而成冬大雪 255° 12月6——8日 鴠鳥不鳴、虎始交、荔挺生冬至 270° 12月21——23日 (苗歷新年) 蚯蚓結、麋角解、水泉動。

小寒 285° 1月5——7日 雁北向、鵲始巢、雉始雊大寒 300° 1月20——21日 雞始乳、鷙鳥厲疾、水澤腹堅。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分別是什麼?代表什麼意思 ?

11樓:網友

中國抄的二十四節氣。

分別襲是如下。

古人將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乙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具體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節氣中,冬至、大寒、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為中氣,通常用來確定月份。冬至所在月份必定為冬月(十一月)、大寒所在月份必定為臘月(十二月)、雨水所在月份必定為正月、春分所在月份為二月、小雪所在月份為十月。中氣之間的時間約為30日時,因此中氣日之間的間隔(含前不含後)為30或31日。

而乙個月的時間為29日或30日,乙個月內要麼一箇中氣要麼沒有中氣。因此,中氣可以直接來確定月份及閏否,無中氣的月份為前乙個月的閏月。

12樓:美麗的金銀花開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專。按照公曆來推算屬,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

八、甘三。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24節氣是什麼時候怎麼制定的?

13樓:網友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輝煌文化,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由於2000年來,我國的主要政治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多變,故二十四節氣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

在古代,一年分為十二個月紀,每個月紀有兩個節氣。在前的為節氣,在後的為中氣,如立春為正月節,雨水為正月中,後人就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乙個節氣;執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為一迴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節氣的日期在陽曆中是相對固定的,如立春總是在陽曆的2月3日至5日之間。

但在農曆中,節氣的日期卻不大好確定,再以立春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農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現在的農曆既不是陰曆也不是陽曆,而是陰曆與陽曆結合的一種陰陽曆。農曆存在閏月,如按照正月初一至臘月除夕算作一年,則農曆每一年的天數相差比很大(閏年13個月)。

為了規範年的天數,農曆紀年(天干地支)每年的第一天並不是正月初一,而是立春。即農曆的一年是從當年的立春到次年立春的前一天。例如2008年是農曆戊子年,戊子年的第一天不是公曆2008年2月7日(農曆正月初一),而是公曆2008年2月4日。

注意有這麼一句話。

現在的農曆既不是陰曆也不是陽曆,而是陰曆與陽曆結合的一種陰陽曆。

並非按照陽曆走。

24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輝煌文化,當然是中國特有的。

我想知道海賊的歷史,我想知道「安陽」的歷史。謝謝!

十一月十五日 古都安陽 安陽曆史 安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著3300多年的歷史,與西安 北京 洛陽 南京 開封 杭州並稱中國七大古都。安陽是甲骨文的故鄉,易經 的發祥地,岳飛故里,紅旗渠精神的發源地。上古時期 自古以來,安陽就是中華民族生息繁衍的搖籃之一。安陽西部的小南海原始人洞穴,是25000年...

我想知道什么是麻疹,我想知道什麼是麻疹

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最好隔離患者 什麼是麻疹?出麻疹要注意什麼 1 護理人員要戴好口罩或注射麻疹疫苗,以防交叉感染。2 居室應常通風,因在陽光下或流動空氣中20分鐘麻疹病毒會失去致病力,但要避免病人被風直接吹到,為避免陽光直晒,可用深色窗簾遮蓋,室內應保持一定的溫溼度,地面可潑灑一些水 3 由於病人高...

我想知道什麼是幸福

幸福是一種心態,但更是一種感覺,一種滿足的感覺。幸福是什麼?幸福是一個謎,你讓一千個人來回答,就會有一千種答案.幸福就是自我感覺 別人不知道也無法感覺到。事業 家庭 感情,人人都想一輩子得到幸福。其實幸福就是你對某件事和某種事物過程的一種滿足。只有那些知足的人才能最大程度的享受幸福!幸福就是貓抓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