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在古文中的意思,在古文中「卒」有哪幾種意思和用法是什麼

時間 2021-08-11 18:18:36

1樓:匿名使用者

卒,同「猝(cù)」。釋義:1.

兵:士~。小~。

兵~。2. 舊稱差役:

走~。3. 死亡:

病~。生~年月。4.

完畢,終了:~歲(度過一年)。~業(畢業)。

5. 終於:~勝敵軍。

詳細解釋

卒 《副》 cu

同「猝」。倉促,急速

行西逾隴卒。――《漢書·食貨志》。注:「倉卒也。」

興卒暴之作。――《漢書·成帝紀》

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戰國策·燕策》

又如:卒拔(倉猝攻取);卒迫(倉促緊迫)

突然則亡以應卒。――《漢書·辛慶忌傳》

卒然邊境有急,數千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賈誼《論積貯疏》

又如:卒倒(突然暈倒);卒暴(突然);卒然(忽然,突然)卒 《名》 zu

(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點標記,表示穿這種衣服的人。本義:古代供隸役穿的一種衣服。衣上著有標記,以區別於常人)

卒 cù同'猝'。又見zú。

卒zú⒈兵:士~。小~。

⒉舊稱差役:獄~。走~。

⒊死:病~。

⒋完畢,結束:~業。語~。

⒌終於:~成大業。

卒cuì 1.通"倅"。副職。 2.通"萃"。聚集。

卒zuó 1.爭鬥。

2樓:荒誕不經

卒(拼音:zú、cù)是漢語常用字 ,初文見於商代甲骨文 ,其古字形一般認為像縫好了線的衣服。本義指完成、終結,由此引申為死亡。

後假借指隸役,特指服役士兵,古時多指步兵。卒又做副詞用,表示終於。一說「卒」的古字形為有特殊標記的衣服,本義指差役。

以上義讀zú。卒又有急迫、倉促的意思,讀作cù,與「猝」通。

1.兵:士~。小~。兵~

2.舊稱差役:走~

3.死亡:病~。生~年月

4.完畢,終了:~歲(度過一年)。~業(畢業)5.終於:~勝敵軍。

3樓:樂筆曉新

卒 zú

【名】(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點標記,表示穿這種衣服的人。

本義:古代供隸役穿的一種衣服。衣上著有標記,以區別於常人)卒,隸人給事者為卒。卒,衣有題識者。——《說文》

古代供驅遣從事一定勞役的奴隸。

悉發卒數萬人穿漕渠,三歲而通。——《史記》

又如:卒奴(奴婢)

在車曰士,步曰卒。——《呂氏春秋·簡選》注繕甲兵,具卒乘。——《左傳·隱公元年》

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荀子·議兵》

後泛指士兵

每得降卒必親引問之。——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

4樓:憶緣

1. 兵:士~。

小~。兵~。2.

舊稱差役:走~。3.

死亡:病~。生~年月。

4. 完畢,終了:~歲(度過一年)。

~業(畢業)。5. 終於:

~勝敵軍。古文翻譯中卒有哪些意思古文中的「卒」,有多重

卒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1. 兵:士~。小~。兵~。

2. 舊稱差役:走~。

3. 死亡:病~。生~年月。

4. 完畢,終了:~歲(度過一年)。~業(畢業)。

5. 終於:~勝敵軍。

5樓:寬寬的河

[ zú ]

1.兵:士~。小~。

2.差役:走~。

3.死亡:生~年月。

4.完畢:~業。

5.文言副詞。到底;終於:~勝敵軍。

[ cù ]

同「猝」。

6樓:偶來一客

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小兵,一個是平民,死掉了。

7樓:來自凌雲山得體的曹仁

「卒」字在文言文中的解釋有:

同「猝」。倉促,急速

行西逾隴卒。——《漢書·食貨志》。注:「倉卒也。」

突然則亡以應卒。——《漢書·辛慶忌傳》

(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點標記,表示穿這種衣服的人。本義:古代供隸役穿的一種衣服。衣上著有標記,以區別於常人)

