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異同,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異同

時間 2021-08-16 23:00:12

1樓:隨風人傳媒

提取碼: 8sjy在今天,「十三經」作為反映先秦歷史狀況的古籍還有很大價值。分別是《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

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異同?

2樓:匿名使用者

1、孔老比較:孔子孟子是儒家的宗師和代表,老子莊子是道家的宗師和代表。孔孟作為 儒家的聖賢,給後世樹立了道德(在倫理意義上)大師的形象,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世安民為己任,富於理想,諄諄教人,死而後已。

老莊作為道家的至人,給後世樹立了智慧大師(老子)和藝術大師(莊子)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悟性相思維能力,以寧靜淡泊為操守,冷淡世情,嚮往自得,其於外物,順乎自然而已。

2、人性論比較:儒家的人性論看到了人的社會屬性,看到了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道家的人性論看到了人的生理與心理屬性,覺察到虛偽而繁煩的宗**理對人性的桎梏相對個性的摧殘,皆有所得,亦皆有所偏。

3、人生論比較:儒家的人生觀,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業為價值取向,內以修身,充實仁德,外以濟民,治國平天下,這便是內聖外王之道。其人生態度是積極進取的.對社會現實有強烈的關切和歷史使命感,以天下為己任,道家的人生觀,以超越世俗人際關係網的圖絆,獲得個人內心平靜自在為價值取向,既反對心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又不關心社會事業的奮鬥成功,只要各自順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擾,必然自為而相因,成就一和諧寧靜的社會,其人生態度消極自保,以免禍全生為最低目標,以各安其性命之情為最高目標,儒家的出類拔萃者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為清修隱者。

4、治國論比較:儒家強調有為,道家主張無為。

【家思想的核心】: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道家這一思想文化體系的最高範疇,為所有的道家學者所推崇。

5、思想核心方面比較

儒家講求「三綱五常」,其思想的核心歸納為「重仁尚禮」,而道家則講求「無為而治」,其思想的核心則為道法自然,儒家尚仁,強調仁者愛人,必須克己復禮,以對人的尊重和具備同情心作為「仁」之核心標準,而以對自己的剋制和約束提高道德水平作為其達到標準之必須手段。

‍儒家道家思想的共同點

1、儒家道家思想的價值體現

2、儒家和道家的共同追求

3、對大道的追求是儒家和道家的共同目標,儒家和道家都懷著天下為公的理想,都期待著建立一個保障人們健康全面發展的政治制度。

4、本質上:儒家思想主旨是仁義,捨生取義,以仁孝治國. 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諧,道法自然,以無為治國。

3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bai見解:道家出世,儒家入世。

老子du首先闡zhi發:「道」的概dao

念,總之道是專

很玄的東西,再敘述自己屬的小國寡民、無為而治。莊周主張相對主義思維方式,和奇葩的人生觀。道家在西漢初期,唐代對政治治理有著重要影響,統治者:

無為,無慾,與民休息。漢代道家集大成的著作《淮南子》,雜糅了法、儒、陰陽等思想,使得道家思想不斷髮展。這是道家思想的巔峰,其後不再為中國主流思想。

儒家自武帝不斷提倡遂成主流政治思想。儒家同中國原生態的君主制、宗法制、小農經濟做到很好的結合,主流地位不可撼動。孔子就是:

仁、禮、德治。孟子在於仁政、性善。漢後儒家走上外儒內法的道路,儒家在東漢末年、南本朝、唐末、明末遇到不同程度的危機,但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克服。

儒與道某種意義上都變成了一種宗教,儒教與道教。道教追求現世的幸福,求養生之道。儒教則是祖先崇拜、維護宗法、齊家修身之類的。

4樓:故園籬笆

1、儒家bai主張仁政,即集中權力為du民眾做好事,道家zhi主dao

張無為而治,認

內為仁政是選擇頭髮來梳理、容點數米粒來烹飪,往往會走向其反面2、儒家主張教化,所以推崇聖人;道家主張自化,所以認為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3、儒家認為人性本善或者人生本惡,但道家認為天性自然,無所謂善惡(故不需要教化)

