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仁」和孟子的「仁政」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1-09-04 01:19:43

1樓:向日葵

1、治國方面的不同:與其說,這國方面的不同,比如說治國針對的人物不同。先比如說孟子,他相當於國務大臣一樣,每天都服侍在君王身邊,為一國之君出謀劃策,而孔子就不一樣,他沒有機會到哪個君王的身邊訴說他的理念。

所以說他只能四處流浪,傳播他的理念。所以說這兩者的效果當然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說孟子比孔子的影響更深遠。

2、觀念不同:孟子服侍的是君王,所以說他多對君王要求,要求皇帝實施仁政,以及講述各種實施仁政的好處,君王要做到愛民如子,不能過度的殺戮,要減輕刑法,減少賦稅,使人民能夠安居樂業,這樣的話話,自己的國家才會強盛起來。

當時是個戰亂的時代,天下還沒有統一,所以說統一天下,是每個國家君王的夢想。孟子就說,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是殺戮,是死亡。只有在這個時候,一個君王實施仁政,使人民脫離水深火熱之中,這樣的話,人民自然會歸附於他。

統一天下,你就是順手可得的事情。

而孔子的觀念則是,他沒有過多的想統一天下。他只是想如何才能讓一個國家的君王整頓好他們的人民。孔子思想境界較高,他不喜歡用一般殘酷的刑法來約束人民。

那樣做雖然可以換來一時的臣服,但是並得不到民心。所以說,孔子覺得,應當實施仁政,這裡的仁政和剛剛說的仁政好像一樣。但是並非如此,這個是針對百姓的,讓百姓發自內心的臣服於你。

雖然這個是很緩慢的一個過程,但是如果最終達成的效果是可見一斑的。

3、門派不同:在當時那個混亂的年代,人都有獨特的思想,想被皇帝重用,於是就分了各個門派,其中孔子與孟子都是儒家學派的,孔子更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2樓:

可以說孟子的「仁政」是孔子的「仁」在政治上更加明確的體現。

3樓:匿名使用者

仁政是仁的一個表現方面

僅此而已

4樓:梅尐黎

孟子de「仁政」學說是對孔子「仁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孔子的「仁」是一種含義極廣的倫理道德觀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愛人」。孟子從孔子的「仁學」思想出發,把它擴充發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施政綱領,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對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愛心。

5樓:呼顏張廖惜文

前者說的還可以湊合麼,那我就免咯..

6樓:束邁巴冰菱

才600字都要求。。。。

腦筋急轉彎:孔子與孟子有什麼區別?

7樓:穆子澈想我

孔子將兒子帶在身邊,孟子將兒子擱在頭頂。

解釋:將孔字拆開就是子乚,子在乚旁邊所以說把兒子帶在身邊,將孟字拆開就是子和皿,子在皿上方所以說把兒子擱在頭上。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

孟子(約前371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戰國時期鄒國人。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於孔子,與孔子並稱「孔孟」。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

孔子孟子相同點

孟子和孔子並稱「孔孟」,都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在當時那個混亂的年代,人都有獨特的思想,想被皇帝重用,於是就分了各個門派,其中孔子與孟子都是儒家學派的,孔子更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他們都推行儒家,所以孟子和孔子的政治思想在本質上是相同的,都主張的是「仁」和「民本」思想。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孟子發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張「仁政」。

不同點1、觀念的不同

雖然他們二者是一個門派,但是因為人不同,時代不同,服侍的人不一樣,所以說他們的思想也有一點不同。

孟子服侍的是君王,所以說他多對君王要求,要求皇帝實施仁政,以及講述各種實施仁政的好處,君王要做到愛民如子,不能過度的殺戮,要減輕刑法,減少賦稅,使人民能夠安居樂業,這樣的話話,自己的國家才會強盛起來。

當時是個戰亂的時代,天下還沒有統一,所以說統一天下,是每個國家君王的夢想。孟子就說,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是殺戮,是死亡。只有在這個時候,一個君王實施仁政,使人民脫離水深火熱之中,這樣的話,人民自然會歸附於他。

