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孔子的「以德報怨,何以報德?」這句話

時間 2021-10-29 03:54:35

1樓:道學書院

孔子這個學生,在老子那裡沒有入門,不知道"德",不知道"德"本身就是"報"。孔子只知道"德"以外的"物"才是"報",這個"物"就是地位、金錢、名聲,孔子是唯"物"的。

2樓:

那就是他的主張嘛,你也可以有你的主張

3樓:紅星閃亮

對小人就不適應用這個

4樓:終是虛浮

現在的話太多斷句和誤義。比如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大多數人都會理解為人不為(四聲)己。

而不是人不為(二聲)己。人不為(二聲)己是人要做好自己,不能做壞事,不然就會天打雷劈天誅地滅。人不為(四聲)己昊人不為了自己就會天珠地滅。

含有濟公活佛的一句話。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下一句話是世人若學我,如同入魔道。人家濟公吃了一隻雞,能在吐出兩隻雞,你能你要是能你就隨便吃。

5樓:沉夜孤星

每個人的品性各有不同,有人保守,有人張揚,有人好鬥,有人忍讓。欺侮我的人,我一笑而過一再忍讓,但我無處退步時,迎頭痛擊不惜把老命搭上。事後還以德,和以讓。

欺我的人我碰過,一個另外的場所,他碰到的是其他人的死打,一再欺我的人也有過,他至今在監獄安享,有些事不必計較,也無須你迎頭而上,那只是一段插曲,後面必有曙光。過去的就是過去,生活永遠在路上,不因咋天之不快去報今天他人之有殃,儘管他曾經傷害過我,還要考慮自己若處在此時之所想,儘管痛打落水狗來的痛快,畢竟不是所有人全部喜愛!你種下的是惡因,收穫的必然是苦果。

每個人都不會一帆風順,撒尿腿咬手的事又誰人沒有有過?

6樓:絆你一生

以德報怨者何以報德?就是以怨報德。以德報德,天理如此,循天理者亦是如此。

不循天理的人和事,都有以德報怨,以怨報德之嫌,中國式的宗教傳承和各行業手藝帶徒就是如此,**對**禮敬,跪拜,年節生日的各種捧場甚至掏空家底還舉債地去貢奉,而為師者鮮有念其德,還總覺不夠,心有所怨。**成長為**了,對再傳**依樣畫葫蘆,實施以怨報德,收多少錢,都是一次教一點點,想再學,看下一次的禮金,就是奉上滿意錢財,也還是教一點點,把學業期拖長,三個月可學會的,硬生生拖上三年。還有更誇張的。

是不是以德報怨者又以怨報德的邏輯在迴圈!

7樓:沉夜孤星

這句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出自於《論語.憲問》,有人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也就是講用適當的懲罰來回報惡行,用善行回報善行。

對於怨恨,要用正直公正合理的方式回擊,不可一味姑息養奸從而縱容罪惡擴散而使良善喪失,也不可挾私加重報復,因果定律。對於善德,要用真誠感恩的心來報答恩德。現在社會人心難惻,古時社會以家風良知道德為準則,有敬畏心,有恥辱感。

現在社會以德報怨卻換來無窮的苦痛,現在的人慾壑難填,以德報怨只會加重傷害;必須用法律和道德來維護正義。以自己為人處世的良知底線,道德底線,法律底線,事不過三的原則,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傷害,請注意次數。

8樓:5102滅韓椎飯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這是一句很有哲思與氣勢的反問句。翻譯過來其實就是:

你用自己的德行和良善去對待傷害你的人,那你拿什麼來對待於你有恩的人呢?在《論語》中,這句話的後面還有孔子提出的正確待人方式: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用你的德行和善意來回報那些用善意對你的人,而用鐵面無私的法律手段或者符合社會契約的手段來對待那些傷害你的人。簡單來說,這個問題已經不是「你和我」兩個人的「德、怨」關係,而是涉及到社會國家的良好風氣上,這才是孔子說這話的出發點,我們首先不能斷章取義。把這句話放到社會國家的層面來理解,就簡單多了。

這裡面涉及到一個「公平問題」,從而牽扯到法律和風氣問題。如果你以德報怨,然後以德報德。那麼你就是對「怨和德」一視同仁,既然如此,還談什麼「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還談什麼善惡有別。

這就大大影響了為善的積極性,極不利於社會風氣的良性發展。從小處來說,可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如果是無傷社會,百姓,國家,法律的小怨,影響只在你我之間,你選擇原諒,那你是心胸寬廣,沒錯。

果然這個怨不僅牽涉到你,還影響了社會其它地方,那你必須以直報怨,在這種情況下,你的德可能就是對壞人的縱容。所以這個問題你得從大小兩方面來看,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9樓:任凡文

以本人看來:對於「以德報怨」者,敬而遠之是最好報德了!在世界上不能被人理解或被人排斥,是多麼正常的事情!

