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徒的意思是什麼,徒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10-15 00:18:32

1樓:匿名使用者

徒[tú]在古文中有如下7個意思:

1、作為名詞,意思是:黨徒;同一類人。

出處:漢代賈誼《論積貯疏》:「有勇力者聚徒而衡擊。」

釋義:膽子大力氣壯黨徒就聚眾搶劫。

2、作為動詞,意思是:步行,赤腳走路。

出處:明朝顧炎武《復庵記》:「自京師徒步入華山為黃冠。」

釋義:從京城步行來到華山當道士。

3、作為名詞,意思是:門徒;**;學生。

出處:戰國孟子《齊桓晉文之事》:「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

釋義:在孔子的徒弟之中,沒有說有關於桓文公的事情的人。

4、作為副詞,意思是:白白地。

出處:東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

釋義:我已經受不了你家這樣的驅使,白白地留下來也沒有什麼用處無法再驅馳。

5、作為形容詞,意思是:空;光。

出處:漢樂府《長歌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釋義: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努力奮發圖強,到了老年,再悲傷也沒什麼用了。

6、作為名詞,意思是:役徒;被罰服役的人。

出處:漢代賈誼《過秦論》下篇:「然陳涉翁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釋義:可是,陳涉不過是個破甕做窗戶、草繩做戶樞的貧家子弟,是氓、隸一類的人,後來做了被遷謫戍邊的卒子。

7、作為副詞,意思是:只;僅僅。

出處:西漢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

釋義:強盛的秦國之所以不敢派兵攻打趙國,僅僅因為趙國有廉頗和藺相如這二人。

「徒」字的字形演變:

文言版《說文解字》:徒,步行也。從辵,土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徒,步行。字形採用「辵」作邊旁,「土」作聲旁。

「徒」字不同意思的組詞:

1.    門人、學生。  【組詞】:「門徒」、「徒弟」、「學徒」、「名師出高徒」。

2.    信仰某一宗教或學說的人。  【組詞】:「信徒」、「**徒」、「佛教徒」。

3.    人,多指壞人。  【組詞】:「**」、「狂徒」、「不法之徒」。

4.    只。  【組詞】:「徒增困擾」、「徒具形式」。

5.    白費、無效的樣子。  【組詞】:「徒然」、「馬齒徒長」、「徒勞無功」、「徒費脣舌」。

6.    完全沒有憑藉。  【組詞】:「徒手」、「徒步」。

7.    一種拘禁犯人、強服勞役的刑罰。  【組詞】:「有期徒刑」、「無期徒刑」。

2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就是中途,只是古文是途是那個徒

3樓:匿名使用者

我想,除了292034142|回答的以外,

徒可能還可通借殺豬、殺牛的「屠夫」吧。

古文中「徒」的意思是什麼?

4樓:仍然空空如也

古文中「徒」的意思有:

1、步行。

例句:自京師徒步入華山為黃冠。——明 顧炎武《復庵記》

白話譯文:從京都徙步到華山當道士。

2、徒黨,同一類或同一派別的人。

例句: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唐·韓愈《師說》

白話譯文:郯子這些人,他們的賢能都比不上孔子。

3、服徭役的人。

例句:遷徙之徒。——漢·賈誼《過秦論》

白話譯文:被遷謫戍邊服徭役的兵卒。

4、門徒,**。

例句:傳諸其徒。——唐·韓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白話譯文:傳授給他的**。

5、奴僕。

例句:時望甚崇,家徒甚殷。——唐 白行簡 《李娃傳》

白話譯文:當時看身份十分尊崇,家中奴僕也很殷勤。

6、獨,僅僅。

例句:徒以吾兩人在。——西漢 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例句:僅僅只有我和他兩個人在。

7、徒然,枉然。

例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 佚名《樂府詩集·長歌行》

白話譯文: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

8、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車戰,車上的兵稱「甲士」,車後跟著步行的兵叫「徒」)。

