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竹竿舞的是哪些少數民族

時間 2021-10-15 00:15:03

1樓:

跳竹竿舞的少數民族有:京族、瑤族、壯族、佤族、苗族、黎族、畲族等。

瑤族竹竿舞,瑤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主要分佈在我國南方几個省區的山區,是我國南方一個比較典型的山地民族。每到瑤族傳統的重大節日,村中師爺們就自發組織一些傳統的「拜王」「耍歌堂」等娛樂或登記活動,場面壯觀,別具一格,有較高的欣賞和研究價值。

在必背鎮,有一座具有濃厚瑤族特色的接待樓,遊客在這裡可飽嘗瑤族風味,暢飲瑤胞自制的苦桑酒,也能欣賞到瑤家小夥子和瑤族姑娘為你表演的瑤族竹槓舞、頂槓、豐收舞和瑤族婚嫁等民族節。

壯族竹杆舞是一種可以與客共舞的娛樂性較強的舞蹈,一般是由十多幾十個演員敲擊竹竿,在演員的領舞下讓客人蔘與, 規模較小。

從2023年起,在我國壯鄉——廣西武鳴縣,每年都舉辦「三月三」歌圩,每年都吸引數萬人參加,千名壯家青年男女以跳竹杆舞來慶祝自己的節日,形成了千人齊跳竹槓舞的壯觀景象。

2樓:阿炎的情感小屋

京族、瑤族、壯族、佤族、苗族、黎族、畲族。

黎族竹竿舞起源於對傳統砍柴活動的模仿,辭海中對其敘述為:「打柴舞,亦稱『打竹舞、『竹竿舞。 」它的起源,比較權威的說法是來自於黎族古代的喪葬習俗。

此外,關於打柴舞起源還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古時候生產力不發達,山高林密,當地人用竹建造房屋,從而形成了獨特的船形茅屋文化。

黎族百姓模仿造屋過程中在竹上滑動,在竹上跳躍等動作,並適當的結合富有節奏性的**,用竹子敲擊出動聽的節奏,從而形成了有獨特意韻的跳柴舞。另外一種打柴舞起源說法是,黎族人上山砍柴,休息時將柴排放敲擊,跳來跳去,後來逐漸發展演變成為打柴舞。

竹竿舞的藝術特點:

竹竿舞與傳統節日緊密的聯絡在一起。黎族人民極為重要的芋念芋、做佛節等節日的夜晚都會跳起用來助興的竹竿舞,這種舞蹈通常也在日常勞作結束後舉行,流傳較廣,群眾基礎較好。

竹竿舞主要以竹為道具,不需要太大的場地,傳統竹竿舞通常在鄉野氣息濃厚的庭院或晒穀場舉行,通常由2根3.5米長左右的大竹竿作底架,在平行距離約為1~2m的空間中擺放8根細長竹竿,這是竹竿舞的基本框架。持杆者主要分坐底架的兩側,姿態以蹲或坐為主。

每人各握細竹竿的兩端,然後按照相應的節奏敲擊竹竿,並且依照相對固定的次序分上下左右或交叉拍擊竹竿,樂聲清脆入耳而且極富律動美感。

跳舞者動作優美,跳躍靈活,時而插入竹竿做竹上舞,時而雙腿或單**替變換或左右躲閃,不僅讓觀眾歎為觀止,而且對舞者靈巧欣賞不已。

3樓:天涯吃了

京族 瑤族 壯族 佤族 苗族 黎族 畲族

4樓:在流坑村吃大餐的曹仁

傣族,因為傣族多為熱帶,竹子也多。

5樓:

56個民族,都有跳竹竿舞呢

6樓:聚能石

有京.瑤.壯.佤.苗.黎.畲族

中國有哪些少數民族呀,中國有哪些少數民族?

中國這個具有有就歷史的大國,共有56個民族,當然漢族應該是被大家所熟知的了,那麼大家知道中國有哪些少數民族嗎?少數民族是指多民族國家中除主體民族以外的民族,中國的主體民族是漢族,其他55個法定民族均是少數民族。55個少數民族 蒙古族 回族 藏族 維吾爾族 苗族 彝族 壯族 布依族 朝鮮族 滿族 侗族...

民族有哪些少數民族,五十五個民族有哪些少數民族?

五十五個少數民族有 壯族 滿族 回族 苗族 維吾爾族 土家族 彝族 蒙古族 藏族 布依族 侗族 瑤族 朝鮮族 白族 哈尼族 哈薩克族 黎族 傣族 畲族 傈僳族 仡佬族 東鄉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水族 佤族 納西族 羌族 土族 仫佬族 錫伯族 柯爾克孜族 達斡爾族 景頗族 毛南族 撒拉族 布朗族 塔吉克...

少數民族諺語有哪些,少數民族的諺語有什麼

一嘴蜜,一肚膿。藏族 開水比飯桶大夫強。藏族 惡狗到處碰到木棍。白族 廢話喂不飽肚子。維吾爾族 不怕嘴歪怕話邪。維吾爾族 勞動暖身,空話冷心。壯族 要想長壽,先戒菸酒。滿族 水利不修,有田也丟。苗族 窮勿信命,病勿信鬼。壯族 婚禮鋪張,兩敗俱傷。滿族 笨漢對妻子耍威風。蒙古族 冬忌生魚,夏忌狗肉。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