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寫簡介

時間 2021-08-11 18:14:10

1樓:牙牙的弟弟

1、劉備

劉備(161-223),字玄德,蜀漢開國皇帝,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少年織草蓆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

三顧茅廬後,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孫、劉聯合,大敗曹軍於赤壁,又取四郡、進益州、奪漢中,221年在成都稱帝。他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於成就了一番事業。

而後因為關羽被東吳所害,劉備不聽群臣勸阻,執意發動對吳國的戰爭,結果兵敗夷陵,最終於章武三年(223年)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

2、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郡(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黃巾起義爆發後,拜騎都尉,參與鎮壓起義軍。

此後將漢獻帝迎到許都(今河南許昌),被冊封為丞相,把持朝政,在諸侯征戰中統一了北方。220年正月,病逝於洛陽。

3、孫權

孫權(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中吳國的開國皇帝。208年,孫權與劉備組成孫劉聯軍,在赤壁共同抗曹,擊敗曹操。

221年,劉備興兵討伐東吳,孫權在夷陵之戰中擊敗蜀軍。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孫權為人有膽有識,知人善任,他對開發中國的南方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孫權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覆無常,引致群下黨爭,朝局不穩。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歲,在位二十四年,諡號大皇帝,廟號太祖,葬於蔣陵。

4、諸葛亮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縣)人,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早年避亂荊州,躬耕於南陽。

後來輔佐劉備聯吳破曹,逐漸與吳、魏形成三足鼎立之勢。蜀漢建立,亮為丞相。劉備死後,他又輔佐劉禪、出師伐魏,因連年征戰,積勞成疾,卒于軍中。

5、關羽

關羽(?—220),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解(今山西運城)人,蜀漢五虎上將之一。勇冠三軍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

與劉備、張飛桃園三結義,義薄雲天,曾為尋兄千里走單騎,不忘恩而華容釋曹。219年水淹曹操七軍,降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敗走麥城,被孫權部將所殺。

2樓:

曹操:即魏武帝。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字孟德,小名阿瞞,譙縣人。東漢末年,兵荒馬亂,曹操憑在鄉中的威望,召集鄉眾,以鎮壓黃巾起義軍為名,佔據兗州,分化、誘降青州黃巾軍的一部份,編為「青州兵」。從此,曹操擁有了自己的領地和軍隊,有了和各諸侯逐鹿中原的實力了。

後來,曹操號召諸侯,共討董卓。

建安元年迎獻帝都許。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後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 官渡之戰大破諸侯袁紹後,逐漸統一了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擊敗於赤壁。

曹操一生戎馬生涯,深暗兵法,多智多謀且多疑,最突出的還是他的馭人之術,曹操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

作為一名詩人,曹操善詩歌,《蒿里行》、《觀滄海》等篇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本。

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3樓:千島雲

趙雲 趙雲:趙子龍。河北常山真定人,(156---229) 趙雲是廣大三國迷最愛的人物。

他的一生論傳奇色彩不如諸葛亮,論史書記載也不如一些大將,我們都不用說關羽,張飛之流。就是比曹操手下的樂進,李典之流也不如。可大家還是喜歡他。

羅貫中甚至僅僅根據《三國志》中寫的趙雲長阪坡救得先主妾甘夫人和劉阿斗這一句話,就寫出了長阪坡一大篇幅,還說他衝殺了一天一夜,殺死曹將五十四員,簡直就成了戰神。更將他譽為白袍小將。(衝長阪坡的趙雲少說也要五十了,他可比劉備還大)所以才有了一呂二趙三典的說法。

4樓:孤汀

**《水滸傳》中人物。綽號豹子頭。原為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武藝高強。

被當朝權奸高俅所害,蒙冤刺配滄州。後看守草料場,高俅又派人縱火,企圖將他燒死。被迫投奔梁山農民起義軍,屢建戰功。

座次:6

天罡星,星名:天雄星

綽號:豹子頭

原職: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

梁山司職:馬軍五虎將第二

所用兵刃:丈八蛇矛

出場回目:第6回

回目題為:花和尚倒拔垂楊柳,豹子頭誤入白虎堂死亡回目:第99回

死亡原因:受風、癱瘓

住所位置:正西旱寨

同住:董平、單廷圭、魏定國

豹子頭林沖,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馬軍五虎將第二。早年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因他的妻子長得漂亮,所以被高俅兒子高衙內調戲,自己也被高俅陷害,給告上了朝廷。