4、道家黃老派也是經世致用的,他們主張依道生法依法治國,認為靠符合民情民意的法律,就可以天下大治,這和儒家的禮治形成鮮明對照,也和法家的「法自君出」(黃老道家主張道生法)形成鮮明對照

5樓:故園籬笆

1、儒家主張仁政來,即集源中權力為民眾

bai做好事,道家主張無為而治,認du為zhi仁政是選擇頭髮來dao梳理、點數米粒來烹飪,往往會走向其反面

2、儒家主張教化,所以推崇聖人;道家主張自化,所以認為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3、儒家認為人性本善或者人生本惡,但道家認為天性自然,無所謂善惡(故不需要教化)

4、道家黃老派也是經世致用的,他們主張依道生法依法治國,認為靠符合民情民意的法律,就可以天下大治,這和儒家的禮治形成鮮明對照,也和法家的「法自君出」(黃老道家主張道生法)形成鮮明對照

6樓:貞勝一明

儒家道家,在先來秦以前,中源國文化儒道bai是不分

家的。儒家的學du問中正仁和,道家zhi的學問老謀dao深算。打個比方,儒家的一般是戰術問題,道家長於戰略問題。

春生夏長,這是儒家。秋收冬藏,這是道家。

儒家中流砥柱,道家順其自然。

儒家道家的學問都是以人為本,內求之學。

儒家集大成者,孔子,孔者洞也,比喻智慧明達也。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老者,老**也。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儒家是青年,道家是老年,歷史總是年青人書寫,老年人指導。

儒家的學問如米飯菜餚,天天要吃。吃儒家的飯,要是吃出病來,要用藥來治,這個是道家。

儒家常在紅塵之內,道家常在紅塵之外。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道家人物常常拿儒家人物開涮。

孔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卷而藏之。邦有道則為儒家,邦無道則為道家。如諸葛亮,儒道是互補的,相輔相成。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7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代表人物復儒家代表人制

物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等,比較出名的代表作,論語等。

道家代表人物道家代表人物道家代表人物道家代表人物 老子,莊子等,比較出名的代表作,道德經等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道家這一思想文化體系的最高範疇,為所有的道家學者所推崇。

如果想學習比較系統的國學知識,可以考慮到上海儒鴻書院諮詢一下

8樓:永恆神韻

基礎都是教人向善,儒家說人之初性本善,道家說天地萬物與我一體,佛家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本質來說都是一樣,專精方向有所差異。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有什麼異同點

9樓:

相同點:

1.都認同人性本善,因此排除了法-治,共同點之一就是都是以人治.

2.都是以道德為基礎的治國理念.

3.都有「民本」思想."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莊子.

天下》.道家不僅僅是理想的,道家雖然在希冀永恆,他們更希望統治者認識"民"本來的力量,"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人民將會自化、自正、自富、自樸.按大道,天地萬物都有其次序,讓道德仁義禮法各處其自然之位,天下就會太平,達到至治.

儒家就不用說了,孟子的「民為貴,君輕」世人皆知啦.

4.都是溫和派,道家「治大國若烹小鮮」,儒家也治國思想甚至是復古.都不是激進的變革派.

不同點:

首先要理解兩家講的道德各為什麼意思

老子講「失道而後德 失德而後仁」

「道」、「德」、「仁」是三個依次降低的不同的人生境界層次道家所講的是「道」及接近「道」的那一部分「德」 也可以理解為天道儒家講的是「德」和「仁」 可以理解為人道

所以道家思想主要用於 1.養生 2.治國

而儒家思想主要用於 1.待人 2.處士

道家思想所講的東西並不是今人所講的「道德」

而儒家思想比較注重解釋現今所謂的「道德」

10樓: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主要區別有以下幾點:

儒家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政治目標,道家以無為而治為政治目標;

