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悉 的意思,古文中悉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10-14 20:20:42

1樓:聊逍遙

悉這個字篆文裡也就有了,目前在甲骨文裡還沒有發現。看說文解字的收錄有小篆有古文(古文之形體應該是大篆),應是大篆時也就是周朝就有這個字了。

這個字是一個會意字,看篆文是從心從採,表示心裡辨別清晰。說文解釋是:悉,詳盡也。這個是引申意思。本意還是心裡辨別清晰之意。

另還有以下幾種引申的意思:

1、詳細知道,瞭解,例如熟悉;

2、詳細敘說,全部拿出,例如「書不能悉意」;

3、詳盡,周到,例如「瞭解甚悉」

4、全,都,例如「懷王乃悉發過重兵」

2樓:真航

悉 xī

知道:洞悉(很清楚地知道)。盡悉。獲悉。來函敬悉。

盡,全:悉力。悉心。悉數(sh?)。悉數(sh?)(完全列舉,如「不可悉悉」)。

3樓:安迪布蘭頓大人

最常見的一個意思是「都」。如:悉如外人(陶淵明《桃花源記》)

還有「知悉、知曉」的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①詳盡;詳細。《論積貯疏》:「古之治天下,到纖至悉也。」

譯文:古人治理天下,細緻到了極點。

②詳盡地表達。《柳毅傳》:「饗德懷恩,詞不悉心。」

譯文:感恩戴德,言語已經不能表達心意了。

③瞭解;熟悉。《世說新語·德行》:後大聞之,甚驚,曰:「吾本謂卿多,故求耳。」 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

譯文:後來王大聽說這件事,很吃驚,對王恭說:「我原來以為你有多餘的,所以問你要呢。」王恭回答說:「您不瞭解我,我為人處世,沒有多餘的東西。」

④盡;全部找出。《馮婉貞》:「悉吾村之眾,精技擊者不過百人。」

譯文:(把)我們村所有人都(加在一起),擅長搏擊技術的人(也)不過百人。

⑤全;都。《桃花源記》:「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譯文:人們在田野裡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

古文中悉是什麼意思

5樓:匿名使用者

①《形》詳盡;詳細。《論積貯疏》:「古之治天下,到纖至悉也。」

譯文:古版人治理天下,細緻到了極點。權

②《動》詳盡地表達。《柳毅傳》:「饗德懷恩,詞不悉心。」

譯文:感恩戴德,言語已經不能表達心意了。

③《動》瞭解;熟悉。《世說新語·德行》:後大聞之,甚驚,曰:「吾本謂卿多,故求耳。」 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

譯文:後來王大聽說這件事,很吃驚,對王恭說:「我原來以為你有多餘的,所以問你要呢。」王恭回答說:「您不瞭解我,我為人處世,沒有多餘的東西。」

④《動》盡;全部找出。《馮婉貞》:「悉吾村之眾,精技擊者不過百人。」

譯文:(把)我們村所有人都(加在一起),擅長搏擊技術的人(也)不過百人。

⑤《副》全;都。《桃花源記》:「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譯文:人們在田野裡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

6樓:殿様愛

1.會意,從心

2.全都bai,全du部

悉如外人。——晉zhi

· 陶淵明《桃花源記》dao

譯文:全部都版和外面的人一樣。

悉以諮權之。——諸葛亮《出師表》

譯文:全部都可以詢問諸葛亮。

3.詳盡地敘述

書不能悉意。——漢· 司馬遷《報任安書》

譯文:報任安書不能詳盡的敘述我的意思。

4.詳盡的知道,瞭解

丞相亮其悉朕意。——《三國志·諸葛亮傳》

譯文:丞相諸葛亮瞭解我的意思。

5.盡其所有

擴充套件資料現代意思:

1.知道:洞悉(很清楚地知道)。盡悉。獲悉。來函敬悉。

2.盡,全:悉力。悉心。悉數。(完全列舉,如「不可悉悉」)。

「釆」意為「動物用爪子翻檢、辨別食物」。「釆」與「心」聯合起來表示「在心中仔細辨別事物」。最開始的本義:詳盡。

悉在古文中解釋是什麼

7樓:殿様愛

1.會意,從心

2.全都,全部

悉如外人。——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譯文:全部都和外面的人一樣。

悉以諮之。——諸葛亮《出師表》

譯文:全部都可以詢問諸葛亮。

3.詳盡地敘述

書不能悉意。——漢· 司馬遷《報任安書》

譯文:報任安書不能詳盡的敘述我的意思。

4.詳盡的知道,瞭解

丞相亮其悉朕意。——《三國志·諸葛亮傳》

譯文:丞相諸葛亮瞭解我的意思。

5.盡其所有

擴充套件資料現代意思:

1.知道:洞悉(很清楚地知道)。盡悉。獲悉。來函敬悉。

2.盡,全:悉力。悉心。悉數。(完全列舉,如「不可悉悉」)。

「釆」意為「動物用爪子翻檢、辨別食物」。「釆」與「心」聯合起來表示「在心中仔細辨別事物」。最開始的本義:詳盡。

8樓:文以立仁

簡單說,「悉」在古文裡的意思有兩個:詳細;全部。

1、本義表示詳細、詳盡,如:

悉聞——詳細地聽說了;

