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故事梗概,三國演義故事梗概 300 400字

時間 2022-01-07 02:00:02

1樓:穰薔

《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鉅變,塑造了一批吒叱風雲的英雄人物。在對三國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現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對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頌,對曹操則極力揭露鞭撻。

今天我們對於作者的這種擁劉反曹的傾向應有辯證的認識。尊劉反曹是民間傳說的主要傾向,在羅貫中時代隱含著人民對漢族復興的希望。

《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具有近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且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條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殘暴奸詐,是一個政治野心家陰謀家這與歷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

關羽「威猛剛毅」、「義重如山」。但他的義氣是以個人恩怨為前提的,並非國家民族之大義。劉備被作者塑造成為仁民愛物、視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三國演義》描寫了大大小小的戰爭,構思巨集偉,手法多樣,使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一場場刀光血影的戰爭場面。其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戰爭的描寫波瀾起伏、跌宕跳躍,讀來驚心動魄。

全書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簡潔明快,氣勢充沛,生動活潑。

2樓:匿名使用者

漢朝末年發生的亂戰,以曹操的魏,劉備的蜀,孫權的吳三個國家為主的戰爭。最後以魏國勝利而告終。

3樓:析巧雲

東漢末年,皇室不振,奸相弄權,風雲彙集.以黃巾起義為引,爆發全國反抗戰爭. 全國各地大小軍閥經過征戰多年,有人成事有人亡,後魏蜀吳三分天下.

吳先立,蜀先滅,魏統一天下,曹丕得志,然後為司馬氏篡位.

漢朝末年發生的亂戰,以曹操的魏,劉備的蜀,孫權的吳三個國家為主的戰爭。最後以魏國勝利而告終。

4樓:君歐安定

我不知道且極具自豪感

三國演義的故事300—400字左右

5樓:牙牙的弟弟

1、三顧茅廬

官渡大戰後,曹操打敗了劉備。劉備只得投靠劉表。曹操為得到劉備的謀士徐庶,就謊稱徐庶的母親病了,讓徐庶立刻去許都。

徐庶臨走時告訴劉備,南陽鄧縣隆中有個奇才叫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幫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劉備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去南陽拜訪諸葛亮。誰知諸葛亮剛好出游去了,書童也說不知什麼時候回來。劉備只好回去了。

過了幾天,劉備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雪又來到諸葛亮的家。劉備看見一個青年正在讀書,急忙過去行禮。可那個青年是諸葛亮的弟弟。

他告訴劉備,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劉備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說渴望得到諸葛亮的幫助,平定天下。

轉眼過了新年,劉備選了個好日子,又一次來到隆中。這次,諸葛亮正好在睡覺。劉備讓關羽、張飛在門外等候,自己在臺階下靜靜地站著。

過了很長時間,諸葛亮才醒來,劉備向他請教平定天下的辦法。

諸葛亮給劉備分析了天下的形勢,說:「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業,和曹、孫成三足鼎立之勢。」

劉備一聽,非常佩服,請求他相助。諸葛亮答應了。那年諸葛亮才27歲。

2、空城計

三國時期,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裡。

於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譁的,立即斬首。又叫士兵把四個城門開啟,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

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後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後,笑著說:「這怎麼可能呢?」於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

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左面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書童,手裡拿著拂塵。城門裡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司馬懿看後,疑惑不已,便來到中軍,令後軍充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撤退。他的二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麼要退兵呢?」

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裡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於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

3、掛印封金

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打敗以後,跟關羽和張飛失散了,獨自投奔河北袁紹。曹操使用計策奪取了徐州的下邳,把關羽圍困在一座土山上,派遣跟關羽有一面之交的張遼來勸降。

關羽提出三個先決條件:一是隻投降漢獻帝,不投降曹操;二是劉備的兩位夫人要受到贍養和尊重;三是一旦知道兄長劉備的下落,就立刻去投奔。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曹操愛才心切,就答應了關羽的全部要求,漢獻帝還任命他當偏將軍。

後來曹操跟袁紹交戰,在曹操受到嚴重挫折的時候,關羽請戰,但曹操並不想用關羽,因為害怕關羽得了軍功後就會離開,但事出無奈,還是讓關羽出戰,關羽斬殺了袁紹的大將顏良,為曹操解圍,立了大功,曹操上表奏請朝廷、封關羽為漢壽亭侯,還專門鑄成一枚大印送給關羽。

