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與孟子對待「仁政」的區別,孔子和「仁」和孟子的「仁政」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2-03-01 19:10:06

1樓:

可以說孟子的「仁政」是孔子的「仁」在政治上更加明確的體現。

2樓:糜春求絢

在孔子的仁學思想體系中,就思想內容說是道德重於政治,就價值取向說是政治先於道德.孔子思想中政治與道德的這種分梳決定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具有歷史的可能性.孟子思想中道德的主體性消解了政治的獨立性,道德的平面即是政治.

但是從道德到政治的平面推展卻無法逾越道德與政治之間主觀與客觀、絕對之善與有限之善的差異,因而孟子的仁政思想無法在現實中得到落實.孔子的仁學體系包含仁義禮智信等諸多內容,這些概念皆可以分內外兩面說.內在地說,它們有人們心中的道德律令、人所應有的道德修養等含義;外在方面,它們又可以分成屬於倫理範疇的道德規範和屬於政治範疇的政治秩序與政治責任兩個方面.

3樓:匿名使用者

仁政是仁的一個表現方面

僅此而已

4樓:梅尐黎

孟子de「仁政」學說是對孔子「仁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孔子的「仁」是一種含義極廣的倫理道德觀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愛人」。孟子從孔子的「仁學」思想出發,把它擴充發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施政綱領,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對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愛心。

5樓:呼顏張廖惜文

前者說的還可以湊合麼,那我就免咯..

6樓:束邁巴冰菱

才600字都要求。。。。

孔子的「仁」和孟子的「仁政」的區別是什麼?

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荀子的仁義有什麼區別

7樓:

孔子講仁,是說人心,人心要充滿愛,愛自己,也愛別人。孟子仁政,是說政治,政治要體現仁愛,把愛護人的精神融入到執政中去。荀子仁義,是說行為,行為要符合仁義,在義這種行為中,要貫徹仁的精神。

從個人修養,到政治生活,到社會道德。從點到面,不斷髮展,持續推廣。

孔子和孟子有什麼區別

8樓:高中生三

首先,從兩人的人格來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則偏向憤世疾俗。孔子作為儒家的創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則,要別人大氣,自己就得是個敦厚的儒者長者。

孔子是春秋晚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孟子是戰國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講究直抒胸臆講大道理,而孟子則舉例說明道理論述,講危害與好處,使對方心服口服。

孔子早年家貧,作過吹鼓手,也放過牛羊,他是自學成才,因而他自然就養成了謙遜的性格。寬恕始終是他的人生信條,但在原則上則義正詞嚴,毫不妥協,孔子的敦厚中是蘊藏著凜凜正氣的。

孟子則不同,孟子更偏向憤世疾俗。孟子生活在戰國時期,在那個時期內諸侯們交相攻伐,仁義早被拋諸腦後,「興滅繼絕」的傳統也煙消雲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

拓展資料: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漢族。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

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論語》及《五經》中。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漢族,山東鄒城人。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

父名激,母仉氏。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

山東鄒城人。著有《孟子》一書。

9樓:l一

孔子與孟子同為儒家文化的大師,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講求「仁者愛人」,兩人的區別在於孔子更像是一個正氣凜然的敦厚的長者,而孟子更像是一個萬丈豪情的憤世嫉俗的出世者;

兩人雖然都推崇「仁」的思想,但兩人在這個推崇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也不相同,孔子是大廈的奠基者,而孟子則是大廈的建立者和完善者。

孔子作為儒家的創始人要以身作則,大氣,是個敦厚的儒者長者。這與孔子的人生經歷有關,孔子早年家貧,作過吹鼓手,也放過牛羊,他是自學成才,在生活的各個行業各個角落摸爬滾打過,自然而然就養成了謙遜的性格,向長者請教時也總是恭恭敬敬。

成材後,也將這種恭敬的習慣一以貫之,所以才有「有教無類」的思想。孔子的敦厚中是蘊藏著凜凜正氣的,是隻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

孟子則不同,孟子更偏向憤世疾俗。孟子生活在戰國時期,諸侯們交相攻伐,仁義早被拋諸腦後,「興滅繼絕」的傳統也煙消雲散,然而,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這種種一切都直擊孟子內心的「仁」。

故而孟子會把個人與社會緊密的聯絡在一起,以解民倒懸為己任,自然是看不慣諸侯們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號迴盪在心中,這更激起孔子的憤世疾俗。

10樓:範大壯實

孔子是至聖先師,而孟子只算是他的徒孫,如果論輩分,孟子要叫他師

公。兩人在學術上的主張不同,孔子主張「仁愛」,而孟子主要思想是「義」。論成就,孔子被尊為「至聖」,孟子是「亞聖」,除了主張不同之外,孔子在學術上的成就遠遠超過孟子,很多著作都是孔子編纂,譯註的;共同點是他們都屬於儒家學派的代表,為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做了不朽的貢獻,有孔仁孟義的說法......

11樓:二年級2班54人

汪老師告訴你:孔子和孟子到底是什麼關係?

12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比孟子老了那麼幾歲。

13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和孟子最大的區別一個是聖人,一個是亞聖。

14樓:十八局四公司

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比孟子早,可以說是孟子的老師。

15樓:張力

就有一點區別 那就是差了一個字

孔和孟能一樣不

16樓:匿名使用者

一個姓孔,一個姓孟,呵呵

17樓:

孔曰成任,孟曰取義,是其區別

孔子「仁」的思想和孟子「仁政」的思想都重視(  )? a.人的生存權利? b.人的善良本性? c.

18樓:白白先生丶

a本題考查比較辨析能力,著重考查對孔子的「仁」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認識。孔子「仁」的思想包括對百姓的關懷和愛護,包含了民本思想;孟子的「仁政」主張「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賦斂」;因此,兩者都重視人的生存權利。

孔子和「仁」和孟子的「仁政」有什麼區別

向日葵 1 治國方面的不同 與其說,這國方面的不同,比如說治國針對的人物不同。先比如說孟子,他相當於國務大臣一樣,每天都服侍在君王身邊,為一國之君出謀劃策,而孔子就不一樣,他沒有機會到哪個君王的身邊訴說他的理念。所以說他只能四處流浪,傳播他的理念。所以說這兩者的效果當然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說孟子比孔...

孔子與孟子有什麼區別,孔子和孟子有什麼區別

贊贊威 第一點,孔子是從 人 出發闡述問題的,孟子則是從 性善 出發闡述問題的。第二點,孔子有很深的貴族情結,孟子則有明顯的精英情結。第三點,孟子實際上拋棄了中庸之道,表現得銳利耿介 疾言好辯,這跟孔子一生 忠恕 溫良恭儉讓大異其趣。孔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孔...

孔子和孟子的名言,孔子和孟子的名句和解釋

有空提問,沒空自己上網搜一下啊 孔子日三人。行,必有一死!不會用標點 孔子名言 子在齊聞 韶 三月不知肉味,曰 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孔子曰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求之不得,從吾所好.孔子和孟子的名句和解釋 關於孔子和孟子的名言 至少三句 不學禮,無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於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