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是什麼意思翱,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是什麼意思啊?

時間 2021-06-19 15:14:32

1樓:不會飛的肥豬

二十四節氣裡的驚蟄是打雷驚醒了冬眠的動物的意思。

驚蟄,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於每年公曆3月5日或6日交節。驚蟄作為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至0℃以上。

驚蟄後氣候逐漸變暖,萬物開始復甦,是梨、桃、李等落葉果樹的開花抽梢期和柑橘、楊梅等常綠果樹的萌芽前期,也是果園年週期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期。

驚蟄是卯月之始,「卯」,冒也,萬物冒地而出,代表著生機;所以卯月)也是能量迸發的月份,一年春耕由此開始了。驚蟄節氣的標誌性特徵是春雷乍動、萬物生機盎然。從我國各地自然物候、氣候程序看,「驚蟄始雷」僅與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的自然節律相吻合。

2樓:海平面下的深淵

驚蟄就是春天的第一聲驚雷,所謂「春雷驚百蟲」,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

一歲(年)十二個月,每月對應一卦,卯月(包括驚蟄和春分兩個節氣)對應的是雷天大壯一卦;大壯卦的卦象就是天上開始打雷了,雷在天上響,非常形象。驚蟄是卯月之始,「卯」,冒也,萬物冒地而出,代表著生機;所以卯月(二月)也是能量迸發的月份,一年春耕由此開始了。驚蟄節氣的標誌性特徵是春雷乍動、萬物生機盎然。

從我國各地自然物候、氣候程序看,「驚蟄始雷」僅與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的自然節律相吻合。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鬥指丁,太陽到達黃經345°,於公曆3月5-6日交節。驚蟄,為干支歷卯月的開始;卯,卦在震位,萬物出乎震,乃生髮之象。

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

在二十四節氣中,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自然節令的反映。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我國古人很重視驚蟄這個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節令.

3樓:雨說情感

震為雷,雷驚動,潛藏之物都驚恐而出。蟄是潛伏,所以陶淵明詩用「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驚蟄原名「啟蟄」,改啟為驚,突出了驚動。

驚蟄最有氣勢的描寫是:「春霆發響,驚蟄飛競,潛龍浮景,幽泉高鏡」,如此生機勃發,方有春光爛漫。

故驚蟄時,蟄蟲驚醒,天氣轉暖,漸有春雷,中國大部分地區也將進入春耕季節。驚蟄在歷史上也曾被稱為「啟蟄」。《夏小正》曰:

「正月啟蟄」。漢朝第六代皇帝漢景帝的諱為「啟」,為了避諱而將「啟」改為了意思相近的「驚」字。

驚蟄時節,人們常感「春困」,表現為常常昏沉困頓,昏昏欲睡,晨起不宜。這是因為此時夜漸短,日漸長,要順應自然規律,夜臥早起。也就是晚點睡,但也不要超過子時(晚上11點),宜早起以利於早上陽氣升發。

早上起床伸懶腰,舒展筋骨,適當運動。

4樓:放風箏與貓

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當然,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是因為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的3月6日左右。此時地球已經到達太陽黃經345度。從這一節氣起,氣溫上升較快,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

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常年雨水、驚蟄也可聞春雷初鳴;而華南西北部除了個別年份以外,通常要到清明才有雷聲。

5樓:橄欖油

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

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代表寓意天氣回暖,春雷始鳴,氣候特點是雨水漸多,乍寒乍暖,在3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45°時開始。這時天氣轉暖,漸有春雷,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這時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

俗話說:「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驚蟄吹南風,秧苗遲下種"。如此看來驚蟄是多風的節氣,風為百病之長,驚蟄之後氣溫變暖,溼度增加,萬物復甦,細菌 病毒大量繁殖,是流感 流腦 水痘等外感疾病的高發季節,要做好預防,經常開窗通風,適當晒太陽,跑步鍛鍊等等。

