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儒家思想,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時間 2022-02-20 03:20:07

1樓:

這個裡面的解釋和舉例都有了

什麼是儒家思想呢?

總的來說,儒家思想是一種人類社會道德倫理規範的學說。它的最基本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正如筆者在《人性善惡論》中指出的,中國古代流行的教子歌《三字經》當中的第一句話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也就是說,人的本性(天性)是向善的,是好的。而且,這種本性是相同相近的,帶有普遍性的。

只因為後天生活習慣和環境的變化,才造成了各種行為的差異,導致背離「善」的現象。這一點,儒家並沒有錯。人性中本來就有善的一面,而且是主流。

在性善論的基礎上,中國儒家文化治理國家的主要思路就是德育教育。這種思想認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惡習只是後來感染的,所以治理社會就應該從道德教育入手,勸人們放棄惡習,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會就會安寧了。中國古代強調「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

所以,儒家輕法制,重道德。儒家認為,如果以道德和禮制來教導百姓,將使得他們自愛自重,心悅誠服。

儒家思想中的仁德學說非常重要。儒家不倚重武力,而強調仁義道德是爭天下和管理天下的不二法門。在過去的幾千年裡,這一思想被無數次地證明其正確性。

凡是能夠遵循這一法則的,就可以成功。凡是違背這一法則的,必然失敗。而且這一思想不光是可以用來治國,對任何層次的領導者都會有用。

即使在現代社會也完全適用。將來也會適用。這是人類歷史幾千年經驗智慧積累下來的一個結晶。

儒家的仁德思想理論永遠也不會過時。

儒家的倫理思想的核心是一個「禮」字。既然人本性都是善的,執政者就應該讓民眾知道自制,回到那種彬彬有禮的社會狀態中去。就是所謂的「克己復禮」。

這個禮包括了禮節,禮數,禮貌,和規章制度。所以,儒家的思想要人懂得自制,剋制慾望,遵守禮節,消除暴力,以達到一種平和的社會環境。正是儒家的這一「禮教」思想,使得中國成了舉世公認的禮儀之邦。

禮的思想並沒有錯。只是需要改變其中過於僵化的部份而已。

儒家思想因此為社會制定了許多具體的禮節,具體表現為「三綱五常」。李先生講的尊老觀就包括在這綱常倫理中。三綱五常一直是反儒學的人批評的一個靶子。

從現代社會的角度看,這些社會規範確實有很多不適應現代價值觀的地方。但是,這些綱常只是儒家道德思想應用到社會規範中的一些表現形式而已。人們可以說,這些表現形式過於刻板,不夠變通;或者說某些形式已經不符合現代社會的需要。

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必須要注意形式和內容的區別。一種思想可以影響到許許多多的方面,也會有無數的表現形式。

某個方面不適用,或某個形式不合理,並不代表這種思想在其他場合和其他形式都不適用都不合理。

既然儒家思想有如此多的內容(本文列舉尚不完全),人們就不能僅憑某個事件和某個方面妄下「儒家思想過時」的斷語。

2樓:青山碓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學派的思想。中國文明史經歷了夏、商、周的幾千年之後,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創立。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週三代尊尊親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

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乃因史記作春秋,上至隱公,下訖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據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說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論語·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東周時期,中國社會處於歷史經歷著劃時代的變革,周王室衰微,諸侯坐大,維護封建宗法等級制度的「周禮」遭到極大破壞,諸侯爭霸,社會處於動盪之中。這時候代表各階級利益的知識分子異常活躍,成為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他們紛紛登上歷史舞臺,著書立說,提出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辦法,形成了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們各自為新興的地主階級設計了一套結束割據,實現統一的治國方案,為秦漢以後的社會治國思想的選擇奠定了基礎。

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由於社會內部不可調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機搖撼了傳統文化的權威性,對傳統文化的懷疑與批判精神與日俱增,就連「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當時所處的時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體系中,並對傳統文化加以適當的改造,以便在社會實踐中建立一種新的和諧秩序和心理平衡,這種情況到了大變革的戰國時代顯得尤為突出,因為人們在崩塌的舊世界廢墟上已經依稀看到了衝破舊尊卑等級束縛的新時代的曙光。