例句:帥徒以往。——《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白話譯文:軍隊中最高的指揮員在步兵的前面。

5樓:你好嘛

1、步行

漢朝的許慎裡《說文》裡的:徒,步行也。白話翻譯是:徒就是步行的意思。

2、徒黨,同一類或同一派別的人

春秋時期左丘明裡《左傳·襄公三十年》裡的:豈為我徒。白話翻譯是:**是和我們屬於一類人呢。

3、步兵,兵卒

春秋時期左丘明裡《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裡的:帥徒以往。白話翻譯是:將軍和士兵一起前往。

4、服徭役的人

出自漢朝的賈誼《過秦論》裡的:遷徙之徒。白話翻譯就是:服徭役的人。

5、門徒,**

戰國時期孟子《孟子·梁惠王上》裡的:仲尼之徒。白話翻譯是:仲尼的門徒。

6、獨,僅僅

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裡的:徒見操書。白話翻譯是:僅僅看見拿著書。

7、徒然,枉然

漢朝時期的《樂府詩集·長歌行》裡的:老大徒傷悲。白話翻譯是:老了以後悲傷也沒用了。

6樓:匿名使用者

古文中的「徒」有如下一共7個意思:

1、用作動詞,釋義:步行,赤腳走路。

古文出處:明朝顧炎武《復庵記》:「自京師徒步入華山為黃冠。」

古文釋義:從京都徙步到華山當道士。

2、用作名詞,釋義:黨徒;同一類人。

古文出處:漢代賈誼《論積貯疏》:「有勇力者聚徒而衡擊。」

古文釋義:膽大力壯的黨徒就聚眾搶劫。

3、用作名詞,釋義:門徒;**;學生。

古文出處:戰國孟子《齊桓晉文之事》:「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

古文釋義:(在)孔子的徒弟(中),沒有說(有關)桓文公的事情的人。

4、用作名詞,釋義:役徒;被罰服役的人。

古文出處:漢代賈誼《過秦論》下篇:「然陳涉翁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古文釋義:可是,陳涉不過是個破甕做窗戶、草繩做戶樞的貧家子弟,是氓、隸一類的人,後來做了被遷謫戍邊的卒子。

5、用作形容詞,釋義:空;光。

古文出處:漢樂府《長歌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古文釋義: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6、用作副詞,釋義:白白地。

古文出處:東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

古文釋義:我已經受不了你家這樣的驅使,白白地留下來也沒有什麼用處無法再驅馳。

7、用作副詞,釋義:只;僅僅。

古文出處:西漢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

古文釋義: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對,趙國派兵攻伐趙國,僅僅因為趙國有廉頗和藺相如這二人。

「徒」的一些現代用法:

1、學徒:徒弟的意思,跟著某行業的前輩一起學習東西的新手。

例句:小名在工廠做學徒。

2、信徒:指信仰某一宗教的人的稱呼。

例句:阿彌陀佛是佛教信徒的口頭禪。

3、徒勞:空自勞苦;白費心力。

例句:敵人威脅利誘,想使革命者投降,只能是徒勞的。

7樓:匿名使用者

古文中「徒」的意思是:步行;空;白白地;只; 從事學習的人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剝奪犯人自由的刑法。

「徒」的讀音是: tú ]

「徒」的部首是:彳

「徒」的筆畫是:10筆

「徒」的反義詞是:師

「徒」的組詞:徒弟、酒徒、徒勞、賭徒、徒步、匪徒、歹徒、叛徒、學徒、黨徒。

「徒」的造句:

