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古老的漢字是什麼,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是什麼文字?

時間 2021-05-07 19:59:14

1樓:賈秀榮矯鶯

是甲骨文.

中國漢字總推勢是:

甲骨文-大箋-小箋-隸書.

後來又在隸書的基礎上發展了:諧書,草書,行書.

2樓:於富貴鮮賦

漢字的起源有

種種傳說,

中國古書

裡都說文

字是倉頡

創造的。說

倉頡看見

一名天神,

相貌奇特,

面孔長得

好像是一

幅繪有文

字的畫,倉

頡便描摹

他的形象,

創造了文

字。有的古

書說,倉頡

創造出文

字後,由於

洩漏了天

機,天落下

了小米,鬼

神夜夜啼

哭。還有一

種傳說,說

倉頡觀察

了鳥獸印

在泥土上

的腳跡,啟

發了他發

明文字的

靈感。這種

種傳說都

是靠不住

的。文字是

廣大勞動

人民根據

實際生活

的需要,經

過長期的

社會實踐

才慢慢地

豐富和發

展起來的。

從2023年秋

至2023年夏,

中國考古

工作者多

次發掘了

半坡遺址(今西安

市東郊半

坡村北),發現了

早在2023年左

右半坡人

在長期的

生活和生

產實踐中,

創造了具

有文字性

質的劾劃

符號和繪

畫、雕塑、裝

飾品等藝

術作品。半

坡人的刻

劃符號多

保留在彩

陶上,這可

以看作是

原始的中

國文字。近

年來,中國

在山東莒

縣陵陽河

大汶口文

化晚期的

一處遺址

裡發現了

一批墓葬

(距今已有

4500

多年),出土

了大量的

文物。在一

些陶尊上

各刻有一

個圖象文

字,共發現

了10多個

單字。這些

文字是按

照實物的

形狀描繪

出來的,所

以稱為「象

形字」。字型

的結構與

甲骨文上

的象形字

十分相似,

但比甲骨

文要早1000多年。

因此,「象形

字」是中國

最早的文

字,它已具

有了文字

的特徵。漢

字的構成

主要有三

種方法:象

形法這是

形成漢字

的最早方

法,因此創

造了最原

始的文字,

例:「日」寫成

,「月」寫成

,水寫成

,牛寫成

等等。這些

象形字經

過逐漸的演

變,到後來

都改變了

原字的形

體,變成了

後來方正

的字型,有

的筆畫減

少了,有的

筆畫增添

了,由不規

則變成了

有規則的

字型。會意

法象形字

比較容易

看出造字

的道理,但

它們不能

表達抽象

的意思。古

人便創造

了另一種

造字法——

會意法。就

是用不同

的符號或

借用「象形

字」加上一

些符號來

表達一個

抽象的意

思。例:

「明」字寫成

,意為「日」

和「月」帶來

光明。「旦」字寫成

,(意為太陽

出地平線

而升起。形

聲法象形

字和會意

字都能從

字形上看

出字的意

義,但卻不

能讀出聲

音。因此又

創造了形

聲法來造

字。把表示

聲音的聲

旁和表示

意義的形

旁搭配起

來,組成很

多新字。例:

「爸」字是表

音的「巴」字和表

形的「父」字的結

合;「芭」

字是由「巴」

和「++」搭配

而成。這樣

文字越造

越多,據統

計,形聲字

佔漢字的

90%左右。漢

字的形成

和發展,成

為人們交

流思想的

重要工具,

適應了人

類社會生

活的需要。

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是什麼文字?

3樓:莫冰

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

各地出土的陶器上的一些陶符紋飾,已具有文字的雛形。能看到的現存最早的成批的文字資料──商代甲骨文字算起,漢字已經有2023年的歷史。

由於甲骨文字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文字型系,可以推斷漢字的發生一定遠在2023年以前。漢字的發展可以劃分成兩個大階段。從甲骨文字到小篆是一個階段;從秦漢時代的隸書到如今是一個階段。

2023年7月6日,來自全國的古文字研究專家們齊聚平湖,現場對這些符號進行論證。專家們認為莊橋墳遺址出土的確為良渚原始文字,是迄今為止在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原始文字。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組成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張忠培表示,莊橋墳遺址所有出土文物是真實而有科學依據的。

