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爐的原理,電磁爐工作原理是什麼?

時間 2023-02-10 01:55:02

1樓:嘟嘟哇

電磁爐是利用盤面下方的線圈,在通以交流電後會形成一個強度基本不變(強度與電流大小有關)方向實時變化(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的交變磁場,從而使置於交變磁場中的導體(鐵鍋)鍋底產生渦電流,從而產生熱量。注意:雖然鍋裡有渦電流,但渦電流是形成封閉迴路不會外洩,所以人觸碰以後不會觸電。

所以電磁爐安全高效放心使用。

2樓:長樂方太售後

建議你可以去網頁搜尋比較快。

電磁爐工作原理是什麼?

3樓:金名中

電磁爐是採用磁場感應渦流加熱原理, 他利用電流通過線圈產生磁場,當磁場內之磁力通過含鐵質鍋底部時, 即會產生無數之小渦流,使鍋體本身自行高速發熱,然後再加熱於鍋內食物。 電磁爐工作時產生的電磁波,完全被線圈底部的遮蔽層和頂板上的含鐵質鍋所吸收。

電磁爐加熱原理。

電磁爐是應用電磁感應原理對食品進行加熱的。電磁爐的爐面是耐熱陶瓷板,交變電流通過陶瓷板下方的線圈產生磁場,磁場內的磁力線穿過鐵鍋、不鏽鋼鍋等底部時,產生渦流,令鍋底迅速發熱,達到加熱食品的目的。其工作過程如下:

交流電壓經過整流器轉換為直流電,又經高頻電力轉換裝置使直流電變為超過音訊的高頻交流電,將高頻交流電加在扁平空心螺旋狀的感應加**圈上,由此產生高頻交變磁場。其磁力線穿透灶臺的陶瓷臺板而作用於金屬鍋。在烹飪鍋體內因電磁感應就有強大的渦流產生。

渦流克服鍋體的內阻流動時完成電能向熱能的轉換,所產生的焦耳熱就是烹調的熱源。

4樓:盍其英汪羅

電磁爐的基本原理:

電磁灶是一種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將電能轉換為熱能的廚房電器。在電磁灶內部,由整流電路將50/60hz的交流電壓變成直流電壓,再經過控制電路將直流電壓轉換成頻率為20-40khz的高頻電壓,高速變化的電流流過線圈會產生高速變化的磁場,當磁場內的磁力線通過金屬器皿(導磁又導電材料)底部金屬體內產生無數的小渦流,使器皿本身自行高速發熱,然後再加熱器皿內的東西。

對不檢鍋的電磁爐,我把常見的故障歸為以下三類:

1、300v

濾波電容不良造成主電壓過低而使同步電路檢測到的電壓不正常。

2、同步電路的大功率電阻變質或開路導致檢測電路不正常。

3、pwm脈衝訊號失常而不檢鍋。(檢查pwm脈衝的方法簡單,就是找一小型的變壓器,在初級上接一隻發光二極體,放在電磁爐的發熱盤上後開機,發光二極體有閃光說明pwm脈衝正常,無反應則不正常)

5樓:拱富貴顧羅

電磁爐作為廚具市場的一種新型灶具。它打破了傳統的明火烹調方式採用磁場感應電流(又稱為渦流)的加熱原理,電磁爐是通過電子線路板組成部分產生交變磁場、當用含鐵質鍋具底部放置爐面時,鍋具即切割交變磁力線而在鍋具底部金屬部分產生交變的電流(即渦流),渦流使鍋具鐵分子高速無規則運動,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產生熱能(故:電磁爐煮食的熱源來自於鍋具底部而不是電磁爐本身發熱傳導給鍋具,所以熱效率要比所有炊具的效率均高出近1倍)使器具本身自行高速發熱,用來加熱和烹飪食物,從而達到煮食的目的。

具有升溫快、熱效率高、無明火、無煙塵、無有害氣體、對周圍環境不產生熱輻射、體積小巧、安全性好和外觀美觀等優點,能完成家庭的絕大多數烹飪任務。因此,在電磁爐較普及的一些國家裡,人們譽之為"烹飪之神"和"綠色爐具"。

電磁爐不適用的鍋。

銅、鋁、陶、玻璃材料的鍋和容器,因為它們的分子都不是磁性分子,不能在磁場的作用下產生碰撞。磁性分子包括鐵、鈷、鎳。

6樓:居寧縱珍

採用磁場感應電流(又稱為渦流)的加熱原理,電磁爐是通過電子線路板組成部分產生交變磁場、當用含鐵質鍋具底部放置爐面時,鍋具即切割交變磁力線而在鍋具底部金屬部分產生交變的電流(即渦流),渦流使鍋具鐵分子高速無規則運動,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產生熱能(故:電磁爐煮食的熱源來自於鍋具底部而不是電磁爐本身發熱傳導給鍋具,所以熱效率要比所有炊具的效率均高出近1倍)使器具本身自行高速發熱,用來加熱和烹飪食物,從而達到煮食的目的。