未來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模式,就成了舉世關注的大問題,並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場百家爭鳴式的大辯論。當時代表社會各個階級、階層利益的諸子百家,紛紛提出各自的主張,其中一個最主要的爭論焦點就是如何對待傳統文化的問題。圍繞這個問題而進行的思想交鋒,儒、法兩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

他們旗鼓相當,針鋒相對,英者雲集,皆為顯學。另外還有墨家、道家、陰陽家等等學派,可謂學派林立,在中國歷史上學術與言論為開明時代。

3樓:

說的簡單點~就是人生的意義在於探索的過程~要為社會做貢獻~

一句話概括「朝聞道,夕死可矣」

4樓:

儒家思想其實就是道德規範,君主應該怎麼做,父親應該是怎樣的,兒子應該怎樣,是中國封建社會統治人民思想的工具

5樓:

總體來說就是忍耐,互助。有點象共產主義

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6樓:韓琦

儒家最主要的思想就是仁義禮智信。

到底什麼是儒家思想?

7樓:鹿安珊尤揚

總的來說,儒家思想是一種人類社會道德倫理規範的學說。它的最基本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正如筆者在《人性善惡論》中指出的,中國古代流行的教子歌《三字經》當中的第一句話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也就是說,人的本性(天性)是向善的,是好的。而且,這種本性是相同相近的,帶有普遍性的。

只因為後天生活習慣和環境的變化,才造成了各種行為的差異,導致背離「善」的現象。這一點,儒家並沒有錯。人性中本來就有善的一面,而且是主流。

在性善論的基礎上,中國儒家文化治理國家的主要思路就是德育教育。這種思想認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惡習只是後來感染的,所以治理社會就應該從道德教育入手,勸人們放棄惡習,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會就會安寧了。中國古代強調「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

所以,儒家輕法制,重道德。儒家認為,如果以道德和禮制來教導百姓,將使得他們自愛自重,心悅誠服。

儒家思想中的仁德學說非常重要。儒家不倚重武力,而強調仁義道德是爭天下和管理天下的不二法門。在過去的幾千年裡,這一思想被無數次地證明其正確性。

凡是能夠遵循這一法則的,就可以成功。凡是違背這一法則的,必然失敗。而且這一思想不光是可以用來治國,對任何層次的領導者都會有用。

即使在現代社會也完全適用。將來也會適用。這是人類歷史幾千年經驗智慧積累下來的一個結晶。

儒家的仁德思想理論永遠也不會過時。

儒家的倫理思想的核心是一個「禮」字。既然人本性都是善的,執政者就應該讓民眾知道自制,回到那種彬彬有禮的社會狀態中去。就是所謂的「克己復禮」。

這個禮包括了禮節,禮數,禮貌,和規章制度。所以,儒家的思想要人懂得自制,剋制慾望,遵守禮節,消除暴力,以達到一種平和的社會環境。正是儒家的這一「禮教」思想,使得中國成了舉世公認的禮儀之邦。

禮的思想並沒有錯。只是需要改變其中過於僵化的部份而已。

儒家思想因此為社會制定了許多具體的禮節,具體表現為「三綱五常」。李先生講的尊老觀就包括在這綱常倫理中。三綱五常一直是反儒學的人批評的一個靶子。

從現代社會的角度看,這些社會規範確實有很多不適應現代價值觀的地方。但是,這些綱常只是儒家道德思想應用到社會規範中的一些表現形式而已。人們可以說,這些表現形式過於刻板,不夠變通;或者說某些形式已經不符合現代社會的需要。

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必須要注意形式和內容的區別。一種思想可以影響到許許多多的方面,也會有無數的表現形式。

某個方面不適用,或某個形式不合理,並不代表這種思想在其他場合和其他形式都不適用都不合理。

既然儒家思想有如此多的內容(本文列舉尚不完全),人們就不能僅憑某個事件和某個方面妄下「儒家思想過時」的斷語。

8樓:nice小山流水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從事喪葬行業的司儀,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

9樓:小豬佩奇真可愛呀

一句話就是:仁,義,禮,智,信

儒學是什麼?

儒家思想主張的是什麼?

