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元夕》全詩,生查子 元夕的作者到底是歐陽修還是朱淑真呀?

時間 2021-10-21 08:57:55

1樓:科學呀

《生查子·元夕》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譯文:去年元宵節的時候,花市被燈光照得如同白晝。與佳人相約在黃昏之後、月上柳梢頭之時同敘衷腸。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月光與燈光仍同去年一樣。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相思之淚沾溼了春衫的衣袖。

《生查子·元夕》寫約會,或被認為是景祐三年(1036)詞人懷念他的第二任妻子楊氏夫人所作。此詞的藝術構思近似於唐人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卻較崔詩更見語言的迴環錯綜之美,也更具民歌風味。

2樓:事在人為

去年元夜時,

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

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

淚溼春衫袖。

歐陽修四歲喪父,隨叔父在現湖北隨州長大,幼年家貧無資,母親鄭氏以荻畫地,教以識字。歐陽修自幼喜愛讀書,常從城南李家借書抄讀,他天資聰穎,又刻苦勤奮,往往書不待抄完,已能成誦;

」十歲時,歐陽修從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愛其文,手不釋卷,這為日後北宋詩文革新運動播下了種子。

仁宗天聖八年(公元2023年)中進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陽)留守推官,與梅堯臣、尹洙結為至交,互相切磋詩文。景祐元年(公元2023年),召試學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館閣校勘。

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評時政,被貶饒州。歐陽修為他辯護,被貶為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康定元年(公元2023年),歐陽修被召回京,復任館閣校勘,編修崇文總目,後知諫院。

慶曆三年(公元2023年),任右正言、知制誥。范仲淹、韓琦、富弼等人推行「慶曆新政」,歐陽修參與革新,提出改革吏治、軍事、貢舉法等主張。五年,範、韓、富等相繼被貶,歐陽修上書分辯,

因被貶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後又改知揚州、潁州(今安徽阜陽)、應天府(今河南商丘)。

歐陽修寫的《生查子·元夕》裡面的查的讀音

3樓:不搭啊

生查子,讀作(shēng zhā zǐ),查(zha)讀第一聲。

明代徐士俊認為,元曲中「稱絕」的作品,都是仿效此作而來,可見其對這首《生查子》的讚譽之高。此詞言語淺近,情調哀婉,用「去年元夜」與「今年元夜」兩幅元夜圖景,展現相同節日裡的不同情思,彷彿影視中的蒙太奇效果,將不同時空的場景貫穿起來,寫出一位女子悲慼的愛情故事。

全詞以獨特的藝術構思,運用今昔對比、撫今追昔的手法,從而巧妙地抒寫了物是人非、不堪凹首之感。語言平淡,意味雋永,有效地表達了詞人所欲吐露的愛情遭遇上的傷感和苦痛體驗,體現了真實、樸素與美的統一。語短情長,形象生動,又適於記誦,因此流傳很廣。

4樓:

zha一聲。

《生查子》簡介:原唐教坊曲,後用為詞調。因朱淑真詞有「遙望楚雲深」句,亦稱「楚雲深」。因韓淲詞有「山意入春晴,都是梅和柳」句,故又名《梅和柳》。

又因同一詞中有「晴色入青山」句,故又名《晴色入青山》。又名《相和柳》、《梅溪渡》、《陌上郎》、《遇仙楂》、《愁風月》、《綠羅裙》等。調見《尊前集》。

仄韻,雙調四十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詞譜》引《尊前集》入「雙調」。

擴充套件資料

《生查子·元夕》介紹:

《生查子·元夕》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詞作。詞的上片寫去年元夜情事。頭兩句寫元宵之夜的繁華熱鬧,為下文情人的出場渲染出一種柔情的氛圍。

後兩句情景交融,寫出了戀人在月光柳影下兩情依依、情話綿綿的景象,製造出朦朧清幽、婉約柔美的意境。下片寫今年元夜相思之苦。「月與燈依舊」與「不見去年人」相對照,引出「淚溼春衫袖」這一舊情難續的沉重哀傷,表達出詞人對昔日戀人的一往情深。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屬江西省)人。天聖八年(1030)中進士第一,中進士甲科,歷任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政事。

慶曆間參與范仲淹等人推行的「慶曆新政」,提出政治革新建議,論事切直,守舊派視之如仇。

慶曆五年(1045),因外甥女張氏獄貶知滁州,自號醉翁。後遷翰林學士修《新唐書》,熙寧四年以太子少師致仕。次年卒,諡文忠。

有《六一詞》,見《六十家詞》本,又有《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三卷及《醉翁琴趣外篇》六卷。

5樓:清風明夜總相隨

生查子,讀作(shēng zhā zǐ)

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

生查子·元夕的作者到底是歐陽修還是朱淑真呀?

