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日是哪幾天呢,三伏指的是哪些天?

時間 2022-01-11 20:25:03

1樓:匿名使用者

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氣最熱時期,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10天或20天。

農曆七月前立秋者,則中伏為10天農曆七月後立秋者,則中伏為20天

初伏: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到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叫初伏,也叫頭伏。

中伏: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前的一段時間叫中伏,也叫二伏。

末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起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叫末伏,也叫終伏。

庚日: 我國古代用天干、地支合併記載時間。天干的數字有10個,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數字是12個,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三庚」就是遇上3個「庚」字,到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由於天干是10個,所以每隔10天就出現一個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閏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數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

由於庚日的變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

2樓:匿名使用者

時間是不固定的。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可以這樣理解:「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

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

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

三伏日是哪幾天呢

3樓:匿名使用者

在陽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伏天的第一天為夏至往後數的第三個庚日。三伏是從夏至日,陽曆6月21日或22日,後第三庚日為初伏,有十天。

第四庚日為中伏,有的年是十天,有的年是二十天。立秋,陽曆8月7日或8日後第一庚日為三伏,有十天。這樣,三伏就有固定的日期了。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夏天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最好塗抹防晒霜。

4樓:西大柚子吖

三伏是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的,到立秋後第二個庚日的前一天結束,持續時間是30天或40天。每年的日期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間。

三伏是一年最熱的時期,分為初伏、中伏、末伏。這是因為春分以後晝長夜短,至夏至時陽光接近直射。但夏至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因為這時地面吸收的熱,晚上又散發了一大部分。

不過,每天吸熱多,散熱少,積累下來一天比一天熱,大約再過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氣就最熱了。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第一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第一天。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所以三伏可能是30天,也可能是40天。

5樓:送福緣

三伏天的劃分   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統稱為三伏。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氣最熱時期,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10天或20天。

  農曆7月前立秋者,則中伏為10天農曆7月後立秋者,則中伏為20天   初伏: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到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叫初伏,也叫頭伏。   中伏:

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前的一段時間叫中伏,也叫二伏。   末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起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叫末伏,也叫終伏。

  庚日:    我國古代用天干、地支合併記載時間。天干的數字有10個,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數字是12個,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三庚」就是遇上3個「庚」字,到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由於天干是10個,所以每隔10天就出現一個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閏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數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

由於庚日的變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

三伏指的是哪些天?

6樓:匿名使用者

「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按我國陰曆(農曆)氣候規律,前人早有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為二十天,則共有四十天。

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指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按陽曆計算則出現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

此時我國大部地區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7月7日節氣是小暑,古籍《群芳譜》中說:「暑期之此尚未極也。

」因為小暑過後,全年最熱的三伏就到了。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熱的日子,又是陰起陽降的時候。

《漢書·郊祀志注》中說:「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

」夏至這天白晝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

夏至後日照時間一天比一天少了,氣溫卻一天比一天持續升高,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的時候開始入伏,俗話說:「小暑大暑緊相連,氣溫升高熱炎炎」。這段時間叫數伏天。

數伏天氣要一個多月,古人把這段時間叫「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組成。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個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個庚日在立秋之前,那麼中伏就需20天,俗稱兩個中伏。

若在立秋之後,中伏就是10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叫末伏。例如:2023年初伏第一天是庚子日,時間是7月15日、中伏庚申日,7月25日、末伏庚辰日,8月14日。

8月23日是末伏第十天,以後就出伏了,隨著日照時間縮短,天氣也一天比一天涼爽了。

「伏」,乃是藏陰氣於熾熱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與五行搭配中屬金。金怕火,在數伏天氣中逐日消減,因此古人以庚日來計「伏」。

入伏以後,暴雨易形成洪水,稱為「伏汛」。

農諺說:「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福雨淋淋農民喜,小暑防洪別忘記」。因此,數伏天氣既要防暑,又要防汛。

我國用十個天干和十二個地支相互搭配,六十天為一週期的紀日方法,已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了,據甲骨文研究是在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2年)元月二