洞悉——詳盡清楚地瞭解;

熟悉——知道得很清楚。

2、引申義表示全部、盡。如:

悉數 (xī shù)——全部數量;

悉數 (xīshǔ)——一樣樣列舉;

悉心——全心全意;

悉聽尊便——一切盡由您的意思。

9樓:謙謙來者

加上一些典型用法的例子,以便於掌握和理解。

①悉:知道,訊息

【例】獲悉、悉知、洞悉、熟悉、詳悉

②全部,盡

【例】悉數奉還、車馬悉備、言不悉意、悉心相勸

10樓:不忍擲年華

1.形容詞:詳盡。例:古之治天下,至纖至悉也(《論積貯疏》。)

2.副詞:都,全。例: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出師表》

3.動詞:知道,明白。例:丞相亮其悉朕意(《三國志》)

「悉」在古文中有哪幾種意思

11樓:夢裡心落

意思:1、詳盡。《說文》:悉,詳盡也。

2、全都,全部。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悉如外人(全都和外面的人一樣)。

3、詳盡地敘述。漢· 司馬遷《報任安書》:書不能悉意(書中不能詳盡的敘述它的意思)。

4、盡其所有。《穀梁傳·宣公十五年》:以公之與民已悉矣(已經盡了全部的力量)。

組詞:1、悉心[xī xīn] 用盡所有的精力。

2、悉力[xī lì] 盡力;全力。

3、熟悉[shú xī] 〈動〉清楚的知道。

4、詳悉[xiáng xī] 詳細地知道。

5、悉數[xī shǔ] 全部數出;完全列舉。

6、知悉[zhī xī] 知道。

7、獲悉[huò xī] 書信、電文等用語。得到訊息;知道(某事或某情況)。

8、據悉[jù xī] 根據得到的訊息知道。

12樓:匿名使用者

①詳盡;詳細。《論積貯疏》:「古之治天下,到纖至悉也。」

譯文:古人治理天下,細緻到了極點。

②詳盡地表達。《柳毅傳》:「饗德懷恩,詞不悉心。」

譯文:感恩戴德,言語已經不能表達心意了。

③瞭解;熟悉。《世說新語·德行》:後大聞之,甚驚,曰:「吾本謂卿多,故求耳。」 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

譯文:後來王大聽說這件事,很吃驚,對王恭說:「我原來以為你有多餘的,所以問你要呢。」王恭回答說:「您不瞭解我,我為人處世,沒有多餘的東西。」

④盡;全部找出。《馮婉貞》:「悉吾村之眾,精技擊者不過百人。」

譯文:(把)我們村所有人都(加在一起),擅長搏擊技術的人(也)不過百人。

⑤全;都。《桃花源記》:「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譯文:人們在田野裡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

13樓:牛牛的天空下

〈形〉1.(會意.從心,從採.

採( biàn),辨別.心中加以辨別,很詳細.本義:

詳盡)2.又如:纖悉(詳細;詳盡);詳悉(詳細而全面);悉數(一一列舉)

〈副〉1.[一個個]全都,[一件件]全部2.又如:悉知底裡(對事情的內情底細完全清楚);悉皆(全都);悉備(齊備)

〈動〉1.詳盡地敘述書不能悉意2.詳盡的知道,瞭解 [3.又如:欣悉(高興地詳盡瞭解);洞悉(很清楚地知道);熟悉(知道得很清楚);來函敬悉;探悉;驚悉;詳悉(詳細知道)

4.盡其所有 5.又如:悉銳(盡其全部精銳);悉甲(盡其甲兵);悉索(盡其所有;蒐括)

14樓:匿名使用者

都,全部,盡數,相當於皆、盡、鹹、均

熟悉,認識,瞭解,清楚明白

悉在古文中解釋是什麼,古文中悉是什麼意思

殿様愛 1.會意,從心 2.全都,全部 悉如外人。晉 陶淵明 桃花源記 譯文 全部都和外面的人一樣。悉以諮之。諸葛亮 出師表 譯文 全部都可以詢問諸葛亮。3.詳盡地敘述 書不能悉意。漢 司馬遷 報任安書 譯文 報任安書不能詳盡的敘述我的意思。4.詳盡的知道,瞭解 丞相亮其悉朕意。三國志 諸葛亮傳 譯...

古文中的諾是什麼意思,古文中「於」是什麼意思

令頤井元忠 意思是 我知道了並會按照您的意思去辦 一般是上級佈置完任務,下級對上級說。 用童餘琇晶 意思是表示接收了指令,很現代嗯之類的意思。 婁薇薄智勇 就是 是 的意思 古裝劇看少了啊,美人心計 用的都是 遇晤夏安宜 大概就是好的意思。諾 一般是下屬對上級的指示表示應答 善 一般是對別人說的話的...

古文中的「蒙」是什麼意思,古文中的「蒙」是什麼意思?

小c成威 蒙 m ng 基本字義 1.古族 a.中國少數民族之一。b.蒙古國的主要民族。2.受 一般都是這個意思。 具體字義要參考上下文 可能的意思有 混沌 或 矇昧,未開化 古文中的 蒙 是什麼意思?5 曉龍修理 古文中的 復蒙 的意思是 遮蔽 制覆蓋 蒙拼音 baim ng dum ng m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