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大陸》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時間 2021-09-13 01:57:48

1樓:樹蔭風雨下

這是于右任先生的絕唱,詩歌道出了他強烈希望祖國統一的情感和渴望迴歸大陸的心情,也表現出他在有生之年未能實現心中期望的失望情感.

于右任創作《望大陸》既沒有采用律詩的形式,也沒有選擇使用絕句,而是採用了屈原創造的「楚辭」的格式,這並不是偶然的,其用意也正是在於「楚辭」的詩歌形式,能更切實更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愛國與思鄉的情感。

2樓:吃不了兜著走

全詩表現了詩人期望兩岸統一的情感和渴望迴歸大陸的心情,表達了他在有生之年未能實現心中期望的失望情感,以及他未能回到大陸、回到故鄉、與故鄉親人相見的痛楚.

《望大陸》 于右任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陸;

大陸不可見兮,

只有痛哭。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鄉;

故鄉不可見兮,

永不能忘。

天蒼蒼,

野茫茫,

山之上,

國有殤!

3樓:若舞飄逸

詩歌表達出他強烈期望祖國統一的情感和渴望迴歸大陸的心情,也表現出他在有生之年未能實現心中期望的失望情感。

詩詞原文

于右任《望故鄉》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

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1] 不得大陸,不能回鄉,大陸乎,何日光復?

相見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樓:百利天下出國考試

開頭一句,開門見山的將愁緒直接表達於無言獨上樓的情緒中,以月如勾的景象,傳述一種孤清與不圓滿的遺憾意境,緊緊的扣住西樓獨處的人,月如勾,人獨悴;織就一幅淒涼的景色,此情此景,一個失敗的君王何人不感到內心的惆悵呢?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以寂寞描述所處的情境,用寂寞統領整個情緒,梧桐也寂寞、深院也寂寞,是寂寞鎖住了秋,或是清秋鎖住了寂寞,只因作者的情緒眼中所見皆是寂寞。

而在句法上簡單的利用了梧桐孤立深院的景象,將寂寞與清秋緊密的扣在一起,更增添了秋的蕭瑟與作者的孤獨無言。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這樣的情緒想要拋開不理,卻是怎樣也無法割捨,想要好好的梳理,卻又更加的雜亂失序,是一種矛盾的對峙的情緒。

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這樣惱人的情緒是因為離愁的發酵,有不同的覺受在心裡頭醞釀著。

在最後調侃自己,利用淡淡的口吻,思念著故國,卻無能挽回,哀嘆著這離愁。不過在這淡淡的背後,卻隱藏著作者極深的哀痛,在離愁的煎熬下,痛極而無淚的感覺,後主只瀟灑豁達的說出,又是另外一種滋味在心裡頭,是怎樣的一種滋味就須讀者慢慢的去體會了!

《釵頭鳳》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樓:sc瘦臉**

表達了眷戀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發了詞人怨恨愁苦而又難以言狀的悽楚心情。

《釵頭鳳》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譯文:你紅潤酥膩的手裡,捧著盛上黃縢酒的杯子。春色滿城,你卻早已像宮牆中的綠柳那般遙不可及。

東風惡,歡情薄,一個心懷憂愁的情緒,幾年離散。

錯、錯、錯!春天依舊,人空瘦,淚水洗盡臉上的胭脂,又把薄綢的手帕全都溼透。

6樓:金果

表達了他們眷戀之深和相思之切,抒發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難以言狀的悽楚痴情。

出自:《釵頭鳳·紅酥手》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詞作。原文:

釵頭鳳·紅酥手

宋代:陸游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譯文:你紅潤酥膩的手裡,捧著盛上黃縢酒的杯子。春色滿城,你卻早已像宮牆中的綠柳那般遙不可及。春風多麼可惡,將歡情吹得那樣稀薄。

滿懷的憂愁情緒,離別幾年來的生活十分蕭索。遙想當初,只能感嘆:錯,錯,錯!春景依舊,只是人卻憔悴消瘦。淚水洗盡臉上的胭脂,又把薄綢的手帕全都溼透。

桃花被風吹落,灑滿清冷的池塘樓閣上。永遠相愛的誓言還在,可是錦文書信再也難以交付。遙想當初,只能感嘆:莫,莫,莫!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陸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姓士族的一個大家閨秀唐氏。結不料,作為婚姻包辦人之一的陸母卻對兒媳產生了厭惡感,二人終於被迫分離。

幾年以後的一個春日,陸游在家鄉沈園,與偕夫同遊的唐氏邂逅相遇。心中感觸很深,遂乘醉吟賦這首詞,信筆題於園壁之上。

賞析:這首詞分上下兩闋,上闋是男子口吻,自然是陸游在追敘今昔之異;昔日的歡情,有如強勁的東風把枝頭繁花一掃成空。別後數年心境索漠,滿懷愁緒未嘗稍釋,而此恨既已鑄成。

