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口送友人兩首詩在抒傳送別之情的同時,還表達

時間 2021-05-07 19:58:56

1樓:

1.唐時,以相互送別為題的絕句頗多,或寫景寄情,或直抒心懷,在寫作上手法多樣,千姿百態。這首《峽口送友》,它不同於一般的送別詩,客中送客,自難為情,況又「萬里」之遠,「同為客」呢?

作者身為客人卻反客為主,淋漓盡致地表露了自已送客惆悵心情。

首句寫眼前景物,點時時間、地點。這句中「峽口」表示地點。「花飛」就是意象,也就是飛花。

「欲盡春」則直接表明季節是暮春,「去住」形象的描繪,寫到「客」、「主」雙方。說明該詩詞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烘托本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面渲染襯托,使物象明顯突出。用於藝術創作,是一種從側面渲染來襯托主要寫作物件的表現技法。

寫作時先從側面描寫,然後再引出主題,使要表現的事物鮮明突出。第三句轉寫「來時」,為下句鋪陣,第四句用「今日翻成送故人」作結,寫出彼此間的惆悵心情。選材一般,寫法卻比較別緻。

可見,作者匠心獨用,想象力較為豐富。表達出作者用傷春之景正面烘托離別之情。

該詩使用一個或多個意象來描摹景物特徵,渲染氛圍,營造意境,並蘊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峽口花已飛落,知道春將逝去。惜春之情奠定了全文悲的情調。

「天涯」二字讓人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思念或是生離,「淚沾巾」將更多的可能留給了生離。別情總是最傷感最纏綿的,而客中送客更是悲苦深刻。寄身是客本已淒涼,又遇別客情,則比一般的送別更加的悲悽。

哀傷自己異鄉為客,無論是物質和精神都沒有寄託和依靠,缺乏安全感和安定感,總感覺人在虛裡飄。難得結交一摯友,可是如今卻要話別,別情可謂淒涼入骨。作者將別情融入自己的身世處境,情感更加的深刻複雜。

[3]2.送蜀客為唐朝雍陶所作的一首詩歌。詩歌描寫了臘月前的春景,讓作者感受到清新的春天氣息。抒發了作者出門在外思家的心情。

2樓:囂張神受

答題套路 解釋詩意(翻譯也得分) 營造氛圍 表達感情 思鄉愁苦

3樓:愛藝之莉莉

司空詩的 同為客 以及雍詩的 自緣身是憶歸人 都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然後回答問題(10分)峽口送友人 &nbs...

4樓:小團團

小題1:暮春   飛花

小題1:思念故鄉之情

小題1:同意:第一首用傷春之景正面烘托離內

別之情;第二首容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襯離別之情,以樂寫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傷春之景正面烘托離別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食人分離友人歸鄉的喜悅之情。

小題1:本題考查「評價思想內容和觀點態度」考點,能力層次為c,側重「分析綜合」能力的考查。

小題1:本題考查「評價思想內容和觀點態度」考點,能力層次為c,側重「分析綜合」能力的考查。

小題1:本題考查「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考點,能力層次為d,側重「鑑賞評價」能力的考查。「表達技巧」分為四個理解層面由低到高(字詞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別是修辭手法(比喻、比擬、誇張、借代等)、表達方式(記敘、說明、描寫、抒情、議論,詩歌中主要是描寫和抒情)、表現手法(對比、襯托、象徵、比興等)、謀篇佈局手法(開頭、結尾、過渡、照應等)。

**求指導:閱讀下面兩首唐詩,按

5樓:犯哥

(1)暮春 飛花

(2)思念故鄉之情。

(3)同意:第一首用傷春之景正面烘托離別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襯離別之情,以樂寫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傷春之景正面烘托離別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詩人分享友人歸鄉的喜悅之情。(言之有理即可)

郭沫若詩兩首改寫,郭沫若詩兩首

你看,我是這樣的真率,我是一點也沒有什麼修飾。我愛的是那些工人和農人,他們赤著腳,裸著身體。我也赤著腳,裸著身體,我仇視那富有的階級 他們美,他們愛美,他們的一身 綾羅,香水,寶石。我是詩,這便是我的宣言,我的階級是屬於無產 不過我覺得還軟弱了一點,我應該還要經過爆裂一番。這怕是我才恢復不久,我的氣...

求汪國真兩首詩,汪國真的兩首詩

殘紅影 假如你不夠快樂 假如你不夠快樂 也不要把眉頭深鎖 人生本來短暫 為什麼 還要栽培苦澀 開啟塵封的門窗 讓陽光雨露灑遍每個角落 走向生命的原野 讓風兒熨平前額 博大可以稀釋憂愁 深色能夠覆蓋淺色 永遠和你在一起 如果你是那壯麗的晨曦 別問我的浩瀚在那裡 如果你是那崢嶸的峰巒 別問我的山泉在那裡...

冰心詩兩首

1.一 所有精力和注意力就都放在了自己身上,以自己為中心,周圍的其他事物都變成了對比物和陪襯物,天地自然就小了。實天地何謂大,何謂小?只是因人而異罷了!心地寬大,天地自然大,心胸不能放開闊,只能看見自己身邊有限的天地,那自然小了 二 這首詩,表達了這樣的一個意旨 不要只驚羨別人的成功,更應該知道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