6樓:year我不餓

《生查子·元夕》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詞作。此詞既寫出了情人的美麗和當日相戀時的溫馨甜蜜,又寫出今日伊人不見的悵惘和憂傷。寫法上,採用了去年與今年的對比性手法,使得今昔情景之間形成哀樂迥異的鮮明對比,從而有效地表達了詞人所欲吐露的愛情遭遇上的傷感、苦痛體驗。

這是首相思詞,寫去年與情人相會的甜蜜與今日不見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話,饒有韻味。詞的上闋寫「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燈像白天一樣亮,不但是觀燈賞月的好時節,也給戀愛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時機,在燈火闌珊處祕密相會。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

7樓:睡

關於此詞作者,確有幾種說法,較為集中的是歐陽修與朱淑。至今未能有確切答案。

收集資料:

1.《唐宋詞鑑賞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這首小詞又見於朱淑真《斷腸詞》。

南宋初人曾慥所編《樂府雅詞》把歐詞中許多認為可疑的豔詞都刪掉了,將此詞列為歐詞,當是可信的。況周頤《蕙風詞話》也認為這是歐詞,「誤入朱淑真集」。

2.《唐宋詞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此詞作者,或作朱淑真,或作秦觀。但南宋初曾慥所編《樂府雅詞》作歐陽修,當較為可信。

3. 明•楊慎《詞品》(北方文藝出版社)卷三《朱淑真元夕詞》:朱淑真《元夕•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詞則佳矣,豈良家婦女宜邪?又其《元夕》詩云:「火樹銀花觸目紅,極天歌吹暖春風。

新懽入手愁忙裹,舊事經心憶夢中。但願暫**繾綣,不妨長任月朦朧。賞燈哪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會同。

」與其詞意相合,則其行可知矣。

5.《宋詞選》(胡云翼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這首詞一題朱淑真作。

曾慥《樂府雅詞》列為歐詞。曾慥是南渡時人,他大膽地把歐詞中許多認為可疑的豔詞都刪掉了;此詞在儲存之列,該是可信的。況周頤《蕙風詞話》也認為這是歐詞,「誤入朱淑真集」。

6. 清·朱彝尊、汪森編《詞綜》(上海古籍出版社)則將該詞歸入「朱淑真」名下,但該書「校勘記」(校勘者為復旦大學李慶甲)中又云:「此詞系歐陽修作,見《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卷一。」

7.網友言論

(1)此詞亦見朱淑真集,南宋曾慥《樂府雅詞》以為歐陽修作。曾氏曾將歐詞中諸多可疑者盡予刪芟,而不疑此詞,其著作權當歸於歐陽修。

(3)這闋《生查子》一說出自朱淑真手筆,又誤作秦觀詞。但成書於紹興十六年(1146)的曾慥編的《樂府雅詞》即將此詞繫於歐公名下。曾慥把當時流傳的歐陽修的某些豔詞,看成是「當時小人或作豔曲,謬為公詞,今悉刪除」(《自序》),而此作卻得以獲存,當有所據。

而五十年後的慶元二年(1196),由周必大校刊的《歐陽文忠公集》也收錄此作,故歐公對此詞的著作權當無疑問。

(4)此詞一說歐陽修作,但《六一詞》與其它詞集互雜極多,不足為憑。力辯此詞非朱淑真所作者如《四庫提要》,乃出於保全淑真「名節」,衛道士心態,何足道哉!細賞此詞,似非六一居士手筆,實乃斷腸之聲。