統一天下,你就是順手可得的事情。

孔子的觀念則是,他沒有過多的想統一天下。他只是想如何才能讓一個國家的君王整頓好他們的人民。孔子思想境界較高,他不喜歡用一般殘酷的刑法來約束人民。

那樣做雖然可以換來一時的臣服,但是並得不到民心。所以說,孔子覺得,應當實施仁政,這裡的仁政和剛剛說的仁政好像一樣。但是並非如此,這個是針對百姓的,讓百姓發自內心的臣服於你。

雖然這個是很緩慢的一個過程,但是如果最終達成的效果是可見一斑的。

2、二人性格不同。

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則偏向憤世疾俗。孔子也憤世疾俗,只不過他最大的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孟子則不同,他是「當今之世,捨我其誰」。孔子的憤怒是出世,孟子的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邁之情,自信之氣,他越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仁」的理解不同。

孔子針對「春秋無義戰」提出了「仁」思想,他並沒有將「仁」的思想形象化具體化,「仁」還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

孟子則在「仁」的基礎上將其形象為「不忍之心」,並建立「性善論」來對其進行論述,進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種從社會道德到社會政治的一個飛躍,這種飛躍將能更好的鞏固「仁」的觀念,並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8樓:搞怪一樂

孔子與孟子的區別是(腦筋急轉彎):

孔子的「子」在左邊,孟子的「子」在上邊,孔子把兒子背在身上,孟子扛在頭上。

腦筋急轉彎最早起源於古代印度。就是指當思維遇到特殊的阻礙時,要很快的離開習慣的思路,從別的方面來思考問題。現在泛指一些不能用通常的思路來回答的智力問答題。

9樓:青島小魚聊創業

1、子的位置不同:孔子的子在左邊,孟子的子在上邊。

2、搞笑點的說法是: 孔子將兒子帶在身邊,孟子將兒子擱在頭頂。

3、兩人在學術上的主張不同,孔子主張「仁愛」,而孟子主要思想是「義」。

4、論成就,孔子被尊為「至聖」,孟子是「亞聖」。

5、從他們對「仁」的看法來看,孔子是大廈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廈的建立者和完善者。

10樓:牛翻天耶

《腦筋急轉彎》請問孔子與孟子有什麼不一樣呢

11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與孟子有什麼區別?答案是:子前的字不一樣。

12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的子在左邊,孟子的子在上邊!

13樓:亢書萱

孟子的名子,多了四筆

孔子與孟子對待「仁政」的區別,孔子和「仁」和孟子的「仁政」有什麼區別?

可以說孟子的 仁政 是孔子的 仁 在政治上更加明確的體現。在孔子的仁學思想體系中,就思想內容說是道德重於政治,就價值取向說是政治先於道德.孔子思想中政治與道德的這種分梳決定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具有歷史的可能性.孟子思想中道德的主體性消解了政治的獨立性,道德的平面即是政治.但是從道德到政治的平面推展卻無法...

孔子與孟子有什麼區別,孔子和孟子有什麼區別

贊贊威 第一點,孔子是從 人 出發闡述問題的,孟子則是從 性善 出發闡述問題的。第二點,孔子有很深的貴族情結,孟子則有明顯的精英情結。第三點,孟子實際上拋棄了中庸之道,表現得銳利耿介 疾言好辯,這跟孔子一生 忠恕 溫良恭儉讓大異其趣。孔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孔...

老子和孟子有什麼區別?(腦筋急轉彎)

七個漢字 孟軻是繼承了很多老子李耳思想精華的,孟子其實就是老子的粉絲,而且對 道德經 很有研究,而孔子只聽說過 道 沒讀過 道德經 因為夢子當時接受的教育的重點教材之一就是 道德經 但 道德經 在空子時候是不能為普通人所看見的,是周朝太學專屬教材,到了夢子時候才為更多底層的貧寒的讀書人有幸讀到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