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散文在宋朝經,古代散文體裁有哪些

時間 2021-05-07 20:01:00

1樓:匿名使用者

記是古抄代一種散文體裁,可敘事、寫景、狀物bai,抒發情懷抱du負,闡述某些觀點。記zhi的文字含義是識記,在這種dao含義基礎上,「記」逐步獲得了它的文體意義,成為經史中一種專事記錄的文章體式。作為一種文體,「記」在六朝獲得文體生命,唐代進入文苑,宋代其內容得到拓展,形式更加穩固。

明清時主體性色彩更加濃厚,逐漸成熟穩固。根據史志中以記名篇的書目數量,和文學總集中記體文內容的變

2樓:雪琳戀庚

古代散文體裁-古代散文體裁主要有駢文 、說、表 、贈序、 銘、 雜記、遊記 、寓言 、詩歌、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7616463疏,又名奏疏 這十種體裁。

一. 駢文

又叫「四六文」,這種文體,四字、六字句相間,起源於漢魏,形成於南北朝,盛行於隋唐。句式遷就,文中堆砌詞藻,常影響內容表達。唐朝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後,駢文逐漸衰落。

其中也不泛名篇佳作。著名的有南朝吳均寫的《與朱元思書》,唐王勃寫的《滕王閣序》、劉禹錫寫的《陋室銘》。

二. 說

古代議論說明一類文章的總稱。《文章辨體序說》:「說者,釋也,解釋義理而以己意述之也。

」課本中出現的名篇有唐韓愈的《馬說》、柳宗元的《捕蛇者說》,宋周敦頤的《愛蓮說》,清袁枚的《黃生借書說》。

三. 表

古代奏議的一種,陳述某種意見或事情,為古代臣屬進呈帝王的奏章之一。課本中出現的只有一篇,為三國時諸葛亮的《出師表》。公元277年,諸葛亮準備出師伐魏,奪取中原,出發前給後主劉禪寫了這篇奏章,表明自己忠於蜀漢, 匡扶漢室的決心。

文中名句有「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等。

四.贈序

古代文人送別時常以詩文相贈,集而為之序的,稱為增序。後凡是惜別贈與的文章,都叫增序。其內容多推重、讚許或勉勵之辭。

課本中出現的是明代文學家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文中向來自家鄉的年輕人馬生介紹了自己少時的求學經歷,勉勵馬生要珍惜時日,刻苦求學。

五. 銘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頌功德的文字都叫「銘」。放在書案右邊用以自警的銘文叫「座右銘」,課本中有唐劉禹錫的《陋室銘》。還有刻在石碑上,敘述死者生平,加以****追思的叫「墓誌銘」,如韓愈的《柳子厚墓誌銘》。

六. 雜記

包括兩類:

1.記載風景、瑣事、感想等的一種文體。描寫山川、景物、人事的,如《小石潭記》、《西湖遊記》、《桃花源記》等。

2.筆記文。以記事為主,特點是篇幅短小,長的千字左右,內容豐富,由理事掌故、遺文逸事、文藝隨筆、人物短論、科學小品、文字考證、讀書雜記等。如《世說新語》(《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夢溪筆談》(《以蟲治蟲》)。

七.遊記

其實是雜記的一種,把它單列出來,是因為它在雜記中佔有比較特殊的位置:遊記是描寫旅行見聞的一種散文形式,取材範圍極廣——可以描繪名山大川的秀麗瑰奇,可以記錄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並從中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筆輕鬆,語言生動,記述較為翔實,給人以豐富的社會知識和美的感受。

課文中選用的名篇有北魏酈道元的《三峽》(科學色彩濃),南朝梁吳均的《與朱元思書》(寫景、議論),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寫景、抒情),宋代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寫景、議論),宋代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寫景、抒情),宋代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寫景、議論、抒情)。

八. 寓言

用假想的故事來說明某種道理,從而達到教育或諷刺目的的文學作品。「寓」是「寄託」的意思。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託於簡單的故事當中,藉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慣於運用擬人的手法,語言簡潔鋒利。

課文中選用的寓言故事有《韓非子》中的《鄭人買履》,《呂氏春秋》中的《刻舟求劍》,《戰國策》中的《鷸蚌相爭》。

九. 詩歌

我國出現的最早的文學體裁就是詩歌(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為《詩經》),後來逐漸演化為三種樣式:詩、詞、曲。