6樓:低調地逛貼

驚蟄,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2023年驚蟄是2023年3月5日23時28分06秒,「驚」為驚醒,「蜇」為蟄伏,「驚蟄」就是驚醒入冬藏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這時天氣轉暖,漸有春雷,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這時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

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驚蟄時,鬥指丁。太陽黃經為345°。這個節氣表示「立春」以後天氣轉暖,春雷開始震響,蟄伏在泥土裡的各種冬眠動物將甦醒過來開始活動起來,所以叫驚蟄。

這個時期過冬的蟲排卵也要開始孵化。我國部分地區過入了春耕季節。諺語云:

「驚蟄過,暖和和,**老角唱山歌。」「驚蟄一犁土,春分地氣通。」「驚蟄沒到雷先鳴,大雨似蛟龍。」

7樓:匿名使用者

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就是打雷驚醒了冬眠的動物的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此前,昆蟲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驚蟄節」,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故驚蟄時,蟄蟲驚醒,天氣轉暖,漸有春雷,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古代分驚蟄為三候:

「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驚蟄三候所代表的花信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薔薇。

」。該節氣在歷史上也曾被稱為「啟蟄」。《夏小正》曰:「正月啟蟄」。在現今的漢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啟蟄」這個名稱。

漢朝第六代皇帝漢景帝的諱為「啟」,為了避諱而將「啟」改為了意思相近的「驚」字。

進入唐代以後,「啟」字的避諱已無必要,「啟蟄」的名稱又重新被使用。但由於也有不用慣的原因,大衍曆再次使用了「驚蟄」一詞,並沿用至今。

8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驚蟄,又名「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蟄也可以稱作動物冬眠,藏起來不吃不動的意思。一般在驚蟄當天,要吃梨、蒙鼓皮、打小人、祭白虎化解是非等習俗。

9樓:弓從陽

驚蟄表示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這時天氣轉暖,春耕馬上就要開始。

10樓:繁星點點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太陽執行至黃經345度時即為驚蟄,一般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這時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驚蟄」是指鑽到泥土裡越冬的小動物被雷震甦醒出來活動。

11樓:智凝桖

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是驚動冬眠蟄伏動物的意思

12樓:寶琴飛

驚蟄:這時天氣轉暖,漸有春雷,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這時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

13樓:匿名使用者

蟄伏的過冬昆蟲驚醒了,打雷的意思

14樓:超級曾經的我們

(驚蟄)就打雷驚醒蟄睡的動物!也是春天到了天氣慢慢變暖了!

15樓:丸子媽喵

驚蟄,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蟄是藏的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gòu)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我國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描述已是桃花紅、李花白,黃鶯嗚叫、燕飛來的時節,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

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

16樓:趙永生歡迎你

指的是冬眠的動物結束冬眠

二十四節氣關於驚蟄的 驚蟄對聯,二十四節氣關於驚蟄的資料 驚蟄對聯?

錦語良言 一抹清風掃冬服,萬物復甦窺春光。 我ej知d了 一聲春雷驚天下 萬物復甦蟄人間 三陽初發 二十四節氣關於驚蟄的資料 驚蟄對聯 baby鞋子特大號 1 煙雨樓臺,革命萌生,此間曾著星星火 風雲世界,逢春蟄起,到處皆聞殷殷雷。出自董必武,董必武是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他生於清...

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有什麼特徵,驚蟄這個節氣有什麼特點

傳統上為春季,第三個節氣。即視太陽 在黃道 上自黃經345 至360 0 的一段時間 每年3月5日 或6日 開始,至3月20日 或21 結束,約15天。這時太陽直射點由 5 57 s移至赤道。狹義上,指驚蟄開始,視太陽在天球上經過黃經345 的時刻,即在3月5日 或6日 古代分驚蟄為三侯 一候桃始華...

二十四節氣什麼意思,二十四節氣都有哪些?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南邕 意為古代曆法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所劃分。指一年中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等二十四個節氣。對農耕步驟有重要的提示作用。二十四節氣 r sh s ji q 二十四節氣是指中國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