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司馬懿字什麼,三國演義裡,司馬懿的結局是什麼

時間 2021-05-07 19:58:57

1樓:化騫澤

司馬懿 字仲達,公元179年-251年,享年約72歲,性別男,(河內溫縣孝敬裡(河南溫縣招賢鎮),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權臣。多次率軍對抗諸葛亮,以其功著,封宣王。其孫司馬炎稱帝后,追尊為晉宣帝。

司馬懿其先出自帝高陽之子重黎,為夏官祝融,歷唐、虞、夏、商,世序其職。周朝,以夏官為司馬。其後程柏休父,周宣王時,以世官克平徐方,錫以官族,因而為氏。

楚漢間,司馬仰為趙將,與諸侯伐秦。秦亡,立為殷王,都河內。漢以其地為郡,子孫遂以為家。

自仰八世,至東漢安帝時,生徵西將司軍鈞,字叔平。司軍鈞生豫章太守司軍量,字公度。司軍生潁川太守司軍俊,字元異。

司軍俊生京兆尹司軍防,字建公。司馬防就是司馬懿的父親(上述內容均取自《晉書·宣帝紀》)。晉武帝司馬炎在他的一個詔書稱:

「本諸生家,傳禮來久」(《晉書·禮志》)。 司馬懿為司馬防次子,史書稱他「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晉書·宣帝紀》)。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司馬懿生在亂世中,「常慨然有憂天下心」(《晉書·宣帝紀》)。

三國演義裡,司馬懿的結局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演義》 戰俆塘吳魏交兵

於是掬山城中,蜀將句安見援兵不至,乃開門降魏.姜維折兵數萬,回漢中訖,收聚軍馬,託疾不出.司馬師折兵極多,自還洛陽,管理朝政.

至嘉平三年秋八月,司馬懿染病至重,遂喚二子至榻前,囑曰:"吾事魏厲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極矣.人皆以吾有異志,吾何敢焉.

吾死之後,汝二人善事主人,勿生他意,負我清名.但有違者,乃大不孝之人也!"言訖而逝.

後有人詩曰:

開言崇聖典,用武若通神.三國英雄士,四朝經濟臣.

噸兵驅虎豹,養子得麒麟.諸葛常談羨,能迴天地春!

汗~~~!!用拼音打的,真有點難打.感覺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很不公平的評價了司馬懿,從他死後的詩評就可看出,只有可憐的一首.

而孔明死的時候,詩評佔了好幾頁.其實司馬懿的文濤武略絲毫不弱與諸葛亮,從某種角度上說還略勝一籌.孔明之所以七出祁山而未得寸土,最終累死五丈原,全是司馬懿之能.

3樓:匿名使用者

司馬懿 - 簡明歷史傳記

司馬懿世家豪族出身,早年在郡中作小吏,後被曹操闢為為文學掾。曹操稱魏王后,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與陳群等同列「四友」,是曹丕智囊團的主要人物。曹丕代漢後,司馬懿節節高升,開始掌握重權。

曹睿繼位後,司馬懿坐鎮宛城,督荊豫二州軍事,主持荊州對吳攻戰,後接替曹真總管對蜀防禦工作,數次成功防禦諸葛亮北伐。曹芳繼位後,司馬懿、曹爽共同輔政。司馬懿受曹爽排擠,後發動政變誅殺曹爽一族,自此掌握魏國大權。

司馬懿病逝後,魏國政權仍由其兒子把持,多年後導致晉朝代魏的發生。司馬懿被後代追封為晉朝皇帝。

司馬懿 - 簡明演義傳記

司馬懿早年任文學掾,後任主簿,是曹操帳下謀士之一,但並不出名。後來司馬懿協助曹丕代漢,出謀五路伐蜀,開始嶄露頭角,在曹丕病逝前成為顧命大臣。曹睿繼位後,司馬懿主動請命去防禦魏國西部,後因蜀國馬謖的反間計一度被廢,但面對諸葛亮的北伐強攻,魏國不得不再次啟用司馬懿。