詩、詞、曲的主要區別在於詩要求節奏和講究韻律,詞比詩的要求更加嚴格,詞是一種配樂歌唱的詩體。去也是和樂演唱的一種韻文形式,但句法比詞更靈活。

詩的最高成就表現在唐代。

從表現形式上看有四言詩,如《詩經》中的《關雎》、《君子于役》、《蒹葭》,三國曹操的《觀滄海》;五言詩如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杜甫的《春夜喜雨》(五律)、《望嶽》(五律),李白的《秋浦歌》(五絕)等;七言詩如唐代李白的《望天門山》(七絕)、《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七絕),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七絕),杜牧的《赤壁》(七絕),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七律),白居易的《 錢塘湖春行 》(七律),李賀的《雁門太守行》(七律),宋代陸游的《遊山西村》(七律)、《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七絕)等;雜言詩如唐代李白的《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五律、七律、五絕、七絕屬近體詩,其他屬古體詩。

樂府詩指漢魏南北朝樂府官署採集和創作的樂歌,簡稱為樂府(本是官署名稱),後成為詩體名稱。課文中選用的是《敕勒歌》、《木蘭詩》。

詞的鼎盛時期出現在宋朝。課文中選用的是宋代蘇軾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江城子 老夫聊發少年狂》,李清照的《如夢令 常記西亭日暮》,范仲淹的《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等。

曲在元代最盛行。課文中選用的是元代馬致遠的《天淨沙 秋思》、張養浩的《山坡羊 潼關懷古》。

十、疏,又名奏疏

中國古文書之一類。又稱奏議。是封建社會歷代臣僚向帝王進言使用文書的統稱。

(如高中課文中魏徵的《見太宗十思疏》) 戰國以前臣僚向君主進呈文字統稱上書,秦統一六國後始稱為奏。奏是進上的意思。漢代臣僚上書有時也稱上疏。

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為對問題的分析。同時分析問題的奏章也別稱為疏。唐宋以後上奏文書統稱奏議,多數稱為奏疏。

奏疏的文種名稱,漢代有章、奏、表、議等,魏晉南北朝時期除沿用章、表、議等外又增加了啟文;隋、唐、宋時期一般用表和狀兩種,宋代增加札子,是大臣上殿奏事前先期呈遞的程式比較簡便的文種;元代有奏、啟和表章,明、清兩代有題本、奏本、表、箋、啟以及康熙朝後廣泛使用的奏摺等。與表相比,疏重在議事,表重在言情。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望採納。謝謝

3樓:匿名使用者

1、《尚書》。歷史上第抄一部散文bai集,自漢以來,《du尚書》一直被視

為中國封建社zhi會的政治哲學經典,dao既是帝王的教科書,又是貴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經**」,在歷史上很有影響。

2、《國語》。《國語》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凡二十一卷(篇),分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記事。記事時間,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戰國之交,前後約五百年。

3、《論語》。《論語》是儒家的經典之作,是一部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集。早在春秋後期孔子設壇講學時期,其主體內容就已初始創成。

4、《漢書》。《漢書》開創了「包舉一代」的斷代史體例。《漢書》包括"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

它的記事始於漢高祖劉邦元年,終於王莽地皇四年。

5、《戰國策》。《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學著作,又稱《國策》。記載了西周、東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各國之事,記事年代起於戰國初年,止於秦滅六國,約有240年的歷史。

中國四大發明中,指南針、印刷術、火藥這三大發明為什麼都是在宋朝?