7樓:管子舒督琭

電磁爐是通過線圈盤產生高頻交變磁場,鐵質鍋具在交變磁場的作用下產生感應電動勢,感應電動勢使得鍋具內部的電子克服鍋底的內電阻做功產生熱能,從而加熱鍋裡的食物。

8樓:匿名使用者

還有一點不太理解,如果是變化的磁場作用於鍋底產生渦流電流的話,那鍋子就不應該只限於鐵製品,鋁的銅的都可以,在電磁感應現象中,在磁場中運動的導線一般都是銅線,而不是鐵棒,但銅鍋和鋁鍋都不能在電磁爐上加熱,也就是說,變化的磁場不能使銅和鋁產生渦流電,那是否可證明在鐵鍋中產生熱量的並不是渦流電產生的熱效應,是否可理解成變化的磁場使得鐵製品中的磁疇分子產生快速振動,從而使得分子內能增加,使鐵鍋溫度升高。這樣就可以解釋銅鋁鍋不能加熱的原因了。

9樓:全套百科全書集

電磁爐主要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將電能轉換為熱能的廚房電器,當電磁爐在正常工作時,由整流電路將50hz的交流電壓變成直流電壓,再經過控制電路將直流電壓轉換成頻率為20-40khz的高頻電壓,電磁爐線圈盤上就會產生交變磁場在鍋具底部反覆切割變化,使鍋具底部產生環狀電流(渦流),並利用小電阻大電流的短路熱效應產生熱量直接使鍋底迅速發熱,然後再加熱器具內的東西。

10樓:愛吖

電磁爐工作時鍋具靜止不動,但是產生磁力線的電流是變化的,所以磁場也隨之變化,頻率一般幾十khz,磁力線方向和大小的變化相對於鍋具而言,就是被切割,所以鍋具會有感應電流(渦流),作用在鍋具電阻就會產生熱效應。

11樓:匿名使用者

答樓上:銅導電,但不導磁!

12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一個電磁轉換的典型。

電磁爐工作原理 **

13樓:荔枝香辣魚

電磁爐工作原理

電磁爐是利用交變電流通過線圈產生方向不斷改變的交變磁場,而處於交變磁場中的導體內部就會產生渦旋電流,而這個是渦旋電場推動導體中載流子(鍋裡面的電子不一定是鐵原子)運動所致。渦旋電流的焦耳效應會使導體溫度上升,從而實現了加熱。

工作原理圖

14樓:匿名使用者

1、電磁爐的圖bai解如上圖。du

2、電磁爐又被稱為電zhi磁灶,2023年第dao

一臺家用電磁爐誕生於德國回。2023年,美國開始生產電答磁爐,20世紀80年代初電磁爐在歐美及日本開始熱銷。電磁爐的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即利用交變電流通過線圈產生方向不斷改變的交變磁場,處於交變磁場中的導體的內部將會出現渦旋電流(原因可參考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這是渦旋電場推動導體中載流子(鍋裡的是電子而絕非鐵原子)運動所致;渦旋電流的焦耳熱效應使導體升溫,從而實現加熱。

15樓:匿名使用者

為什麼銅鍋和copy

鋁鍋不行呢?他們也一樣地切割磁感線,為什麼不產生渦流?好象解釋不通,我認為鐵製品中的磁疇分子,在高頻交變磁場中使磁疇分子的磁極產生快速振動,分子內能增加,產生的熱量,而並不是鍋底產生了渦流電,不是渦流電的熱效應發熱的。

它的發熱原理有點類似於微波爐加熱,微波使水分子產生振動,分子內能增加,是利用這個原理加熱的。

電磁爐工作原理

16樓:張老師情感分析

電磁爐的工作主要是使用電磁感應原理來加熱食物的。而電磁爐的爐面採用了耐熱陶瓷板,交變電流的時候使用陶瓷板下面的線圈產生磁場。

然後磁場內的磁力線直接穿過鐵鍋,當不鏽鋼到了底部的時候,就會產生渦流,讓鍋底馬上發熱,接下來就可以快速的加熱食物了。

17樓:小熙熙爺爺

電磁爐基本工作原理:電磁爐的內部總共產生三路電壓,一路是220v的交流輸入電壓經過整流濾波之後給高頻振盪部分提供供電的310v電壓,另外兩路是經過降壓之後的18v及5v電壓,其中18v電壓主要是給高頻振盪部分的開關管igbt提供驅動電壓的,另外一路5v主要給微控制器等控制部分供電。

電磁爐是利用高頻感應實現加熱的,通過高頻開關訊號的控制,經輸入的交流電壓變為高頻的脈動直流電壓,輸入到加**圈中,通過鍋具產生的渦流實現加熱。電磁爐的基本工作原理與開關電源相似,除了有基本的開關振盪電路之外,還有一部分保護電路。電磁爐中的保護電路通常包含以下幾個部分:

電壓檢測、電流檢測以及溫度檢測,其中電壓檢測主要檢測電網電壓、整流之後的電壓以及igbt驅動輸出,實現輸入過欠壓保護以及高壓反峰過壓保護;電流檢測主要檢測主迴路中的電流,實現過流保護、功率反饋以及鍋具檢測;溫度檢測通過檢測功率管溫度及鍋具溫度實現過溫保護。