儒家思想以孔孟學說為主;道家思想以老子莊子所說作為基礎;

儒家思想以入世為主,道家思想出世為主;

儒家思想以積極向上的態度解決實際問題;道家思想略有一些消極;

儒家思想以中庸為個人道德目標,道家以道為最高準則。

11樓:匿名使用者

最大的區別是:遇到正確但是很難做到的事情的時候

儒家 要求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道家 追求順其自然,道法自然

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的主要區別有哪些

12樓:離我遠點

1、人和社

會與天和自然

對於人和社會,儒家思想講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儒家思想的講求的是人道,孔子主張恢復到周,孟子主張恢復到堯舜,儒家主張用 「德」來整治天下,達德以求道。

而道家思想講的則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天和自然。而道家思想講求的是注重天道,老子主張恢復到原始氏族社會,用「道」來整治天下,要做就做最好的,善於在宇宙的背景中思考,但最終也落實到社會中來。

2、有為與無為

儒家的思想是「有」,儒家思想講的是入世的有為而治,而道家講的則是無為而無不為的出世。但儒家的「有為」和道家的「無為」本質一樣,都是主張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差別之處主要是立論針對的「時」的不同。

一個「時」是治世,一個則是亂世。

道家思想則是「無」。儒家的「有」在前,道家的「無」在後,二者的邏輯關係是不可易位的,否則,道家的「無」就會變得毫無意義;同黑格爾觀點不同的是,儒家的「有」並不是由於缺乏規定性而自覺地轉化為「無」的,相反的,它恰恰是由於過多的規定性而需要用「無」來加以消解,以實現一種歷史性的迴歸。

3、人的思想

儒家的思想主要是人、社會、有為、人的責任,而道家思想講的是天、自然、無為、人的解放。儒道兩家作為中國的本土文化,一剛一柔,一陰一陽,一社會一自然,一有為一無為,一責任一解放,既對立又互補,共同鑄就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處世精神,匯成東方思想智慧的不竭源泉。

13樓:心語無塵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主要區別有以下幾點:

儒家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政治目標,道家以無為而治為政治目標;

儒家思想以孔孟學說為主;道家思想以老子莊子所說作為基礎;

儒家思想以入世為主,道家思想出世為主;

儒家思想以積極向上的態度解決實際問題;道家思想略有一些消極;

儒家思想以中庸為個人道德目標,道家以道為最高準則。

14樓:水中應天

儒家講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屬於積極入市的。

而道教是主張無為而治的。屬於避世思想為主。

一個入市一個避世就是兩者最大的區別。

如何運用儒家和道家思想到生活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中含有哪些消極和積極方面

天都紫陌西 回答者回答者 lanshuixing 二級 2011 3 1 16 42 的回答謬論百出,一些話語甚至有悖常見觀點,可能是 言多必失 的原因,但也不排除耍著小聰明的斥他抬己心態,最有可能的是明知自己的觀點支援基礎不夠堅固卻又不敢直截站到對立的正確立場上去。第一,你所說的儒家 克己復禮,只...

關於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差異,各自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道家無為,是說無用之用為大用,可能你還不太明白,但是莊子曾經舉過一個例子,他說你看那參天的古樹,枝幹歪歪斜斜,無法作任何木工上的用途,也就是毫無用處,但就是因為它毫無用處,那些工匠才不砍他,他才活得這麼長久。喏,這就是無用無為的好處。你理解道家應搞從這裡啟悟,他並不是人們說得那樣消極避世,而是以超然...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中含有哪些消極和積極方面

徭堂 儒者 忠孝仁義也!道者 寡慾重身也!儒家思想說白了 就是為了迎合當朝統治者的心理 為統治階級服務的 向底層民眾灌輸順從 忠 圖報 孝 的核心思想!消極的方面很明顯 我華夏各族在儒家文化薰陶下 缺乏現實主義下的野心和魄力 多有理想主義的麻木和軟弱!道家說到底 是底層民眾所產生的文化產物 寄託了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