1、他家中貧困,身邊沒有任何財物,可稱得上是家徒四壁。

2、他嗜賭成性,但十賭九輸,最後落到家徒四壁的地步。

3、潼關失守後,安祿山還沒有到長安,士民就逃入山谷,宮嬪哭著散匿逃亡,將相府第之家委棄的寶貨不可計數,不逞之徒成群結隊爭搶財物,一連幾日都搶不完。

4、伯爵大人,現在都局勢不穩,有些不逞之徒企圖祕密破壞國家,妨害帝國總體戰略的政策。

5、朝中服赤芾乘軒車者,三百餘人,皆里巷市井之徒,脅肩諂笑之輩。

徒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8樓:蕭嶢

①本義,動詞:赤腳走路。 徒步

徒,步行也。——《說文》

我徒我御。——《詩 • 小雅 • 黍苗》

君子耆老不徒行。——《禮記 • 王制》

賁其趾,舍車而徒。——《易 • 賁》

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論語 • 先進》

無徒驥於錙壇之宮。——《莊子 • 徐無鬼》

敗其徒兵於洧上。——《左傳 • 襄公元年》

徒遞來告。——《國語 • 吳語》

自京師徒步入華山為黃冠。——顧炎武《復庵記》

②形容詞:空的,一無所有的。 徒然 徒手③副詞:空空地,白白地 徒勞 徒有虛名 徒自驚擾 家徒四壁徒見欺。——《史記 • 廉頗藺相列傳》

徒以喏。——《史記 • 廉頗藺相如列傳》

徒留無所施。——《玉臺新詠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老大徒傷悲。——《樂府詩集 • 長歌行》

④動詞:放逐,徭役,刑罰。 徒刑

⑤名詞:步兵。 只見於古文(帥徒以往)帥徒以往。——《左傳 • 昭公二十五年》

⑥名詞:追隨者。 徒弟 徒孫 徒子徒孫 佛徒仲尼之徒。——《孟子 • 梁惠王上》

聖人之徒也。——《孟子 • 滕文公下》

召令徒屬。——《史記 • 陳涉世家》

傳諸其徒。——唐 • 韓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⑦名詞:同類人。 / 黨徒 賭徒 酒徒 好事之徒 無恥之徒

原屏咎之徒也。——《左傳 • 宣公十二年》

豈為我徒。——《左傳 • 襄公三十年》

外之有徒,禍乃始牙。——《管子 • 版法》

郯子之徒。——唐 • 韓愈《師說》

佞譽誣諛之徒。——唐 • 柳宗元《柳河東集》

材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9樓:雲南萬通汽修學校

材:(1)形聲.從木,從才,才亦聲.

「才」意為「備而未用」、「儲備待用」(見互動百科「才」字條 ).「木」與「才」聯合起來表示「儲備待用的木料」.本義:

庫存木料.

古文中「顧」的意思是什麼,「顧」在古文中的意思

傻缺是基佬 回頭看。素問 刺腰痛 少陽令人腰痛 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顧。看視,瞭望。靈樞 大惑論 餘嘗上於清冷之臺,中階而顧,匍匐而前,則惑。考慮,顧慮。靈樞 通天 太陽之人 舉措不顧是非,為事如常自用。只是,只不過。荊軻刺秦王 顧計不知所出耳 終極至尊 1 回看,瞻顧 eg 拔劍四顧心茫然 李...

在古文中逐是什麼意思,材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索隱者 古文中逐 會意。甲骨文字形,象人 腳 在豕等動物後面追逐的樣子。止 小篆改從辵 chu 本義 追趕。同本義 含有使追趕物件離開或消滅的意思 逐,追也。說文 喪馬勿逐。易 暌 良馬逐。易 大畜 乘白龜兮逐文魚。楚辭 河伯 驅逐。文公逐衛侯而立叔武。公羊傳 放逐 流放。信非吾罪而棄逐合,何日夜而...

也 在古文中的意思,在古文中「也」有哪些意思

天涯蝶舞之星劫 也y 副 象形。邨的本字。本義 羹魁柄 亦表示同樣 also too aswell either 如 我高興,你也高興 也可以 也是 疊用,強調兩事並列或對等 aswellas 如 她會打籃球,也會打網球 表示轉折或讓步 even 如 即使失敗十次,他也不灰心表示委婉。如 我也只好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