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夏越穎
承包地被徵收土地補償款歸土地承包經扮扒營權人。接包人、承租人不是土地承包經營權喪失的補償權利人,其無權請求土地補償費中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補償,該筆補償費應由作為物權人的轉包人、出租人取得。
轉包人或者出租人在徵地補償中享有對土地承包經營權喪失的補償,但是並不能說土地補償與接包人或者承租人毫無關係。合同當事人事先在轉包合同、出租合同中約定承包地被徵收時對接包人和承租人的補償方式和補償標準的,接包人和承租人依照轉包合同、出租合同的約定獲得相應的補償。
安置補助費是對失去土地的集體成員的專門補償,所以安置補助費的歸屬問題,關鍵在於接包人、承租人是否屬於同一集體經濟組織成員。
土地轉包出租後土地徵收拆遷補償款歸誰所有,一般情況下接包人屬於安置的物件範圍,而承租人屬於集體經濟組織之外的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所以無權要求安置補助費。
一般情況下青苗及地上附著物的補償應該歸實際投入人或者附著物的所有權人。具體來說,青苗及地上附著物的補償應該歸實際投入人所有,不過關於青苗補償費的歸屬,世納當事人之間在轉包合同和出租合同中有明確約定的,從其約定。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 國家徵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式批准後,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予以公告並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擬申請徵收土地的,應當開展擬徵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並將徵收範圍搜缺沒、土地現狀、徵收目的、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等在擬徵收土地所在的鄉(鎮)和村、村民小組範圍內公告至少三十日,聽取被徵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村民委員會和其他利害關係人的意見。
多數被徵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為徵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應當組織召開聽證會,並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擬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不動產權屬證明材料辦理補償登記。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測算並落實有關費用,保證足額到位,與擬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就補償、安置等簽訂協議;個別確實難以達成協議的,應當在申請徵收土地時如實說明。
相關前期工作完成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方可申請徵收土地。
2樓:凱諾律所
你好,在新的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施行後,土地的補償費不再歸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是歸被徵地農民所有。
承包的土地被徵用補償歸誰
3樓:北京房產戴金花
法律分析: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權享有相應的土地補償費。土地承包經營權依法轉讓後,原承包人即退出承包關係,受讓方與發包方形成新的承包關係,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權利主體發生變更,受讓方成為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權享有該部分土地補償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三十八條規定:承包地被徵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權依照本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獲得相應補償。
承包的土地被徵用補償歸誰
4樓:郝江
法律分析:歸土地承包經營人。承包地被徵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權獲得相應補償。
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徵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徵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三十八條 承包地被徵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權依據本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的規定獲得相應補償。
5樓:1盼著
農村村民承包的土地被國家徵用後,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承包的村民)所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依法轉讓後,原承包人即退出承包關係,受讓方與發包方形成新的承包關係,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權利主體發生變更,受讓方成為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土地被徵收後,受讓方有權享有相應的土地補償費。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安排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承包地被依法徵用的,承包經營權人有權依法獲得相應的補償。
土地承包經營權依法轉讓後,原承包人即退出承包關係,受讓方與發包方形成新的承包關係,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權利主體發生變更,受讓方成為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權享有該部分土地補償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十一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第十二條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登記,依照有關不動產登記的法律、行政法規執行。
依法登記的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十三條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於農業的土地,採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承包,不宜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可以採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家庭承包的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耕地承包期屆滿後再延長三十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屆滿後依法相應延長。
國家所有依法用於農業的土地可以由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
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依法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承包經營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6樓:律漸
農村村民承包的土地被國家徵用後,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襲早旦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承包的村民)所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依法轉讓後,原承包人即退出承包關係拍擾,受讓方與發包方形成新的承包關係,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權利主體發生變更,受讓方成為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土地被徵收後,受讓方有權享有相應的土地補償費。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睜鏈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安排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承包地被依法徵用的,承包經營權人有權依法獲得相應的補償。
土地承包經營權依法轉讓後,原承包人即退出承包關係,受讓方與發包方形成新的承包關係,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權利主體發生變更,受讓方成為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權享有該部分土地補償費。
7樓:普法小小
農村地區存在著許多承包土地經營的情況,有一戶人家承包經營的,也有集體或個人承包經營的,承包土地是有一定期限的。如果在承包土地期限內,由於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對承包的土地進行徵收,這時承包地被徵收土地補償款歸誰呢?以下由我為您介紹。
一、承包地被徵收土地補償款歸誰承包地被徵收土地補償款歸土地所有人所有。土地管理法規定,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
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
二、承包地合同怎麼寫書寫承包地合同,需包括如下內容:
1、當事人的基本資訊,以及簽訂合同的意思表示。如姓名**身份證號以及住址,還有是自願達成協議。
2、承包土地的面積有多少、所在位置等。
3、土地用途是用於種植還是建築及承包形式、承包經營期限比如從哪年起,到哪年結束。
4、承包土地上的物品如何處置的約定,比如毀壞後的賠償金額或者買斷的金額。
5、承包金的數額以及交付方式是現金還是刷卡、支付期限也就是說哪天交錢。
6、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
7、合同的變更和解除所要具備條件。
8、違約責任以及合同糾紛的解決辦法。
9、本合同經甲乙雙方簽章後生效,並且表明合同一式幾份分別在那些單位或者個人手上。
10、雙方當事人簽名、蓋章,並塌源註明合同簽訂的日期。
三、承包土地是否可以買賣農村土地不能由承包方自己買賣。如果承包方要轉讓土地的,必須經發包方(一般是村冊衫做委會)同意。不過,這種承包地一般是不允許拿去出賣的。
但承包方可以採取轉包的形式轉包州衡給他人,這種方式就是不用發包方同意,但承包期和相應許可權不能超過與發包方簽訂的承包合同。
承包土地被徵收時,承包經營權人有權獲得相應的補償。租用農民承包地拆遷補償款歸屬問題應當是具體情況而定。
我想問退耕還林的土地被徵收有土地補償嗎
嘆笑一世傾城 退耕還林的土地算原來這塊地的承包人的,如果被國家要修公路,需要佔用土地,補償款算的 退耕還林還草規模的通知 明確,退耕還林還草規模的主要政策有四個方面 一 將確需退耕還林還草的陡坡耕地基本農田調整為非基本農田。由各有關省在充分調查並解決好當前群眾生計的基礎上,研究擬定區域內擴大退耕還林...
互換土地經營承包地後還以原承包合同做為反悔的依據合法嗎?
不合法。在農村,很多農民為了方便耕種,就會自願協商將各自承包經營的部分土地進行互換。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三十三條規定 承包方之間為方便耕種或者各自需要,可以對屬於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互換,並向發包方備案。這說明,同一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間的土地互換是法律允許的。實踐中,一般認為,如果...
土地3O年不變政策,原家庭承包地被徵用,新增人員可以分得補償費嗎
給愛一個跌停板 農村30年土地承包田被徵用了,農民能得到多少補償費?這個每個地方都是不一樣的,你可以拿到失補償金。 理論上來說,農民只能得到青苗補償,但是集體必須給予安置,這個得看村集體了 30年不變土地政策是哪一年開始的?15 有的地方是,村裡,在分地時,留有機動地。基本上的地方村裡是,不留機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