淑真另有一首《元夜詩》,可與此詞互看:「火燭銀花觸目紅,揭天吹鼓鬥春風。新歡入手愁忙裡,舊事驚心憶夢中。

但願暫**繾綣,不妨常任月朦朧。賞燈那待工夫醉,未必明年此會同。」

據所查資料來看,認為《生查子•元夕》詞為歐陽修所作的則有清代的王士禎、陸以湉、況周頤等人。

王士禎《池北偶談》卷十四雲:今世所傳女郎朱淑真「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生查子》詞,見《歐陽文忠公集》一百三十一卷,不知何以訛為朱氏之作,世遂因此詞疑淑真失婦德。

陸以湉《冷廬雜識》卷六說:「去年元夜」一詞本歐陽公所作,後人誤編入《斷腸集》,遂疑淑真為泆女,皆不可不辯。「去年元夜時」非朱淑真作,信矣。

況周頤《蕙風詞話》中對此詞為歐陽修所作的論證更詳:《生查子》詞今載《廬陵集》,宋曾慥《樂府雅詞》、明陳耀文《花草粹編》並作永叔,慥錄歐詞特慎,《雅詞·序》雲:「當時或作豔曲,謬為公詞,今悉刪除。

」此闋適其選中,其為歐詞明甚。

清代撰修的《四庫全書》,從《生查子·元夕》詞為歐詞作立論,並駁斥了這首詞為朱淑真所作的說法,《四庫全書總目》卷百九十九:此詞今載歐陽修《廬陵集》第一百三十一卷中,不知何以竄入朱淑真集內,誣以桑濮之行。慎收入《詞品》既而不考,而晉刻《宋名家詞》六十一種,《六一詞》即在其內,乃於《六一詞》漏注互見《斷腸詞》,已自亂其例,於此集更不置一辯,且證實其為白璧微瑕,蓋魯莽之甚。

此詞作者為歐陽修還是朱淑真,明代以來就有爭論;直至現代,爭論尚未平息。季工著文說《生查子·元夕》詞為朱淑真所作,而胡云翼、俞平伯、姚奠中等則認為是歐陽修所作。

說《生查子•元夕》為朱淑真所作,首推明代楊慎。楊慎《詞品》中的《朱淑真《元夕》詞》條,詳細論說了這首詞為朱淑真作的見解:

朱淑真《元夕•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詞則佳矣,豈良家婦女宜邪?又其《元夕》詩云:

「火樹銀花觸目紅,極天歌吹暖春風。新懽入手愁忙裹,舊事經心憶夢中。但願暫**繾綣,不妨長任月朦朧。

賞燈哪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會同。」與其詞意相合,則其行可知矣。

楊慎以朱淑真詩證明《生查子•元夕》為朱淑真所作,且攻擊朱淑真「其行可知」,「豈良家婦女宜邪」,因為楊慎在明代聲譽很大,他這一說法對當時和後世很有影響。

由此可見,對於朱淑真貞節行為的辯論,一派是以楊慎(升庵)為代表,另一派是以紀昀(曉嵐)為代表,前者認為朱淑真失貞,後者認為沒有。雙方言之鑿鑿,且論爭的焦點竟然全都集中在這首《生查子·元夕》詞之上。

生查子元夕的作者到底是誰,生查子 元夕的作者到底是歐陽修還是朱淑真呀?

生查子 元夕 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詞作。此詞寫約會。或被認為是景祐三年 1036 詞人懷念他的第二任妻子楊氏夫人所作。詞的上片寫去年元夜情事。頭兩句寫元宵之夜的繁華熱鬧,為下文情人的出場渲染出一種柔情的氛圍。後兩句情景交融,寫出了戀人在月光柳影下兩情依依 情話綿綿的景象,製造出朦朧清幽 婉約柔美的意...

歐陽修寫的生查子 元夕的節日習俗是什麼

看不見遇不著 歐陽修寫的 生查子 元夕 指的是元宵節,元宵節習俗有 1 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由來已久。最早叫 浮元子 後稱 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 元寶 2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就出現過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 西京賦 3 猜...

歐陽修的《生查子》,《生查子》歐陽修

生查子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解說 此詞選擇特定環境下的一個特定情節,以強烈的今昔對比的方式,極其簡練地勾勒了一個愛情故事。上片寫去年元夜兩人在黃昏後 月色下的一次甜蜜的約會 下片則寫今年元夜物是人空,留下女主人公獨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