4樓:鄭賢剛

漢字的成熟形態——甲骨文的出現比兩河流域的釘頭字晚了約2023年,但是漢字卻是古典文字中唯一流傳並使用至今的文字。

究其原因,當與漢字自身的特點有著重要關係,更與中國自古以來國家統

一、民族融合的歷史大環境、中庸尚和的文化精神、尊祖敬宗的文化風尚相關。

因為,一個國家的文字表達和承載著一個國家、民族的文化,文字因國家、民族文化的發展而傳承,國家、民族文化也因文字的傳承而延續、發展。

漢字從甲骨文開始,發展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形體不斷簡化,伴隨著中華歷史的演進先後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的字形變化,成為我們今天使用的文字。在大陸地區通常使用的是規範的簡化漢字,在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通行的是繁體字。

千年積澱,孕育出了燦爛多彩的漢字文化,與中華大地上的各民族文字交融影響並遠播至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家和地區,形成包含30多種文字的漢字文化圈。

5樓:

甲骨文映顯的文字是後來被稱為漢字的中國漢朝隸書文字的淵源.為與宋書(體)、明書(體)、楷書形式上一致,可以稱甲體(書)、骨體(書)、金體(書)、帛體(書)、竹體(書);為與「漢字」(指 traditional,被稱繁體)或現代中文大陸(簡化)字對應,可以稱為商(夏、殷)字.

6樓:匿名使用者

我不想多說,甲骨文距今2023年,古彝文距今12023年甚至更久,你們自己對比就知道

7樓:琪琪麻

我國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字

中國最早的漢字是什麼?

8樓:鄂凡宜愷歌

陶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字雛形。

在中國的史前期以及有史早期,漢字產生前,最像是文字的符號就是陶文。

陶文已經出土的資料很多,但它不像甲骨文那樣有成文的篇幅,只有單個的符號。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到商代晚期,現在已出土的陶文以半坡陶文為最早,大約自公元前4800——2023年之間。

此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良渚文化時期,也都有陶文。陶文多半刻在陶缽外口緣的黑寬頻紋和黑色倒三角紋上,極少數刻在陶盆外壁和陶缽底部,一般器物上只有一個陶文。對這些陶文的性質,學界看法不一。

裘錫圭認為是「記號」,郭沫若認為是「具有文字性質的符號」,而於省吾等學者則認為已屬文字範疇。唐立庵(蘭)先生在談到大汶口文化陶文時說,這「是現行文字的遠祖,它們已經有2023年左右的歷史了」。

破解陶文很困難,至今也只有幾個字能猜測它相當於後代的某字。不過,陶文與漢字有淵源關係,應該是肯定的。

9樓:看山是山

其實最早的沒人知道,現在發現的最早是甲骨文,甲骨文已經很成熟了,所以一定有更早未知的文字。

10樓:支瑜應文瑞

中國最早的漢字是,殷商的甲骨文。

11樓:顏興彭溪

在2023年以前,出現的楔形文字。

古埃及人創造聖書字(約2023年前)。

我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傳統的說法是在2023年前。

埃及最早的文字大約出現在公元前2023年。

12樓:劇同書喜鸞

甲骨文並不是中國最早的文字,中國文字的產生其實遠在甲骨文之前,例如一些刻畫在陶器上的文字陶文,在六千多年前已經產生。如果文字代表文明的開始,可知甲骨文之前中國文明的腳步早就啟動了。

13樓:匿名使用者

漢字最早古史傳說是黃帝時期的倉頡創造的,但中國最早的漢字應該是「王」字,這個漢字「三」橫「1」豎,是中國古代最早祭祀時創造的漢字,甲骨文時期就有「王」字,而且經歷幾千年的變化,唯獨這個漢字基本完全沒變留存到今天。在當時三橫代表「天地人」「1」豎代表溝通,所以祭祀的人是古中國唯一能於「天地人」相溝通的神祕行業。也就是說在三皇五帝之前的「古史傳說」中就已經有這個跟今天基本沒有變化的「王」字

14樓:聞愷

中國最早的漢字就是甲骨文了

15樓:

最早的成熟漢字:目前必須是距今約3600多年輕的殷商甲骨文,也就是殷墟的出土文字。

中國最早的漢字是什麼

16樓:月照星空

最早的漢字是甲骨文。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四千多年的歷史,現存最早可識的成熟漢字系統是商代的甲骨文。漢字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除極個別的例外,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17樓:雙魚貝貝