其實能被人反對也是一種享受!每個人都可能受此困擾,可能是一種暫時的無奈,也可能永久的無奈。其實只要你以德報人,不管是得到了什麼樣的以德報怨!

都不要太在意暫時的現象,要給人以理解的時間,不用你做出舉措,天地會給他作出自我懲罰!結論:以德報怨'是無知或權私慾太重的人所為!

如果你是以德待人,讓他人自己繼續去感悟去實踐,也算是對你報德了!

10樓:猴43511傺鼻

除了家人,我承認自己做不到,我沒有這麼大氣。我曾經和朋友開過玩笑,如果有人打了你左臉,你會把右臉伸過去嗎?有,那不叫神,那是神經病!

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你對我好,我對你更好,你對我不好,我轉身就走,儘量少計較,不是自己多偉大,而且不想讓自己為不值得的人和事生氣罷了!但是,你對我不好,想讓我以德報怨,去無底線的對你好,在我腦子沒壞的情況下,原諒我還做不到!別人怎麼做,我無法揣測,也無權干涉,你開心就好!

反正我也不相信!

11樓:寶寶96556烙蹤

我是天秤座,性情就是標準的有什麼報什麼型別,除了親人,逃不開的責任,其他人怎麼對我我就也怎麼回報他,當然不重要的人,不大的問題直接忽略過去就是,沒必要放心上。人性挺複雜,當你泯然眾人時候希望所有人公平的對待你,當你位及高處,又希望去制定規則,成為那個最被特殊對待的人,所以以德報怨什麼的,端看你處在什麼位置,或者對什麼人而言吧!如果仇怨是自己,只要開心,不違背律法的情況下,想怎麼回報怎麼回報。

是他人,作為旁觀者說那麼多幹嘛?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是什麼意思?

12樓:真心話啊

意思:」別人以德來待你的時候,你才需要以德來回報別人。可是現在別人打了你,你就應該「以直抱怨」。

1、以德報怨:yǐ dé bào yuàn

【翻譯】德:恩惠。怨:仇恨。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

2、 何以報德:hé yǐ bào dé

【翻譯】德:恩惠。用什麼來回報恩德。

【出自】:

《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原句:「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論語 憲問》

原意為:一個學生問孔子:別人打我了,我用道德和教養感悟他,好不好?

孔子就說,你以德報怨,那「何以報德?」別人以德來待你的時候,你才需要以德來回報別人。可是現在別人打了你,你就應該「以直抱怨」。

可見,孔子是反對「以德報怨」的,之所以出現現在的現象,可能是斷章取義地曲解。

13樓:匿名使用者

用良心和美德善待對自己不好的人,對那些待你好的人們又該用什麼回報別人了?

14樓:匿名使用者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直」的意思就是中國老子所講的「曲則全,枉則直」,合理的曲 合理的直。就是說要分情況:

二、對於有情緒的抱怨,人還不壞;那就運用智慧,旁敲側擊,或通過旁人 讓他明白道理即可,千萬不要 說教,因為他自己有理,只有讓他自己明白真理,他才會放棄自己的抱怨;

一、對於人渣,你的形勢比他好,就直接懟回去 懟死他,懟一次不行懟兩次,懟死他,懟到服為止,不服 幹 就完事了,因為他不懂什麼叫做德行,無賴就是他們的本性,但是懟死懟服之後就要遠離,從此不要再報有幻想。一句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注:「女子」不是指女人(問度娘),泛指陰險狡詐的人;

15樓:匿名使用者

【解釋】:德:恩惠。怨:仇恨。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直,正直,美好的品德與行為。

【出自】:《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原句:「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論語 憲問》

以德抱怨,是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了,人們通常理解的「以德抱怨」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孔老夫子教我們,別人欺負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齒也要往肚子裡吞,別人來欺負你,你反而應該對他更好,要用你的愛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懷去感動他。

這就讓人感覺很有點肅然了。想想看,如果我一巴掌呼過去那個被打的人還笑笑說打得好啊,你越打我我就要對你越好……遇到這種情況我也會感動到傻眼,這多好一孩子,多偉大的情操啊……

但事實上,我們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我當初,也萬萬沒想到原來在孔子這句「以德抱怨」的後邊還跟著另外一段話,什麼話呢?子曰:「以德抱怨,何以報德?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看完以後,幡然醒悟,原來我們都被某個斷章取義的孔子fans給玩了一把!當時的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孔子的一個**問他說:師傅,別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對他好,用我的德行與恩惠來對待他,讓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說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報德?

