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欣賞交響樂?交響樂到底好在什麼地方

時間 2021-05-07 19:58:57

1樓:冰凝馨婉

樓上說得很好~尤其是現場欣賞**會的時候,演奏員們的演奏,也不啻是一場豪華高雅的表演。我個人比較關注各種樂器之間的配合和不同音色的協調發展~

2樓:

彆強迫自己,**很抽象,有的交響樂長度就能讓人瘋掉!小施特勞斯和維瓦爾第的不錯,長度適中,節奏感很強,或許你會喜歡!

3樓:匿名使用者

欣賞交響樂就猶如欣賞美妙的詩句。

欣賞旋律優美的交響樂能領略到那氣勢恢弘,感情細膩,詩情畫意的境界。其表現力是無限豐富的。

而那些流行**是無法達到交響樂的那種高貴氣勢的。

4樓:匿名使用者

何必強迫自己聽不喜歡的?長期聽不喜歡的東西會瘋掉的。

5樓:

閉眼傾聽,不要說話(素質),把雜亂聲從腦中忘掉。

6樓:艾爾之一

靜下心,閉上眼睛,用心去感受**,是一種享受

7樓:匿名使用者

給我郵箱,我給你個東西。你自己看看。

怎樣欣賞交響樂?

8樓:易書科技

交響曲一詞源於古希臘,原意即「一齊響」。交響曲為大型管絃樂套曲,一般有4個樂章,速度節奏按快慢排列。樂器由絃樂、木管和打擊樂等組合成。

曲的表現手法有3種,一是直接模擬,即模仿自然界的各種聲響,如鳥鳴、流水、暴風雨等來表達創作意圖;二是間接聯想,如演奏沉重緩慢的腳步聲,讓聽眾自己聯想到黑夜的寂靜或是無人煙的曠野或一幢無人樓房,如抽象派的畫,你想什麼就是什麼;三是象徵性類比,如音量的由弱到強、節奏由慢到快,來比喻鬥爭由低潮到高潮到勝利。習慣欣賞交響曲的聽眾,一般都很注重瞭解名曲的創作歷史背景。如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產生於18世紀後期,當時拿破崙建立了法蘭西共和國,貝多芬正是為了這位理想化的英雄而創作的。

而他的《命運交響曲》則是雙目失明後的創作,表達了作者不屈服於命運,敢做人生的強者這一主題。另如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是為表現大好河山和勤勞善良的人民而作。

交響曲給人豐富的想象、宣洩和藝術享受,因此它在歐美地區至今經久不衰。

交響樂該如何欣賞

9樓:匿名使用者

交響樂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如何聽懂貌似是一個很無法回答的問題!

你得先了解交響樂所用的樂器,如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黑管、英國管、豎琴、小號、長號等等。而交響樂又有不同的區別,如果你聽的是鋼琴協奏曲,欣賞的主要部分就是鋼琴(如果你說的是聽懂,那我這樣解釋應該沒錯。)如果是長笛協奏曲就是主要欣賞長笛在曲中帶來的旋律。

而沒有特別標明的交響樂是以小提琴為主的(大都)。

不同的作家他們的不同的喜好決定他們的作品是多樣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不同的,如果想聽懂在聽之前要做好準備工作,知道作者,作品寫作年代,背景,作者想要表現的是什麼,大家對這個作品的評價,演奏這部作品的樂隊,樂隊的指揮是誰等等。

當然如果你不喜歡交響樂,聽長達一個多小時的交響樂是一種折磨,所以喜歡才是前提。

其實如果喜歡,聽了能深得你心,就無所謂聽懂了,**本來就是用心感受的。

10樓:夜輝之星

回答lz,具體的我也不太清楚,你不妨來這看看或許會有一些幫助吧http://www.wansongpu.

人們對交響**常有一個先入為主的印象:篇幅太長,結構又複雜,除了**專家,誰都很難聽懂。其實,交響**(交響曲、交響詩、管絃樂序曲等)和其他體裁形式的**一樣。。。。

用心去理解作曲者想要給傾聽者什麼樣的意境

11樓:百度使用者

交響樂有許多種,包括交響曲 交響詩 協奏曲等等。

實際上很多人對於**都在力求作曲家表達了什麼,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可以表現一個內容,更多的則是隻表達一種情緒,西方**裡的很多並沒有所謂的「內容」,用一句簡單的話說就是他們只是純**作品,並不表達什麼內容,如果從這個角度講,「聽懂」顯然是不成立的,那麼我們所要對一個作品進行「聽懂」更多地則是聽明白它的形式,它的樂曲的安排,走向發展,更多樂曲本身客觀的東西。

當然也有許多敘事性的交響作品,比如交響詩,他們很多都是表達一個記敘性的主題。這個就可以聯絡作曲家本身的作曲意圖。或者自己想象一幅畫面。

**一定要表達作者的意圖和思想,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

12樓:匿名使用者

用心感受就行了。我們並不是交響樂的行家。如果一定要聽懂的話,你還要了解作曲家寫這個曲時的社會背景等很多很多的知識。我們又不是搞**的,用得了理解這麼多嗎?