在發配滄州時,幸虧魯智深在野豬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髮配滄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場時,又遭高俅心腹陸謙放火暗算。林沖殺了陸謙,冒著風雪連夜投奔梁山泊,為白衣秀士王倫不容。

晁蓋、吳用劫了生辰綱上梁山 後,王倫不容這些英雄,林沖一氣之下殺了王倫,把晁蓋推上了梁山泊首領之位。林沖武藝高強,打了許多勝仗。在征討江浙一帶方臘率領的起義軍勝利後,林沖得了中風,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養病,由武松照顧,半年後病故。

《三國演義》中所有人物的簡介(完整)!

三國演義中主要人物介紹

5樓:佛心向魔

魏國主要人物:

1: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

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是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創立魏國。他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發展。

2: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1] ),字仲達,三國時期魏國政治家、軍事謀略家,魏國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司馬懿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

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

3: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著名謀士。

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才識超群,足智多謀,出謀劃策,功績卓著。

4: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建立了魏國,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帶的割據勢力,最終完成了北方的統一。

蜀國主要人物:

1: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稱先主,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

劉備的優點主要於是善於用人,善於團結各方人士。而缺點則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好感情用事;二是不能區分主次矛盾。

2: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3:關羽(160-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赤壁之戰後,關羽留守荊州。

東吳呂蒙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

4: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三國時蜀漢名將,官至大將軍。少年時和母親住在一起,喜歡儒家大師鄭玄的學說。

因為父親姜冏戰死,姜維被郡裡任命為中郎。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姜維據守劍閣,阻擋住鍾會大軍,卻被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

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鍾會,打算利用鍾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鍾會反叛失敗,姜維與鍾會一同被魏軍所殺。

吳國主要人物:

1: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三國時代孫吳的建立者,孫權稱帝后,設定農官,實行屯田,設定郡縣,並繼續剿撫山越,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歲,在位二十四年,諡號大皇帝,廟號太祖,葬於蔣陵。

2: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追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

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

周瑜率軍與劉備聯合,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於巴丘,年僅36歲。

3: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中國東漢末年傑出戰略家、外交家。性格豪爽,喜讀書、好騎射。

與周瑜結為好友,共謀大事。後魯肅率領部屬投奔孫權,為其提出鼎足江東的戰略規劃,因此得到孫權的賞識。赤壁之戰前魯肅與周瑜力排眾議,堅決主戰。

結果,孫、劉聯軍大敗曹軍於赤壁,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魯肅去世,終年46歲,孫權親自為魯肅發喪,諸葛亮亦為其發哀。

4:張昭(156年-236年),字子布。三國時期孫吳重臣。

孫策創業時,任命其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將文武之事都委任於張昭。孫策臨死前,將其弟孫權託付給張昭,張昭率群僚輔立孫權,並安撫百姓、討伐叛軍,幫助孫權穩定局勢。

孫權兩次要設立丞相時,眾人都推舉張昭,孫權以張昭敢於直諫、性格剛直為由而不用他,先後用孫邵、顧雍。孫權稱帝后,張昭以年老多病為由,晚年時一度不參與政事,在家著《春秋左氏傳解》及《論語注》,張昭去世,年八十一,諡號「文」。

三國演義簡介及人物介紹,《三國演義》中所有人物的簡介(完整)!

佛心向魔 魏國主要人物 1 曹操 155年 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 軍事家 文學家 書法家 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是了不起的政治家 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 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創立魏國。他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

三國演義人物簡介急急急,三國演義 人物簡介 急急急!

劉備 161 223 即蜀漢昭烈帝,字玄德,漢族,涿郡涿縣 今河北涿州 人,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公元221 223年在位。諡號昭烈帝,廟號烈祖,史家又稱他為先主。劉備是涿郡的一介平民。公元184年,黃巾起義,劉虞大量徵兵。劉備見軍書,念為漢室後裔,卻無力挽救漢室,只得...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三國演義主要人物

1 劉備 劉備 161年 223年6月10日 即漢昭烈帝 221年 223年在位 又稱先主,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 今河北省涿州市 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 政治家。2 諸葛亮 諸葛亮 181年 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 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 人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