卒,隸人給事者為卒。卒,衣有題識者。——《說文》

古代供驅遣從事一定勞役的奴隸。後用為低階差役的稱呼悉發卒數萬人穿漕渠,三歲而通。——《史記》

步兵在車曰士,步曰卒。——《呂氏春秋·簡選》注春秋時地方一級居民單位名,同時也是一級軍隊編制名全卒為上。——《孫子·謀攻》

古代天子統率諸侯的一級組織名。三十國為卒

三十國以為卒,卒有正。——《禮記》

8樓:小可愛

①zú名詞步兵。後泛指士兵。

舊時被徵調服徭役的人。

《史記·孝武本紀》:「使二卿將卒塞決河,河徙二渠,復禹之故跡焉。」

指一般差役。

走卒;獄卒

古代天子統率諸侯的一級組織名。三十國一為卒。

《禮記·王制》:「天子百里之內以共官……三十國以為卒,卒有正。」

春秋時齊國居民的編制,三百家為一卒。

②動詞〈文言〉完畢;結束。

〈文言〉停止。

古代指大夫死亡,後為死亡的通稱。

③副詞〈文言〉表示最終出現了某種結果,相當於「最終」。

④形容詞

〈文言〉高峻的樣子。

在古文中「卒」有哪幾種意思和用法是什麼

9樓:千年之虹

卒zú cù

卒 zú

部首筆畫

部首:十 部外筆畫:6 總筆畫:8

五筆86:ywwf 五筆98:ywwf 倉頡:yooj

筆順編號:41343412 四角號碼:00408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352

基本字義

1. 兵:士~。小~。兵~。

2. 舊稱差役:走~。

3. 死亡:病~。生~年月。

4. 完畢,終了:~歲(度過一年)。~業(畢業)。

5. 終於:~勝敵軍。

詳細字義

〈名〉1. (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點標記,表示穿這種衣服的人。本義:古代供隸役穿的一種衣服。衣上著有標記,以區別於常人)

2. 同本義 [servant dress]

卒,隸人給事者為卒。卒,衣有題識者。——《說文》

3. 古代供驅遣從事一定勞役的奴隸。後用為低階差役的稱呼 [servant]

悉發卒數萬人穿漕渠,三歲而通。——《史記》

4. 又如:卒奴(奴婢)

5. 步兵 [infantry;infantryman;foot soldier]

在車曰士,步曰卒。——《呂氏春秋·簡選》注

繕甲兵,具卒乘。——《左傳·隱公元年》

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 秦之銳士。——《荀子·議兵》

6. 後泛指士兵 [soldier;private]

每得降卒必親引問之。——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

羸老之卒。

守門卒。

印度卒。—— 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7. 又如:卒兵(士兵);卒乘(士兵與戰車;後泛指軍隊);卒徒(徒眾;兵眾)

8. 春秋時地方一級居民單位名,同時也是一級軍隊編制名 [zu,hundred soldiers]

全卒為上。——《孫子·謀攻》

破卒次之

9. 又如:卒長(古代軍隊百人為卒,其長官稱卒長);卒伍(五人為伍,百人為卒。也泛指軍隊、行伍);卒列(行列)

10. 古代天子統率諸侯的一級組織名。三十國為卒 [zu,thirty states]

三十國以為卒,卒有正。——《禮記》

11. 春秋時軍隊中百人的指揮者 [company commander]

卒必力…卒不力,無以承訓。——《逸周書》

12. 末尾,結局 [end]

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論語》

13. 棋子 [pawn]

〈動〉1. 終止;盡,完畢 [finish]

人始於生而卒於死。——《韓非子·解老》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詩·豳風·七月》

2. 又如:卒其事;卒時(盡時);卒讀(盡讀)

3. 古代指大夫死亡,後為死亡的通稱 [die]

大夫曰卒。——《公羊傳·隱公三年》

我獨不終。——《詩·小雅·蓼莪》

永和四年卒。——《後漢書·張衡傳》

初,魯肅聞 劉表卒。——《資治通鑑》

居正已卒。——《明史》

卒官。卒時。

4. 又如:暴卒;病卒;生卒年月

5. 停止 [stop]

三飯卒食,贊洗爵酌。——《儀禮》

三日五哭卒。——《禮記》

〈副〉1. 終究;終於 [at last]