司馬懿多次敗於諸葛亮,於是採用閉門不戰的策略防守,直至諸葛亮病逝。曹芳繼位後,司馬懿、曹爽共同輔政。司馬懿受曹爽排擠,於是發動政變誅殺曹爽一族,自此掌握魏國大權。

司馬懿病逝後,魏國政權仍由其兒子把持,多年後導致晉朝代魏的發生。司馬懿被後代追封為晉朝皇帝。

4樓:匿名使用者

在魏、蜀、吳三國中,魏國地廣人多,經濟發展快,實力最強,但大權逐漸落入司馬氏家族手裡。

曹丕建立魏國時,得到大將司馬懿的支援。曹丕死後,司馬懿和他的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專權時,篡位野心日益顯露,魏帝曹髦曾氣憤地對大臣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我不能坐等他來奪走皇位。」不久,曹髦策劃除掉司馬昭,結果事情敗露,反被司馬昭殺死。司馬昭立曹奐為帝。

從此,在曹魏政權中,再也沒有人敢公開反對司馬氏的統治啊了。

263年,魏國滅蜀。265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廢魏帝,自稱皇帝,國號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司馬炎就是晉武帝。

280年,西晉大舉進攻吳國,吳國投降。西晉統一南北,結束了東漢末年以來的**局面。

5樓:匿名使用者

我想是自然死亡辣,人嘛~總有一死拉

《三國演義》裡司馬懿是怎麼死的?

6樓:匿名使用者

老死的嘉平三年(251年)八月,司馬懿去世,享年七十三歲。當年九月,司馬懿被葬於河陰首陽山,諡文貞,追封相國、郡公,司馬孚秉承他的遺願,辭讓郡公和殊禮,遺命簡葬。諡號後改為文宣。

晉武帝受魏禪,給司馬懿上尊號為宣皇帝,稱其陵墓為高原,廟號高祖。

7樓:匿名使用者

吃飯的時候一不小心被石子噎死的!!

三國演義中司馬懿是怎麼死的

8樓:匿名使用者

251年,司馬懿病逝,時年73歲。

司馬懿簡介:司馬懿(179年-251年),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

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73歲去世,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諡號宣文;其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封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后,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

三國演義中司馬懿是什麼樣的人,簡析《三國演義》中司馬懿的人物形象

一般人錯認的印象是司馬懿篡奪曹魏,若不就演義而就正史,忠奸相當可議。首先是從現有的史料,找不出司馬懿背叛曹魏皇家的證據。司馬懿對內禮遇魏主及郭太后,對外建武功討伐不臣,除了高平陵誅殺曹爽黨族為人所詬病外。不過曹爽不等於皇室,司馬懿與曹爽同為輔政大臣,併為魏主麾下的爪牙,司馬懿隡除曹爽之效果同等於曹爽...

三國演義以內,三國演義資料400字以內

三國演義 誕生於元末明初,由羅貫中在民間傳說和有關話本 戲曲的基礎上寫成的。羅貫中的生卒年大約在1310年至1385年之間。三國演義 是我國最有成就的歷史 始於黃巾起義,終於西晉統一,展現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間的歷史風雲畫卷。作者通過集中描繪三國時代各封建統治集團之間的政治 軍事 外交鬥爭,揭示...

三國演義上司馬懿為什麼要選擇扶植曹丕

曹丕由於向大族討好,加上本來他和司馬懿的私人關係就好,所以曹丕時司馬懿地位上升 如夏侯尚,恆階等人都因為和曹丕私人關係好而得到提拔 曹丕在位的時候,諸葛亮陸遜都不敢對曹魏有什麼主動進攻的企圖。司馬懿也並沒有掌握到實權。曹丕臨死,以陳群曹真司馬懿曹休託孤。曹丕一死,諸葛亮馬上出師表開始北伐,在張郃曹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