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論語》中「好學」是怎樣一種狀態

時間 2021-08-13 10:57:31

1樓:編號

所謂的學習就是發現和探索事物的真相,論語關於「好學」的意思是說:不要把學習當做老師佈置的作業,不得不完成,而應該把學習當做和吃飯睡覺一樣自然而然的事情去做。論語強調學習的自覺性和學習的那種享受。

2樓:五靖巧

事事關心,默而識之;樣樣好奇,窮究其理。——事事關心,所以,事事在心,都是判斷依據;樣樣好奇,所以,觸類旁通,都是判斷邏輯。——好學,最根本的目的就是:

為了預判準確。而想要預判準確,第一是論據,就是資訊;再就是論證邏輯,就是道理。所以,好學就是留心:

資訊和邏輯。資訊就是:事事;邏輯就是:其理。

3樓:道法自然

老子說了: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4樓:中年書生枕雨眠

仁、禮、好學、憂患意識是儒家鐫刻在中華民族文化基因中最可貴的那部分,熱愛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以教育思想治國,這是孔子被中國人推崇的原因。當然,儒家學說並非一種完滿的學說,這一點我們始終要保持清醒認識。

5樓:猴53504拍蠱

君子假如遇到不應該吃的情況,就算很餓也不會吃飽;遇到不應該安居停留的地方,就不會去享受那種安定。君子會對環境和遇到的情況(包括事情),敏銳地做出是否符合「道」要求的判斷,而小心謹慎地說話,以最接近「道」的要求做出正確的選擇、採取正確的行動。這就可以說是「好學」了。

6樓:知20498凳彩

不遷怒,不二過,即為好學。遷怒,是指把自己的怒氣或對某人的怒氣發洩到另一個人身上。不遷怒,確實是一種比較好的個修養。

怒氣的產生或源於自身有錯,或源於環境因素的不當,但顏回都不對遷怒他人,說明他善於尋找自己的過失,善於反躬自省。這個過程當然也可算是一種學習。至於「不二過」,這確實是有很強的自律能力的。

7樓:名

一定要抓住「就有道而正焉」。該該食、該不該行、該不該說,惟一判斷或選擇的標準就是是否符合道的要求。孔子把於此做出正確判斷的過程,視為學習;如果堅持這樣的學習,又能做出判斷,就是「好學」。

8樓:我叫84937送茁

孔子所謂好,首先看重學習的目的或目標,就是要「有道而正」;再就是要在具體的環境或情境中去學習,在不同的狀態下去應變,去鍛鍊成長;最後是要強化自身修養,反躬自省為上;善於發現自已不足並加經彌補,保持學習成果。這裡,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學而時習之,吾日三省吾身,朝聞道夕死可也,這些講學習方法和態度,其實在其中了。

9樓:尹朶月

好學就意味著謙虛,謙虛使人進步,就謙來說,可以做一篇大文章,有很多可以講的。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謙受益,滿招損。

所以好學的狀態就是進步的狀態,就是成長的狀態,就是自強不息的狀態。

10樓:紫月莞爾

我的理解是,就是愛學習的意思,很上進的的種表現,確立一個很長遠的志向或目標。

11樓:就是你學姐啊

一旦被寫進了書,那就和普通的「好學」不一樣了,我認為《論語》裡的好學,也鐵定是和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裡面寫的一樣: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這樣一種「好學」才配得上那句「天寒地凍,路遠馬亡」。

12樓:知04092箍仙

好學,自然所學業的物件也應當是能學好、學對、學正確的事情。怎麼才能學好學對呢?我想起俗話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要「就有道」,就是要儘量接近、靠近有道人和有道事,接近就能對照自己,做到修正自己不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

而學壞,個人再努力和勤奮,也不能算是好學。總之,無論是判斷好學與否,還是培養學生的好學精神,都要從這三個維度去考量:即好學的動力、好學的方法和好學的目標。

13樓:鄭宜忠

孔子的學,是學做喪葬司儀。不懂不要裝懂。

14樓:山東一木木

好學者,不如也!

子曰:「吾尚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好學也。」

15樓:獨狼也有

讓自己始終保持一個謙虛求學的狀態,「好學」其實就是說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想要通過各種方式去努力的學習。我們在現在社會中也有「活到老學到老」的說法,這其實是一樣的道理,不斷的學習才能夠不斷的進步。

16樓:朵蘭影視劇情解說

我認為是一種勤奮愛的學習狀態,例如「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 》中的關於學習的句子有哪些?

