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王維的塞下曲四首之一

時間 2021-10-14 22:25:21

1樓:三國之長空

一、回答:

1、《塞下曲四首》不是王維的作品,作者是王昌齡。王維沒有寫過《塞下曲》。

2、《塞下曲四首》之一賞析:

唐代邊事頻仍,其中有抵禦外族入侵的戰爭,也有許多拓地開邊的非正義戰爭。這些戰事給國家造成了沉重的負擔,給人民帶來極大的痛苦。無休止的窮兵黷武。

主要由於統治者的好大喜功。同時也有統治者煽動起來的某些人的戰爭狂熱作祟。這首小詩,顯然是對後者的功誡。

這首詩可分前後兩層意思。前四句為第一層,描繪邊塞的秋景。作品所寫是「八月蕭關道」的景象,但詩人首先描繪的則是一幅內地的秋色圖:

「蟬鳴空桑林」,綠色的桑林葉落杈疏,顯得冷落而蕭條,又加之寒蟬的鳴叫,更寒意大起,詩詩中的主人公就在這樣的季節踏上奔赴蕭關的道路,走出一個關塞又進入另外一個關塞,邊塞的景色就更為淒涼不堪了:他看到的只是「處處黃蘆草」。詩人先以內地的秋景為襯墊,進而將邊塞的從景描寫得蒼涼之極,其用意在於暗示戰爭的殘酷和表達詩人對此的厭惡之情。

「從來幽並客,皆共沙塵老」,與王翰的「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可謂英雄所見,異曲同工,感人至深。幽州和幷州都是唐代邊塞之地,也是許多讀書人「功名只向馬上取」、「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然而,詩人從這些滿懷巨集圖大志的年輕人身上看到的卻是「皆共沙塵老」的無奈結局。

末兩句,以對比作結,通過對自恃勇武,炫耀紫騮善於馳騁,耀武揚威地遊蕩,甚至惹是生非而擾民的所謂遊俠的諷刺,深刻地表達了作者對於戰爭的厭惡,對於和平生活的嚮往。前面講的幽並客的時候,作者還沒有什麼貶意,字裡行間裡還隱約可見對於獻身沙場壯士的惋惜之情。用「遊俠兒」來形容那些只知道誇耀自己養有良馬的市井無賴,作者的反戰情緒有了更深層次的表達。

此詩寫邊塞秋景,有慷慨悲涼的建安遺韻;寫戍邊徵人,又有漢樂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諷喻市井遊俠,又表現了唐代錦衣少年的浮誇風氣。

二、擴充套件知識:

1、原詩欣賞:塞下曲四首其一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並客,皆共沙塵老。

不學遊俠兒,矜誇紫騮好。

2、作品簡介:《塞下曲四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創作的組詩作品。第一首詩描寫了邊塞的景色,表達了作者的反戰思想。

第二首從淒涼的環境著手,著重表現軍旅生活的艱辛及戰爭的殘酷,蘊含了詩人對戰爭的反對。第三首詩記述了一次征戰的全過程,充分揭示了戰爭的殘酷性,表達了對戍邊普通士卒的深深同情。第四首詩寫一位將軍因戰殉國後被埋葬的場面,透露出了作者對朝廷對有功將士的不公,以及對連年征戰的批判。

3、作者簡介: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

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而立,始中進士。初任祕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巨集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

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曉所殺。

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集六卷,今編詩四卷。

2樓:冰之燃燒午夜行者

1整首詩,作者採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將自己希望祖國繁榮鄰國歸順,天下太平的心願表達出來,從而表達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靜是安靜,僻靜之意,作者一語雙關,既說自己希望那偏遠僻靜之地沒有戰爭,亦說天涯之間全無戰爭,安靜祥和,寄託了作者強烈的希望戰爭結束,天下太平的願望。

有不對的地方請指出,謝謝。

3樓:匿名使用者

靜,既是詩人眼前所見,更是詩人心中所想。將詩的意境推到詩人目所不能及的無限遠處,就像人們還未意識到地球是圓的的時候,對於天邊的無限嚮往和憧憬。。。

盧綸的塞下曲四首翻譯,盧綸 塞下曲四首之四

任陽旭 墨梅 王冕 元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譯文 我家畫中洗硯池邊的梅樹,花開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點染而成。它不需要別人誇獎顏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滿乾坤的清香之氣。疑難點註釋 墨梅 水墨畫的梅花。洗硯池 寫字 畫畫後洗筆洗硯的池子。王羲之有 臨池學書,池水...

以下四首古詩的意思誰能翻譯下,四首古詩翻譯

這個是左思的 詠史 其一 二十歲就寫起了文章,優越地看過了各種的書。史論比得上賈誼的過秦論,詞賦比擬於司馬相如的 子虛 邊疆老是受苦於戰事,加急的軍書就飛送到首都。我雖不是戴甲冑的武夫,可早就讀熟過司馬穰苴的兵書。長嘯一聲以激起清風,眼下好像就看不起有什麼 東吳 鉛刀是否鋒利還重在一試,做夢都想實現...

四首寫思鄉的古詩,四首古代思鄉的詩詞,以及作者和題目

1 雜詩 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2 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3 渡漢江 唐.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4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