」別人以德來待你的時候,你才需要以德來回報別人。可是現在別人打了你,你就應該「以直抱怨」,「直」字的意思是有不同意見的,如果參考古漢語詞典,這裡的「直」應該理解為「良好的品德與德行」,即別人怨恨你的時候,不必在意他的怨恨,用自己沒有缺陷的美好德行來對待他人的怨恨,當別人發現你並沒有做錯時,他會放棄對你的偏見,也就是所謂的君子坦蕩蕩,不做虧心事,不怕鬼瞧門。

與西方文化相比,東方文明一向被認為是謙遜堅忍的,同樣是被人欺負,西方的帶頭大哥耶穌在聖經裡就叫囂要:「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小弟們!

別人瞪了你一眼,你就要瞪回去,別人咬了你一口,你就要咬回來!而東方呢?佛家的精神領袖釋迦牟尼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一副逆來順受的樣子。而且他可不是說說而已的,鷹要吃小動物,佛說,它也是生命,你為什麼要殺它呢?鷹說:

如果我不吃它,我自己就會餓死。佛想了想:說,你說的對,他從自己身上一刀刀幫大鷹割下肉來,這就偉大得有點近乎bt了。

說完了國外的幾位大領導,再回到中國,孔老宗師的這句話為什麼會被別人有意地曲解呢?根源還是當時封建統治者的需要,他們的心思,無外乎就是要信仰孔子的萬千民眾成為「以德抱怨」的順民,只有「以德抱怨」的民眾,才會老老實實地服從他們的剝削和壓迫。我們再來看看影響吧,孔老先生這句被曲解了的「以德抱怨」,在中國文化史上起的壓迫作用,可真是大到了天上。

皇帝殘暴,我們要「以德抱怨」,地主剝削,我們要「以德抱怨」,八國聯軍都打到北京了,還是要「以德抱怨」,要卑躬屈膝,要割地稱臣,要想盡一切辦法彰現自己的「德」,要「量中華之物力,結大國之歡心」……就是沒想過反抗。試想,如果中國的文化裡,沒有這種把正確的思想東篡西改來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惡習,如果孔子這句原話沒有被刻意地曲解成這樣子,我們中國人會養成這樣一種懦弱的思維慣性嗎?有人說西方人的骨子裡本性是狼性,而東方人的骨子裡的本性是羊性,這裡如月影倒想問問了,是什麼原因讓我們變成了這樣?

如果我們從古以來信奉的是西方那種「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訓誡,近代史上的中國,會給世界留下那麼一個任人魚肉的印象嗎? 比如中日甲午海戰後列強掀起的瓜分中國的狂潮,正是因為中國在彈丸之國日本面前的不堪一擊。

孔子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故以德報德,以直報怨,這是孔子說的話嗎,孔子的本意是什麼

原文出於 論語憲問 或曰 以德報怨,何如?子曰 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有人問孔子 以德報怨,何如?孔子回答 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不贊成以怨報怨。不贊成永遠以一種惡意,一種怨恨,一種報復去面對別人的不道德,那麼這個社會將是惡性迴圈,無休無止。我們失去的將不僅是自己的和諧,當今的和...

如何以德報怨,如何做到以德報怨?

以德報怨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這是人生的一種很高的境界。要做到以德報怨,必須有一顆寬容的心。有一句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就是寬容。再給你講一個真實的故事,詳細的我不記得了,大致是這樣吧 兩個國家在打仗,叫它們甲 乙國吧。甲國的一個士兵準備喝水時見到受中傷的乙國戰士,他認為乙國士兵更需要這壺水,便給...

郭德綱曾經說過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對這個問題你怎麼看呢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傳統的文化裡,有一些勸人如何做人的大道理,比如說和氣生財,比如說仁者無敵,比如說宰相肚裡能撐船,比如說以德報怨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以德報怨這個問題。以德報怨是什麼意思呢?簡單地說就是 別人得罪了你,做了對不起你的事,不但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那麼,這麼做到底對不對呢?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