陶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字雛形。

在中國的史前期以及有史早期,漢字產生前,最像是文字的符號就是陶文。

陶文已經出土的資料很多,但它不像甲骨文那樣有成文的篇幅,只有單個的符號。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到商代晚期,現在已出土的陶文以半坡陶文為最早,大約自公元前4800——2023年之間。

此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良渚文化時期,也都有陶文。陶文多半刻在陶缽外口緣的黑寬頻紋和黑色倒三角紋上,極少數刻在陶盆外壁和陶缽底部,一般器物上只有一個陶文。對這些陶文的性質,學界看法不一。

裘錫圭認為是「記號」,郭沫若認為是「具有文字性質的符號」,而於省吾等學者則認為已屬文字範疇。唐立庵(蘭)先生在談到大汶口文化陶文時說,這「是現行文字的遠祖,它們已經有2023年左右的歷史了」。

破解陶文很困難,至今也只有幾個字能猜測它相當於後代的某字。不過,陶文與漢字有淵源關係,應該是肯定的。

18樓:

一、甲骨文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甲骨文因鐫刻、書寫於龜甲與獸骨上而得名,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為殷商流傳之書跡;內容為記載盤庚遷殷至紂王間二百七十年之卜辭,為中國王朝時期最早之書跡。甲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屬於上古漢語,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語系的語言。

二、甲骨文並不是最早的中國文字,早在黃帝時期就有中國文字的雛形。從考古材料來看,在甲骨文以前我國境內已有很多尚未完全成熟的文字元號出現。從文獻記載來看,《荀子》、《呂氏春秋》、《韓非子》、《世本》都記載有倉頡造字的傳說。

許慎的《說文》序說:"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航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刈,萬品以察。"可見黃帝時代已「初造書契」。

黃帝的時代大約在公元前兩千五六百年,甲骨文最早的不超過公元前2023年。2023年代在山東章丘縣城子崖發掘的龍山文化陶片中就發現了一些符號,之後又在昌樂龍山文化遺址發掘出中國最早的文字,在陶寺遺址中發現朱書文字。西安半坡彩陶上也有文字元號,郭沫若稱半坡彩陶上的符號有文字的性質。

在山東大汶口文化陶器上也發現有符號,這些符號都刻畫在陶器表面極顯著的位置,有的符號象是太陽或月亮從山上升起的樣子。另外在青海馬家窯文化、鄭州商代早期文化及河北商代中期文化的陶器上都發現有符號。這些符號有的是同圖紋合在一起,有的明顯地區別於彩陶紋飾,這些符號雖是簡單的、零星的、無一定律的,但都是中國文字的雛形,可以說中國文字的誕生至少有五六千年以上的歷史。

所以,準確來說甲骨文是我國最早的王朝時期文字,而不是我國最早的文字。

中國最古老的神話小說是什麼

山海經 山海經 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文化典籍,是上古的一部奇書。書中主要介紹了我國的民族 山川 河流 物產 醫藥等方面的知識。山海經 從東 南 西 北四個方面介紹了中華腹地 的山川寶藏,特別是一些異鳥怪獸 奇花異石,見所未 見,聞所未聞。其中 海外經 介紹了傳說中的海外異 國,如雙頭國 三首國 女子國...

中國最古老的戲劇是什麼,中國最早的戲曲形式是什麼

up向上 崑劇,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 劇種。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崑劇曾經有 崑山腔 崑調 崑曲 南曲 南音 雅部 等各種不同的名稱。一般而言,著重表達戲曲聲腔時用崑山腔,表達樂曲 尤其是脫離舞臺的清唱時用崑曲,而將指表演藝術的戲曲劇種,則稱做崑劇。崑劇是隻採用崑腔這一單一聲腔演故事的劇種。一般而言,...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樂器是什麼,中國最古老的樂器是什麼

小松部落格 中國最古老的樂器 壎 壎,吹奏樂器。原始社會已出現。壎的起源與先民的勞動生產活動有關。最初可能是先民們模仿鳥獸叫聲而製作的,用以誘捕獵物。隨著社會的進步而被當成單純的樂器,並逐漸增加按音孔 簡稱音孔 發展成可以吹奏曲調的旋律樂器。原始社會的壎,器形多樣。浙江餘姚縣河姆渡遺址陶壎,呈橢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