10樓:不知索愛

總的來說,儒家思想是一種人類社會道德倫理規範的學說。它的最基本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正如筆者在《人性善惡論》中指出的,中國古代流行的教子歌《三字經》當中的第一句話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也就是說,人的本性(天性)是向善的,是好的。而且,這種本性是相同相近的,帶有普遍性的。

只因為後天生活習慣和環境的變化,才造成了各種行為的差異,導致背離「善」的現象。這一點,儒家並沒有錯。人性中本來就有善的一面,而且是主流。

在性善論的基礎上,中國儒家文化治理國家的主要思路就是德育教育。這種思想認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惡習只是後來感染的,所以治理社會就應該從道德教育入手,勸人們放棄惡習,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會就會安寧了。中國古代強調「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

所以,儒家輕法制,重道德。儒家認為,如果以道德和禮制來教導百姓,將使得他們自愛自重,心悅誠服。

儒家思想中的仁德學說非常重要。儒家不倚重武力,而強調仁義道德是爭天下和管理天下的不二法門。在過去的幾千年裡,這一思想被無數次地證明其正確性。

凡是能夠遵循這一法則的,就可以成功。凡是違背這一法則的,必然失敗。而且這一思想不光是可以用來治國,對任何層次的領導者都會有用。

即使在現代社會也完全適用。將來也會適用。這是人類歷史幾千年經驗智慧積累下來的一個結晶。

儒家的仁德思想理論永遠也不會過時。

儒家的倫理思想的核心是一個「禮」字。既然人本性都是善的,執政者就應該讓民眾知道自制,回到那種彬彬有禮的社會狀態中去。就是所謂的「克己復禮」。

這個禮包括了禮節,禮數,禮貌,和規章制度。所以,儒家的思想要人懂得自制,剋制慾望,遵守禮節,消除暴力,以達到一種平和的社會環境。正是儒家的這一「禮教」思想,使得中國成了舉世公認的禮儀之邦。

禮的思想並沒有錯。只是需要改變其中過於僵化的部份而已。

儒家思想因此為社會制定了許多具體的禮節,具體表現為「三綱五常」。李先生講的尊老觀就包括在這綱常倫理中。三綱五常一直是反儒學的人批評的一個靶子。

從現代社會的角度看,這些社會規範確實有很多不適應現代價值觀的地方。但是,這些綱常只是儒家道德思想應用到社會規範中的一些表現形式而已。人們可以說,這些表現形式過於刻板,不夠變通;或者說某些形式已經不符合現代社會的需要。

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必須要注意形式和內容的區別。一種思想可以影響到許許多多的方面,也會有無數的表現形式。

某個方面不適用,或某個形式不合理,並不代表這種思想在其他場合和其他形式都不適用都不合理。

既然儒家思想有如此多的內容(本文列舉尚不完全),人們就不能僅憑某個事件和某個方面妄下「儒家思想過時」的斷語。

儒家思想的主要觀點是什麼,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等風亦等你的貝 儒家基本上堅持 親親 尊尊 的立法原則,維護 禮治 提倡 德治 重視 人治 儒家思想對封建社會的影響很大,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1 儒家的 禮治 主義 儒家的 禮治 主義的根本含義為 異 即使貴賤 尊卑 長幼各有其特殊的行為規範,只有貴賤 尊卑 長幼 親疏各有其禮,才能達到儒...

儒家思想中有哪些糟粕,儒家思想有什麼糟粕

儒家思想中有99 是糟粕。儒家思想有什麼糟粕?儒學的糟粕 精華比如做人要仁 義 禮 智 信 勇之類,和老莊相比是入世思想,有積極意味 糟粕也就是一些對人精神上的束縛之類的比如說樓上的三綱五常 三從四德 封建禮教 保守 官本位思想,我也就知道這麼多了,呵呵,不好意思 至少我的不是貼上,我學的,老師就這...

儒家學派的思想核心是什麼,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小周高等教育 答疑 儒家思想內容豐富,從個體來講有仁 義 禮 智 信 恕 忠 孝 悌等德目。仁 仁愛。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 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以處人,有序和諧 是孔子思想的原發點,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陳志歲 載敬堂集 仁體現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