13樓:匿名使用者

不要相信從網上直接貼上死板的欣賞方式,只要自己喜歡就覺得特讓人激動,享受**家的思想,用心去感受自己的體會,讓自己融入到**環境中去。那麼,一定會越來越喜歡上交響樂,才會真正成為樂迷!!!!

交響樂的如何欣賞

14樓:碇靆

有些人認為交響樂高不可攀,無法理解。殊不知,它像文章一樣,也有深淺之分,只要懂得欣賞方法,入門是不難的。因為它所反映和描寫的畢竟是人類的生活和人類的思想感情,普通的人,入了門,就可由不懂到懂,由知之不深到漸入佳境。

當然在欣賞較高深的交響樂時,需具備一定的、相應的生活經歷和較高的文化水平,「必須用自己的經驗、印象和知識的積累去補充」。

交響樂中有一類叫「音畫」的,以描寫自然界及生活的景物為主要內容,比較通俗易懂。如**的作曲家莫索爾斯基的《展覽會中的圖畫》、德國大作曲家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樂》,都可以說是這一類作品。欣賞這些作品,加上豐富的想象,無形之中,就可得到概念性的聯想———大自然多美好、生活多有趣,萬物生長不息。

交響樂中有一類叫「舞曲」,它的民族風格極濃,樂曲比較短小,感情比較單純,旋律也比較清楚,大多描寫風俗性的節日歡樂活動,有載歌載舞的特點。也有從舞劇中剪取片斷成為單獨的器樂曲。此類交響舞曲,易於理解,很快地就能普及起來,如奧地利的約翰·施特勞斯的四百餘首圓舞曲,法國拉威爾作的《波萊羅舞曲》,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德國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我國作曲家的《瑤族舞曲》等等,都屬於交響舞曲。

在交響樂曲中,有一類有故事情節的,一般均有標題或每樂章有小標題。此類樂曲大多取材於民間熟悉的、廣泛流傳的戲劇、詩歌、傳說、神話、**、故事等,如法國比才的《卡門組曲》並不像戲劇、文學、詩歌、曲藝、電影、電視那樣,從視覺上、語言上為欣賞者提供具體的人物形象或情節,而是發揮**的功能,以抒發人物的細緻內心感情為主要手段,讓聽者從心靈上去感受。

在交響樂中,有一類無故事情節的,也不描寫景色,但它通過**手段,反映了人們非常細膩的、豐富的、變化多端的感情起伏。此類**無標題,反映的是某個特定的社會中,人們對社會的看法和希望。如貝多芬的《英雄》《命運》《合唱》交響樂,柴可夫斯基的《第五》《悲愴》交響樂等等。

欣賞這類交響樂,聽者必須對作曲者所處時代、環境、經歷、遭遇、身世等等有所瞭解,同時還要了解他寫作此曲時的動機以及樂曲的基本內容。如此,在聽**時,聽者就能隨著樂曲感情的起伏變幻,而在內心得到一種訊號,隨著樂曲之樂而樂,悲而悲,憤而憤,並轉化成哲理概念。

在欣賞交響樂時,假如欣賞者同時具備某些**上的基本知識,如曲體、調式、主題的變化和發展、配器、表現手法、調性色彩對比等等,那麼,就可得到更豐富的知識和美的享受。

在精彩浩淼的**世界裡,交響樂恐怕是最讓人愛恨交織、取捨兩難的了。因為在大眾的觀念了,他是高雅的、嚴肅的、讓人望而卻步的。其實交響樂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遠。

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欣賞方法,聽懂交響樂是一點都不難的。 尼采說:「沒有**,生命是沒有價值的,而交響樂是**中的**,是**中神聖的殿堂,而且它具有博大的、高遠的、深厚的精神境界。

」確實,在很多人眼裡,交響樂很高雅,其實,它一點都不難接近。對初次欣賞交響樂的人說,瞭解交響樂的結構是聽懂它的第一步。

開始的樂章是整部交響曲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是快速的奏鳴曲式(有時可以加上一段慢速度的引子),結構複雜、情緒嚴肅,確定了整部作品的基調。

相對於結構複雜的第一樂章,第二樂章就要單純、親切的多——它的速度緩慢,富有歌唱性,旋律寬廣如歌,因此這一樂章往往成為全曲的抒情中心。

第三樂章是舞曲性樂章,所以這一部分的**速度又加快了,多采用小步舞曲,或者是詼諧曲,節奏歡快活躍、**富於變化,溫文爾雅的小布舞曲很有可能就會轉變成粗俗的舞曲,甚至是一支不像舞曲但充滿活力的曲子。

什麼事情到了快要結尾的時候,人們都想昇華一下,交響樂也不例外,所以它的最後一段樂章通常是帶有總結性的,**速度比第一樂章還快,而且一般會採用民間節日歡樂的場面,或者是勝利的頌歌來作為整部交響曲的結束。一般來說,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柴可夫斯基的《第三交響曲》就設有五個樂章,有的甚至只有兩個樂章,最為人熟悉的莫過於舒伯特的《未完成交響曲》了。 交響樂難懂,除了它蘊含的深厚精神內涵比較難琢磨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交響樂團的樂器結構很複雜。