在隨後的戰鬥中,關羽又追殺了袁紹的另一員大將文丑,正是這次戰鬥,劉備知道了關羽在曹操手下;不久,關羽也得知兄長劉備在袁紹那裡,並且收到袁紹部下送來的劉備親筆信,當時就寫了回信,由來人帶回。

關羽把劉備兄長的訊息告知嫂夫人以後,就到丞相府向曹操告辭。曹操知道他的來意,在大門上懸掛了迴避的牌子,關羽一連去了好幾次,都見不到曹操。張遼也推託有病不接見。

關羽知道他們的用意,就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到相府。然後把歷次所收受的金銀都封存起來,把漢壽亭侯的大印懸掛在大堂上,帶著以前的部將,護送著兩位嫂夫人,向著官道進發,去投奔劉備了。

4、張遼止啼

曹魏和孫吳在合肥大戰,雖然孫權帶領十萬大軍,以及呂蒙、甘寧、陳武、徐盛、宋謙、潘璋、賀齊、淩統、蔣欽等眾多的東吳名將一起進攻合肥。

但是,張遼率領800人衝陣東吳十萬大軍,使得孫權以「走登高冢」的方式逃命,張遼突出重圍之後,為了救援那些身陷重圍的將士們而再次衝進入東吳十萬大軍。

猛將眾多的東吳軍隊都無法擋住張遼,最終,被張遼擊破而敗走。從此,張遼威震江東。每當江東地區的小孩們啼哭不止,小孩們的父母就會說「張遼來了」來嚇唬小孩們。

5、割發代首

曹操的官兵在經過麥田時,曹操命令官兵們不準踐踏麥地,否則要殺頭。於是官兵們都下馬用手扶著麥稈,小心翼翼地蹬過麥田,這樣一個接著一個,相互傳遞著走過麥地,沒一個敢踐踏麥子的。

老百姓看見了,沒有不稱頌的,有的望著官軍的背影,還跪在地上拜謝。曹操騎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裡飛起一隻鳥兒,驚嚇了他的馬。他的馬一下子躥入田地,踏壞了一片麥田。

他要執法官為自己定罪,被執法官拒絕。曹操要舉刀自殺,被眾人勸住。於是,他就用劍割斷自己的頭髮說:「那麼,我就割掉頭髮代替我的頭吧。」

6樓:明珠

周瑜提出讓諸葛亮在10日之內趕製10萬枝箭的要求,諸葛亮卻出人意外地說:「操軍即日將至,若候10日,必誤大事。」他表示:

只須3天的時間,就可以辦完覆命。周瑜一聽大喜,當即與諸葛亮立下了軍令狀。在周瑜看來,諸葛亮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3天之內造出10萬枝箭,因此,諸葛亮必死無疑。

諸葛亮告辭以後,周瑜就讓魯肅到諸葛亮處檢視動靜,打探虛實。諸葛亮一見魯肅就說:「3日之內如何能造出10萬枝箭?

還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魯肅回答說:「你自取其禍,教我如何救你?

」諸葛亮說:「只望你借給我20只船,每船配置30名軍卒,船隻全用青布為幔,各束草把千餘個,分別樹在船的兩舷。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會有10萬枝箭。

但有一條,你千萬不能讓周瑜知道。如果他知道了,必定從中作梗,我的計劃就很難實現了。」魯肅雖然答應了諸葛亮的請求,但並不明白諸葛亮的意思。

他見到周瑜後,不談借船之事,只說諸葛亮並不準備造箭用的竹、翎毛、膠漆等物品。周瑜聽罷也大惑不解。

三國演義第30回故事梗概?300-400字。

7樓:匿名使用者

●第三十回

戰官渡本初敗績

怯烏巢孟德燒糧 袁紹將七十萬,敵操七萬兵.紹不聽田豐,沮授不宜速戰的交戰的意見.

第一次交鋒,操軍大敗.兩家在官渡對峙,各施攻術.

袁紹派性剛好酒的淳于瓊守烏巢屯糧之所;不聽許攸分軍擊許昌的建議,反疑責許攸,許攸棄紹曹操,獻計曹操領兵燒烏巢,操從之.

