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以什麼為依據而定的,二十四節氣劃分的依據是什麼?

時間 2021-10-29 22:27:46

1樓:

根據太陽的位置來劃分的。即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劃分為24個彼此相等的段落。

在農曆中,以立春為二十四個節氣的頭一個節氣。二十四個節氣的名稱,是隨著鬥綱所指的地方並結合當時的自然氣候與景觀命名而來的。

雨水節氣的涵義是降雨開始,雨量漸增,在二十四節氣的起源地黃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氣寒冷,但見雪花紛飛,難聞雨聲淅瀝。雨水之後氣溫一般可升至0℃以上,雪漸少而雨漸多。

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驚蟄,含義是: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這時,氣溫回升較快,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

春分是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之一。中國古代習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開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則處於各季的中間。

清明是表徵物候的節氣,含有天氣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這天,民間有踏青、寒食、掃墓等習俗。常言道:「清明斷雪,穀雨斷霜。

降雨及時而且雨量充足,穀類作物能夠茁壯生長。穀雨節氣就有這樣的涵義。

二十四節氣是依據什麼制定的?

2樓:何桂花雋子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所定的,也就是太陽在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的位置所制定的,也就是每15°制定一個節氣。因為二十四節氣是農曆中的陽曆部分,所以與月亮無關。

希望能夠幫到lz。回答完畢,望採納。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什麼來劃分的

3樓:nccr的文庫

中國農曆是採用干支紀年法,根據月亮的變化制定的歷法,農曆一年最長是385天,最短是353天。而且閏月多,很多季節都錯亂了,所以用農曆去指導農業生產可能錯過了春耕秋收的季節。於是古人根據每年的季節特點,制定了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與現在的公曆幾乎是一致的,如2月4日立春,4月5日清明,12月22日冬至, 其中冬至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夏至是白天最長,夜晚最短,春分秋分是白天夜晚一樣長。

我們知道,地球是繞太陽旋轉的,有近日點與遠日點,但是季節卻不是根據近日遠日點來確定的,也就是說,夏天不是因為地球離太陽近就成夏天了,地球上是一年四季同時存在的,季節和太陽直射角度有關,南半球夏天的時候,北半球是冬天,北半球夏天的時候,南半球是冬天。中國地域廣闊,從南到北,季節也是不同的,如三月,南方已經春暖花開了,北方可能還是冰天雪地,那麼這個節氣是按什麼來分的呢?根據日長來計算,既然冬至是12月22日,夏至是6月22日,冬至是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夏至是直射北迴歸線,既北緯23°26′28〃44,所以,二十四節氣是按北迴歸線來劃分的。

如果二十四節氣拿到南半球去使用,就是節氣錯亂了。

4樓:匿名使用者

二十四節氣的劃分,是按照季節、氣候、物候等自然現象的變化,詳情如下:

第一類是反映季節的。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來反映季節的,將一年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從天文角度來劃分的,反映了太陽高度變化的轉折點。

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則反映了四季的開始。

第二類是反映氣候特徵的。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等五個節氣反映氣溫的變化,用來表示一年中不同時期寒熱程度;雨水、穀雨、小雪、大雪四個節氣反映了降水現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時間和強度。

第三類是反映物候現象的。小滿、芒種反映有關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況;驚蟄、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現象,尤其是驚蟄,它用天上的初雷和地下蟄蟲的復甦,向天地萬物通報春回大地的資訊。

二十四節氣的劃分,是按照季節、氣候、物候等自然現象的變化,詳情如下:

第一類是反映季節的。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來反映季節的,將一年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從天文角度來劃分的,反映了太陽高度變化的轉折點。

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則反映了四季的開始。

第二類是反映氣候特徵的。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等五個節氣反映氣溫的變化,用來表示一年中不同時期寒熱程度;雨水、穀雨、小雪、大雪四個節氣反映了降水現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時間和強度。

第三類是反映物候現象的。小滿、芒種反映有關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況;驚蟄、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現象,尤其是驚蟄,它用天上的初雷和地下蟄蟲的復甦,向天地萬物通報春回大地的資訊。

5樓:匿名使用者

是根據太陽直射地球的緯度來劃分的,比如夏至就是太陽直射北迴歸線的那一時刻。

二十四節氣劃分的主要依據

6樓:龍飛鳳舞_炫

你好!二十四節

來氣起源自

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執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

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為了便於記憶,人們編出了二十四節氣歌訣: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謝謝!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忙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這是二十四節氣歌 就是中國的24節氣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處暑 露水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 亦合稱 四立 分別表示四季的開...

二十四節氣作文怎麼寫,以二十四節氣為話題寫作文怎麼寫

美秀時尚 24節氣是我國民間傳統節令.早在周朝和春秋時代就用 土圭 測日影辦法而定夏至冬至 春分 秋分.二十四節氣是把一年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將全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給每個等份起名,這就是24節氣由來.名稱和順序是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立夏 小滿 芒...

二十四節氣歌歌詞,二十四節氣歌 全文

曾豔華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映了季節 物候現象 氣候變化三種。1 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有 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8個節氣。其中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