按照一般慣例,交響樂團是根據樂器發出的聲音和演奏的難度來進行排列的,由絃樂、木管、銅管、打擊樂這四組樂器組成。其中,絃樂器身居高位,是整個交響樂團的靈魂,相當於一桌美食的主菜。木管樂器隨後,銅管樂器其次,打擊樂器則排在最後。

絃樂器的組成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貝斯等,是交響樂隊中最富表現力的一組樂器。在撥絃裡有一招很高妙的手法,叫做巴托克撥絃,是匈牙利一個叫巴托克的作曲家將小提琴的演奏發揮到極致的演奏手法。什麼叫巴托克撥絃?

我們知道,為體現一種美感,撥絃一般是在小提琴上輕輕地撥,但巴托克追求的是一種強烈而直接的效果,他用手指伸到弦裡面,把弦拋起來,通過非常強烈的彈力,讓弦打在琴板上發出一種極強急猛的聲音。

在絃樂器後面會設有兩排管樂器,而管樂器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木管樂器,一種是銅管樂器。木管是色彩性極富麗的一組樂器,大家最熟悉的有笛族、雙簧族、單簧族三類。

笛族中的長笛音色非常美,長笛是金屬做的,那它為什麼也被歸類到木管樂器呢?因為它最早是由木管來演奏的,但通過金屬的製造工藝,樂器能發出更美的聲音,所以長笛演變成了一種由金屬來製造的木管樂器;雙簧管是雙簧族的高**器,音色非常美豔,有時也會有種悽婉的感覺,略帶鼻音。他在樂隊裡常常吹奏抒情如歌的旋律,故有「抒情女高音」之稱;單簧管是相對於雙簧管來說的,有的人還叫它做黑管,因為它通體黑色。

單簧管的音色比雙簧管要更豐富一些,是木管組最富有豐富表情性的樂器。

接下來我們要說的是銅管樂器,包括圓號、小號、長號和大號。這類樂器,很多人在上學的時候就可能接觸過。比如小號,每個學校都有號鼓隊,樂器演奏的樂器中就有小號,它的穿透力非常強,即使是在轟隆震天的炮火中,只要激昂高亢的小號一吹,士兵馬上就振奮了,因為小號的特殊地位,所以它一般排在最後一排的中間;圓號被稱為「樂器裡的活化石」,音色低沉。

在歐洲,人們狩獵時一般用的就是圓號,音色高亢。莊嚴壯麗而飽滿;最後要介紹的銅管組樂器是大號,它的體積非常大,所以對演奏者的要求比較高,身子骨單薄一點的,吹著吹著很有可能就被大號壓垮了。

有人說,交響樂就是為整個管絃樂隊所作的奏鳴曲,其實也不然,打擊樂器在管絃樂隊裡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成員,定音鼓是「老大」,它的任務是在演奏時將曲子帶入高潮,並將**的趣味性帶入曲子中。另外的成員,如排鍾、木琴、豎琴、大鼓、小鼓、三角鐵、響板、大鈸等,也是為了增強樂器的氣勢。我們所熟悉的雷公和電母就很好的解釋了打擊樂器在交響樂中充當的角色,颳風下雨時,雷公打的是大鼓,電母打的就是大鈸,氣勢壯麗而雄偉。

一些世界經典交響樂,推薦一些世界經典交響樂

g弦上的詠歎調 勃蘭登堡協奏曲 亨德爾 皇家煙火 彌塞亞 d大調第五號大協奏曲 g小調第六號大協奏曲 c大調大協奏曲 亞歷山大的盛宴 水上 海頓 創世紀 詠歎調與合唱 好多交響曲 奏鳴曲 我也不記得多少部了 維瓦爾第 小提琴協奏曲 四季 其中 春 第一樂章最有名 貝多芬 九首交響樂 當然三 英雄 五...

交響樂中指揮的作用是什麼,在交響樂團中指揮起什麼作用?

blackpink 羅捷 一,提示演奏員。一部作品常常規模龐大,演奏者往往不能在看譜的同時記住所有排練時要求的所有細節,這時,指揮在臺上的手勢會起到提示作用。二 決定一些無法定量的處理。比如,演奏員記得某處指揮要求漸慢或漸快,到底慢多少,快多少,從 開始慢,到 回到原來的速度等等這些,是無法量化在譜...

有什麼交響樂比較好聽啊

寇香邢白凝 g弦上的詠歎調 勃蘭登堡協奏曲 亨德爾 皇家煙火 彌塞亞 d大調第五號大協奏曲 g小調第六號大協奏曲 c大調大協奏曲 亞歷山大的盛宴 水上 海頓 創世紀 詠歎調與合唱 好多交響曲 奏鳴曲 我也不記得多少部了 維瓦爾第 小提琴協奏曲 四季 其中 春 第一樂章最有名 貝多芬 九首交響樂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