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自在事物與人為事物的聯絡

時間 2021-08-14 13:56:05

1樓:雨中漫步

如何理解“自在事物”的聯絡與“人為事物”的聯絡

事物的聯絡就其與人類實踐的關係來說,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自在事物的聯絡,一類是人為事物的聯絡。在人類誕生之前或在人類認識與實踐活動尚未涉及的領域中,存在著純粹自在的客觀聯絡,它們當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即使在人類實踐活動範圍內由人們按照一定目的、計劃或方案而形成或建立的聯絡,如國家或地區之間的聯絡、村莊或學校之間的聯絡、兩個機械系統之間的聯絡等,儘管這些聯絡呈現“人化”的特點,滲透著人的目的性、能動性,但這並沒有改變或者取消聯絡的客觀性,這些“人為聯絡”只是人們依據客觀聯絡創造條件,改變了聯絡的具體形式。

因此,人們頭腦中的聯絡觀念並不是主觀自生的,而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只有符合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聯絡觀念才具有真實性和現實性。

列寧在《辯證法的要素》中把堅持“觀察的客觀性(不是例項,不是枝節之論,而是自在之物本身)”作為辯證法的第一原則,就是把辯證法建立在堅實的唯物論基礎之上。聯絡的客觀性要求我們,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絡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

2.準確地理解量變和質變的關係

任何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會經過量變和質變兩種狀態和過程,不能認為只有質變重要,量變不重要,也不能認為質變後就沒有量變了。弄清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係,有助於我們正確地認識事物的發展。

(1)量變是事物在數量和程度上的微小的、不顯著的變化,質變是事物顯著的、根本性質的變化。

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沒有一定的量變,就不會發生質變。質變必須有一個量變的積累過程,質變本身是“漸進的中斷”,但它卻不是憑空發生的,而是以量變為基礎,由量變所準備好了的。同時,質變總是由量變規定其性質和方向,在量變過程中,實際上存在著兩種相反的量(增加的量與減少的量)的較量,它們都在為質變做準備。

2樓:岸裡何以顧

為什麼人為事物的聯絡也是客觀的?

(1)人為事物的聯絡以自在事物的聯絡為基礎;

(2)人為事物的聯絡只有通過實踐這一客觀物質性聯絡具有客觀性,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自在事物和人為事物的聯絡都是客觀的,要求我們從事物固有的聯絡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聯絡是客觀的,並不意味著人對事物的聯絡無能為力,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絡,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絡,建立新的聯絡;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絡也是多種多樣的。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

自在事物的聯絡是客觀的為什麼人為事物的聯絡也是客觀的

3樓:況玉枝將培

「人為的事物的聯絡」,這件事情說的是一個人主觀地把沒有關係和聯絡的事物聯絡起來。就這個人的作法來說自然是主觀的作法。因為事實上並沒有這樣的狀態,也沒有這樣的情況,把沒有關係的聯絡聯絡起來,這是造假、做作。

這種事物的聯絡自然不是客觀的事實。可是,就「人為的事物的聯絡」這件事情跟別的事物狀態的關係來說,經過研究、調查、分析和類比,發現「人為的事物的聯絡」這件事情跟別的事物狀態有某種的關係和聯絡,或者哪怕是沒有沒有某種的關係和聯絡,這就成就、完成或實現了事物之間的形勢、格局或氣象,因而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把狀況呈現出來。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把狀況呈現出來,這就是實現、現實或者存在。

而實現、現實或存在就是事物和事物之間顯現出來的狀態。事物和事物之間顯現出來的狀態當然是物件狀態的一種狀態。物件狀態的一種狀態,不由分說,這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客觀的存在。

「人為的事物的聯絡」這件事情既然經過研究、調查、分析或類比,表現出了它是屬於人為主觀的造作,可這件事情仍就是一個事實的狀態。所以它仍然還是客觀的存在。惟不過,這裡所指的客觀的存在是說︰它屬於人為主觀的造作,這件事情是一個被研究出來的事實狀態。

也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夠說它是主觀的;而不是說︰人為的事物聯絡這種作法本身還是一個客觀的分析或客觀的說法。

4樓:岸裡何以顧

為什麼人為事物的聯絡也是客觀的?

(1)人為事物的聯絡以自在事物的聯絡為基礎;

(2)人為事物的聯絡只有通過實踐這一客觀物質性聯絡具有客觀性,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自在事物和人為事物的聯絡都是客觀的,要求我們從事物固有的聯絡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聯絡是客觀的,並不意味著人對事物的聯絡無能為力,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絡,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絡,建立新的聯絡;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絡也是多種多樣的。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

我想知道人為事物聯絡和自在事物的聯絡,自在事物的聯絡是人為事物的聯絡基礎這句話對嗎?我知道人為事物

5樓:匿名使用者

自在聯絡是人為聯絡的基礎,這一觀點可以認為是正確的。

理由:1.基礎可以有多個維度,如物質基礎,社會基礎,理論基礎。

2.人為聯絡是人們根據自在聯絡,通過實踐,改變或創造條件,建立起來的聯絡。如果非要說實踐是人為聯絡的基礎,那應該是社會基礎吧。

自在事物的聯絡是客觀的為什麼人為事物的聯絡也是客觀的

況玉枝將培 人為的事物的聯絡 這件事情說的是一個人主觀地把沒有關係和聯絡的事物聯絡起來。就這個人的作法來說自然是主觀的作法。因為事實上並沒有這樣的狀態,也沒有這樣的情況,把沒有關係的聯絡聯絡起來,這是造假 做作。這種事物的聯絡自然不是客觀的事實。可是,就 人為的事物的聯絡 這件事情跟別的事物狀態的關...

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內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在事物發展中都起著重要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第一,矛盾雙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 相對穩定性 為食物的存在和發展提供必要的依據.第二,矛盾雙方互相從對方吸取有利於自身的因數而得到發展.第三,矛盾的同一性 規定著事物發展...

對事物的理解程度由哪些因素決定

心傳使者 絕對的客觀是最佳的認知方法. 縱頭誺 愚者順時而動。智者逆時而謀 反方向的思考會讓你受益破多 1.掌握原事務的結構 2.比對類似事務的結構 3.捨棄具體事務 形成抽象的思維模型 4.用思維模型可以解決所有事務 傳說中的漫遊者 你對事物的觀察程度 紫蝶閃耀指尖風華 對事物的看法,周圍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