17樓:冰夏

《論語 》中的關於學習的句子有: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學而》

譯文:學習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複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生氣,不也是君子嗎?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譯文:在溫習舊的知識後,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可憑藉這一點做老師了。

3、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譯文: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陷入邪說)有害危險。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譯文::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看到自己也有他們的缺點就要改正。」

5、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論語·述而》

譯文:孔子說:「如果能讓我多活幾年,到五十歲去學習《周易》,便可以不再有大的過錯了。」

6、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寐,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

譯文:我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全部用來思考,但沒好處,不如學習啊。

7、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論語·泰伯》

譯文:做學問就像追趕什麼東西似的,唯恐趕不上,學到知識還恐怕丟掉了。

8、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論語·公冶長》

譯文:孔子說:」他聰明又好學,向比自己學問差的人請教時,不覺得沒面子,所以稱為『文』。「

18樓:雅痞手機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3、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4、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

5、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6、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9、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

10、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1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1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15、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論語憲問》

17、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捨晝夜。——《論語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20、子曰: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

21、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

22、名不正,則言不順; 言不順,則事不成; 事不成,則禮樂不興; 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 刑罰不中,**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

23、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24、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2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出自《論語子路》

26、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

27、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

28、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29、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論語述而》

30、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31、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3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3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3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35、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靈公》

36、子曰: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

《論語》

《論語》在古代有3個版本,包括《古論》《魯論》和《齊論》。現在通行的《論語》是由《魯論》和《古論》整理形成的版本,而《齊論》則在漢魏時期失傳。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及其再傳**把孔子及其**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19樓:熱心網友

論語中關於學習的句子有好多,比如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溫故而知新等等等等,有好多學習的句子

20樓:匿名使用者

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語出孔子及其**的《論語.學而》。

譯文:孔子說:人做學問,就要把所學知識及時用在生活實踐上去,同時經常去溫習學過的知識,就會體驗到學習的無窮快樂。

二、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語出孔子及其**的《論語.學而》。

譯文:孔子說:君子在生活上不追求飽暖安逸,在工作方面應當勤奮敏捷,言語謹慎;常常接近有道德有學問的人並向他學習,糾正自己的錯誤,這就可以稱的上是好學習的君子了。

三、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語出孔子及其**的《論語.為政》。

譯文:孔子說:不斷溫習所學過的知識,就可以獲得新的理解,新的知識,就可以當老師了。

四、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語出孔子及其**的《論語.為政》。

譯文:孔子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惘無所得,容易使人拘泥刻板,流於教條主義的泥淖;思考而不學習就會因不切實際而疑惑不解,白白浪費了時間卻無所成,所以就要思考和實踐相結合,學習才會大有長進。

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語出孔子及其**的《論語.為政》。

譯文:孔子說: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實的智慧!平常看很多人愛面子,喜歡不懂裝 懂,這就是不踏實,不認真,不是做學問的態度,害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六、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這,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語出孔子及其**的《論語.雍也》。

譯文:孔子說:學習無論是知識還是技藝,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七、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語出孔子及其**的《論語.述而》。

譯文:孔子是說:把所見所聞默默記在心裡,努力學習而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而不知疲倦,這些事我自己又做到了多少呢?

你認為梅豔芳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在我眼中,梅豔芳是香港樂壇中一位標誌性的人物,她的很多歌曲都有著極為高的傳唱度,而且其在香港娛樂圈的人緣也是很好的,與很多知名的巨星都是好朋友,比如 張國榮 劉德華等等,只可惜這樣一位有魅力的人,卻因為疾病過早了離開了人世,讓人十分的惋惜!我覺得梅豔芳他特別的有風情,無論是他的長相,還是他的身材,都...

你認為梅豔芳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我覺得她代表一種精神,一種90年代香港熒幕和歌壇藝人認真拼搏的精神,她不僅工作認真而且還很勇敢,面對癌症,把生死看淡,追求的也不過是希望能多唱首歌,表達出了作為一個藝人極高的品德,她在娛樂圈的地位是無人可以替代的。我覺得梅豔芳是一個超級巨星,他特別的好,他在演戲方面的能力,在唱歌方面的能力,在創作方...

你認為父母給兒子買房,是一種心意,還是一種義務?

既不是風俗,也不是義務,只是做父母的想努力讓自己子女過得好一點,而現在的房價,大部分做父母的已經不指望自己子女在中年以前買得起房了。說到底不過是一家人努力活得好一點,像我爸說的 你其實比我這個歲數的時候掙得多 考慮了通脹的哦 但你還是買不起房子,而且可以預計的幾年內你還是買不起,我們也不責怪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