電磁爐中供電電壓的產生:電磁爐中的幾路供電,其中主迴路的供電是直接通過輸入電壓整流而成了,另外的兩路低壓是通過電源變壓器降壓而成。早期的電磁爐一般採用工頻變壓器降壓,現在的電磁爐一般都是採用的開關電源實現降壓。

由於電磁爐低壓部分控制電路的功率較小,所以兩路低壓不需要太大的功率,開關電源部分的電路一般採用單片電源驅動晶片,晶片內建開關管,外圍結構比較簡單,並且大部分的電源採用非隔離的設計。

18樓:蔚玉花泰綢

電磁爐的加熱原理。

電磁爐是採用磁場感應渦流原理,它利用高頻的電流通過環形線圈,從而產生無數封閉磁場力,當磁場那磁力線通過導磁(如:鐵質鍋)的底部,既會產生無數小渦流(一種交變電流,家用電磁爐使用的是15-30khz的高頻電流),使鍋體本生自行高速發熱,然後再加熱鍋內食物。

對於電磁爐的發熱原理我們可以這樣簡單的理解:

鍋和電磁爐內部發**圈盤組成一個高頻變壓器,內部線圈是變壓器初級,次級是鍋。當內部初級發**圈盤有交變電壓輸出後,必然在次級鍋體上產生感應電流,感應電流通過鍋體自身的電阻發熱(所以鍋本身也是負載),產生熱量。假如:

當內部初級發熱盤有交變電壓輸出,若次級及負載(鍋)不存在,則輸出功率將非常低。當然在實際電路中,我們必須要很快的檢測到此功率的變化,並將輸出到發**圈盤的交變電流關斷。

由於非導磁性材料不能有效匯聚磁力線,幾乎不能形成渦流(就像一個普通變壓器如果沒有矽鋼片鐵心,而只有兩個繞組是不能有效傳送能量的),所以基本上不加熱;另外,導電能力特別差的磁性材料由於其電阻率太高,產生的渦流電流也很小,也不能很好產生熱量。所以:電磁爐使用的鍋體材料是導電效能相對較好,鐵磁性材料的金屬或者合金以及它們的複合體。

一般採用的鍋有:鑄鐵鍋,生鐵鍋,不鏽鐵鍋。純不鏽鐵鍋材料由於其導磁效能非常低,所以在電磁爐上並不能正常工作。

19樓:禰景明勇璧

電磁爐的工作原理是:

電磁爐是一種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將電能轉換為熱能的廚房電器。它有兩種型別:一種是利用工頻電流進行感應加熱;另一種是利用15

khz以上的高頻電流進行感應加熱。前者稱為"工頻電磁爐",後者稱為"高頻電磁爐"。工頻電磁爐無需進行工頻到高頻的變換電路,電路複雜性較小;但是,需要特殊的複合材料(一般為不鏽鋼、鐵、不鏽鋼、鋁四層複合)製成的烹飪鍋具才能正常工作。

高頻電磁爐需要設定高頻變換和控制電路,但無需複合材料製成鍋體。家用電磁爐一般採用高頻模式。高頻電磁爐熱效率高達83%。

在電磁爐內部的主諧振部分,由整流電路將50

hz/60hz的交流電壓變成直流電壓,再經過控制電路將直流電壓轉換成頻率為20~50

khz的高頻電壓。高速變化的電流流過線圈時,產生高速交變的磁場;當磁場內的磁力線通過金屬器皿時,底部會產生巨大的渦流,使器皿本身自行高速發熱,然後再加熱器皿內的物質。你不妨參考參考。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啊。

電磁爐的工作原理,電磁爐工作原理

節 電磁爐工作原理 電磁爐主要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將電能轉換為熱能的廚房電器,當電磁爐在正常工作時,由整流電路將50hz的交流電壓變成直流電壓,再經過控制電路將直流電壓轉換成頻率為20 40khz的高頻電壓,電磁爐線圈盤上就會產生交變磁場在鍋具底部反覆切割變化,使鍋具底部產生環狀電流 渦流 並利用小電...

電磁爐的工作原理是什麼,電磁爐工作原理

電磁爐是採用磁場感應渦流加熱原理,它利用電流通過線圈產生磁場,當磁場內之磁力通過含鐵質鍋底部時,即會產生無數之小渦流,使鍋體本身自行高速發熱,然後再加熱於鍋內食物。電磁爐工作時產生的電磁波,完全被線圈底部的遮蔽層和頂板上的含鐵質鍋所吸收,不會洩漏,對人體健康絕對無危害。 浦懷雨理乙 就是利用渦流電流...

請問電磁爐的工作原理是什麼,電磁爐工作原理是什麼?

電磁爐的加熱原理 電磁爐是採用磁場感應渦流原理,它利用高頻的電流通過環形線圈,從而產生無數封閉磁場力,當磁場那磁力線通過導磁 如 鐵質鍋 的底部,既會產生無數小渦流 一種交變電流,家用電磁爐使用的是15 30khz的高頻電流 使鍋體本生自行高速發熱,然後再加熱鍋內食物。對於電磁爐的發熱原理我們可以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