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後感應該怎麼寫,讀一本書後應該怎麼寫讀後感

時間 2021-08-30 09:46:34

1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是讀後感?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讀後感怎麼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併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

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係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

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絡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絡實際。

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絡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絡、前後脫節。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

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寫讀後感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是要重視「讀」在「讀」與「感」的關係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

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準確選擇感受點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

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絡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參考資料

2樓:茹巧折祺

就是寫你讀完一篇

文章或書的

感想,切記不是把原文照抄哦。

3樓:匿名使用者

開頭介紹這本書,比如說這本書是誰送給你的,或是書的作者的簡單介紹再來概括一下這本書的內容,然後你感受到了什麼,你從哪個方面學到了什麼最後可以寫這本書對你的意義啊、你喜歡讀這本書啊、這本書告訴了你什麼啊等等...

書內容的概括篇幅不要太長,就醬紫...

4樓:匿名使用者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併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

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係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

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讀一本書後應該怎麼寫讀後感?

5樓:匿名使用者

還有這篇,不錯

,字數短,比較不錯。

生日那天,媽媽送給我一件很有意義的生日禮物,是一本名叫〈〈小王子〉〉的童話書,媽媽對我說:「孩子,媽媽希望你能像小王子一樣,永遠有一顆純潔的心。」我很納悶,小王子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啊?

所以我就趕快抱起書,如飢似渴地讀了起來。

看了前言,我才知道,原來這本書在西方非常有名,是本大人和孩子都喜歡看的書,難怪媽媽會把它送給我。我又接著讀下去。小王子住在小得只有他一個人的星球上,每天給他的玫瑰澆水。

後來小王子離開星球去旅行,見到很多奇奇怪怪的小行星上的人,直到他來到地球,在沙漠中見到一個飛機壞了的飛行員。小王子和飛行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可是他非常想念他的玫瑰花。為了離開地球,小王子被毒蛇咬了一口,後來飛行員就再也沒有見到過他。

讀了這本書,我終於明白什麼叫純潔的心靈。小王子深愛著他的玫瑰,為了不讓花兒被羊吃掉,他還請飛行員給羊畫了只口罩。對他來說,他的玫瑰和地球上的所有的玫瑰都不一樣,如果花兒沒有了,就好像所有的星球都失去了光芒。

這是多麼真摯的感情啊!還有那隻狐狸,即使小王子離開了它,它也永遠會記得那麥子一樣的顏色。

媽媽還告訴我,這裡面的好多故事都是有寓意的,比如,那個什麼手下都沒有的國王的故事的告訴我們,不能自欺欺人,也不要自高自大;那個每天不停地數星星的商人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不要浪費時間;而那個不停地電燈、熄燈的燈夫的故事

告訴我們,要忠於職守、認真負責…

我真喜歡這本書!

6樓:匿名使用者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

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

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

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

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併為後文的議論作

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

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係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

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

「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

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

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

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

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絡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

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絡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

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絡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

而不能盲目聯絡、前後脫節。

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

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

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

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寫讀後感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是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係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

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

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

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準確選擇感受點

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

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

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

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

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

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

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

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

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

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

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

注意聯絡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

的中心。

初中作文課中,除了寫「讀後感」外,老師還會要求同學們在看完一部電影、

電視片或參觀完某一展覽後寫「觀後感」,觀後感的寫法與讀後感是一樣的,只

需在第一部分簡述所觀的內容,然後引出觀點、論述就可以了

7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應該把那一本書裡面最重要的內容詳細,然後再把一些東西略寫。

8樓:醒過來的小森林

寫出自己的感言,你為什麼喜歡這本書,寫出原因,再寫你喜歡的短詞,短句,和你喜歡的段落,就ok了。

9樓:匿名使用者

我寫讀後感一般都是應付的,但應該能幫到你。

把故事梗

概寫下來,通常不要超過100?字。

結合自身經歷(我的同學寫《朝花夕拾》讀後感時,寫讀《阿長與山海經》時所想到的往事,後來在班中成為範文)

再舉《朝花夕拾》這個例子,故事中儘量選印象深刻的(好寫的),此類需詳寫;而一些沒什麼感觸的一筆帶過或最好不寫!

適當新增修辭手法。。。

真情實感!真情實感!真情實感!

ps:作者之類與本文無關的,建議最好不寫,如果要寫,還是要挑重點!

希望能幫到你!

選一本書寫讀後感,讀一本書後應該怎麼寫讀後感

愛在山野最近,我看了一本書,書名是 愛在山野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野生動物考察隊員,被上級要求到重陽嶺裡去觀察和捕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麂時所看到和所經歷的事情,書裡還有對各種動植物的生動描寫,知識豐富,故事栩栩如生,讀完後讓人回味無窮。我覺得書中最令我感動的一段描寫是在書的最後,當考察隊員捕獲到一頭黑...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讀後感,寫一本書的讀後感

要你喜歡的一本書的讀後感 讀完 魯濱孫漂流記 這本精彩的 後,一個高大的形象時時浮現在我的眼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險家 航海家魯濱孫。他憑著頑強 手機使用者 1234567890 寫一本書的讀後感 童年 讀後感 童年 是作者高爾基以自己童年為基礎寫的一部自傳體 它揭露了 沙皇時期的黑暗 殘暴和非人生活。...

讀後感應該怎麼寫,讀後感怎麼寫

讀後感的寫作方法 怎樣才能寫好讀後感呢?從結構上看,一篇讀後感至少要有三個部分的內容組成 一是要介紹 原作的篇名內容和特點 二是根據自己的認識對原作的內容和特點進 行分析和評價,也就是概括地談談對作品的總體印象 三是讀後的感 想和體會。即一是說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據評價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發,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