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遊》中“而宋榮子猶然笑之”的“猶”字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6-13 00:06:43

1樓:愛做作業的學生

猶不能單獨解釋,得猶然一起解釋。猶然:喜笑的樣子

出處:《逍遙遊》——莊子·戰國時期

原文: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譯文:所以,那些才智慧勝任一官的職守,行為能夠庇護一鄉百姓的,德行能投合一個君王的心意的,能力能夠取得全國信任的,他們看待自己,也像上面說的那隻小鳥一樣。而宋榮子對這種人加以嘲笑。

宋榮子這個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稱讚他,他並不因此就特別奮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誹謗他,他也並不因此就感到沮喪。他認定了對自己和對外物的分寸,分辨清楚榮辱的界限,就覺得不過如此罷了。

擴充套件資料

《逍遙遊》是戰國時期哲學家、文學家莊周的代表散文,被列為道家經典《莊子·內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可作為《莊子》一書的代表。此文主題是追求一種絕對自由的人生觀,作者認為,只有忘卻物我的界限,才是真正的“逍遙遊”。

文章先是通過大鵬與蜩、學鳩等小動物的對比,闡述了“小”與“大”的區別;在此基礎上作者指出,無論是不善飛翔的蜩與學鳩,還是能借風力飛到九萬里高空的大鵬,甚至是可以御風而行的列子。

它們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從而引出並闡述了“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道理;最後通過惠子與莊子的“有用”“無用”之辯,說明不為世所用才能“逍遙”。全文想象豐富,構思新穎,雄奇怪誕,汪洋恣肆,字裡行間裡洋溢著浪漫主義精神。

2樓:乒乒乓乓滴滴答

嗤笑的樣子

猶讀音:yóu

釋義:本意是指經過遠景規劃和長期選育得到的良犬,引申義是如同,相似。該文字在《釋文》和《顏氏家訓·書證》等文獻均有記載。

片段: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

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líng)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shuò)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遊者,彼且惡(wū)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解釋:所以,那些才智足以勝任一個官職,品行合乎一鄉人心願,道德能使國君感到滿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國之人的人,他們看待自己也像是這樣哩。而宋榮子卻譏笑他們。

世上的人們都讚譽他,他不會因此越發努力,世上的人們都非難他,他也不會因此而更加沮喪。他清楚地劃定自身與物外的區別,辯別榮譽與恥辱的界限,不過如此而已呀!宋榮子他對於整個社會,從來不急急忙忙地去追求什麼。

雖然如此,他還是未能達到最高的境界。列子能駕風行走,那樣子實在輕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後方才返回。列子對於尋求幸福,從來沒有急急忙忙的樣子。

他這樣做雖然免除了行走的勞苦,可還是有所依憑呀。至於遵循宇宙萬物的規律,把握“六氣”的變化,遨遊於無窮無盡的境域,他還仰賴什麼呢!因此說,道德修養高尚的“至人”能夠達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脫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沒有功名和事業,思想修養臻於完美的“聖人”從不去追求名譽和地位。

3樓:匿名使用者

猶然,如是。《莊子集釋》

前面說官鄉君國自視有如斥鴳的自得,而宋榮子亦是如是(用自己的自得)笑他們。

猶然是什麼意思

4樓:繁人凡人

猶然1、舒遲貌。

《大戴禮記·哀公問五義》:“君子猶然如將可及也,而不可及也。”《逸周書·官人》:“喜色猶然以出。” 朱右曾 校釋:“猶然,舒和貌。”

2、微笑自得之貌。

《莊子·逍遙遊》:“ 宋榮子 猶然笑之。” 陸德明 釋文:“崔李雲:‘猶,笑貌。’”

3、尚且。

《史記·遊俠列傳》:“此皆學士所謂有道仁人也,猶然遭此菑,況以中材而涉亂世之末流乎?”《東周列國志》第八回:

“子亹曰:‘吾父欲用汝為正卿,為世子所阻而止,今又欲斷吾兩人之往來。父在日猶然;若父百年之後,豈復能相容乎?