沮授急諫袁紹派重兵守烏巢,紹不聽.

操領張頜,高覽敗而投操.

操從許攸計,作速戰起兵,大破紹軍.獲許都及軍中諸人與紹暗通之書而盡燒之,不予追究.

沮授不降;操殺而厚葬之.

8樓:匿名使用者

袁紹起七十萬大軍攻打曹操,曹操迎敵,兩軍相持於官渡。袁紹建土山向曹營射箭,劉譁建言,以霹靂車破敵。袁紹又命軍士挖地道攻營,曹操命人挖壕防之。

後曹操偷襲袁紹運糧隊,袁紹命酒鬼淳于瓊守糧倉。數月後,曹操軍中無糧,許攸向袁紹獻計攻取許都,但袁紹認為許攸子侄作奸犯科,不予採納,而命高覽,張合強攻曹營,曹營堅固,久攻不下,二將害怕袁紹怪罪,投降曹操。許攸一氣之下投奔曹操,正在睡覺的曹操聽說他來了,連鞋也不穿就出來歡迎。

許攸詢問曹操軍情,曹操隱瞞,稱糧草可堅持半年,在許攸的再三追問下,不得已說出實情。許攸分析了兩軍情況後,許攸勸說曹操襲取袁紹糧草囤積地點——烏巢。

《紅樓夢》故事梗概 300 ~400字

三國演義的第八回故事梗概?要300—400字!

9樓:孟旭昕

三國演義的第八回故事梗概?要300—400字!

有獎勵寫回答

蓋紙377549

ta獲得超過461個贊

聊聊關注

成為第5位粉絲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連環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王司徒(王允)使用連環計,董太師(董卓)在鳳儀亭大鬧。 (這個不用解釋吧,太簡單了) 董卓在長安依靠自己的權勢為所欲為,幹了許多惡事。 王允希望能除掉董卓,便與歌妓貂蟬暗暗設計了一套連環之計,要借呂布殺掉董卓。

王允分別把董卓和呂布邀請到家裡來,讓他們目睹貂蟬的美貌,然後假意將貂禪許配給董卓和呂布,使二人大喜。由於兩人都以為貂禪只許配給自己,所以一心一意愛貂禪。 然後假如兩人和貂禪同時出現於一個場面,貂禪便趁其中一人不注意,悄悄暗示另一人:

我在此過得不愉快,好想你!使得兩人相互猜疑。 呂布趁董卓與皇帝在交談,跑回相府與貂嬋在相府後園鳳儀亭約會,董卓不見呂布到來,急忙趕回相府,趕來後見兩人親密無間,大怒,便想殺了呂布,結果呂布先跑了,卻有一人殺了董卓

三國演義故事梗概,《三國演義》主要故事情節

東漢末年,朝政腐敗,連年災荒,張角三兄弟在這個時候發動了黃巾起義。幽州太守劉焉出榜招兵,引出了三位胸懷壯志的人 劉備字玄德 關羽字雲長 張飛字翼德 三人志向相投,於是在張飛家中的桃園對天盟誓,約為兄弟。按照年紀,劉備是大哥,關雲長是二哥,張飛是三弟。2 溫酒斬華雄溫酒斬華雄 董卓當權,把持朝政,十八...

三國演義第49回故事梗概,三國演義第49回概括

特特拉姆咯哦 第四十九回 七星壇諸葛祭風 三江口周瑜縱火 周瑜因隆冬季節沒有東風無法實施火攻而得病。孔明探病,謊說可以作法借來三日東南風助周瑜。周瑜大喜,安排士兵修建七星壇。甲子日 果來東南風起。周瑜派徐盛等人去殺孔明,以免東吳之患,誰知孔明早已坐上趙雲小船回荊州了。劉備 周瑜分別派兵,進攻曹營。黃...

三國演義前60回每回故事梗概,求《三國演義》前60回每一回的梗概

三國演義前50回的概括,一百字左右,要新的 老的抄不了,新的!新的!三國演義1 60回每回故事梗概 100字左右白話文 三國演義 故事梗概 三國演義 羅貫中 三國演義 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長篇 作品取材於東漢末年和魏 蜀 吳三國的歷史,在民間傳說 民間藝人創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工而成,其取向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