事實已無可挽回。下闋改擬女子口吻,自然是寫唐氏泣訴別後相思之情:眼前風光依稀如舊,而人事已改。為思君消瘦憔悴,終日以淚洗面。任花開花落,已無意興再臨池閣之勝。

當年山盟海誓都成空願,雖欲託書通情,無奈礙於再嫁的處境,也只好猶夷而罷。此詞口吻之逼真,情感之摯婉,都不類擬想之作。如果沒有生活原型作為依據。

只憑虛構是不會寫得如此真切感人的。以上談的是這首詞的總體印象,為了印證這一印象,還可以從語言意象入手做進一步的分析。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這三句撫今追昔,所表現的情感是極其豐富而又複雜的。「紅酥」言其細膩而紅潤。

李清照《玉樓春》(紅梅)詞:「紅酥肯放瓊苞碎,探看南枝開遍末?」詞中以「紅酥」形容紅梅蓓蕾之色,是個令人陶醉的字眼兒。陸游用「紅酥」來形容膚色,其中便寓有愛憐之意。

詞人為什麼只寫手如紅酥?這是因為手最能表現出女性的儀態。如《古詩十九首》「纖纖濯素手」;蘇軾《賀新郎》「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

都是藉手來顯現人物的體態與儀表的例子。但在這首詞裡,詞人不僅借對手的描寫來襯托唐氏儀容的婉麗,同時聯絡下句「黃縢酒」來看,正是暗示唐氏捧酒相勸的殷勤之意。

這一情境陡地喚起詞人無限的感慨與回憶:當年的沈園和禹跡寺,曾是這一對恩愛夫妻攜手遊賞之地。曾幾何時鴛侶分散,愛妻易嫁已屬他人。滿城春色依舊,而人事全非。

「宮牆柳」雖然是寫眼前的實景,但同時也暗含著可望而難近這一層意思。「東風惡,歡情薄」是借春風吹落繁花來比喻好景不常,歡情難再。

「東風惡」的「惡」字多有人理解為惡毒之惡,這是不對的。由於對「惡」字語義的誤解,更將此句加以引伸,認為「東風惡」是陸游影射自己的母親太狠毒,拆散了兒子的美滿姻緣。

這更是望文生義的無稽之談。為了糾正對此句的錯誤理解,在此不得不稍加辨證。蓋宋元時語中的「惡」字本為表示事物程度的中性「甚詞」,義同太、甚、極、深,並不含有貶義。

如康與之《憶秦娥》詞:「春寂寞,長安古道東風惡。」意謂春光已去,而長安古道上的春風還在勁吹。周邦彥《瑞鶴仙》詞:「嘆西園,已是花深無地,東風何事又惡」。

是說西園落花已經飄零滿地,東風又何必颳得如此之甚呢!元胡只從《快活三過朝天子》散曲:「柳絲舞困小蠻腰,顯得東風惡」。這是形容春風中楊柳不停地迎風飄舞。

顯得東風甚猛;如果柳絲是小蠻(白居易有妾名小蠻,善舞)的腰肢,她必定感到十分睏倦了。據此可知「東風惡」並非影射陸游的母親。至於這首詞在客觀上是否具有反封建的社會意義。

這是另一回事,不應和詞的本文闡釋混為一談,否則將會曲解作品原意而厚誣古人之嫌了。辨證既明,那麼「一懷愁緒」以下三句自然是緊承好景不常,歡情難再這一情感線索而來。

是陸游在向前妻唐氏傾訴幾年來的愁苦與寂寞。最後結以「錯、錯、錯」三字,卻是一字一淚。但此錯既已鑄成,即便引咎自責也於事無補,只有含恨終身了。

詞轉下闋,卻另起一意。這裡是用代言體直擬唐氏口吻,哭訴別後終日相思的苦情:「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這三句詞因為是擬唐氏口吻,所以仍從往日同賞春光寫起。

而絲毫沒有復沓之感,反而令人覺得更加悽楚哀怨,如聞泣聲,如見淚眼,人物音容,宛然在目。「春如舊」一句與前闋「滿城春色」相對應,既寫眼前春色。

也是追憶往日的歡情,但已是「物是人非事事休」了。「人空瘦」,正是「為伊消得人憔悴」,一個「空」字,寫出了徒喚奈何的相思之情。

雖然自知相思無用,消瘦無益,但情之所鍾卻不能自己。「淚痕紅浥鮫綃透」,正是數年來終日以淚洗面的真實寫照。

「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這四句寫出了改嫁後的無限幽怨:任它花開花落,園林清幽,但卻無心觀賞登臨。

《望大陸》一詩表達了作者怎樣深刻的感情?