卒廷見相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卒相與歡。

故卒不加誅。——漢· 劉向《列女傳》

卒葬之。——宋·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卒不赦程。—— 宋· 王讜《唐語林·雅量》

卒與屍合。(頭終於同屍身合在一起。)——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又如:卒然(終於,最後);卒爵(最後一杯)

3. 另見 cù

常用片語

1. 卒歲 zúsuì

(1) [tide over the year]∶度過一年

聊以卒歲

(2) [annual;yearly]∶全年

卒歲之收,不過畝四石

2. 卒業 zúyè

[graduate;finish a course of study] 畢業

3. 卒子 zúzi

[soldier] 舊指兵士

卒 cù

基本字義

1. 同「猝」。

詳細字義

〈副〉1. 同「猝」。倉促,急速 [hastily]

行西逾隴卒。——《漢書·食貨志》。注:「倉卒也。」

興卒暴之作。——《漢書·成帝紀》

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戰國策·燕策》

2. 又如:卒拔(倉猝攻取);卒迫(倉促緊迫)

3. 突然 [suddenly]

則亡以應卒。——《漢書·辛慶忌傳》

卒然邊境有急,數千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賈誼《論積貯疏》

4. 又如:卒倒(突然暈倒);卒暴(突然);卒然(忽然,突然)

5. 另見 zú

常用片語

1. 卒卒 cùcù

[in a hurry] 匆促;急迫的樣子

2. 卒中 cùzhòng

[apoplex] 中風

卒中者,卒然不省人事,全如死屍,但氣不絕,脈動如故。——《醫學綱目·卒中暴厥

10樓:月似當時

卒zú①《名》步兵;士兵。《過秦論》:「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鄭伯克段於鄢》:「繕甲兵,具卒乘。」

②《名》古代軍隊編制,一百人為一卒。《叔向賀貧》:「昔欒武子無一卒之田。」《謀攻》:「全卒為上,破卒次之。」

③《名》差役;隸卒。《左忠毅公逸事》:「持五十金,涕泣謀于禁卒,卒感焉。」

④《動》死。《董宣執法》:「年七十四,卒於官。」《赤壁之戰》:「初,魯肅聞劉表卒。」

⑤《動》完成;完結。《孔雀東南飛》:「謂言無罪過,供養卒大恩。」《陳情表》:「庶劉僥倖保卒餘年。」

⑥《副》終於;最終。《廉頗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垓下之戰》:「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辨】兵,卒,士。上古時這三個字意義各不相同。「兵」一般指**,也可泛指軍隊;「士」是戰鬥時在戰車上的戰士。

cǜ《副》通「猝」。突然;倉猝。《荊軻刺秦王》:「卒惶不知所為。」《赤壁之戰》:「五萬兵難卒合。」

有卒卒的文言文,卒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卒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如下 1 同 猝 倉促,急速 行西逾隴卒。漢書 食貨志 白話釋義 行向西越過隴山去世。2 突然。則亡以應卒。漢書 辛慶忌傳 白話釋義 那麼沒有突然應付。3 古代供驅遣從事一定勞役的奴隸。後用為低階差役的稱呼。悉發卒數萬人穿漕渠,三歲而通。史記 白話釋義 全部調發兵卒數萬人開鑿漕渠...

也 在古文中的意思,在古文中「也」有哪些意思

天涯蝶舞之星劫 也y 副 象形。邨的本字。本義 羹魁柄 亦表示同樣 also too aswell either 如 我高興,你也高興 也可以 也是 疊用,強調兩事並列或對等 aswellas 如 她會打籃球,也會打網球 表示轉折或讓步 even 如 即使失敗十次,他也不灰心表示委婉。如 我也只好如...

求教「卒」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卒」字在文言文中的解釋有哪些

可做謂語 可跟 矣 但很少見 讀讀音 1 c 釋義 同 猝 c 2 zu 指事。小篆字形,在 衣 上加一點標記,表示穿這種衣服的人。本義 古代供隸役穿的一種衣服。衣上著有標記,以區別於常人 解釋卒 副 cu 同 猝 倉促,急速 行西逾隴卒。漢書 食貨志 注 倉卒也。興卒暴之作。漢書 成帝紀 而卒惶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