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是什麼朝代的

時間 2021-05-07 20:00:22

1樓:匿名使用者

《二十四孝》是中國元朝成書的一本宣揚傳統儒家孝道的蒙養讀物,其中選輯了為封建王朝所稱頌的自上古至宋代的24個孝男孝女的事蹟,敘之以文,詠之以詩,繪之以圖,用於培養兒童的封建孝德,並在民間廣為傳播。

流行後世的《二十四孝》版本有幾種,但多不著撰者。據古籍所載,對其最早的撰輯人,說法不一。概言之,主要有三說:

其一,《尤溪縣誌》稱,元時「郭居敬,八都小村人,篤孝好吟詩……常摭拾虞舜而下24人孝行之概,序而詩之,用訓童蒙。」《大田縣誌》亦載郭居敬(字儀祖)撰集《二十四孝》。現在中國的辭書如商務版的《中國人名大辭典》、中華版的《辭海》、臺灣版的《中文大辭典》,均採此說。

其二,清末對鳧山人(潘守廉)在《女二十四孝圖說並詩》的自序中說:「至元朝郭居業始將伊古以來孝行卓著者集24人,名二十四孝,以昭後世。」郭居業的籍貫事蹟不詳。

商務2023年版的《辭源》和臺灣版的《增修辭源》採用此說。

其三,清人韓泰華《無事為福齋隨筆》捲上,稱「坊間所刻《二十四孝》,不知所始。後讀《永樂大典》,乃是郭守敬之弟守正集。」郭守敬在《元史》有傳。

其弟守正事蹟,未能考知。在我國上海辭書出版社的《漢語大辭典》、商務2023年修訂本的《辭源》、臺灣版的《文史辭源》,都注《二十四孝》的撰者為郭守正。此外,也有的辭書注《二十四孝》「不著撰人」的,如上海辭書出版社2023年增補本的《辭滲》和商務2023年修訂本的《辭源》。

(此本《辭源》採取兩說,一為不著撰人,一為郭守正)

二十四孝是什麼意思,二十四孝是什麼意思

是古代編錄的一本24個關於孝順的故事 現代多指很聽話很順從 比如24孝好老公 24孝好老婆 二十四孝 全名 全相二十四孝詩選 是元代郭居敬編錄,一說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種說法是郭居業撰。由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 不同環境 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而成。由於後來的印本大都配以圖畫,故又稱 二十四孝圖 為...

《二十四孝圖》中孝道故事有哪些,《二十四孝圖》裡的孝道故事有哪些?

魚兒讀書會擺尾 現在被人們所熟知的 二十四孝圖 是指元人郭居敬編撰的 用以宣揚孝道的書籍,又稱為 全相二十四孝詩選 郭居敬遴選出歷史上二十四個孝子的事蹟,配上簡短的詩文對它們加以闡釋和歌頌,這種形式通俗易懂,容易被人們識記,因而很快就流傳開來並逐漸成為民間蒙學讀物。二十四孝圖 的形成歷經了漫長的歷史...

關於二十四孝的故事有哪些,關於二十四孝的故事有哪些?

南皎月 二十四孝 棄官奉親 滎陽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晉武帝時任河陽縣令。他事親至孝,當時父親已去世,就接母親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長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開時節,他總是揀風和日麗的好天,親自攙扶母親來林中賞花遊樂。一年,母親染病思歸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隨即辭官奉母回鄉。上官再三挽留。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