。日已巳日開始至今從未錯記,是中國曆法史上的一個奇蹟。由於干支紀日與農曆各月無一定對應規律可循,除推算個人生辰八字有用外,在其他領域目前很少使用,只有在推算「伏日」、「出梅入梅」、「分龍」等雜節氣時才使用。

7樓:匿名使用者

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什麼叫三伏天,三伏天是哪幾天

8樓:我的行雲筆記

三伏天是指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的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中的暑邪。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可以這樣理解:

「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

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

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9樓:西大柚子吖

三伏天是指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到立秋後第二個庚日前一天,是中原地區一年中最熱一段時間,時間在每年7月中旬到8月中旬前後,有的年份是30天,有的年份是40天。

三伏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為10天,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伏期開始稱入伏或交伏,伏期結束稱出伏。中伏天數的多少視交伏早晚而定,一般7月28日以前交伏,中伏為20天,7月29日交伏,中伏為10天。

曆書規定:「夏至三庚便數伏」,意思是說,「從夏至日」開始往後數,數到第三個「庚日」便開始入伏了。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末伏的第十天即為出伏。

10樓:匿名使用者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三伏天,一伏是十天,這是按照天干的十數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

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天。

比如,2023年的夏至,是西曆年的6月21日,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後,就是第三個庚日,所以,2023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

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30日,就進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進入了第三伏。

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致溼氣侵入人體,而外溼入內,使水溼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積水為患,引起食慾不振等。

暑溼對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瀉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

11樓:影子

「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按我國陰曆(農曆)氣候規律,前人早有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為二十天,則共有四十天。

據《通書》、《陰陽曆書》和《萬年曆》查考可知:今年是陽曆公元2023年,陰曆乙酉(雞)年。「三伏」是:

7月15日,陰曆初十庚子日為初伏(又叫頭伏);7月25日陰曆二十庚戌日為中伏(二伏);8月14日,陰曆七月初十日庚午日為末伏(三伏)。 一般年份,每伏十天,三伏共三十天。但今年的「年份」就是「中伏」(二伏)二十天。

因此,「三伏」期共四十天。即從陰曆初十初伏起,至末伏的最後一天(陰曆七月二十日)出伏止,前後正好四十天。 「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

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指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俗話說「熱在三伏」,按照我國傳統曆法,今天開始進入夏季常年相對最熱的「三伏天」。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個連續時段。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始日(今天是今年的初伏始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始日,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為20天,比如今年。一般說來,「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氣溫最高。當然,古人的這種推算方法並不十分科學,並不一定與當年的氣象實際緊密結合,各地全年中的極端最高氣溫也不一定出現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

但不管怎麼說,「三伏天」確實是盛夏酷暑的時候,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溫。 名稱 另稱 介紹 初伏 頭伏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到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第三個庚日為入伏,作為初伏的第一天。

中伏 二伏 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3後第一個庚日前的一段時間。第四個庚日定為中伏開始的第一天,農曆七月前立秋者,則中伏為10天;農曆七月後立秋者,則中伏為20天。 末伏 終伏 立秋後第一個庚日起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

第二個庚日定為出伏,即伏天結束。求採納

三伏天是指哪幾天,請問三伏天是指哪幾天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 悶熱的日子。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 夏至三庚 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 庚 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 干支紀日法 用10個天干與1...

2023年三伏天有40天?三伏是代表著哪三伏

今年初伏天是從7月16號第一天當天開始進入三伏天,到一直25號出伏天結束,從7月26號中伏天開始,一直到8月14號,中伏天結束。末伏天是從8月15號 8月24號,今年的假期比往年的時間要短一些,因為開學因為疫情的影響影響了很久。所以今年的假期正好是在入伏天開始之前,入伏天結束之後。其實跟去年相比,三...

三伏天是怎麼定義的,三伏天是怎麼算的?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三伏天是怎麼定義的 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 干支紀日法 確定的。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 指干支紀日中帶有 庚 字的日子 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按陽曆計算則出現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時我國大部地區是一年中...