《望大陸》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7樓:文子

《望大陸》表達了自己的有生之年不能見到海峽兩岸統一的失望之情,也流露出了一位八十三歲的飄泊孤島的老人對大陸的強烈的眷戀之情,也表達了自己想落葉歸根的感情。

詩詞原文: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

表現作者生前活著時的痛苦,作者明確實寫了自己的悲哀情感,暗示虛寫了自己的遭遇和國家的現狀。讀者可以通過詩中明確地抒情,在頭腦裡再現出一個活生生的慷慨悲壯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8樓:匿名使用者

全詩表現了詩人期望兩岸統一的情感和渴望迴歸大陸的心情,表達了他在有生之年未能實現心中期望的失望情感,以及他未能回到大陸、回到故鄉、與故鄉親人相見的痛楚。

9樓:匿名使用者

望大陸   于右任   葬我

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   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   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   天蒼蒼,野茫茫;   山之上,國有殤!

 于右任的著名愛國詩作《望大陸》發表於2023年11月10日。後于右任先生在臺北謝世。晚年在臺灣的于右任先生非常渴望葉落歸根,但終未能如願。

2023年1月12日,他在日記中寫道:「我百年之後,願葬玉山或阿里山樹木多的高處,山要高者,樹要大者,可以時時望大陸。我之故鄉是中國大陸。

」2023年1月24日于右任先生寫下了感情真摯沉鬱的詩作《望大陸》。   這是他眷戀大陸家鄉所寫的哀歌,其中懷鄉思國之情溢於言表,是一首觸動炎黃子孫靈魂深處隱痛的絕唱。   2023年,于右任被裹挾到臺灣,而結髮妻子和兒子卻留在大陸,從此天各一方。

所以,他的《望大陸》並非泛泛的家國之情,而是深藏了刻骨銘心的身世之痛。祖國統一,是詩人一生所志追求的。   閱讀此詩,給人一種悲愴深沉、愛國情摯的感覺。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於先生久居臺灣,不能迴歸桑梓,但是海峽波濤卻隔不斷、阻不了他望大陸、念故鄉、思親人的深情。   詩的前兩節採用重章復踏的手法,反覆詠唱,抒發對大陸、對故鄉深切向往、眷戀的情懷,是詩人真情實感的強烈表露,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正是這真摯強烈的情感和刻骨銘心的思念,給讀者以強烈的震撼,引起讀者感情與思想上的共鳴。詩的最後一節開頭兩句借用了北朝民歌《敕勒歌》裡的兩句話,採用疊字,狀物形象而生動!最後兩句「山之上,國有殤!

」語意雙關而寓意豐富。《國殤》出自屈原楚辭《九歌》。《九歌》是屈原流放途中模仿楚國南方的祭歌而創作的一組詩篇,《國殤》是其中一首,是追悼將士的輓歌,所謂「殤」,《小爾雅》說:

「無主之鬼之為殤。」詩人巧借「國殤」,抒寫自己死後不能葬在大陸,不能魂歸故里的遺憾。古人云:

「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獸猶如此,人何以堪?人為的阻撓,使親人分聚、骨肉離散,死後尚不能魂歸故里,不得安寧,讀來怎能不令人愴然而淚下?

詩人藉助這兩句詩,表達出許許多多和詩人有著相同經歷的人們的心:他們魂牽夢縈、心中無法忘卻的正是祖國的統一!先生生前見不到祖國的統一,死後還要葬於高崗,向大陸遙望,真是死不瞑目啊!

《春望》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全篇圍繞 望 字,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結合。詩人以寫長安城裡草木叢生,人煙稀少來襯托國家殘破。起首一 國破山河在 觸目驚心,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歷史滄桑感。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兩句以物擬人,將花鳥人格化,有感於國家的 國事的艱難,長安的花鳥都為之落淚驚心。詩人由登高遠望到焦點式的透視,由遠及近,感情...

望洞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望洞庭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金牛咲 此詩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洞庭風光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表現了詩人壯闊不凡的氣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望洞庭 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所作,原文為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盤裡一青螺。譯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如同未磨的銅鏡。遠遠眺望洞庭...

《窮人》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課文講的是漁夫和妻子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後,主動收養她的兩個孩子的故事,真實地反映 了沙俄 制度統治下的社會現實,表現了桑娜和漁夫勤勞 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課文用樸實 準確的語言,恰如其分地表達了真情實感,讀來使人深受感動。 課文通過描寫漁夫的妻子桑拿在自己丈夫出海生死未卜,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