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在《逍遙遊》中說列子御風而行,有點不懂

時間 2022-03-05 09:35:02

1樓:匿名使用者

《莊子》中,多為議**章,每一篇都是為了說明自己一方面的一個思想。所舉的例子,未必真有其事。列子御風而行,有誰能證明列子真的曾經御風而行?

難道列子為一鳥人耶?像《莊子·雜篇·盜跖第二十九》中:說盜跖把孔聖人罵得狗血淋頭而且還還不了口。

(許多史學家說盜跖根本是虛構人物,歷史上根本沒有,盜跖可說是盜賊中的英雄人物,把聖人孔子給罵的啞口無言,也算給盜賊長了臉。然而孔子卒於公元前479年,顏回卒於公元前482年,不可能與他見面。)

莊子奉行的是逍遙遊,將自己融入自然;列子奉行的是首先順應自然規律,其次在順應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做事,這樣會事半功倍。可以說列子將莊子的思想發揚了一下,但基本上還是屬於同一路的,所以文章中相互應用還算是正常的『家務事』(郭德綱、于謙,郭德綱經常被告,知道不能找別人開玩笑了,所以以後開玩笑只好拿德雲社裡邊的自己人下手)。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所辯論的思想的一個論據。

所以,此二事未必屬實,莊子的目的只是想通過一件事情讓你明白一個道理,讓你明白自己的思想。如果你能通過一件事情而明白了一個道理,那麼莊子的目的就達到了,你還去關心什麼事情真偽——這就是一種思想上的買櫝還珠了

2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一個美麗而謊言的比喻罷了!風在莊子眼中是無所待的!也就是比喻他所謂的道呀!

3樓:747喜

閣下的問題可謂無厘頭了

眾所周知,莊子的文章善用寓言達到警示的目的,而在《伊索寓言》中同一只羊可以死去活來百八十遍甚至口吐人言。同樣的,莊子筆下馬的祖先可以是蟲子,為了說理,何必在意「小明」這樣的配角呢?????

為什麼說列子能御風而行

4樓:伊倫戈爾的風

《正統道藏》本 《沖虛至德真經》前有《列子傳》,謂其「居鄭圃四十年,人無識者。初事壺丘子,後 師老商氏友伯高子,進二子之道,九年而後能御風而行。

5樓:指月琴廬

已故古琴家樂瑛先生演奏。取列子黃帝篇御風,擬神遊六合而作,其意同。蓋非輕世遠舉,出塵遐想者,不足以語此。

如何理解莊子《逍遙遊》的思想

6樓:銳濟羊舌鈞

逍遙遊題解

「逍遙」也寫作「消搖」,意思是優遊自得的樣子;

「逍遙遊」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

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至「聖人無名」,是本篇的主體,從對比許多不能「逍遙」的例子說明,要得真正達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須「無己」、「無功」、「無名」。

第二部分至「窅然喪其天下焉」,緊承上一部分進一步闡述,說明「無己」是擺脫各種束縛和依憑的唯一途徑,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達到逍遙的境界,也只有「無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

餘下為第三部分,論述什麼是真正的有用和無用,說明不能為物所滯,要把無用當作有用,進一步表達了反對積極投身社會活動,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優遊自得的生活旨趣。

本篇是《莊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滿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說理於寓言和生動的比喻中,形成獨特的風格。

「逍遙遊」也是莊子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闡述無所依憑的主張,追求精神世界的絕對自由。在莊子的眼裡,客觀現實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類本身都是對立而又相互依存的,這就沒有絕對的自由,要想無所依憑就得無己。

因而他希望一切順乎自然,超脫於現實,否定人在社會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類的生活與萬物的生存混為一體;提倡不滯於物,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

莊子是如何評價列子的御風而行?

7樓:扶搖子楚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8樓:菜包

意思是說:列子的御風而行境界已經很高了,但是相對於自己的理想目標還是有距離的,還是不夠超脫,還依賴著世物,未達超脫境界。

9樓:賀國斐

《莊子·逍遙遊》「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恃者。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殆哉」莊子和列子同屬道家,列子能御風而行,莊子對於這一點,還是肯定了列子高於常人的水平的,但莊子所追求的「逍遙遊」乃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只有這樣,才能遊於無窮。所以顯然,對於列子御風而行,莊子仍然認為他所憑為世俗之物,還沒有完全拋棄外力而達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境界。

《莊子·逍遙遊》裡列子御風而行的故事

10樓:匿名使用者

「待」是憑藉依靠的意思。列子雖然能御風而行,卻無法真正逍遙,因為他還是有所待,依靠的就是風。

《莊子 逍遙遊》中的名句,《莊子 逍遙遊》中的 名句

威廉大帝 原文 北冥有魚 其名曰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 怒而飛 其翼若垂天之雲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 志怪者也 諧之言曰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11 去以六月息者也 12 野馬也 13 塵埃也 14...

逍遙遊的詞類活用,逍遙遊 《莊子》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有哪些?

趴著百科全書 1 彼於致福者 致,使動用法,使 到來 翻譯 他對於招福的事。致,常用漢字,單音節字,有動詞 名詞 形容詞 副詞四種詞性。與之相關的詞語很多,應用廣泛,比如致富,致殘,致命一擊,以致等詞。組詞還有致敬最常用詞 2 而後乃今將圖南 南,名詞用作動詞,往南飛 翻譯 這樣就能飛到南方了。南,...

莊子在逍遙遊中認為人可以清楚的劃定自身與外物的區別

正是橙黃時 1 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辨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宋榮子何以能對現實世界的種種不至於患得患失?因為他能 定乎內外之分 在充滿世俗功利化的社會中,宋榮子實已達到非常高的境界,他能清楚區別內在自我的需求和價值,所以不會受到外在榮辱譭譽的影響。2 逍遙遊 是 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