’”4、尚且如此。

清 方文 《胡母節壽詩》:“世變節義如輕塵,男子猶然況婦人。”

5、仍然。

《京本通俗**·志誠張主管》:“只因小夫人生前甚有張勝的心,死後猶然相從。”《儒林外史》第四六回:

“﹝一對料絲燈﹞今已六十餘年,猶然簇新。”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一部分一:“至今四十多年了,這幅畫景,猶然清清楚楚的擺在腦際。

”6、仍然如此。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唐世士人宴聚,盛行葉子格,五代、國初猶然,後漸廢不傳。”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關鎮雜記·秦皇島》:

“﹝秦皇﹞下馬拜,荊皆垂首向地,如頓伏狀。至今猶然。”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五:

“明季士大夫投刺率稱某某拜,開國猶然,近人多易以‘頓首’二字。”

“猶”在文言文當中是什麼意思?

5樓:匿名使用者

“猶”在文言文當中的意思是:尚且

猶 yóu

釋義 1、如同:雖死~生。過~不及。

2、還;尚且:記憶~新。困獸~鬥。

3、姓。

相關組詞:猶如、 猶豫、 猶自、 猶疑、 猶然擴充套件資料一、字形演變

二、字源解說

文言版《說文解字》:猶,玃屬。從犬,酋聲。一曰隴西謂犬子為猷。

白話版《說文解字》:猶,玃屬動物。字形採用“犬”作邊旁,“酋”作聲旁。一種說法認為,隴西地帶稱幼犬為“猷”。

三、相關詞彙解釋

1、猶然[yóu rán]

仍然;照舊:雖然時隔多年,那事他~記得很清楚。大家都離去了,只有她~坐在那裡不走。

2、猶龍[yóu lóng]

謂道之高深奇妙,如龍之變化不可測。

3、不猶[bù yóu]

不同。4、猶存[yóu cún]

猶:仍然,還。仍然保留著。

5、猶是[yóu shì]

由此。猶,通“由”。

6樓:90筱丶生

尚且基本字義:

1. 相似,如同:~如。過~不及。

2. 尚且:~且。~自。困獸~鬥(喻瀕於失敗的人,雖走投無路還要頑強抵抗)。

3. 〔~豫〕遲疑不決。

4. 〔~疑〕遲疑。

5. 仍然,還(hái ):~然。記憶~新。

說文解字:玃屬。從犬酋聲。一曰隴西謂犬子為猷。以周切

《莊子 逍遙遊》中的名句,《莊子 逍遙遊》中的 名句

威廉大帝 原文 北冥有魚 其名曰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 怒而飛 其翼若垂天之雲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 志怪者也 諧之言曰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11 去以六月息者也 12 野馬也 13 塵埃也 14...

逍遙遊的詞類活用,逍遙遊 《莊子》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有哪些?

趴著百科全書 1 彼於致福者 致,使動用法,使 到來 翻譯 他對於招福的事。致,常用漢字,單音節字,有動詞 名詞 形容詞 副詞四種詞性。與之相關的詞語很多,應用廣泛,比如致富,致殘,致命一擊,以致等詞。組詞還有致敬最常用詞 2 而後乃今將圖南 南,名詞用作動詞,往南飛 翻譯 這樣就能飛到南方了。南,...

莊子在《逍遙遊》中說列子御風而行,有點不懂

莊子 中,多為議 章,每一篇都是為了說明自己一方面的一個思想。所舉的例子,未必真有其事。列子御風而行,有誰能證明列子真的曾經御風而行?難道列子為一鳥人耶?像 莊子 雜篇 盜跖第二十九 中 說盜跖把孔聖人罵得狗血淋頭而且還還不了口。許多史學家說盜跖根本是虛構人物,歷史上根本沒有,盜跖可說是盜賊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