4樓:湦湦不惜

宋朝在整個社會經濟、文化推動下,科學技術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兩宋的科技成就不僅成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上的一個高峰,也在當時的世界範圍內處於領先地位,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中國四大發明。

5樓:匿名使用者

兩宋的科技成就不僅成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上的一個高峰,也在當時的世界範圍內處於領先地位宋朝在整個社會經濟、文化推動下,科學技術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兩宋的科技成就不僅成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上的一個高峰,也在當時的世界範圍內處於領先地位,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中國四大發明。

6樓:匿名使用者

1【火藥】火藥是中國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是中國古代的煉丹家在煉製丹藥的過程中偶然發現的,後來經過代代傳承,已經發展成一個威力巨大的東西。我國古代著名的煉丹家葛洪,還有著名的醫藥學家孫思邈,他們都和火藥的發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說他們是火藥的發明者也算不上錯誤實際上火藥是四大發明裡唯一一個用來戰鬥的發明。

2【印刷術】公元1041到2023年北宋的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他發明的泥活字比德國人的印刷術早了整整400年,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在宋朝會有小報紙之類的文娛機構,就是因為印刷術的發明,才促進了宋朝的文化發展,雖然宋朝軍事力量比較薄弱,但是你不得不承認宋朝人的幸福指數很高。

3【指南針】在中國古代指南針又被稱為司南,羅盤和磁針的集合體,最早記錄於戰國時期的磁山一帶,這三樣東西都是中國人的發明,也正是由於指南針的發明,世界才有了偉大的航海,如果沒有指南針的發明也就不會有什麼世界性的航海壯舉,但是中國古代的指南針主要用於風水,祭祀,軍事方位的判定。

4【造紙術】最早的造紙術其實是叫方絮,東漢元興元年的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比較廉價的材料製作紙張,這直接將世界的造紙技術推向了一個真正的高潮,為了紀念蔡倫,後世稱蔡倫的造紙術製作出來的紙為「蔡侯紙」。

7樓:世界太大哈哈啊

北**民發明家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改進雕版印刷這些缺點。畢昇是北宋中期的一個普通平民知識分子,當時人稱布衣。他總結了歷代雕版印刷的豐富的實踐經驗,經過反覆試驗,在宋仁宗慶曆年間(公元1041-1048)製成了膠泥活字,實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項重大的革命,大約200年後,這一技術傳到其他國家,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程序起到推動作用。

8樓:匿名使用者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宋朝在整個社會經濟、文化推動下,科學技術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兩宋的科技成就不僅成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上的一個高峰,也在當時的世界範圍內處於領先地位,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中國四大發明,只能說在宋代得到改進並應用。

1、指南針:

最早有記載的司南源於戰國時期,其實際年代應記載不足而不可考。其發明者可能**於百姓生活所發現。東漢時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論衡》中對司南的形狀和用法做了明確的記錄,宋朝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也有人造磁的方法了。

2、造紙術:

紙張很大可能是起源於中國南方,並且和嶺南地區特別是環珠江口周圍,6000多年前湧現的豐富的樹皮布文化體系有密切關係。

中國自上世紀90年代。環珠江口包括香港出土大量石拍,其中,深圳鹹頭嶺遺址出土的不同時期石拍,科學測年表明距今2023年前或更早,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樹皮布製作石拍,揭示出中國嶺南地區是世界樹皮布文化起源地。

3、火藥:

火藥是中國漢族發明於隋唐時期,源於煉丹術,其發明者也同樣不可考。最早也比較完整的記載**於孫思邈的「丹經內伏硫磺法」。

4、印刷術(雕版):

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發達的**時期,許多道士參與印刷術的研發與創新,並在唐朝中後期開始普遍使用。宋仁宗慶曆年間(公元1041-1048)「畢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 宋代雖然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

唐宗宋祖是古代帝王嗎,唐宗宋祖分別是誰

唐宗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有名的君主,他曾拿魏徵比作鏡子,照亮自己.貞觀之治,就是他開創的 宋祖就是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他曾創造了 杯酒釋兵權 的事件 唐宗宋祖都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而且在 的詞中,也提他到了他們兩位皇帝 是,分別指唐太宗,宋高祖 沒錯,唐宗指唐太宗是唐高祖李淵之子唐代第二...

一首古代經典長詩和古代經典散文儘可能的短拜託啦

長詩 蜀道難 唐 李白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

古代散文詩題目最後有「記」字有哪些

古代沒有散文詩,散文詩是個現代文體。如果是古代散文,可以有 類似小石潭記,醉翁亭記,滿井遊記,始得西山宴遊記,桃花源記等等。核舟記 題目有 記 字,是否意味著是記敘文?它與 桃花源記 是不是同一種文體?記 是古代散文的一種文體。以敘事為主,也可以抒情和議論。核舟記 是一篇說明性的文章。通過了介紹核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